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语文预习能力的思考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ldininikan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的能力,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通过对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是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现将自己有关预习心得做点小结,以期不断修正求得提高。
  一、入手,扫除语言障碍
  新课标要求教师“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识字的能力。”学生阅读文本,首先遇到的是语言障碍。因此,指导学生预习,培养学生的语文预习能力,首先是要抓好常规预习,从字词人手,扫除语言障碍。常规预习主要是指标记课文段落,划出生字新词,解释关键词语,尤其是成语意思,摘录文中令你最欣赏的句子,然后在摘录本上抄写或默写字词,并在课堂上检测。
  二、读入手,理解课文内容
  新课标高度重视学生默读能力的培养,要求让学生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呢?笔者的做法有三:一是默读方式,针对很多学生还在用手指着字阅读文章这种现象,要求学生必须两手捧着书读,默读时嘴里不能出声;二是默读时限,规定默读速度每分钟不少于400字为合格,不少于500字为良好,不少于600字为优秀,并且每次都给学生记成绩;三是默读要求,要求学生默读时应做到眼看、脑想、笔动,真正做到“用心读书”,根据各学段目标,从学生默读的方法、速度、效果和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查。
  三、读入手,体会作者情
  朗读有助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新课标高度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因此,扫除语言障碍、理解课文内容之后,教师指导学生预习时,就应指导学生从朗读人手,体会作者情感。笔者的做法有二:一是要求学生朗读时应做到字正腔圆,即普通话咬字要准确,吐字要清晰,声音要洪亮,朗读要流利,并且应根据课文的思想内容确定朗读的语速与语调;二是指导学生掌握课文中的副词与动词、形容词,散句与整句,长句与短句,议论与抒情以及不同标点符号的朗读要求,让学生意识到课文的思想内容和作者情感是可以通过朗读体会出来的。
  四、材入手,掌握预习程序
  新教材的编排有助于学生掌握预习程序。“导读提示”是本单元教材的学习指南,课文中的注释便于学生扫除语言障碍,课文后的习题提示学习要求。教师应该认识到“导读提示”、课文中的注释与课文后的习题并不仅仅是用来指导教师的教,还可用来指导学生的学。因此,教师指导学生预习时,就应从教材人手,指导学生掌握预习程序:初读课文前,阅读“导读提示”,明确课文学习要求;初读课文时,寻找出生字新词,并能根据课文中的注释自行扫除语言障碍;课文阅读后,应根据课文后的思考练习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与作者情感,检查预习效果。
  五、疑入手,学会创新思维
  新课标高度重视学生质疑间难能力的培养。笔者的做法有三:一是通过积极引导学生质疑语句来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二是依据文学作品主题的多元性原理,引导学生质疑主题,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三是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能提别人所没有提的,能问书上所没有问的。魏书生先生在教学中,总是恰当地设计让学生提出一定问题的情景,故意使学生不能单纯利用已有知识和习惯方法去解决情景中所出现的问题,形成学生认识“冲突”,造成“愤悱’’的心理状态,从而使学生饶有兴趣地去探究。
  六、价入手,培养鉴赏能力
  新课标高度重视学生评价能力的培养。教师指导学生预习时,应从评价人手,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笔者的做法有三:一是评价题目,根据作者的命题鉴赏课文的主题;二是评价词句,鉴赏作者遣词造句的表达技巧;三是评价结构,鉴赏作者谋篇布局的能力。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从评价人手,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因为学生能够从三种评价、鉴赏中学习作者的命题方法;遣词造句的表达技巧和谋篇布局的能力,进而内化为自己的写作技巧。
  七、达入手,进行语言内化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为此,我们教师应要求学生善于活化课文的语言,并将课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因此i指导学生预习时,教U蹴应从表达人手,进行语言内化。笔者的做法有四:一是要求学生能够复述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二是要求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是要求学生能够背诵课文描写精彩的段落;四是要求学生能够与同学交流学习心得与感悟。可以说,这样的语文预习既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又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钻研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交际与合作能力。
  此外,需要强调的是,由于中学生的兴趣广泛,好奇心强,但持久性不够,因此,培养学生语文预习能力,除了应重视语文预习方法的指导外,还应重视展示学生的预习成果,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并通过肯定、表扬等激励性措施来激发学生预习的内驱力,促使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具有持久性。
其他文献
《中国教育报》曾报导,我国中学英语教学长期以来一直存在“聋子英语”的问题。“聋子英语”说明了在英语教学中听力教学未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及新教材的使用,特别是听力测试被正式纳入中、高考范围,听力教学越来越受到教师们的重视。但目前中学英语听力教学尚处于探索阶段,如何合理、有效、尽快提高学生听力水平,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一直是广大英语教师思考的问题。听力不仅是中、高考的考试项目之
西藏昌都市岗托镇矮拉完小  【摘 要】鉴于当今小学教学课堂实践中,汉语言文字的教学基础而又繁杂,是语文教学工作的重点内容。本文从教育实际出发,阐述了小学语文课堂中汉语文字的学法以及文字的正确表达和应用,以学生视角考虑,用含有趣味性的学习方法指导帮助小学生的文字文化的学习。  【关键词】汉语言文字 趣味性 学法  汉字的起源和发展,与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紧密相连,可以这样说,没有汉字,就没有我们民族的
本研究旨在检测前期构建的牛ATP5B基因启动子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重组质粒在3T3L-1细胞系中的表达活性,检测ATP5B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差异表达情况。经脂质体法转染3T3L-1细胞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尤其像《桂林山水》、《草原》、《林海》、《可爱的草塘》、特别像《十里长街送总理》和《再见了,亲人!》这类感情色彩很浓厚的课文,更应该通过朗读来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困此,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同时
【摘 要】本文通过对教学实践的总结,从多角度(学生、教师)来阐述在新课改下地理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地理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因而,在地理教学中积极进行创造性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训练,开展以“转变学生的传统思维模型,培养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为目标的创新教育,
【摘 要】现代社会是个终身学习的社会,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学会自主学习已成为人们生存所必须的能力。而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自主的认识和将外在的知识观念转化为其内部的精神财富的过程。在教學活动中学生是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教育界的一种共识。本文结合自己几年的数学教学实践,探讨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数学 信息技术 自主学习能力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
旨在通过对精子动力学参数的分析,预测其在体外受精和人工授精中的受精能力。本研究采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CASA)对3头荷斯坦公牛的性控分离精子进行动力学检测;同时进行
一、 课题提出背景及选题的价值  (一)理论依据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变革,其主要目标就是要改变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过于强调接受教育、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于是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并贯彻到每一个阶段的目标和“教学建议”中,目前,探究性学习的研究已成为课改的热点。这为本课题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