从辞赋源流看李白对宋玉的继承

来源 :广东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ic08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李白的诗文中,赋是一个重要的存在,也是一个光辉的存在.宋玉是其后所有赋体作家在文体上的始祖.李白作赋,注意学习前人,他尤其推崇宋玉.李白是宋玉赋体文学的主要继承者之一,宋玉是李白的精神生活引导人.李白学习宋玉,宋玉学习屈原,二者非常相似.后人之于前人,既有文脉承传,又有人格敬慕,这是中国文学史上值得留意的精神现象学意义上的突出事例.李白既是唐代的伟大诗人,又是唐代的重要赋体作家.在今存李白诗文中,标明"赋"者一共八篇,而实际上与赋体式相近的李白作品则多于此数.李白有几首赋和诗表现了对宋玉的深厚感情.
其他文献
涂尔干将社会学定义为道德的科学,他要用这门科学分析现实生活的道德状况,并提供相应的道德救治方案.某种意义上,涂尔干的所有著作都是围绕着这一道德科学的立场开展的.道德是社会的产物,道德状态是个体社会性的体现.将"个人主义"问题放在涂尔干的文本脉络中进行考察,"个人主义"的道德实质即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丰富内涵得以呈现出来.从前期的社会类型学和社会病理学到后期的表象系统,涂尔干对个人与社会关系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涂尔干提出通过重建职业群体和加强道德教育等方式,建立其"道德个人主义",从中可以看出
学界普遍认为宋代《诗经》学对汉唐《诗经》学的革新中,《诗》说的富含文学性是显著特点与亮点。代言、泛言、设言与托言是宋人常用的解诗词汇,大量文学批评术语存在于宋人《诗》说中,体现了宋人对《诗经》的叙事结构、情感意蕴、虚构想象等的关注与挖掘,这明显不同于经学与史学的解诗思路。具有革新性质的文学性解诗因素,至晚在《毛诗正义》中已出现,说明宋人《诗》说对汉唐是传承而非割裂。但囿于时代认知水平的局限,宋人在应时而变的革新思想与传统的经学思想冲突中,文学性的《诗》说中仍存在诸多矛盾。
政治功能是高校学生党支部的首位和根本功能。高校学生党支部政治功能提升要慎终如始,紧紧围绕价值、主体、媒介和叙事等四个凸显新时代特质的基本维度持续深耕,做到四个相“统一”,即:理论深度解读、时政热点阐释与社会思潮引领相统一;高校党委统筹与教工、学生两大类党支部协同相统一;新旧、“静”“动”媒介融合与先进技术嵌入相统一;叙事思维沉浸体验中养成与主体平等交互对话相统一。四个维度有机联系,互促互进。
加强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医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是新时代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健康中国内涵出发,在概括梳理当前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征的基础上,阐释了健康中国与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耦合性,进而探讨了健康中国背景下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提升路径,以期进一步增进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夯实健康中国建设人才之基。
注音字母运动是在特定历史时期进行的一项重大国家语言规划,长期的理论研讨与实践探索深度影响了现代汉语研究的诸多核心问题,语言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思路、研究方法都在经历突破与创新。以自然语言为依托的共同语资质的认定,为现代汉语研究的根本性变革提供了必要前提;“兼顾南北、牵合古今”的杂糅音系的审定,完成了对传统“读书音”地位与价值的历史总结;“老国音”到“新国音”的交替,实现了近代汉语音系到现代汉语音系的艰难过渡;意识形态与研究理念的历史性转变,促成了传统语言学向现代语言学的转型分化。
发轫于唐诗的海洋灾害书写,至两宋已由片段而全篇、由意象而叙事,蔚为大观.特别是两宋不少诗篇以灾害事件为中心,反映了宋帝国东部沿海南北各地遭受飓风、风暴潮等海洋灾害的历史图景,形成忧悯受灾疾苦、歌咏御灾业绩、反省人类过失等系列应灾主题,表现了华夏先民历经苦难、依海而生的峥嵘历程和斗争精神,展示了当时士人应对海洋灾害的精神成长过程,实现了对海洋灾害这一民族心腹大患的生命体察和人性关怀,标志着这一题材的写作日趋成熟.许多诗作以对飓风、波涛、水族、海堤以及人海抗争的形象刻画,开拓了中国诗歌新的意象天地和艺术境界.
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其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它能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精神和大众传播环境,其蕴含的政治价值有助于引领和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增强和激励大学生的“四个意识”,坚定和培育大学生的“四个自信”。红色资源能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更好赓续红色革命传统,促进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血脉,推动红色精神激发时代力量。
《毛诗异同》是晚清遵义学者萧光远的著名经学著作,其中诗学内涵丰富:其一是诗学思想。主要表现在,对正变观的新认识;“淫诗”新论;对诗乐相通和《雅》《颂》失所的新证。其二是诗学方法。主要表现在,注重训诂;诗史互证;详玩文本;以情论诗。萧光远对《诗经》的阐释充分体现了近代经学与文学之密切互动。
行政处罚设定是行政处罚法首创的一项重要行政法制度,也是这次行政处罚法修订时变化较明显的一项重要制度.行政处罚法修订改变了此前在设定领域一直奉行的从严立场,而采用了
顾炎武的《诗本音》在《诗经》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被视为清代治《诗》音的开山之作,其治《诗》音体例与宋代治《诗》集大成的《诗集传》和明代力倡“古诗无叶音”的《毛诗古音考》存在明显差异。目前学界对《诗本音》治《诗》体例的研究,仅限于韵字、韵例的概况勾勒,而对于占重要地位的分类考注内容则尚未给予应有的关注。事实上,通过对《诗本音》体例的全面考察,其分类考注的体例特征不仅独异其他治《诗》音著述,亦是管窥顾炎武治《诗》风格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