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岩中浅色体的有限迁移及其对变形分解的影响

来源 :地质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3280618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熔体在地壳和地幔中怎样迁移及其动力学是地质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作为地壳深融作用的产物,混合岩中的浅色体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来探讨影响地壳熔体在中下地壳迁移的因素.为此,我们对美国加州南Sierra Nevada岩基中典型的混合岩、变泥质岩及邻近的花岗闪长岩进行了详细的主要元素地球化学和野外构造变形分析,同时应用流体动力学理论估算了在中下地壳条件下,典型浅色体的迁移距离.南Sierra Nevada岩基中的混合岩中的浅色体厚度为1mm至1cm.在部分熔融程度较高的区域(>10%),浅色体相互连接而成网结状构造,应变的承载方式主要以IWL(Interconnected Weak Layers)形式进行,即熔融体表现为弱相而承载大部分的应变.相反地,在部分熔融程度较低的区域(<5%),浅色体孤立地出现,应变的承载方式主要以LBF(Load-Bearing Framework)形式进行,即应变主要由非熔融体的基质来承担.这表明在混合岩形成过程中,熔体的出现强烈地制约着应变分解作用.应用Shaw的岩石粘度模型,我们根据浅色体的主要元素地球化学成分计算了浅色体在熔融状态下的粘度.根据流体动力学原理,估算了浅色体在不同条件下的迁移距离.计算结果表明:①和典型花岗岩相比,浅色体具有较高的粘度,为109~1012Pa,比花岗岩的104~106Pa高3~8个数量级;②在熔融状态下,1cm厚的浅色体至多能迁移O.O1mm.即使在强烈的变形条件下,由于具有太高的粘度系数,浅色体很难或不可能作长距离的迁移,而滞留在原地.本研究结果对于利用混合岩的浅色体来探讨地壳深融作用的地球化学特征及研究熔融岩石的力学性质的可行性提供有力的支持.
其他文献
面对纷繁复杂的市场环境,国有企业要找到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道路,就要转变经营管理模式,加强企业资本经营的内部监控的力度,不断研发新产品,以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 In the
当前,高职财务管理课程在运用电子表格方面已经远远落后于现实的商业环境,多数学生仍然使用电子计算器进行财务学习。如何在有限的学时,让学生掌握更多未来实务工作中的利器?
结合在 32 5国道广东南海段九江大桥试验检测过程 ,简要介绍旧桥检测的内容及方法 ,并就检测结果提出建议。 Combined with the testing process of the Jiujiang Bridge on
大量的岩石化学资料分析表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玄武岩的TiO2含量是连续变化的,不存在明显的间断.野外地质特征表明高钛和低钛玄武岩既不存在空间分带,也不存在时间分带.其Sr
原油甾、萜烷的分布表明 ,QHD32 6 3井明化镇组不同油组的原油来自相同生烃层系 ,但各油组原油色谱特征及芳烃系列化合物组成具有明显的差别。色谱特征的差异主要是第 2期
以日益增长的跨国资本流动和国际贸易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活动的主要潮流。由跨国公司推动的经济全球化形成了全球性的生产分工体系,由此在空间上形成了“
[目的]研究普洱茶中的降糖降脂活性成分,以阐明其活性作用的物质基础,并可为药物的开发提供一条新的思路.[方法]以降糖降脂活性为检测指标,对普洱茶的活性成分进行追踪分离.
介绍巴东长江大桥北岸主塔 3.0 m大直径桩基施工中 ,桩基的冲 (钻 )孔方案和混凝土的浇注方案。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flushing (drilling) hole plan of the pile fo
目的 :探讨冠心病 (CHD)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IMT)及粥样斑块的发生情况 ,及其对CHD的诊断价值。方法 :据冠状动脉造影将 76例患者分为CHD组 (5 2例 )和非CHD组 (2 4例 ) ,
将口述史料引进历史教育是历史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作者探析了口述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功能、应用的活动程序与方法等,旨在对当今历史教学中的口述史料教学有一定的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