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因生活而精彩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n649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要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亲身去感受,主动探究的一个过程,让学生感受到课堂学习的生活味,更重要是可以把知识转化为一种能力。
  【关键词】课标 生活 数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121-02
  国家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下简称《课标》)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及其知识背景出发,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为了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应遵循《课标》理念,本着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思想,给数学找个“原型”,把常识提炼为数学,积极构建“来源于生活—提炼为数学—应用于实际—实践中创新”的数学教学模式,让学生感悟“生活数学”的巨大魅力,以唤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提高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开发学生的潜能。
  一、捕捉生活素材——源于生活——内容生活化
  数学本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体验,捕捉贴近学生的生活素材,选取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人、事、物,采撷生活数学实例,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原型,让学生体会到生动有趣与丰富多彩,以唤起学生的兴趣。如:在教“简单的数据收集与整理”这节课时,把教学内容全部改编成本班同学家庭住址的分布情况,并画成平面图贴在黑板上,学生从平面图中一眼就看出自己住在哪个村,哪条街道。为了表示得更形象具体,还可以用条形图来表示。怎样用条形来表示,条形图有什么优点,哪个村住的同学多?哪条街道住的同学少?……师生围绕上述展开讨论,学生个个热情高涨,以主人的身份投入到情境中进行自主建构。通过捕捉生活素材,把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内容作为学生进行主动地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的有效载体,学生在生动的、富有个性的探索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了对数学的体验与感受、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
  二、利用生活经验——寓于生活——探究生活化
  数学知识本身是抽象的,但它又是寓于生活、扎根于现实。教学中充分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加于理解,更能体会出数学知识的真正价值,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如:一个数加上或减去整百、整千数的速算,可以利用学生买东西的生活经验去发现和理解算法。教师可创设这样的生活情境:妈妈到商店买球鞋,身上有123元,每双球鞋99元,妈妈可以怎样付钱,还剩多少元?学生想出了多种方法,其中有的借鉴买东西时“付整找零”的经验得出付出100元,再用23元加上找回1元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抽象出123-100+1的算式。这样,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探究出算的方法,让学生在经历生活历程中感悟数学,建立数学中凑整简算的思想,实现了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自主建构的目的,培养了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生活的意识,提高了学生以生活经验理解数学的能力。
  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在实际中无法灵活运用,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景:假如重新给我们的教室涂漆,你们是主人,如何计算出涂漆部分的面积?这时学生通过具体数学模型的观察得出:只要算出四周及顶部的面积,然后去掉门窗及黑板的面积。这样,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环境中,体验了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计算的道理。
  三、回归生活空间——用于生活——实践生活化
  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标,也是学习“有价值”数学的生动体现。如:学过“比和比例”后,组织一次实践活动,要求学生测量操场边水杉树的高。有的学生提出爬上去量,有的提出砍倒后量……都不是好办法。怎么办?这时,老师拿来一把2米长的竹竿,笔直地插在水杉树的旁边。此时阳光灿烂,操场上树影、竿影立即出现。老师问:竹竿长与影长有何关系?……学生们茅塞顿开,悟出了应用比例知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算出了水杉树的高。像这样把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数学就变得有血有肉、富有生气、丰富多彩了。再如:让学生比较使用“液化气”和“电”哪个便宜?如何设计校园绿化方案?怎样筹备装修事宜?模拟购物、存款等……这样的教学安排,以直观性、开放性、体验性而更贴近生活,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提高他们参与社会的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展望生活前景——高于生活——创造生活化
  数学作为一种普通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数学教学应努力让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社会的联系,坚持引导学生展望生活美好前景,激发创造欲望;坚持建构让学生实行“再创造”的课堂,培养创新能力;坚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使学生树立创造的信心;坚持提供给学生综合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体会创造的喜悦,进而发展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如:学完“立体图形”后,为学生提供一张固定的铁皮,让学生设计出容积最大的容器;学完“百分数”后,让学生调查:“一控双达标”环保进展情况、城市规划建设情况、租车游览方案、存款等……,并提出改进(优化)方案,让学生在生活情景中,为了实现理想的生活愿望(前景),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使数学服务于生活。
  总之,让数学与生活结伴同行,联系生活学数学是《课标》的基本理念,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致力于使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使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只有这样,才能使传统的教材再现生机与活力;才能使传统的课堂充满个性与灵气;才能使数学教学更加丰富多彩;才能让数学因生活而精彩!
  参考文献:
  [1]刘玉和. 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 小学数学教育,2011(5):32-32.
  [2]陶琴坤.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J]. 新课程:教研版,2009(11).
其他文献
发展高科技对提高综合国力至关重要,风险投资又对发展高科技十分重要,这两点目前已经在国内形成了广泛的共识.发达国家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要比我们早一点,十几年前,当时的英国
一、网络物流的由来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信息社会的内涵有了进一步的改变,这个时代也被称为信息网络的年代.在信息网络年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改变了信息的分配和接受
福建省医疗保险管理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现有档案库房建在福建省社保大厦,占地172平方米,共用查阅室38平方米、办公室38平方米,配备了20组密集架121.8立方米。2010年按照
时逢世纪之交,法轮功和李洪志终于露出了邪教狂徒的本来面目.李洪志自认佛祖转世,用佛家、道家词汇用语,蛊惑世人,向“法轮功”信徒宣称这是修成正果的最后期限,要求弟子们“
期刊
【摘要】文章主要讨论了微课程在高等数学中的运用,分析了如何将微课程运用到高等数学课程中;微课程的制作方法;微课程在高等数学中运用的优缺点及学生对微课程的观点。通过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了学生对高等数学课程中使用微课程的观点。  【关键词】微课程 高等数学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120-01  21世纪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是创新能
期刊
同一方形波叠加到一梯形电位斜坡上,这种方波极谱(伏安)技术已经表明可以扩大其数据,使方波、直流、交流、脉冲,以及其它的极谱图(伏安图)能够从单一的实验而获得。数据取得
期刊
英语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口语能力是其重要技能之一。但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由于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得“哑巴英语”存在已久。而本文主要探讨了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应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