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幻与现实”比照下的文学叙事及艺术品格

来源 :南腔北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yli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人民文学出版社又重磅推出了“四大名著珍藏版”,其中的《红楼梦》署名为“曹雪芹著,无名氏续”,再一次引发社会的关注和热议。《红楼梦》是集中国文化大成的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精品。多年来,学习和研究《红楼梦》者不乏其人,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独到的观点和见解,对我们认识和理解《红楼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也开辟了研究中国文化的广阔领域。《红楼梦》是文化巨献,博大精深,立意高远,寓意深刻,人物众多,故事情节错综复杂。我认为,它写得再宽再广再大,我们总可以找到一个点从中剖析和解读它的主题思想和文化内涵,继而判断出著作者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对《红楼梦》作者署名问题的研究也是一大亮点,历史更为久远,各种版本的说法一直没有间断过。自己阅读时始终站在“大文化背景下的文学表述和艺术手法”的角度去解读《红楼梦》,我认为《红楼梦》的作者只有曹雪芹,最开始就对高鹗续著持怀疑态度。人民文学出版社印行40年间,1994年曾做过一次修订,2007年又一次进行较大规模修订,把作者署名由“前八十回曹雪芹著,后四十回高鹗续”改为“前八十回曹雪芹著,后四十回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好几年前,自己也曾就署名问题向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部主任周绚隆先生请教和探讨过这个问题。周主任这样讲的:“没有可靠的材料证实高鹗就是后四十回的续者,因而吸取冯其庸等《红楼梦》研究学家的意见,把作者改为无名氏”。
  我是从张友士的药方中感悟出曹雪芹《红楼梦》的博大思想的,作者就是曹雪芹,无名氏也是曹雪芹。第十回关于张友士的药方也有不少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那么曹雪芹用完全写实的笔法给出“一个药方”,这张药方到底有什么深刻的含义,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意图,可以得出一个什么样的结论。就此,我想就自己学习认识的体会与爱好者和专家学者进行交流探讨,共同为研究民族文化作出有益的探索。
  答案的谜底都隐藏在张友士的药方里
  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下这张药方的主要内容:
  益气养荣补脾和肝汤:人参二钱,白术二钱土炒,云苓三钱,熟地四钱,归身二钱酒洗,白芍二钱炒,川芎一钱五分,黄芪三钱,香附米二钱制,醋柴胡八分,怀山药二钱炒,真阿胶二钱蛤粉炒,延胡索钱半酒炒,炙甘草八分。引用建莲子七粒,去心大枣二枚。
  我们知道,《红楼梦》中张友士只在第十回出现了一次,是一位典型的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物。张友士的出场,贾珍说系冯紫英所荐为儿媳秦可卿治病,“……学问最渊博的,更兼医理极深,且能断人的生死。……”在这里,就有人评说“张友士”是“张有识”,这样解释也可以说得通,那么曹雪芹为什么没有用“王有识”、“李有识”而让他用张姓呢?据我看来,“友士”应该分析为“有事”,“张”在此有张开、拉开的意思。曹雪芹要“张友士”出场是让他拉开《红楼梦》故事情节的大幕,是一个重要的事件铺垫和信号提示。张友士“且能断人的生死”已经揭示出他在整部《红楼梦》中的重要牵引提示,用意极其深远。
  再看张友士为秦可卿开具的药方,从药方本身来看,这就是一副专治妇女月经不调的药方子,包括剂量和配制都标注得很清楚很准确,就是今天谁如果得了像秦可卿这样的病用此方也照样管用,并且下的药也很符合贾府的地位。比如“人参和云苓”这两种药,一般的药方都首选用党参,人参比较贵,一般的家庭用不起,第十二回王熙凤设局害病贾瑞后医生开了“独参汤”,书中写“代儒如何有这力量”,王夫人命凤姐称二两给他,王熙凤只“将些渣末泡须凑了几钱,命人送去”,可见人参非寻常家庭能有;而云苓是云南的茯苓,是茯苓中的上品。我们先從药性分析一下,人参是大补元气的;白术补脾益气、燥湿利水;云苓健脾宁心、益气安神;熟地补血滋阴;归身补血活血、润肠通便;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黄芪补血生阳;香附米理气解郁、调经止痛;柴胡和解退热、升举阳气;怀山药补脾止泻、养肺益阴;阿胶止血补血、滋阴润燥;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甘草补脾益气、润肺止咳、调和药性;莲子和红枣是药引子,起着滋补身体的作用。我之所以要把每种药的药性都罗列下来,可以得出四个字:补、调、理、和,这就是张友士药方的核心内容。
  中医学也是中国文化重要的精髓内容,曹雪芹通过借张友士之口之手为秦可卿断病治病,但同时还有一层更高更深的涵义,那就是他也在为“整个社会”开具一张药方,曹雪芹写《红楼梦》的高明之处由此可见。张友士在分析秦可卿的病时说:“……大奶奶是个心性高强聪明不过的人,聪明忒过,则不如意事常有,不如意事常有,则思虑太过。……”其实就两个字“过了”,而曹雪芹要写的“整个社会”也就这两个字“过了”,人和社会的病因都在于“过了”。有人认为《红楼梦》是写“情”的,但我认为更主要是写“性”的,写社会本性的。专制社会一个显著特点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平等,而在不平等的社会条件下,曹雪芹用“家天下”来反映和折射“整个社会”的“过了”,其意义是深远的。他在用笔上不偏不向写了两个重要故事情节,贾府里两件非常风光的事情,一个是东府的秦可卿丧事,一个是西府的元妃省亲。因此说张友士的出场秦可卿必死无疑,否则就无法表现东府的“过”。第十三回两处细节很能说明问题,贾珍见父亲对自己的长孙媳死了连管也不管,“亦发恣意奢华”,……几副杉木板皆不中用,……薛蟠说有什么樯木原系义忠亲王老千岁要的,因他坏了事,就不曾拿去。……只见帮底皆厚八寸,纹若槟榔,味若檀麝,以手扣之,玎铛如金玉。……即命解锯糊漆。……贾政因劝道:“此物恐非常人可享者,殓以上等杉木也就是了。”此时贾珍恨不能代秦氏去死,这话如何肯听。这是一件事儿。还有“贾珍因想着贾蓉不过是个黉门监,灵幡经榜上写时不好看,……”经大明宫掌宫内相戴权帮衬,给贾蓉起了一张五品龙禁尉的票,最后成了“世袭宁国公冢孙妇、防护内廷御前侍卫龙禁尉贾门秦氏恭人之丧”,社会地位一下子变得很风光了。而第九十五回写元妃死后的丧礼曹雪芹则一笔带过;第一百一十回对贾母死后也没有更多写出丧事操办上的隆重,即便说贾府被抄失势,贾府还不至于穷困潦倒。中国有几句老话,“虎老雄威在”、“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我们看贾母丧事的整个过程却显得极为平淡。她们的笔墨上都无法与秦可卿的丧事过程相提并论,可见秦可卿丧事在整个《红楼梦》中寓意深刻,重点就是要突出东府的“过了”。   再看第十八回元妃省亲,三次提到太“过了”,贾元妃看到园子的第一印象,书中写道:“且说贾妃在轿内看此园内外如此豪华,因默默叹息奢华过费”;第二次写进园来,……贾妃极加奖赞,又劝:“以后不可太奢,此皆过分之极”;在省亲完毕即将离开贾府时,贾妃不是再三叮嘱,书中写的是“再四”叮咛:“……万不可如此奢华糜费了!”通过东西贾府的两个“过了”情节的浓墨重彩,渲染烘托,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这是一个“过了”的家族社会。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人性的特点是什么呢?第七十一回贾母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我知道咱们家的男男女女都是一个富贵心,两只体面眼”。形成了这样社会的人性特点,也就有了《红楼梦》中秦可卿、王熙凤、林黛玉三个极具个性“过了”代表人物的不同形象,最后,三个女性的悲剧结局必然是走向死亡。
  三个核心人物之秦可卿:“贪名”背后的生命重创
  前面我们已经引用张友士的话得出了秦可卿的病因,而在《红楼梦》中秦可卿并没有多少能力表现。她的才性都是借别人的口说出来的,第五回秦可卿一出场就有贾母这样的评价:贾母素知秦氏是个极妥当的人,……乃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秦可卿死后,贾珍哭得跟泪人一般,……说道:“合家大小,远近亲友,谁不知我这媳妇比儿子还强十倍。如今伸腿去了,可见这长房内绝灭无人了。”通过这两个细节我们可以看出秦可卿的处事为人,确实是很有才能的一个女子,甚至高过王熙凤。病因交代过了,那么她的死因何在,究竟为何而死?我认为她是“贪名”而死。第十回的前半回写璜大奶奶去到尤氏那里告状,尤氏是这样说的:“……这么个模样儿,这么个性情的人儿,打着灯笼也没有地方找去。……他这为人行事,哪个亲戚,哪个一家的长辈不喜欢他?……别说是这么点小事,就是你受了一万分委屈,也不该向他说才是。……虽则见了人有说有笑,会行事儿,他可心细,心又重,不拘听见个什么话儿,都要度量个三日五夜才罢。……”秦可卿应该说是一个极端的完美主义者,她希望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有一个完美的过程。贾家婚配的原则,按照贾母的说法在第二十九回交代了具体标准:“……不管他根基富贵,只要模样配的上就好,……便是那家子穷,不过给他几两银子罢了。只要模样性格儿难得好的。”而王熙凤模样没的说,但性格上就达不到“难得好的”。第三回王熙凤一亮相,贾母笑道:“……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第四十四回凤姐泼醋一节,贾母在训斥贾琏时,啐道:“……凤丫头成日家说嘴,霸王似的一个人……”这就是王熙凤在贾母心目中的形象。因此说通篇只有秦可卿最符合贾家的婚配标准,而秦可卿的出身和家庭地位根本无法和贾家比。这就给秦可卿造成了精神生存上极其强大的内在压力,在上上下下都是富贵眼睛的家庭里,对于她的性格心理形成都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我们再看第十三回得知秦可卿死讯后整个贾府里的反应:“彼时合家皆知,无不纳闷,都有些疑心。那长一辈的想他素日孝顺,平辈的想他素日和睦亲密,下一辈的想他素日慈爱,以及家中仆从老小想他素日怜贫惜贱、爱老慈幼之恩,莫不悲号痛哭。”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曹雪芹不惜笔墨刻画秦可卿的真正意图,要表现出秦可卿这个人物的处世能力和很高的家庭名声。她更多为“名”而“过了”,包括她和公公贾珍的暧昧关系,虽说是借焦大的嘴说出来的,纸里面裹不住火,贾府里没有不透风的墙。因此说她是什么事情都放不下,思虑过重,操心过度,导致自己的身體机能彻底紊乱,“经期有两个月没来”……“脸上身上的肉全瘦干了”,最后实际上得了个抑郁症而死。曹雪芹之所以把“秦可卿淫丧天香楼”回目给删掉了,就是因为有点与自己的本意不符,多少有点跑题了。另外,如果秦可卿名分不够,办丧事如此隆重超越,显然也不太合情理。可见,整个《红楼梦》秦可卿围绕一个为“名”下笔是有很深远的用意的。
  三个核心人物之王熙凤:“为利”造成的过度重伤
  王熙凤是《红楼梦》中最为精彩用笔的人物之一,最能体现专制社会“家天下”的人性特征的主要典型。在第五回王熙凤的判词[聪明累]里直接点出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在曹雪芹的笔下,王熙凤基本上是贯穿始终的一个人物,形象也最为直白,一个“有权就上劲、弄权好兴奋、无权便失落,完全嗜钱如命、惟利是图、利欲熏心”的个性代表。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利”在活着,最终也为“利”而“过了”,因“利”而死。王熙凤属于读书和识字并不多的一个人,整篇中就只有第五十回说的一句诗:“一夜北风紧”,但王熙凤的才干和手段却是有目共睹的。从回目文字上我们看重点写王熙凤的就有:第五回“送宫花贾琏戏熙凤”;第十一回“见熙凤贾瑞起淫心”;第十二回“王熙凤毒设相思局”;第十三回“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第十五回“王凤姐弄权铁槛寺”;第二十回“王熙凤正言弹妒意”;第四十四回“变生不测凤姐泼醋”;第五十四回“王熙凤效戏彩斑衣”;第六十七回“闻秘事凤姐训家童”;第六十八回“酸凤姐大闹宁国府”;第六十九回“弄小巧用借剑杀人”;第七十二回“王熙凤恃强羞说病”;第九十六回“瞒消息凤姐设奇谋”;第一百零六回“王熙凤致祸抱羞惭”;第一百一十回“王凤姐力诎失人心”;第一百一十三回“忏宿凤姐托村妪”;第一百一十四回“王熙凤历幻返金陵”。这是让大家直接看到的,而穿插的一个个故事情节更是数不胜数。
  纵观曹雪芹笔下的王熙凤其人其事其为,首先,王熙凤对贾家的人情世故了如指掌,心知肚明。第十六回“贾元春才选凤藻宫”一节,其中有王熙凤对贾琏说的几句话很能说明问题,“……你是知道的,咱们家所有的这些管家奶奶们,哪一位是好缠的?错一点儿他们就笑话打趣,偏一点儿他们就指桑说槐抱怨。‘坐山观虎斗’,‘借剑杀人’,‘引风吹火’,‘站干岸儿’,‘推倒油瓶不扶’,都是全挂子的武艺。……”用十分贴切的比喻指出所处家庭位置的人性特征。   其次,王熙凤特殊的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因为她和王夫人的裙带关系,嫁到贾家依附王夫人便拥有了很高的地位,一下子给她提供了为所欲为、不择手段和敢于弄权的天地。她讨好贾母更多为利于巩固自己在贾府中的地位和权利,很多时候她把贾琏也不放在眼里,让贾琏在心里也很不忿,很窝火,恨得牙根直痒痒,这在他调戏偷情娶妾的过程说的很多话中可以明显看得出来。还比如在第七十二回王熙凤恃强羞说病一节,有一段话很盛气凌人的,让贾琏脸上都有点挂不住了,“……我们王家可哪里来的钱,都是你们贾家赚的。别叫我恶心了。你们看着你们家什么石崇、邓通。把我王家的地缝子扫一扫,就够你们过一辈子呢。说出来的话也不怕臊!现有对证:把太太和我的嫁妆细看看,比一比你们的,哪一样是配不上你们的。”
  其三,王熙凤很善于笼络人心,对自己有用的人格外关照,关爱有加。如袭人是贾宝玉的通房大丫头,在王夫人跟前比较得宠,她就想法设法去拉拢袭人。第五十一回薛小妹新编怀古诗,有一节写袭人的母亲病重,王夫人同意让袭人回去,命凤姐酌量去办理。凤姐儿答应了,……又吩咐周瑞家的:“再将跟着出门的媳妇传一个,你两个人,再带两个小丫头子,跟了袭人去。外头派四个有年纪跟车的。要一辆大车,你们带着坐;要一辆小车,给丫头们坐。”周瑞家的答应了,才要去,凤姐儿又道:“那袭人是个省事的,你告诉他说我的话:叫他穿几件颜色好衣裳,包一大包袱衣裳拿着,包袱也要拿好的,手炉也要拿好的。临走时,叫他先来我瞧瞧。”见了袭人的穿戴,……凤姐儿笑道:“这三件衣裳都是太太的,赏了你倒是好的;但只这褂子太素了些,如今穿着也冷,你该穿一件大毛的。”……凤姐笑道:“我倒有一件大毛的,我嫌风毛儿出不好了,正要改去也罢,先给你穿去罢。等年下太太给作的时节我再作罢,只当你还我一样。”……看了袭人的包袱,凤姐儿又命平儿把一个玉色绸里的哆罗呢的包袱拿出来,又命包上一件雪褂子。……整个细节写得具体而形象,对其他丫头可是没有这样过的,可见王熙凤在袭人身上用心何等良苦啊。
  其四,王熙凤是个人主义色彩极浓的一个人,眼里根本容不得半粒沙子,见风使舵,看人下菜碟。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心狠手毒,口蜜腹剑,笑里藏刀,只要妨碍自己利益的就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必置之死地而后快,始终都在围绕一个“利”字作文章,打自己的如意算盘。第六十九回弄小巧用借剑杀人一节,在对贾琏偷娶尤二姐一事后的手段上最为突出,特别是知道尤二姐怀孕后,一旦生了男孩将会影响到自己的地位时,便毫不留情设法使尤二姐堕胎,逼迫她不得不吞金而走上绝路。
  由于狠得太“过了”,她的一些做法也为贾家被抄埋了伏笔,两件事儿成为被抄的理由之一,一则“为的是姓张的曾告过的”,书中第六十九回交代凤姐暗暗调唆张华告状了结后,又悄命旺儿遣人务将张华治死,剪草除根。幸亏旺儿懂得人命关天,非同儿戏,放过张华,才导致最后事情败露成为其中的罪名;二则重利盘剥,第十六回贾元春才选风藻宫有一个情节就是说王熙凤放高利贷,……平儿悄悄地说道:“奶奶的那利钱银子,迟不送来,早不送来,这会子二爷在家,他且送这个来了。幸亏我在堂屋里撞见,……”还有第七十二回来旺媳妇倚势霸成亲,来旺媳妇央求王熙凤为自己的儿子说亲,贾琏答应搭理后,王熙凤吩咐来旺媳妇说:“……说给你男人,外头所有的账,一概赶今年年底收了进来,少一个钱我也不依的。我名声不好,再放一年,都要生吃了我呢。”王熙凤快到生命终结的时候,方幡然醒悟,第一百零六回王熙凤致祸抱羞惭,“……我若不贪财,如今也没有我的事。不但是枉费心机,挣了一辈子的强,如今落在人后头。……”但都为时已晚,无回天之力了。
  关于王熙凤的病因,第五十五回“辱亲女愚妾争闲气”中说刚将年事忙完,凤姐儿便小月了,也就是流产了,……谁知凤姐禀赋气血不足,兼年幼不知保养,平生争强斗智,心力更亏,故虽系小月,竟着实亏虚下来,一月之后,复添了下红之症。……谁知一直服药调养到八九月间,才渐渐地起复过来,下红也渐渐止了。……调养了有大半年的时间,这里就预示王熙凤病体的开始,暗示她可能不会再生育,告诉我们后面她为什么要对尤二姐怀孕后敢于出狠手和下狠招。第七十二回“王熙凤恃强羞说病”,里面有一段对话,平儿对鸳鸯说:“自从上月行了经之后,这一个月竟沥沥淅淅的没有止住。这可不成了大病不是?”鸳鸯听了,忙答道:“嗳哟!依你这话,这可不成了血山崩了。”王熙凤得的是月经“崩漏”症。第七十四回太医为王熙凤立的药案:“看得少奶奶系心气不足,虚火乘脾,皆由忧劳所伤,以致嗜卧好眠,胃虚土弱,不思饮食。……”开的几样药,不过是人参、当归、黄芪等类之剂。就简单几句话,也把它和张友士药方的特征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这就为王熙凤的必死做了进一步的铺垫。到第一百一十三回刘姥姥再看到的凤姐已经是骨瘦如柴,神情恍惚,生命到了奄奄一息的地步了。
  三个核心人物之林黛玉:飘摇不定的“用情”重荷
  毫无疑问,林黛玉完全是用“情”太过。我们不妨先分析一下林黛玉的性情特征,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重点人物,是一个内心世界和情感世界都很复杂和与众不同的代表。据我的评价林黛玉属于典型的“才情过溢”。
  林黛玉很有才大家都清楚,她的诗写得很好,这样她在性格上就很孤傲,很清高,不合群,不像薛宝钗有人缘,会处事。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薛宝钗出场后便和林黛玉作了比较,“……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文中多次都提到林黛玉“素习猜忌,好弄小性儿”,“素知黛玉是如此惯了的”。林黛玉登台转入正题后,第八回的回目上就是“探宝钗黛玉半含酸”,一開始对林黛玉的性格特征就给出了定位。我们看林黛玉属于才思上敏捷、说话上刻薄、行为上孤僻、身体上多病。“天性喜散不喜聚”,因性情裸露故多愁善感,也是一个极富个性的女子,所以在《红楼梦》中林黛玉没有真正的朋友和友情牵挂。而她的心目中看得上的也就贾宝玉,也是出于将来自身命运的考虑。
  林黛玉的“情”是建立在“惟我独尊、自私自利”基础之上的。她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与贾宝玉都是完全不同的,是有很大差距的。贾宝玉是一个自由放荡的人,追求自然平淡和无拘无束的生活方式。他喜爱林黛玉的原因,在第三十六回“绣鸳鸯梦兆绛芸轩”有一句很关键的话,“独有林黛玉自幼不曾劝他去立身扬名等语,所以深敬黛玉”。林黛玉对整个社会是缺乏了解的,她只是为了依附和顺从贾宝玉,按照当时的社会现状,站在那样的社会角度考虑,她不是为了贾宝玉将来的进步和发展作选择的。其他的姑娘们是这样劝贾宝玉的,第三十二回“诉肺腑心迷活宝玉”,……湘云笑道:“……如今大了,你就不愿读书去考举人进士的,也该常常的会会这些为官做宰的人们,谈谈讲讲些仕途经济的学问,也好将来应酬世务,……”按照当时社会这就是正理,是没有错的。袭人道:“云姑娘快别说这话。上回也是宝姑娘也说过一回,他也不管人脸上过得去过不去,他就咳了一声,抬起脚来就走了。……”宝玉道:“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账话不曾?若他也说过这些混账话,我早和他生分了。”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有这样的话,“况近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医者更云气弱血亏,恐致劳怯之症。你我虽为知己,但恐自不能久待;你纵为我知己,奈我薄命何!” 写到这里,也为她最终患上肺痨症之死埋下了重要的伏笔。她是思想上迎合贾宝玉,根本不是为贾宝玉着想的,她的爱有着很自私的成分在里面。“原是无依无靠投奔来的”,对贾宝玉抱有一种幻想式的爱情,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林黛玉的死因病因都在第八十三回“省宫闱贾元妃染恙”有了交代,贾母说林黛玉“我看那孩子太是个心细”。王大夫在给林黛玉看病时讲:“六脉皆弦,因平日郁结所致。”周瑞家的又说道:“……看他那个病,竟是不好呢。脸上一点血色也没有,摸了摸身上,只剩得一把骨头。……”当得知贾宝玉和薛宝钗成亲的消息后,惟一的精神支柱倒了,自己也彻底崩溃了,最后猛听黛玉直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一个“狠”字没说出口就撒手人寰了,一个极其遗憾和惆怅的悲剧结局。
  曹雪芹写林黛玉的情感世界更多赋予了文学色彩,给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和感慨,身临其境,催人泪下。在第二十七回“埋香冢飞燕泣残红”和第四十五回“风雨夕闷制风雨词”中都有很出色的情景描写和文字表达。由于篇幅限制,这里就不作多加分析了。
  对刘姥姥这个穷人代表,从第四十一回、第四十二回王熙凤、妙玉和林黛玉表露的态度放在一起明显要作比较去说明问题。王熙凤拿刘姥姥取笑属于典型的捉弄逗趣,是一种极其热闹场面的陪衬。而书中王熙凤初次见到刘姥姥时就很会做戏和对付,话里话外之意也很值得去回味;妙玉则属于嫌贫爱富型的,贾母把妙玉捧的“老君眉”茶让刘姥姥喝了,妙玉怎么会知道贾母爱喝“老君眉”的,还不是全靠自己平时的悉心打听,一个带发修行的尼姑这样做,只能说她别有用心。可见她是一个有心计的人,无真心修行,尘缘未了,心系富贵。她的信仰属于典型的伪信仰,身在尼庵人却心猿意马,只是表象形式而已。书中后面还写“妙玉忙命把茶杯别收了”,一个是贵族家庭的最高权威,一个是社会下层的平民老妇人,两人同在一条视线上,她是出于心中对贫贱的刘姥姥的鄙视之情;而林黛玉用“母蝗虫”便是对刘姥姥人格上的侮辱了。在第四十一回的回目上就是“怡红院劫遇母蝗虫”,“母蝗虫”三个字整章中并没有出现过,重点旨在强调“母蝗虫”一词的由来,这一回就有林黛玉当场对刘姥姥的的讽刺和嘲笑:“当日圣乐一奏,百兽率舞,如今才一牛耳。”“母蝗虫”一词在第四十二回出自林黛玉之口,进一步刻画出她内心世界的真实思想,“……他是哪门子的姥姥,直叫他是个‘母蝗虫’就是了”……“别的草虫不画罢了,昨儿‘母蝗虫’不画上,岂不缺了典!”……“你快画罢,我连题跋都有了,起个名字,就叫作《携蝗大嚼图》。”她把自己完全摆在了贵族小姐的位置上,从骨子里对穷人的蔑视和看不起,本身就嫌贫矫情,不是一个心底友善的人。三人的生动对比描写更可以领悟到林黛玉思想深处的潜意识,是专制社会下一种扭曲变形的世界观。因此说林黛玉从身体上和心理上都有缺陷,“先天不足后天乏力”。任凭自身力量根本改变不了命运的安排,自己所处生活的社会环境也决定了她最终落得个悲惨死亡的必然结果。
  《红楼梦》对社会思想基础与前进方向的描述
  通过《红楼梦》对 “两事三人”的重点描写,勾勒出一个完整的“过了”的社会的清晰轮廓,让我们清楚认识了专制社会下人性的本来面貌和本质特征。对未来的理想社会,曹雪芹设计的主题思想,都在第二十一回作了很好的表达:正看至《外篇·胠箧》一则,其文曰: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掷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瞽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毁绝钩绳而弃规矩,俪工倕之指,而天下始人有其巧矣。这一段话完全从《庄子》中择录,意图目的都很明确,概括出了中国文化思想精髓的八个字:絕圣弃知、道法自然。抛弃聪明智巧、实现返朴归真、达到人性的理性回归,才是曹雪芹追求的平等、自由、健康、向上的人性社会的生活。这也是中华文化特征和中国社会的必然方向,并且几千年的社会历程已经得到了历史的充分验证和深刻检验。
  曹雪芹的《红楼梦》完全证明,除了其当之无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社会学家之外,他还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和预言家。从不平等的专制社会要走向人性的理性社会,最佳的途径就是张友士药方提炼升华的四个字:“补、调、理、和”。至于说后八十回在文笔格调的处理上为什么变了更不难理解,第七十九回写了贾迎春误嫁中山狼,点出了迎春的悲惨命运,感情色彩的主旋律从此发生变化,笔调也随之改变,转入到了更加现实真实的生活叙述和文学安排。迎春的悲惨命运给了贾家的女孩们一个警世:专制体制下的现实社会是冷酷的,贾家的女孩儿的命运不见得都是好的,前途命运根本不掌握在自己手中。还有一点,告诉人们不能总是生活在轰轰烈烈、风风光光、诗情画意和谈情说爱的空间里,都要回归到平淡无奇的现实之中去的。第八十二回“老学究讲义警顽心”中,林黛玉也会说出“……况且你要取功名,这个也清贵些”的话后贾宝玉马上觉得她“从来不是这样人,怎么也这样势欲熏心起来?”也好理解了,也验证了林黛玉对贾宝玉的爱情完全出于自私自利和一种功利的目的。“情不曲折不引人难动人”,曹雪芹这样写就是为了符合和体现林黛玉的性格特征的,是一种大手笔的构思、描绘和渲染。
  《红楼梦》的一百二十回主题鲜明,情节贯通,格调一致,思想深刻,是一部中国文化“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千古不朽的文学艺术经典。对大多数人而言,只要能看懂的人,最直观感觉后四十回和前八十回的文笔风格不一样,好像不是一个人写的。而中国文化的妙境也就在于此,它应该是曹雪芹一个人匠心独运、毕生心血的杰作。应该说和高鹗、程伟元,以及什么人为杜撰出来的无名氏关系不大的,即便有也微乎其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特别在全部创作的艺术手法上,《红楼梦》遵循了中国文化“虚实相生”的理论特征和规律要求,前后呼应,相得益彰。而后八十回重点在“写实”上的表现最直接最明确,叙事层次及内容环环相扣,言简意赅,耐人寻味,恰恰揭示的生活味道及深刻哲理也正如此。研究红学者以文字文学考究、索引考究和以作者家族原型考究都会误入歧途,况且多方面的争论也由此而起。《红楼梦》的实质就是写小说的,就是反映现实生活的,就是作者虚构的,是生活的积淀与文化的升华。太多的争议既无助于正确理解和认识《红楼梦》,对推动文学及文化发展更无根本意义。
  《红楼梦》留给我们今天的文化思考与启示
  我认为“无名氏”的署名,是今天的人们出于想象强加意撰的“文化符号”,就在于一个人不可能同时踏进两条河流,一以贯之的思想主线在张友士的药方和庄子的《外篇·胠箧》里实现了主题升华和最广泛的结构表达。溯本清源,我看终将只有一个答案,这肯定是早晚的事情。《红楼梦》的笔法,是一种“虚幻与现实”比照下的文学叙事及艺术品格的再现,是打造经典文学作品框架的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也是纸质文化程式上激荡飞扬、徜徉恣肆和刻骨铭心、深邃精深的典范力作。认真品味《红楼梦》有助于我们认识民族文化的本质特征和深刻内涵,可以从中吸取更加丰富的滋养和资源。它对于我们今天的文化研究和文艺创作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引领指导作用,是中国文学的重要里程碑和民族灵魂不熄的灯塔。
  第一,闪耀的文艺原创精神永不泯灭。四大名著只有《红楼梦》属于原创作品,其他三部著作都是在民间故事传说、艺人说唱的基础上加工提炼而成的,反映了特定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其思想性和文学性明显带有时代特征的痕迹,但它仍属于历史阶段的超越、突破和基础积淀,使得到了清代才打造出了《红楼梦》《儒林外史》等代表中国文学的扛鼎极品。文学的原创精神脱离历史时空形成的思想飞跃、创作笔法、艺术风范和人文价值,超越了作品本身的实际意义,不朽的光辉思想照耀着过去、今天以及将来人们前进的航向,在推动社会文明的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和显著地位。这一点,是《红楼梦》的传世价值和文化精神,我们读一遍是一遍的感觉,读十遍是十遍的理解,读二十遍是二十遍的收获。可以说它永远是照亮中国文学艺术创作的明灯和思想源泉,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第二,把热爱生活、洞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上升到深刻的思辨之中。一个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社会状况千差万别,历史的阶段性局限也在所难免,但人性的基本表现总会呈现一定程度的社会特征,社会规律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中国的传统哲学和深厚思想无不来源于历史朝代社会生活的深刻认识和理性思辨,是古人十分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更是曹雪芹对认识社会生活的最好归纳和总结。如果没有非凡的洞察感悟社会的能力,如果不把满腔的热情投入到丰富的生活中,如果没有激情四射的灵性奔涌与妙趣横生,曹雪芹是很难写出这部不朽和伟大的作品的。只有深入社会,深入生活,融入到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去,不断地进行广泛的熏陶、锤炼和磨砺,才是产生时代经典作品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这一点在《红楼梦》和曹雪芹身上都得到了充分印证。
  第三,“苦文化”体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顽强毅力和独特的民族情怀。中国的文化和艺术门类更多体现了“悲壮与豪迈”,往往是一种“苦文化”的体现和结晶,是人们生存方式和思想境界的升华。《红楼梦》的不朽也深深打上了这种民族文化精神的脉络和烙印。文学艺术家的生活“先苦后甜”是人生的财富经历,在困苦的环境下打造成的文化经典成为后人精神家园的一部分,分享其中的幸福和快乐。如果“只苦不甜”的结局就会是一个悲剧痛苦的过程,成为一个社会状态下的缩影,折射出时代的悲欢离合与安乐忧患的象征;那么,十年的“举家食粥”使曹雪芹饱尝困顿艰难也属典型例证。而大浪淘沙留下的“真金白银”愈发让个人的意志精神凸显光芒,让那些为民族文化奋不顾身和不懈追求的仁人志士千年不磨,万古流芳,松柏长青,郁郁葱葱。人们因《红楼梦》记住了曹雪芹,曹雪芹也因《红楼梦》而骄傲。中国也因有了《红楼梦》,有了曹雪芹,让民族文学足以在世界之林占据自己一席之地,变得自豪和伟大起来。
  第四,给后人从事文艺再造留下了遐想空间和宝贵财富。我们知道,《圣经》演绎的宗教文化产生了无数的文学艺术经典,在西方社会保持着持久的张力和冲力,对人类的社会发展和文明进程起到了无与伦比的作用。我们东方民族数千年来的文化艺术积淀带来的巨大社会能量,犹如一艘浩瀚的巨船,一直在推动着民族的文明进步。一部《红楼梦》所形成的“红学”和“红迷”从诞生起一直影响到了今天,也成就了无数的文化名人和知名艺术家,所述著作及文章汗牛充栋,艺术作品遍布天涯海角。沈尹默先生被著名书法家谢稚柳教授称为:“数百年来,书家林立,盖无人出其右者”。他题写的“红楼梦”三个字成为自己标志性的书法作品,历经数年无人替代,这也让沈尹默名扬天下,妇孺皆知。
  由杰出的经典改编的影视作品只要产生无比的震撼和灵魂冲击,都会形成一股难以抵挡的潮流与风尚。这也让1987年王扶林版的《红楼梦》一经播出便牢不可破,至今的地位也无法撼动。以至于李少红的新版《红楼梦》一在北京电视台播出,其他的卫星频道紧跟着出手老版《红楼梦》,反应瞬间转移,“新版”收视率不佳导致夭折,“新版”和“老版”反差极其明显。这里边有几个主要问题导致相形见绌,无法弥补,一是“新版”人物形象远离原著,表现浅薄暗淡,人物性格在荧屏上立起来的没有几个,没能真正打动观众和走进观众的内心世界;二是“新版”数字光电技术的应用负面多于剧情安排,没有给人清爽朗利和耳目一新的背景场面感受;三是“新版”人物服饰的装扮过于舞台化,手段也太过造作,还原到生活的方式过于欠缺;四是“新版”音乐效果的突破性不足,没有达到1987年版的经典音乐及歌曲百听不厌和耐人回味的程度;五是“新版”对原著的时代意义和人性表现挖掘不够,深度没有体现,更无高度概念。总之,“新版”与“老版”对比度过于鲜明,败笔多于光彩,滥竽多于精致,亮点没有闪现,升华也无从谈起。
  第五,严谨缜密的写作思维和浪漫豪迈的文化品质薪火相传,时代延续。近些年来,我们看研究《红楼梦》的著作出现出版高峰期,再看与之对应的文艺产业链条短平快的急功化,甚至造成大量的和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重复叠加,社会多个角落屡见不鲜;而小文人的无病呻吟与浅显视野产生的浮躁功利的影視作品充斥娱乐市场,垃圾堆效应也比较明显,文明颠覆下的众象面孔与生理刺激映衬出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和文艺气象。现阶段显示出文化不同程度的衰败与无奈,越来越呼唤重振文艺复兴的急迫性和弘扬曹雪芹高贵文化品格的重要性。历代旗帜性人物都因稀缺而弥足珍贵,世代敬仰,韩愈因“文起八代之衰”而被尊为百代文宗,鲁迅文章因“投枪和匕首”成就民族灵魂。即便是现在一些人叫嚣中学语文减少鲁迅文章的数量,也掩盖不了鲁迅作品思想的伟大和光辉。文艺的力量在于精神的引领,文化的先导,思想的强大,其基础就是写作方法上的文化品格。阅读、品味和研究《红楼梦》,正出于这样的鲜明宗旨。
  最后需要强调的一点,翻阅不同版本的《红楼梦》,在有关的章节上,仅表达意义的词语使用上有时也会让我们琢磨不定,难辨真伪。偶然看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版的繁体竖排《红楼梦》,对比后期的版本《红楼梦》,发现有在章节添字的情况,尽管数量不多,但意思却存在很大的差别,意境也随之改变。比如,《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有一处描写,……又一个道:“崇光泛彩方妙。”贾政与众人都道:“好个崇光泛彩!”宝玉也道:“妙极。”……这里不知道怎么多出了一个“极”字,繁体竖排的版本就没有这个“极”字。我认为这就是后来编排上的无中生有,画蛇添足。当时宝玉在那种场合下战战兢兢,处处谨慎,大气也不敢出,话不敢多说一句,生怕贾政的训斥和责骂。随声附和一个“妙”字活灵活现,多一个“极”字就索然无味。如果“显能”就更会招致贾政的怨愤,就这一个宝玉也道的“妙”字更反衬出贾政“家长制”下霸道专横的嘴脸。曹雪芹用词之准和用意之深,不会出现有多字的情况。因此,繁体竖排的版本是准确的。一个字就足以让我们去回味,去体会,去感悟,这就是《红楼梦》的无穷魅力的韵味深长之所在。
  以上纯属一家之见,个人观点,不足不对之处敬请大家斧正。
其他文献
中国的传统哲学认为,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阴阳互抱,对立统一,相互孕化。中国剪纸深受这一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  剪纸是在镂空中取舍的艺术,自汉代以来,这种历经近两千年演变过程的成熟的造型体系,在舍去的基础上来形成作品、完成艺术表现。王红川教授的剪纸作品,更加注重了阴阳相对的哲学观念,重视图、底取舍的对立统一关系,作品的图和底形成了合则为一、分则为二的两幅阴阳相对的正负形图案。在正负形互换中,诠释
期刊
[摘 要] 无论在西方文学还是在中国文学中,“父与子”的关系都是一个古老的母题。这种母题在西方文学的语境下,常常表现为旧秩序与新势力的激烈对峙,而在中国文学的语境下,却更多表现为不情愿的妥协和虚假的平衡。然而,这两种对应关系,在双雪涛的小说集《平原上的摩西》中却发生了新的改变。这既让我们因为看到了新的可能性而感到喜悦,又让我们因为堕入新的巨大困境而感到窒息。我们看到,弥漫在双雪涛笔下的这座几近黄昏
期刊
小时候,由于家里孩子多,父亲在部队,母亲是教师,他们工作忙,我被送到豫东乡下的姥姥家散养。姥姥是个身材高挑纤细、性情温和、说话慢条斯理的人,对我总是百依百顺,所以,至今我依然欢喜并难忘被送往乡下的那段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日子。姥姥家有一个不小的院子,静静的,是我在乡下的幼儿园。有时候,姥姥也会带着我一起下地劳动,当我在田边地头玩耍的时候,绿油油的田野,高高堆起的麦秸垛,就是我童年的游乐场。  近日,
期刊
我们把艺术与仪式联系起来,并不是什么创新之举。因为在古代,艺术与仪式就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尤其像舞蹈这样的集体行为的艺术形式。古希腊的春天庆典、戏剧、原始部落的跳神舞等,常常被视为艺术——用时髦的话说是一种“行为”的艺术,但本质上,这些艺术更像一种仪式。近现代以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丰富,人们更加崇尚个性,艺术与仪式的界限就变得越来越明显。再者,在艺术创作中,集体的意志往往被个人的行为所替代,
期刊
看惯了中原画家那种厚重雄健、恣肆淋漓的画风,忽有一日与这种简约隽永、深致清逸的画面相遇,一下拂去了之前的阅画经验。这是一个怎样的水墨世界?清旷的时空、皓洁的质地,在静穆寂远中通往心灵的澄澈之境。带着这样的印象,于戊戌暮春拜访了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丁中一先生。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信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气韵,当然,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追求与绝响。半个世纪前,清俊白皙的丁中一操着沪上口音来到中原腹地,仿若
期刊
“远古”作为一个名词,其本质元素已经与现实生活渐行渐远。信仰缺失、道德沦丧、金钱利益、私欲膨胀,已瘟疫般大面积传播,成为社会人人痛惜的公害。传承了几千年的“远古”美德正消失殆尽,甚至灰飞烟灭。子璋的长诗《抵达远古》就是基于当今社会现状,以强烈的忧患意识与沉重的社会反思贯穿字里行间,从始至终,读来热血沸腾,发人深省。诗人的道义、责任与担当如火滚烫,扑面而来,烧心燎肺,令人喟叹。  一位智者 只打断了
期刊
日裔英国作家石黑一雄先生,在2017年12月7日瑞典文学院进行“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讲时说:“一天晚上,我躺在屋里的沙发上,听着汤姆·威兹。这时,汤姆·威兹唱起了一首叫做《鲁比的怀抱》的歌。也许你们当中有人听过这首歌。我甚至想过要在此刻为你们唱上一曲,但最终我改了主意。这首情歌唱的是一个男人,也许是一名士兵,将熟睡的爱人独自留在了床上。演唱者用的是美国流动工人的那种低沉粗哑的嗓音,完全不习惯表露自
期刊
摘要:博尔赫斯的小说中虽说运用了侦探小说的体式,但他在掩盖真相时的手法是玩弄时间;格非受了博尔赫斯的影响,表面上同样是探寻真相的游戏,但实际上却是使真相彻底消失。本文着眼于他们共同的对真相的探求,研究他们在玩弄真相时运用的手法,包括对侦探小说形式的借用、运用不断分岔、扭曲的时间线以及对记忆的改写等。  关键词:博尔赫斯,《小径分岔的花园》; 格非,《褐色鸟群》  前言:  博尔赫斯似乎对侦探小说颇
期刊
《寂寞的十七岁》是白先勇自选集《青春·念想》台北篇中第一篇小说,小说从“我”本身出发,逐渐剥离了家人、师长和同学的关系,孤独地在世界上存在着的状态。目前学界对白先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台北人》等小说上。刘俊的《论白先勇小说的儿童青少年人物形象》提及了《寂寞的十七岁》充当中景角色的唐爱丽和魏伯飏,然而却忽视了《寂寞的十七岁》“我”的形象。本文将从阐释“我”寂寞的原因与存在主义相关知识两方面解读《寂寞的
期刊
生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中国梦。我的文学梦原本深埋,人到中年心血来潮,竟也热爱做起了小说。然而,我的热爱越多,读写越多,疑惑越多,对小说究竟为何物,它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中间走过哪些曲折,心中并无整体把握,对两千年来小说流变,特别是近百年新小说发展进程亦缺乏清晰的脉络。于是,我花一番功夫,渴望触碰到小说的体温和灵魂,以期有豁然开朗的读写。在古诗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