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下初中科学教学方式变革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wx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科学课程标准中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应将课程目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认知特点、教师个人教学技能、现代化教育技术以及教学资源等方面综合起来考虑,从整体上考虑预期的学习结果,有针对性地选择实现整体优化的教学方式和策略。在采用某种具体教学方式时,也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过程和措施随时进行调适、优化,不仅重视教师“教”的教学策略,而且要重视学生“学”的学习策略,注重符合学生学习科学的认知规律和特点,这样才能发挥这种教学方式的最佳效果。因此,这就要求初中科学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实施新的教学方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在初中科学的教学中改变教学方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
  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能让初中科学的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学生学习初中科学积极性、主动性的源泉。因此老师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学习初中科学的兴趣。
  1.创设问题情境,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
  新课程下的教师应当从传统的“满堂灌”、课堂的主导者等的旧思想中走出来,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和促进者,从而在课堂上构建一种新型、平等、民主、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在教学开始时创设的问题情境,应该设计一些能引起学生深思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去探究、去发现、去感悟,得出结论。只有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才能激发生生合作的积极性,有利于师生之间平等的交流,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2.学会倾听,懂得赏识
  教师要从课堂的主导者进行角色转化,真诚地学会倾听,倾听学生的见解、疑惑,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质疑老师和同学的观点,在课堂上多让学生说,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教师在新课程下还应该是一个赏识者,要赏识每一个学生,赏识他们的变化与进步,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老师、学生倾听和赏识,师生间才能互相平等、尊重和理解。教师通过倾听在课堂上就会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见解,通过赏识,在成功中长大。
  二、创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空间
  新课程理念强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知识的形成、规律的发现、问题的解决等过程。作为科学教师,应该努力创设主动探究的空间,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在课堂上应通过实验让学生有动手操作的机会,通过合作探究,让学生有思考、表达问题的机会,从而增强学生的兴趣和生活体验,鼓励指导学生去探究发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创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空间,营造出自主学习氛围,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通过合作探究,通过生生合作、生生互助,体会与人合作的乐趣与价值。
  三、评价方式的变革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好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教师可以在课前先布置好要讨论的主题,让学生课后准备,然后在课堂上可分组讨论、交流。在学生讨论学习中,既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要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组织、激励、参与等方面。在活动中,教师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必须充当一个参与者、指导者的角色;教师还应是促进者,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不断给予学生赏识评价,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意见和建议;教师要关注能力较弱的学生,让他们有参与、发言的机会,并给予特别的好评,更好地“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同时要改变教师评价的单一形式,变革评价方式,让学生个人、小组参与评价,把自评、互评、组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作为老师应该多给予一些赏识的评价。学生通过自评、互评、组评等评价,在讨论交流中使知识得以理解和巩固,从而通过评价取得进步、获取信心。
  四、让课堂走进生活,让学生体验科学的乐趣
  初中科学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科学老师在备课时应努力寻找与学生生活经验有关的实例,让科学从生活中来,既能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又能用科学的视角看待生活,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科學现象,这将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如,教学“密度”一节时,可以从电视剧中古代攻城时,守城士兵扔下的巨石来引入;在上大气压时,可从教室瓷砖、玻璃上的吸盘挂钩引入;在学天气时,可从一段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视频来引入。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体验到利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时的乐趣。
  总之,新课程下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方法的变革,作为一线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形成属于独特的、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民主、宽松的课堂上自主学习,老师做好倾听者的角色,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小组合作、生生合作等,变革评价方式,注重适应的生成过程,并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科学,并把科学应用于生活中。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潘桥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越来越重视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本文中主要介绍了小学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个教师的不懈追求。小学科学课涉及到物理、化学、地理方面的知识。实践证明,科学教学如果纯粹凭借老师的说和写,学生的掌握程度是非常低的。而科学探究则让纯粹是书面的东西走到学生中间,让学生切身感受科学的魅
期刊
摘 要: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本文主要对环境保护与加强环境保护的措施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环境保护;重要性;加强措施  一、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就我国来说,环境保护的概念提出的比较早,我国的政府部门和有关机构也针对环境保护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的保护目标。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社会转型进程
期刊
摘 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游戏是幼儿园最基本的活动”。如何以游戏精神为切入点、全面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现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的目标?经过2年的主题游戏真实践、真研究、真思考,有了一些收获,总结了“五融”的主题游戏实践思路。  关键词:生长式;主题游戏;领域整合  《幼儿园教育指导工作纲要(试行)》指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在保证幼儿基本游戏活动时间的前提
期刊
基层党校是培养基层党员干部的主阵地,是锤炼党性修养的大熔炉。《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中明确规定“党校肩负着加强党性党风教育、传承党的优良传统作风的重要使命,各级党校每个主体班次都要设置专门的党性教育单元,针对不同班次的学制长短,安排充分的教学内容和时间,确保党性教育课不低于总课时的20%。”近年来,基层党校围绕党性教育积极探索实践,形成了一些好做法,但与上级的要求、与当前基
期刊
摘 要:“创客”教育理念已然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良动力。充分彰显新时代背景下,教育者对教育理念革新的追求。而广大农村教师长期处于教育改革的末端。如何提高其教育素养的跨步提升,势必离不开“创客”教育理念的指引。基础教育阶段教师若要提高“翻转课堂”教育教学能力,必须首先建树其“创客”思维。  关键词:“创客”教育;农村教师;成长  “创客”一词本身蕴含创新、实践和探究的理念。而其在教育领域更是大放异彩。
期刊
摘 要:体育课堂教学方法是决定学生是否喜爱体育课的关键因素之一,笔者从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出发,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在合理设计教学方案的基础上,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游戏、创设有趣的课堂情境、组织竞赛等方式,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体育素养,为切实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效率、促进小学体育教学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方法;趣味体育  体育课作为小学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在强化学生身体素
期刊
摘 要:在当今社会的大环境下,我国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快,在短短几年内,已经从2G网络发展到了5G网络的时代,人们生活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离不开互联网,那么,在教育领域,互联网的发展又能起到何种作用,以及其发展对教育领域的影响究竟有多大,本文从网络化环境下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入手,探讨如何适应网络环境,实现管理的创新。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中;班级管理;创新  引言:  网络和信息技术出现,全方位
期刊
摘 要: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多样化。学生形成数学思维的关键时期就是小学阶段,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经过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不断活跃学生的思维模式,关注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让小学生了解和把握处理数学问题的多样化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多样化  对于数学这一科目而言,学生们的思维发散能力的如何是十分重要的,不论在什么条件下,若是学生自身
期刊
摘 要:当前,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成为了全社会的共识,学校面临减少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不能组织学生补课且必须提高教学质量的新要求。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师只有且必须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大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面临的新问题。因此,探索新形式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模式,是每位教师必须高度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阅读―研究  在教
期刊
摘 要:初中数学老师应站在时代的高度进行全方位的反思,寻找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方法和途径,最终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课堂教学行为,作者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进行了相应探索。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目的;思维能力;评价体系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是人类必不可少的工具,是一种人类文化。它能赋予人类创造性,它强调数学的大众性,因而没必要让所有人们都成为数学专家。但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