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体型线三向光顺方法及程序设计

来源 :船海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dong1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于船体型线光顺时,三视图修改繁琐且难以保证数据统一的问题,采用以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表达船体型线的方法,特别是NURBS的拼接算法。通过ObjectARX在AutoCAD平台上实现船体型线三向光顺的程序设计,提出一种可以同时控制曲线型值点、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值的型线整体光顺方法。
其他文献
针对12000 m3 LNG加注船液货舱漏热问题,对液货舱罐体、下部固定端鞍座、下部滑动端鞍座、上部支撑、纵向支撑、止浮装置和气室进行热分析,计算得到单舱漏热量、液货蒸发量,各漏热环节中,罐体漏热占78.4%,其次为通过下部鞍座支撑漏热,为15.7%,两者的漏热量之和占比94.1%,其他部件的漏热量占比均较小,计算不同环境温度下的储罐漏热量,拟合得到漏热量与环境温度的变化关系式,计算分析了不同组分下的储罐热性能。
针对渤海某油田FPSO闪蒸设备多次发生真空系统运行不稳定,闪蒸设备停机的问题,分析真空系统运行不稳定原因,对冷凝塔操作压力、气动高真空挡板阀开启时间、气动高真空挡板阀开度3个参数进行优化,清除了真空系统运行不稳定的现象,保证了闪蒸设备的稳定运行。
近年来,纳米铁颗粒(纳米零价铁)因其优异的催化/还原性能,并且价廉、环境友好,已成为主要的环境修复材料之一。目前,纳米铁颗粒主要用于水体修复,如:重金属离子去除、有机物污染物降解和无机阴离子催化还原等。纳米铁颗粒易团聚和结构单一等问题会导致其活性低、稳定性差和去除种类单一。为了克服上述问题,迫切需要研究纳米铁颗粒的界面设计。本文重点阐述纳米铁颗粒及其复合材料的可控制备、界面设计、在重金属去除和硝酸根去除转化中的应用以及在环境修复中的未来发展方向。
构建LNG船舶数字化三维模型,开发船舶6自由度运动数学模型,模拟各种海况条件下的船舶运动规律;运用海浪建模技术、柔性物体模拟技术实现高逼真度的航行场景模拟;利用LOD技术、遮挡剔除等场景优化方法提高动态场景的绘制效率。仿真结果表明,系统模拟较准确,场景沉浸感较好。
采用参数化方法建立C型液货舱的参数化模型,以液货舱重量和液货舱表面积为目标,以货舱总容积为定值作为约束条件,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采用NSGA-Ⅱ算法对优化设计模型进行求解,得到C型舱主尺度的优化解,某12000 m3运输加注船的单体型液货舱设计表明该方法可行,设计效率高。
针对LNG船、FSRU、岸基码头三者之间的通信没有统一控制的问题,基于控制中心的思想确定船岸及船船连接系统架构;依据SIGTTO规范对于光纤连接和电气连接通道的设定,对现有闲置端口进行新的功能定义,使得系统能够同时进行语音、系泊数据、含LNG的ESD,以及含CNG的ESD通信传输;采用双电气连接设计,保证能够兼容更广的码头类型;并制定ESD和ERS的操作程序,保障作业安全,设计方案符合规范、行业标准及安全作业要求,能够为FSRU的三方联动作业通信提供设计指导。
基于Comsol有限元软件建立垂直地埋管二维导热数值模型,在综合考虑支管半径、钻孔半径、两支管间距、土壤导热系数和回填材料导热系数的基础上进行仿真实验,得出不同热物性参数值下的钻孔热阻并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基于田口方法,建立L27(35)正交表,利用信噪比得出最优热物性参数组合,进而对各参数进行方差分析,得出各参数对钻孔热阻值的关联度及贡献率,最终求解出最优钻孔热阻值。研究结果表明:钻孔半径、回填导热系数和支管半径具有较高的贡献率;最优参数组合为rp=0.020 m,rb=0.06 m
针对海洋石油111FPSO坞修期间,造成油田产量减产问题,利用闲置FPSO服役于番禺4-2/5-1油田进行替产作业,通过优化对比项目技术方案改造工作量,选取带动力定位的FPSO方案,分析结果表明,带动力定位的FPSO作为替代方案技术方面可行,能够有效解决坞修期间油田产量的减产问题。
针对斯特林机密封部件用PTFE复合材料,测定BELDAM CROSSLEY公司生产的Crossflon LR、Crossflon 1403、Crossflon705三种材料在低载高速条件和高载低速2种工况下的摩擦磨损性
针对目前船舶事故频发且船舶管理手段不足给船东造成了较大的经济和品牌价值损失的问题,设计符合智能船舶要求的船岸一体视频远程管理系统,以高性能视频压缩硬件模块为核心,搭载配套应用系统,实现船岸数据的轻量化传输,系统的实船应用表明,在当前海事卫星低带宽信道工况下,船东仍可在岸基通过流畅的视频对船舶进行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