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师的育“美”之路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高教(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tang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教学往往是严谨的,逻辑性强的,而我们的生活则往往是美的,具有实用性的。这其中的反差与“数学来源于生活”的思想似乎有些背道而驰。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即渗透严谨的逻辑推理,又包含“美”的元素,生活的元素,如何在一节数学课上让学生感受“美”的教育,应该是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美育 数学课堂 生活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说过:“美是生活”作为一名数学教师的我,本对俄国美学家的这句话不是十分理解,但一节普通的数学课,却让我更加深刻的理解了这句话,也便从那时起我的教学理念有了不小的改变。
  那是在五年级下学期的一节《包装中的数学问题》,课堂上在讨论如何包装8个边长是10cm的正方体礼盒时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一个男生高呼:“应该把他们组合成一个大的正方体,因为体积相等时,正方体的表面积会比其他长方体的表面积小,这样包装会更省包装纸。”听到这个答案,我心中为这个同学对知识的熟练应用而暗自叫好,同时也扫视了一下全班,很多同学都在默默的点头。可当我刚要为这个答案做最后的一锤定音时,看到了一个女生嘴里在默默的和同桌念叨什么。“彭美伊,你有什么想说的吗?”“老师,我,我——没什么想说的。”看到她言不由衷的样子,我赶紧改变了问话的方式:“没关系,有什么想法你就说嘛,可不要把疑问留到心里喔。”看到老师是真心的想知道她的想法,她也慢慢抬起了头,“我就是想说,生活中哪有把礼盒弄得那么方方正正的?多难看啊!要是包装成两个长方形礼盒,看起来也好看,拿起来也方便……”听到女孩子的话,我开始慢慢思考孩子思考问题的方式。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能够在数学课上敢于从美和生活的角度去挑战大多数人节约的理念。这样的孩子难道不比我们这些斤斤计较的“数学人”更贴近生活吗?她的数学知识不是更会被社会所认可吗?想到这些,在课堂上我毫不吝惜的赞美了她的智慧与“美丽”。
  一个简单的课堂小故事,带给我的思考是巨大的,每每备课时总会想到这个孩子那种令人信服的智慧,想到“美育”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也是必不可少的。
  其实,翻翻我们的数学书,需要用生活中的“美”去教学的知识比比皆是:在小学低年级《探索规律》中就有按顺序排列彩旗,图片的设计;在中年级我们会接触到《旋转、平移和对称》;到了高年级,除了《包装中的数学问题》还有《密铺》《黄金螺旋线》《黄金比》,等等。其实,再具体一些,每一节数学课都可以上的有些生活味,有些“美”的感觉。那么该如何在数学课上带给学生们这些美的思想呢?
  一、当我们备课时要有“美”的意识
  数学老师备课,往往注重的是严密的逻辑层次,和基本数学思想的渗透,而“美”这种教育似乎与数学根本就搭上边。但是我想我们天天强调数学源自于生活,而“美,就是生活!”所以我们当然要在数学课堂上渗透生活中的美。在备课时我想至少应该试图去渗透美的信息,具体说应在以下几点进行尝试:
  首先,创设的情境中有“美”的元素。这里的“美”可以是美丽的风景,美丽的任务,当然也可以是充满正能量的道德美,心灵美。教师有这种情境创设的意识,学生的每一节课将不仅仅会学到数学课的知识,也会学到品德课,美术课亦或是音乐课的知识。
  其次,对学生思维要有“美”的引导。我们备课时,就要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生成进行预判,并且确定引导的方向。在这里我们既要把学生引向理性的思考,严密的数学逻辑,同时也要有把学生引入生活,引入“美”的世界。学生既要精确的判断数值的大小,又要做那些可以为达到“美”的效果,而不斤斤计较的社会型数学人才。
  再次,精美的课件,良好的着装,赞美的语言,都是上好美丽数学课的教师所应当具备的。数学教师往往给人的就是一种不修边幅的印象,但数学教师本就应该是这样吗?数学课难道就不能上出艺术味吗?我想,如果努力尝试去做了,那一定可以让每一节课都是一件精雕细琢的艺术品,也是一节节“美”传递的中转站。
  二、当我们上课时要抓住“美”的生成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对自己的生活充满了好奇,这种好奇往往是大人所无法预料到的。作为成年人,我们的生活经验让大家对周围的事物开始习以为常,渐渐地就会落入到一种对一切都开始漠然的状态中。而孩子们则与成年人恰恰相反,他们对这个世界还知之甚少,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对这个世界有许许多多的“怪”想法。面对学生的这些怪想法,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呢?这里面有没有“美”的成份呢?即使是很多约定俗成的做事方式,其中是否也有“美”在参与呢?我想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所以,当孩子们这些“怪”想法表达出来后,我们要尽可能的站在孩子们的角度去想一想,体会孩子心中的“美”,即使是学生说的不符合生活的固有规律,也要给学生尽可能的解释,生活为什么是现在这样。帮助孩子们体会这样发展不仅简洁,严谨,同样也有人们对“美”的需求与向往。
  三、多布置一些“美”的作业
  数学课的学习对于某些孩子来说其实很难提起兴趣,如果再大量的留重复性较强的作业,学生就会有一种“头都大了”的感觉。其实很多的事情本可以换一种方式完成,而且只要抓住它的本质,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学习《密铺》这一课之后,我没有让孩子完成数学书后面的练习题,也没有让学生去找还有哪些图形满足密铺的条件,而是让学生去画一幅带有密铺元素的图案作品。很多学生感慨道:“今天数学老师留了一次美术作业!”当我收上作业时,我着实也感受到了作为美术和数学教师的双份快乐。在学生的笔下,不仅出现了课上学过的单一图形的密铺,同时还出现了多种图形的密铺,不规则图形的密铺等等。从孩子们的作品中,我除了看到了他们对密铺知识的理解,还看到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美丽人生的追求。就连平时数学学习比较困难的那些同学,也在本次作业中尽力地展现了自己的绘画功底,因为他们知道,这是展现自己的一次好机会,也是他们得到同学肯定和老师赞扬的一次好机会。由此可见,放下一如既往的练习作业,布置一些“美”的作业,我们完全有理由去尝试,我们的孩子值得我们“放”心。
  “美是生活!”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这句话给了我深深的思考,而孩子们则给了我深深的启示。数学作为一项经过抽象的工具性学科,它当然要有其独特的严谨性,逻辑性。但我们也应该想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而生活就是美的摇篮,难道数学教育就不应该带有“美”的色彩吗?我希望在数学课上,更多的老师可以创设“美”发芽的温床,抓住“美”成长的足迹,留下“美”绽放的倩影,这样的数学课才是有生活的数学课,才是“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课,才是“美”的数学课。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噻托溴铵治疗对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及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20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噻托溴铵联合舒利迭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直升机旋翼减摆器--可控阻尼减摆器的基本原理及其等效粘性阻尼系数(EVDC)的计算方法.
直升机经典颤振分析是研究刚性浆叶的最低阶挥舞模态与最低阶扭转模态的耦合不稳定性,经过直升机的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套工程上实用的计算方法,这套方法是建立在金
规律是事物、现象和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创造改变和消灭规律,只能认识它。规律是人们进行科学预测,制定实践计划的客观依据。  地理高考阅卷规律参加高考的考生,要想在高考中成为一匹脱颖而出的黑马,除了要有一整套完整的知识体系和过硬的心理素质外,还应注意制订与阅卷老师的阅卷规律相符的对策。这是考生在高考中取得高分不可或缺的关键所在。  一、地理阅卷
预计西班牙政府将在2002年秋天作出购买新一代武装直升机的决定。目前波音公司的AH-60D“长弓阿帕奇”与欧直公司的“虎”展开激烈竞争,以获取这份数量为24架价值7.6亿欧元的订
为了解决直升机的振动问题,人们一直在研究各种减振技术。如何通过降低旋翼的激振力实现减振,是国内外这方面研究的一大课题。本文即对为降低旋翼激振力的减振优化设计分析的途
[摘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科学有效的进行课堂提问能有效地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并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数学教学 课堂提问 有效性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应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活动,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教学要为学生留有充分的活
最近,贝尔公司与波音公司联合研制的V-22直升机再次遭到美国政府高级官员的评论。V-22计划已被列为缩减国防预算的主要项目之一。
"卡特直升机"于1995年首次宣布开始研制.卡特直升机公司用1/6比例模型在风洞中进行的初步试验表明,"卡特直升机"比其他旋翼机(包括现在的倾转旋翼机)和在许多情况下甚至比固
摘要:以学生终身发展奠基,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来训练思维、提高技能、掌握知识、学会学习,是新课改的基本要求。如何加强初中学生物理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当前物理教师必须思考与研究的重要课题。结合多年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就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提出几点策略,以共同促进初中物理教学再上新台阶。  关键词:初中物理 思维能力 培养策略  思维能力是决定一个人发展的核心因素,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