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王美华:r加强政策引导与跨行业协作推动智能建造高质量落地发展

来源 :中国勘察设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cer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能建造不仅带来了工程建造技术的变革创新,而且将从产品形态、建造方式、经营理念、市场形态以及行业管理等方面重塑建筑业.”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王美华如是说.长期以来,工程建设行业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与大规模投资来拉动发展,组织方式粗放,工业化、智能化、绿色化程度较低.新时期,推动智能建造发展,被认为是建筑业摆脱传统粗放型建造方式的主要途径.“然而,当前由于建造产品的唯一性、建造过程的不可重复性、建造环节的碎片性以及现场环境的复杂动态性,导致智能建造在落地过程中仍面临诸多困境.”王美华表示.
其他文献
组氨酸作为一种碱性氨基酸,pKa接近肿瘤弱酸微环境pH,其带电性和溶解性具有pH敏感性,在中性环境中,组氨酸不带电,表现为疏水特性,而在肿瘤酸性环境中,组氨酸可质子化带正电,同时转变为亲水特性,因此,组氨酸被广泛应用于靶向肿瘤弱酸性微环境的药物递送系统设计.本文全面综述了近年来基于组氨酸构建肿瘤靶向药物递送系统的研究进展,系统总结了利用组氨酸促进细胞摄取和调控药物释放的设计思路,并指出了相关研究工作的共性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肿瘤作为全球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亟需寻找更加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案.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RNA)药物的基因疗法可以调节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已在临床前和临床试验中展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治疗潜力.基于肿瘤组织在pH、特异性酶浓度或氧化还原梯度变化等微环境信号特征与正常组织存在差异性,各类微环境响应型纳米载体正在被研究开发用于递送RNA药物,实现对肿瘤组织与细胞的靶向递送,提高RNA药物的抗肿瘤疗效并且降低不良反应.本文综述了肿瘤微环境的病生理特征以及各类肿瘤微环境响应型载体策略,旨在为
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征提交了关于建筑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书面建议.rn徐征指出,当前建筑行业转型与创新还存在一些障碍:技术研发与应用成本支出较大、缺乏规模效应,施工现场项目覆盖率低,行业整体数字化水平不高.同时,建筑产业链上数字化技术协同性不高,数字化技术在项目单阶段、单系统、单项目应用较多,BIM正向设计不普及,设计、建造、采购、运营等环节孤立存在,数据和信息难以跟随项目推进而流动,形成不易交互的“信息孤岛”;BIM模型审核和验收环境不成熟,BIM计价、审查
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首钢集团总建筑师吴晨带来了《关于推进制定工程师法的建议》.他建议,制定一部专门的《工程师法》,推动全面建立注册工程师制度,营造崇尚工程科技、崇尚创新文化、尊重工程师,有利于工程师职业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释放更多的“工程师红利”.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结构首席专家王翠坤,联名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冯远提交了《关于加强建筑外围护结构安全风险防控及治理的提案》.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国众联集团董事长、广东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会长黄西勤针对建筑领域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全面重视造价咨询机构在投资项目中的作用,尽快修订和出台新版工程造价收费指导标准,将工程造价企业的综合实力纳入收费标准考虑.
本刊讯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十四五”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十四五”时期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发展工作作出系统谋划和总体部署.rn《规划》指出,“十四五”时期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亟须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
“支持各地加大科技投入,开展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化产学研用结合”……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科技创新的分量依然很重,而这也是不少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重点.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奥润顺达集团总裁倪海琼表示,推广应用超低能耗建筑技术,营造健康宜居、节能低碳的高品质居住环境,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途径.
“根据目前完成的约4万个已改造小区的情况看,改造工作大多以加固、增加外墙保温、改善适老化设施为主,耗能巨大的门窗几乎很少更换.”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会长郝际平表示,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中,把门窗列入关键改造项目已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