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来源 :教育前沿·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dcoff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必须大力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知识贡献和智力支持,努力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
  
  作全局,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在教育领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定不移地推进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直辖以来特别是近几年,重庆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科教兴渝”和“人才强市”战略,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优先发展教育的政策措施,有力推动全市教育事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发展:义务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并于2007年顺利通过国家“两基”工作督导检查;高中阶段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比例达到86%,普、职两类教育“大体相当”协调发展;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毛入学率达到25%,进入大众化阶段。
  但在实现一系列历史性跨越的同时,教育事业相对于重庆直辖市的地位和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的要求而言,仍然还存在总量相对不足、总体水平不高、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教育差距较大的差距。这就要求我们要更加自觉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大力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推进高质量高水平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高等教育,通过加快发展来解决教育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通过优先发展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教育提出的要求,让每一位重庆人都具有公平享受教育的机会,努力实现“学有所教”,力争做到“学有优教”。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必须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落实到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教育首先是人学。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充分体现人性关怀,是教育本质的体现,也是教育精神的彰显,更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准确把握。教育作为培育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树人育人。在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人的发展上,教育比其他任何领域都更直接、更具体、更影响深远。因此,我们应当在教育过程中充分体现人性关怀,使教育活动始终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坚持把以人为本这一核心落实到教育工作之中,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把握好“素质教育、和谐教育、满意教育”这三个维度,真正按照教育的自身规律来办教育,按照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来办教育,按照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来办教育,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工作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理念的基本要求和根本途径。近几年来,重庆市坚持把素质教育作为全部教育工作的主题,认真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要求,有力地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坚持把“以人为本”的思想、把素质教育的要求,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贯穿于青少年成长的全过程,既要坚持“眼睛向下”,又要追求“境界向上”,深入研究和解决好“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不要让学生成为分数的奴隶,切实纠正和克服“以分为本、以人为末”、“重功利、轻人性”、“重智育、轻德育”、“重共性、轻个性”等不良倾向,进一步推进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方式、课程教材、招生考试、教育评价等改革,建立起以人为本、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体制机制,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青少年一代的综合素质,促进广大青少年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必须大力确保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所追求的发展,不是片面的发展、不计代价的发展、竭泽而渔式的发展,而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直辖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重庆教育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具有里程碑意义,但教育改革发展中也还存在不少问题,非科学发展的教育现象或倾向依然存在,片面追求规模的粗放式发展对教育质量的提高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城乡和区域的不均衡发展对教育公平的实现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为了促进教育更好地沿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健康发展,重庆将着力推进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普及高等教育,在“三个普及”的基础上,把重庆加快建成西部地区的教育高地、长江上游地区的教育中心,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城乡教育统筹发展,成为长江上游和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支撑、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科技创新与服务的重要支撑,发挥重庆教育在长江上游和西部地区的带动作用、辐射作用、示范作用。到2012年,全市将实现“双高普九”并使初中升高中的比例超过95%,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以发展高职高专和民办高等教育为突破口,不断完善高等学校办学条件,大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力争到2020年基本实现普及高等教育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必须统筹兼顾教育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兼顾,就是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既要处理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又要处理好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顾此失彼,捉襟见肘,不是科学发展;分不清轻重缓急,不善于统筹平衡,也不是科学发展。统筹兼顾,就是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因此,我们在教育工作中,要统筹好教育的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统筹好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统筹好教育的改革、发展和稳定,统筹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发展,统筹保障好各种群体的受教育权。
  当前,重庆教育工作面临着一个重大历史任务,就是开展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今年7月,教育部与重庆市人民政府签订了《建设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战略合作协议》。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关键在于改革创新。近几年来,重庆市教育坚持改革创新,率先全面清偿“普九”历史欠债,全部消除中小学库存危房,顺利推进三峡库区移民学校迁建,通过招考的方式将1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代课教师转为公办教师,率先对中职学校“五类学生”实行全额资助,率先建立教育担保公司等,都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紧紧围绕落实胡锦涛总书记"314"总体部署、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奋斗目标,始终坚持改革创新,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制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重庆教育事业加快发展、率先突破,真正办好每一所学校,让每一个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努力实现办好让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分析了建设工程监理的现状,阐述了建设工程监理的基本原则,最后提出了建设工程监理控制要点。  【关键词】建设工程 监理 控制 要点  随着工程建设发展,工程建设监理已被广大工程建设者所认识和接受,监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工作内容也越来越明确和科学,由单一的技术监督向技术和管理相结合的综合监督。  1.我国建设工程监理现状  1.1我国监理制度起步较晚,在制度方面存在诸多缺陷
企业公共关系可以理解为:企业为改善与社会公众的关系,促进公众对企业的认识,理解及支持,达到树立良好组织形象、促进商品销售为目的的一系列公共活动。现代市场竞争不单单是商品的质量竞争、技术竞争、价格竞争、服务竞争,还包括知名度的竞争、信誉的竞争、形象的竞争。公共关系对企业的管理的意义重大,具有帮助企业制定发展目标,建立企业与外部沟通的信息桥梁,协调企业内部公众与企业的利益等的作用。详述如下:  一、公
期刊
当前一场规模、力度空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热潮正在基础教育系统蓬勃兴起。这次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是在大量研究国外调查的基础上集众多专家学者的智慧而形成的。其目的是要进一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与世界人才观相接轨的高素质人才,把巨大的人口压力变成巨大的人才基础。如何才能使新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背景和目的]壳寡糖硬脂酸嫁接物纳米材料(stearic acid grafted chitosan oligosaccharide nanomicelles, CSO-SA)是由浙江大学药学院药物制剂研究所研制合成。CSO-SA是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