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间谈话三把“火”

来源 :名师在线·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ki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和一日作息时间的调整,晨间谈话逐渐被教师忽视和淡化。文章从实际问题、实施操作、实践智慧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重新审视和定位晨间谈话,开展行之有效的晨间谈话,从而深化《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精神,落实“一日生活皆课程”理念。
  关键词:晨间谈话;幼儿教育;幼儿园活动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26-0060-02
  引  言
  晨间谈话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从作息的角度来看,晨间谈话是幼儿一日生活中的一个过渡环节,只有5~10分钟;从活动的角度看,晨间谈话是幼儿源于自身生命成长的活动。如何在晨间谈话中渗透《指南》精神、落实“一日生活皆课程”理念呢?这需要幼儿教师重新认识和审视晨间谈话的价值,科学选择谈话主题和形式,增强反思意识,充分体现其教育价值。
  一、实际问题:晨间谈话应该要“火”
  (一)一次比赛经历
  去年,笔者参加了南京市优秀教育活动评比活动,其中一项内容为现场答辩:“联系工作实际,谈谈你对晨间谈话的认识与想法。”五个教师一组,每人2分钟必答,再抢答。比赛现场氛围激烈,每位教师侃侃而谈,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对晨间谈话的认识与看法。从那时起,笔者意识到晨间谈话活动要“火”了!
  (二)一次观摩交流
  上学期,我园开展了幼儿晨间谈话专题研讨活动,笔者在观摩、讨论、交流中发现,教师虽然每天都在组织晨间谈话,但从来没有深入思考与设计谈话的主题。教师基本上是在谈话前临时想一个话题,而且没有基于幼儿需要,谈话氛围死气沉沉。教师也常常抱怨不知道每天的晨间谈话要谈什么内容。基于此,笔者开始思考如何进行晨间谈话。
  (三)一次學习感悟
  最近,笔者参加了一场课程游戏化现场研讨会,有关专家再次提到了“课程游戏化的支架”,其中的一个支架为“要关注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笔者越发感受到晨间谈话作为幼儿一日活动的必要环节有重要的意义,幼儿教师需要对晨间谈话开展的时间、形式和内容进行再认识。
  以上三次经历,让笔者重新审视了幼儿园的晨间谈话,也坚定了笔者研究晨间谈话的信心和信念。
  二、实施操作:晨间谈话需要三把“火”
  (一)能“燃火”的晨间谈话话题
  1.主题性话题
  目前,幼儿园大多是主题式教学。在开展主题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发现幼儿的问题、兴趣点,继而生成有意义的活动。比如,教师可以让幼儿围绕主题活动,谈一谈活动中的调查与材料收集、活动中的经验和感受等。
  2.生活性话题
  晨间谈话的话题选择要基于幼儿的兴趣需要,基于幼儿的生活经验,这样,幼儿才能有话可说[1]。生活类谈话话题主要包含以下几类:一是自然角里的发现,如幼儿观察、谈论自己种植的大蒜,提出“大蒜为什么会有黄叶子?长黄叶子是不是要死了?”等问题。教师基于幼儿的发现,开展“剪大蒜”的谈话活动。二是幼儿喜爱的事物,如在秋天来临时,幼儿常常看到各种菊花。基于幼儿的经验,教师可以组织“美丽的菊花”谈话活动。三是幼儿园重大活动,如在新年即将来临之际,可组织全园幼儿开展“远足”主题的系列谈话,让幼儿了解“远足”的概念、意义、过程。
  3.时效性话题
  教师可以让幼儿针对一些新闻时事、热点话题、节日活动、天气变化等谈谈自己的认识、想法。比如,连续几天的大雾给人们的出行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为了帮助幼儿了解雾霾,更好地保护自己,教师可以组织“遇上雾霾天气”的谈话活动。这些具有时效性的话题,能够丰富幼儿的生活,开阔幼儿的眼界,激发幼儿的谈话兴趣。
  (二)可“点火”的晨间谈话方式
  1.变革晨间谈话形式
  晨间谈话的形式和内容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因此,教师不能采用传统单一的谈话方式,要针对不同年龄、不同个性的幼儿,改变晨间谈话方式[2]。比如,采用晨间谈话播报的形式,让幼儿以学号或小组轮流介绍,充分展现自我;采用辩论的形式,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思维能力。
  2.合理处理预设与生成
  在开展晨间谈话前,教师可先预设一个谈话的主题备用。预设的话题内容主要源于主题活动、幼儿园的活动、季节和天气等。如果当天没有特殊事件,教师就围绕预设的话题讨论;如果遇到特殊事件,就临时调整,改变谈话计划与内容。这类话题一般源于偶发事件、幼儿喜爱的事物、游戏活动中的总结等。
  3.设计问题链展开谈话
  无论预设还是生成的谈话话题,教师都可以提前设计问题链,让幼儿围绕问题进行谈话,从而激发幼儿的谈话兴趣,增加他们的谈话经验[3]。比如,在晨间谈话活动“班上来了黄鼠狼”中,笔者依次设计了五个不同的谈话问题:(1)黄鼠狼长什么样子?(2)黄鼠狼来干什么?(3)黄鼠狼爱吃什么?(4)黄鼠狼是好朋友还是坏朋友?(5)黄鼠狼有什么本领?五个问题层层递进,引领幼儿围绕黄鼠狼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想法。
  4.给予弹性时间,鼓励自由表达
  晨间谈话是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谈话过程中,氛围是宽松的、愉快的,时间和形式也比较自由,可集体谈话,也可请幼儿发言,教师记录。最后教师要进行总结,给予幼儿鼓励和表扬,让幼儿获得成就感。   (三)碰“火花”的晨间谈话展示
  1.多形式记录,呈现晨间谈话轨迹
  笔者主要探索了问题式、表格式两种方法,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记录谈话过程。一是问题式记录,即根据每个问题记录幼儿表达的不同内容,通常是上面写问题,下面画图画,并配上简要的文字说明。二是表格式记录,即将问题和幼儿谈话结果设计成表格,然后进行记录。
  2.多方位展示,呈现班级特色
  教师可以在班级专门开辟一个“谈谈说说”的晨间谈话特色墙,用于展示谈话的记录。幼儿可以一边欣赏,一边继续谈论。教师还可以在自然角展示晨间谈话记录,将其作为自然角的装扮,同时延续幼儿的谈话。
  三、实践智慧:晨间谈话如何持续“火”
  (一)晨间谈话需要“慧眼”
  观察是有效开展晨间谈话的基础,谈话内容的选择与确立,需要教师有一双“慧眼”,多留一个“心眼”,及时观察和捕捉幼儿的兴趣、需要、经验,预设或生成话题内容和问题,这样教师才能发现更多“火”的话题。
  (二)晨间谈话需要“巧手”
  晨间谈话中,教师常常一边组织谈话,一边记录幼儿的谈话内容,但在记录时会遇到一些问题,如简笔画绘画能力较弱,不能简单、形象、快速地记录谈话内容,等等。因此,教师要不断练习,用一双“巧手”记录下晨间谈话的过程。
  (三)晨间谈话需要“得法”
  晨间谈话是一门艺术,它的随机性较大,形式应灵活多樣。在记录晨间谈话时,教师应多用图画和符号记录,便于幼儿观察、交谈与回忆;还可以引导幼儿通过晨间谈话分享经验,使幼儿的个体经验成为集体经验,帮助他们拓展原有经验等。
  结  语
  总之,以幼儿为本的晨间谈话,应更加关注幼儿的生活经验,从幼儿感兴趣的话题、需要解决的问题、生活和自然的奇妙等角度出发,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使他们在一次次晨间谈话中丰富经验、增强自信。
  [参考文献]
  王亚.幼儿参与度高的大班晨间谈话中教师角色定位的个案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7.
  马冬青.优化幼儿园晨间谈话活动实践与研究[J].成才之路,2019(34):74-75.
  杨萍.晨间谈话中对幼儿说话进行有效指导的方法与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36):81-82.
  作者简介:晋玲(1982.6-),女,江苏南京人,本科学历,一级教师,教科室主任,曾获江宁区“第三届教学骨干”、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区“教科研先进个人”等称号。
其他文献
2021年福建省中考数学试卷突出学科特点,发挥育人功能;注重数学本质,考查关键能力;引领教学改革,促进素养落地, 发挥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
文章从《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出发,借助新媒体技术希沃白板5地理学科工具、希沃授课助手手机投屏、HiTeach智慧教室等,突破课堂中对地理实践力培养的瓶颈,从地理工具的自主运用、到模拟实验能力,再到活动策划能力,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为例,展示了地理实践力培养的课堂教学。
当前,老龄化形势加剧,养老问题不仅是处于全面深化改革期的中国面临的一个紧迫、严峻的挑战,更成为世界性问题。为改善养老环境,缓解养老现状,我国政府于 2015 年提出《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指明“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模式。本文从政策概述、现状研究、困境分析、政策建议四方面进行分析,为完善医养结合政策,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提供思路。
以集团型制造企业区块链技术的应用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应用场景建立通用的区块链前置服务组件,隔离了全局账本、多方确认机制等技术难点和复杂算法带来的项目应用难度,方便了应用程序与区块链的交互。该组件加快了企业区块链应用建设的速度,降低了区块链应用项目的建设成本,为集团型制造企业应用场景中区块链技术应用提供参考。
摘 要:在核心素养理念引领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对学生数学思维、数学语言表达等多元能力的培养,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数学说理能力。教师需具备整体教学视野,通过激活说理欲、切准说理点、指导说理法、把控说理度的层次化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养成数学说理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数学说理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说理能力;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选择甲状腺微小癌(TMC)患者106例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94例作为对照组。均接受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US-FNAB)、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检查,发现US-FNAB阳性率及血清TSH、TTF-1与癌胚抗原(CEA)、半乳糖血凝素-3(Gal-3)、细胞角蛋白19(CK-19)、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甲状腺癌侵袭呈正相关,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US-FNAB及血清TSH、TTF-1联合诊断TMC的AUC最大,为0.892。由
本研究探讨分析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CSNHL)患儿高分辨率CT(HRCT)定量参数与听觉传导通路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参数的关系。选取CSNHL患儿62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听力正常患儿5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各组HRCT、DTI参数差异。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蜗神经管长度和宽度、耳蜗高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颞横回、颞上回、内囊后肢、听辐射和上橄榄核各向异性分数(FA)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观弥散系数(ADC)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轻
在高校研究生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思政研究生课程要格外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尤其是实践教学模式。本文从内涵诠释、育人价值、模式构建三个维度探讨“模块驱动”实践教学模式,将实践教学内容的“黄金分割”、实践教学模式的合理构建、端口的对接驱动作为研究重点,在实践教学中通过“模块驱动”的有序运转,高质量地完成实践教学的育人任务,促使思政研究生在提高理论运用能力的同时,最大程度地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升华人格境界,用优质的育人效果展示“模块驱动”实践教学模式独有的育人“魅力”。
随着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普及,在线教育、在线学习已成为趋势和潮流,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在线教育和在线学习的需求迅速增加。在此背景下,如何有效营销推广其学习类APP,成为在线教育机构实现成长或发展目标而面临的重要问题。然而多数学习类APP存在下载量小、用户忠诚度不高、同质化严重等问题,严重制约了APP所属教育机构的成长和发展。因此本文以市场认可度较高的“英语流利说”APP为研究案例,采用SWOT等分析方法,从学习动因角度分析其营销推广的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从而为其他APP的功能开发及营销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稻盛和夫不仅是一位优秀的企业家,还是一位企业思想家,他在经营企业上取得的成就与他的管理思想有密切的关系。围绕稻盛哲学,本期推出《融合稻盛哲学价值观探求企业治理之道》和《“九鼎”问道“稻”法自然》两篇文章。中国企业和企业家从解决本土化问题出发,在借鉴其经营智慧的同时,也在摸索适合数字经济时代下的中国企业管理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