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碳中和:城市如何破题

来源 :党的生活·青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lu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已经向世界宣布,对外它彰显了一个负责任大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态度,对内它将引领中国实现绿色低碳,从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然而,实现“双碳”目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实现经济绿色低碳增长是所有城市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城市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主战场。面对基础设施更新、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的压力,对于不同城市来说,不同发展水平地区绿色低碳的进程是不同的,碳排放的程度是不同的,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的路径也是不一致的。因而,处于青藏高原的青海需要根据城市的资源禀赋类型、发展特点与比较优势,有针对性地制定绿色低碳发展措施,提出符合城市状况的低碳发展轨迹。

一、施行碳达峰、碳中和与城市绿色低碳良性互动


  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是我国“十四五”期间的重点任务,也是城市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主题,更是产业转型升级、增添城市发展活力的重要机遇。城市作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容纳了各种生产、生活及创造性活动,进行着各种物质与能量交换,对全球气候与环境的影响意义重大。城市節能减排低碳对建立健全多层次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碳达峰与碳中和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青海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模式的创新


  碳达峰、碳中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对转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有不同要求。碳达峰是在传统工业化模式下经济发展过程中通常会出现的一个自然结果。实现碳中和,则意味着现有经济运行的基础将发生根本性改变,需要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型,是一场自我革命。实践中,当前城市多数以传统产业为主,且存在大量同质企业、低端产品趋于过剩,绿色创新投入缺乏、创新要素集聚能力不强,同时绿色发展政策制定存在差距,环境标准“一刀切”也不利于城市发展。为此,青海城市发展要着重于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有序开展,坚持碳存量和增量“两手抓”,在着力减少生产生活必要的碳排放总量和强度的同时,大力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存量。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统筹山林田草冰沙生态治理和资源开发利用,冰川与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与修复,科学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废旧工矿区治理开发、盐碱地治理利用以及荒漠化、沙漠化土地综合治理开发,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逐步形成。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大面积增加生态资源总量,大幅度提升生态资源质量,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

三、碳达峰碳中和视角下的青海城市发展责任与担当


  施行碳达峰、碳中和,建设绿色低碳城市是一种发展新理念、新模式,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环境、政策、技术的综合性问题。针对实现“双碳”目标,具体来说,城市发展主要应从以下方面着手:低碳能源、低碳交通、低碳产业、低碳消费、低碳建筑、低碳政策、低碳技术创新,加快研究碳达峰后青海城市经济社会深度脱碳路径。
  (一)低碳能源。目前全球都认识到能源低碳化事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未来。“碳达峰”和“碳中和”这两个里程碑,就明确指示或标明了本轮能源革命的阶段和步骤。城市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能源)系统。对于青海城市而言,要在清洁能源上多做文章,让城市有更多选择新型能源的空间。着力推动能源利用高效化,统筹技术、产业、市场和减排,做大做强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产业,探索氢能等新能源利用途径。
  (二)低碳交通。城市最严重的问题是交通问题。交通领域如何控制碳排放是必须下大力气去解决的问题。青海道路交通的碳排放在逐年升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私家车的使用比例在提高。城市可以说又是“重灾区”,交通拥堵和噪音严重。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是绿色低碳的交通方式,但是现在的城市交通设计是以“行车”为本,而不是以“减碳”为目标,如何降低交通碳排放则被放在次要位置。要制定实施以道路、航空运输等为重点的绿色低碳交通行动计划,为服务全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青海贡献。
  (三)低碳产业。城市发展靠产业毋庸置疑。只不过在新的“双碳”目标下,青海城市发展应重新审视和评估城市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双碳”目标要求我们对产业结构做出调整,抑制高耗能产业发展,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尤其要推动现代服务业进步,从而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就业机会。青海城市要推进转型升级突破,根据城市产业布局的特点,“十四五”时期,将现有的传统产业和战略产业融合发展,培育物联网、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促进传统产业清洁化改造,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升级,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发展,降低技术链低端产品的比重,提高技术链高端产品的比重。大力发展产业集群,通过集聚经济效益加速推进绿色经济。根据循环经济理念,着力推动产业发展绿色化,以产品生态设计、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等措施节能减排,建立工业共生和代谢生态链关系,打造循环型工业主体。
  (四)低碳消费。城市管理或城市治理现在最大的“难点”是废弃物处理。消费者可能还没真正审视自己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是不是低碳的。关于废物处理,传统的方式是采用垃圾填埋,但是这一处理方式的占地面积很大,而且对地下水生态系统的污染可能性也极大;较好的办法是采取“废弃物能源化”,即做燃烧处理,但其产生的污染和次生废弃物量也很大。所以,低碳消费要从我做起,重视废物循环利用。再者,要着力推动生活消费低碳化,改变过度消费等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观念和行为,研究开展零碳城市、零碳社区、零碳校园等试点示范工作,鼓励支持具备条件的地方因地制宜开展“气化”城市、“光伏”城市等重大工程和行动,为绿色低碳发展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鼓励绿色出行,加大节约型机关和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商场创建力度,推动形成全社会绿色低碳生活新时尚。
  (五)低碳建筑。据统计,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约占全社会碳排放的一半。因此,我们应该审视城市建筑是否为低碳建筑?我们应该在建筑节能减碳上下功夫,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或对城市建筑进行改造,使其成为“气候适应性建筑”。要因地制宜地依托工业和民用建筑发展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要加快推进以全周期低碳化为导向的建筑行业绿色转型,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不断提高新建节能环保建筑、高星级绿色建筑比例。   (六)低碳政策。好的政策重在落實,而政策工具是政府赖以推行政策的手段。政策工具作为政策目标与实施结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主要看其发挥作用的情况。于是,其一,应重视低碳城市政策工具的科学评价与有效性研究。低碳城市政策工具主要有两点:一是行政命令控制型政策,如能效标准;二是基于市场的政策工具,如碳税、碳排放权交易体系。要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展交易产品和交易方式多样化试点,推行排污权交易制度,扩大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将更多条件成熟地区纳入试点。针对不同的城市,可能采取的低碳政策工具不同,针对同一座城市处于的不同阶段,也需要对政策工具进行调整。为此,青海城市施行碳达峰和碳中和,要着力推动城市建设节能化,开展国家低碳城市试点,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培育碳交易、碳资产管理服务公司。聚焦零碳技术与产业,以“碳”为抓手,全力引领城市绿色转型,将“绿色”打造成生产的“底色”。其二,完善绿色政策制定,推动创新要素集聚。在进一步严格生态环境保护红线的基础上,细化禁止“一刀切”的措施,提高政策可操作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环境友好成长型企业,加大扶持力度,坚持优化服务与严格监管并重,引导激励和约束惩戒并举,为企业绿色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建立落后产能淘汰补偿和生态补偿机制,通过产权和定价方式改革,建立对资源产权的保护和补偿机制。加快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为绿色创新企业提供技术和信息支持,加强与科研院所与高校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新机制,使技术与经济无缝对接、创新与产品无缝对接、项目与市场无缝对接、人员待遇与创新力度无缝对接。按照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目标,确立人才优先的战略布局,为产业结构调整储备高科技、高知识人才,打造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七)低碳技术创新。积极推进绿色低碳领域改革创新,加大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力度,降低绿色低碳发展成本,提高高耗能、高排放等重点行业节能减排项目节能减排的效率效果。大力推进太阳能光伏发电、生物质能、风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工艺技术和设备研发创新,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技术水平,增强安全稳定性,进一步提高经济性尤其是与煤电的竞争力。
  积极施行海绵城市建设。以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为建设理念,通过绿色屋顶、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雨水花园等增加碳汇,缓解热岛效应。雨水资源的重复利用、污水再生利用、雨水净化等,也能间接达到减少碳排放的目的,助力碳中和的实现。
  (作者单位:青海省畜牧总站)
其他文献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中,文化振兴是重要内容。大力推进文化振兴,是壮大乡村振兴战略的动力源泉,让村民生活更加幸福安定,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致富路上也更有奔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新旗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反映了发展的必然、人民的期盼,必须绵绵用力、久久为功。要运用科学方式方法,调动各方资源与力量,坚持统筹性、系统性和持续性,实现“乡风文明、生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善于把握政治大局,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我们要谨记总书记的谆谆教导,深刻理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深刻把握“政治三力”的基本内涵及实践要求,从提高政治“三力”入手,把握好前进方向,以更高站位推动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一、旗帜鲜明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和根本要求  政治判断力、政
期刊
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强起来,首先要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强起来,要不断增强宣传思想干部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这是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者的工作指向和能力标准。使命光荣、任务艰巨,我们要以前所未有的紧迫感,勤练内功、提升修养,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高质量发展。  坚韧执着练脚力。目光在哪,心就在哪;脚印在哪,成绩就在哪。习总书记指出,“基层跑遍、跑深、跑透了,我们的本领就会大起来。”当年,毛泽东用32天步行70
期刊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文学网站增设“现实”这一索引标签,现实题材网文  此处涉及“网络文学”与“网文”的概念问题,据邵燕君《为什么网文不等于网络文学?》(《文艺报》2020年11月6日)一文:“单从体裁来看,网络文学就应该包括一切以网络为媒介的文学,既包括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传统文本,也包括直播贴、段子等网络空间出现的新文体。按概念逻辑划分,网络文学下属的两级概念分别是网络小说和网络类型小说。
期刊
2021年1月,冯玉雷还原神话、想象历史的文化小说《野马,尘埃》出版。这是作者沉潜人类历史、敦煌文献和考古新发现而努力讲好“中国故事”的精品之作,也是契合新时代文艺思想的探索之作。在深入推进“一带一路”经济合作和文化创新的背景下,其文学创作以敦煌及丝路文化延伸的更广大地区的人文历史和考古文献为资源,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去回溯和想象人类活动的族群关系、宗教信仰和日常情态,将华夏文明演进发展的各种
期刊
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是自然生态空间中最重要、最珍贵、最精华的组成部分,是生态建设的核心载体、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美丽中国的重要象征,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居于首要地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开展了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开启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美丽中国建设的新时代航程。2019年6月2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正式拉开了我国新
期刊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民族大学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论述,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和优势条件,通过打造校史馆、博物馆、古籍馆三座思想文化殿堂,运用直观、立体、综合的形式,创新载体、注重效果,固本培元、凝心铸魂,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生动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让爱国主义成为每个师生的坚定信念和精神依靠。由于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工作扎实,成效明显,以校史馆、博物馆、古
期刊
“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经常扑下身子、沉到一线,近的远的都要去,好的差的都要看,干部群众表扬和批评都要听,真正把情况摸实摸透。”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集中反映了群众路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重要密码。  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任何时候都应把群众作为“圈内人”,并不断扩大自己的“群众圈”。不管是生活圈、朋友圈,都首先应该是群众圈。毛主席曾生动指出:“政治是什么?政治就是
期刊
当前,个别基层党组织书记开展党务工作不讲党性原则,主要表现在党组织书记自身定位不准、职责不清,将书记职责等同于指导员职责;业务不精、工作简单化,落实制度规定不严格;党务工作行政化倾向,民主集中制贯彻不够好。要适应职责需要,基层党组织书记必须从加强党性原则入手。  要突出党味辣味。不仅要在召开组织生活会时突出党味辣味,在日常的党员发展、教育管理中也要突出党味辣味,党的四种监督形态中有一条就是要让“咬
期刊
国网青海信通公司党委积极响应青海省委和青海省电力公司党委要求,全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四史”学习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始终,并同步开展“寻踪红色精神,践行初心使命”党史学习教育党建带团建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学习红色精神、传承红色精神、践行红色精神,引领和激励公司青年员工走好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长征路。  一是追忆红色精神,浸润拳拳初心。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