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临床对比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ayy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对比内镜检查和病理诊断检查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检查结果对比。方法:选取江苏省溧阳市中医院自2013年7月-2015年7月间来江苏省溧阳市中医院治疗的疑似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130例进行实验研究,分别使用内镜检查、病理检查方法进行诊断,对比两种检查结果。结果:病理诊断结果为CAG为97例(74.62%)、异型增生24例(18.46%)、肠上皮化生患者49例(37.69%),采用胃内镜检查结果为CAG130例,异形增生13例、肠上皮化生28例,两种诊断方法检查符合率为74.62%。结论: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过程中使用病理诊断法准确率更高,胃内镜检查法则能够更好的了解病灶的病理表现,联合使用可以提升诊断准确率。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病理诊断 胃内镜检查 符合率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胃癌(Gastric cancer,GC)癌变的病理状态,尤其是伴有异形增生和肠上皮化生的患者癌变的几率会更高[1]。CAG的主要症状有食欲下降、嗳气、胃部胀痛等,由于病症发病非常缓慢,病势拖沓时间长,难以治愈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因为CAG有恶变的趋势,所以尽早的诊断是预防胃癌最有效的措施,本文则对临床上常用的两种诊断方法的临床意义进行研究,现将结果做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为江苏省溧阳市中医院自2013年7月-2015年7月间收治的疑似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病例数一共130例,男女性患者的比例为78:52,患者的年龄分布在29-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8±5.0)岁,病程在3-7年之间,平均为(4.3±1.2)年。排除患有胃肠肿瘤患者、消化系统组织溃疡疾病患者等;所有入选本次实验患者均自愿,且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病理诊断方法:由护士采集患者胃黏膜表面病理样本约5块,然后取浓度为10%的甲醛溶液将胃黏膜样本进行固定处理,再使用石蜡实验切面包埋操作,最后采用HE予以染色,交由专业病理诊断医师对切面进行分析判断[2]。内镜检查法:将内窥镜置于胃中医师经由影像认真观察胃内黏膜组织的变化,如黏膜表面极为粗糙、黏膜白相变薄等均可作为诊断的评判标准。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种检查法CAG患者诊断的符合率情况,以及各种并发症诊断符合率情况,做好详细的数据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数据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数据用t检验,P<0.05,二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种诊断方式符合率对比
  130例患者均经内窥镜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后经病理检查法进行诊断结果显示有97例确诊为CAG,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为74.62%;确诊的患者中49例肠生皮化生,所占比例为37.69%,异型增生患者共24例,所占比例为18.46%。
  2.2 两种检查结果的对比
  本次实验中内窥镜方式检查有52例患者病灶组织表现为黏膜变薄且表面粗糙,同时伴有白相的情况,后经病理诊断法检查结果病灶组织表现基本一致,而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例数为50例,两种诊断方法中症状相同比例为96.15%;内窥镜诊断结果中伴有异型增生的患者人数为13例,两种诊断相同率为54.17%;内窥镜检查肠上皮生化患者28例,两种诊断方法的符合率为57.14%。
  3 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中较为常见的病症之一,其没有特异性的临床表现,且不同病情程度患者的表现存在显著差异。在临床上部分患者没有明显的异常的体征表现,相反另外部分患者主要表现为腹部胀痛、胀满和钝痛感,尤其在用餐之后程度加剧,久而久之会导致患者出现食欲下降、腹泻和便秘等[3]。若病程较长的患者则体型消瘦、严重贫血和舌炎等。少部分患者会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等较为严重的临床症状。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黏膜层变薄,且黏膜内壁由平滑逐渐变为粗糙,由于细胞浸润会逐渐渗入到黏膜下层所以会导致腺体消失,出现息肉最终恶变为胃癌[4]。由于CAG患者固有的腺体会发生萎缩,而要判断其是否真正萎缩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首先,腺体上皮细胞数目缩减、体积减小,残留的腺体分布无规律可循;其次,萎缩的腺体之间会出现增生组织,从而造成细胞间质增大并浸润有炎症细胞;再者,随着固有腺体的消失化生腺体数量则会逐渐增多,因此可以通过花生纤体数量判断固有腺体萎缩的程度。
  由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有恶变的可能,因此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在临床诊断时医务人员应该对患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方法进行诊断和检查,将诊断结果交由主治医生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5,6]。目前临床上比较常用的诊断方法有两种,即内窥镜诊断法和病理诊断法,前者以其方便、快捷、高效的优点成为了主要检查方法,通过内镜可以将胃腔内部的环境真实、清晰的展现给医生,研究资料显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若黏膜粗糙、变薄且以白相为主时诊断准确率较高。但是内窥镜依然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如若患者的年龄较大机体组织功能严重退化、体温异常、血红蛋白含量异常等都会影响最终的检查结果,除此之外诊断医生的临床经验也是影响诊断准确率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病理诊断时CAG患者诊断最准确的方法之一,但是该种检查方法操作比较复杂,其结果也会收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样本采集时钳取的准确度、包埋操作是否规范以及切片的制作是否在无菌环境下以及医生的阅片经验等。本次实验我们分别使用内镜、病理诊断法进行检查,结果两种诊断结果的符合率为74.62%,其中确诊为CAG的患者中伴异型增生的符合率为54.17%,伴肠上皮化生的符合率为57.14%。
  早期准确的诊断是预防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变最有效的途径,内镜和病理诊断均作为目前临床上使用最为广泛的检查方法,但是两种方法联合使用可以显著提升诊断的准确率,为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高登洋.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临床对比研究[J].家庭心理医生, 2015,10(17):351-351.
  [2]马成.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 2015,05(18):94-95.
  [3]蒙兴茂.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临床对比研究[J].医药前沿, 2015,07(16):433-434.
  [4]张胜.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临床对比分析[J].世界临床医学, 2015, 09(05):78-79.
  [5]黄玉生.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相关因素及内镜与病理诊断比较的临床意义[J].健康导报:医学版, 2015,05(02):28-28
  [6]肖宇明.对比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临床[J].医学美学美容旬刊, 2014,08(10):98-99.
其他文献
应用性是贯穿地方高校各项工作的理念,对各项具体工作起着领航作用,因此,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重点应该放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地方高校管理者需要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通
企业日常经营,营运资本管理不可或缺,融资约束条件下,企业利用营运资本平滑资本性投资,不仅成为企业一种重要经营举措,更扩充了营运资本管理实践。本文通过总结梳理营运资本
建设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的移动数字教育平台,能够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注意力、增强课后练习的自主性、实时了解教学数据、数字化教学创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使教学改革拥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增加,解剖学实验室无论是设施还是环境都得到了明显改善,从而为医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保证[1-2].然而多数医学院校现有解剖学实验室在建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健康、良性、有序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纵观当今世界众多优秀企业的发展历史,以及它们能
期刊
BSC平衡计分卡是一种公认的优秀战略管理工具,针对当前高校二级学院普遍采用的“绩、勤、德、能、廉”绩效考核管理的不足,提出把BSC技术引入到二级学院绩效管理工作中去.构
企业纪检监察部门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中发挥着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重要作用.从我国目前企业纪检监察部门的现状来看,其普遍存在着管理体制不合理、思想
以浙江省出台关于《进一步扩大民办高等学校(独立学院)办学自主权若干意见》为背景,在分析这一政策给浙江省独立学院招生工作带来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编制招生计划
目的:评价剖宫产护理中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50例剖宫产产妇为例,将其按照人组先后进行编号,单号为对照组,包含75例,选用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