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间的传导径路

来源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ta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剖学以及电传导功能的标测发现心房间的传导途径有4条:①Bachmann束;②冠状窦-左房肌束;③卵圆窝周围的横行肌纤维;④心外膜下房间肌束.房间隔右、左面心内膜分别是独立的激动面.目前认为Bachmann束为一个大的肌束,有解剖组织学的证据,而至今未找到系传导系统的特殊管束的证据,其将右房电扩布传至左房有两个突破口,左房前壁和房间隔.研究发现不是所有人均有Bachmann束.而对冠状窦-左房肌束的传导方式研究最多,从形态及功能均显示其传导方式是右房至左房的、仅次于Bachmann束的传导方式,其传导形式多样.卵圆窝周围的横行肌纤维是房间隔起搏或左房多部位起搏时传导的主要方式.心外膜下房间肌束传导方式主要是解剖和组织学研究提供的证据,因缺乏心外膜标测,故很难确定其具体扩布方式,只是从功能上推测其为房间电传导的方式,其中一部分的传导方式与冠状窦-左房肌传导重叠.总之房间电传导因心肌状态、起搏兴奋点的位置不同而传导的方式不同,其传导或先后或同时,或单一或多径路组合,理解房间电传导的方式及原理有助于弄清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
其他文献
患者女性,72岁,心房颤动入院,曾行双腔起搏器植入治疗,采用右侧股静脉途径置入房间隔穿刺鞘管,多体位透视规避起搏电极后行房间隔穿刺术.置换15F可调弯外鞘后,置入二代冷冻球
目的:探讨自主分管患者的带教模式在护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7月~2013年5月在本院临床实习的护生60人,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护生后4个月的培训采
患者,男,73岁,10年前行超声心动图提示房间隔缺损(继发孔中央型),心电图提示为窦性节律.入院前3个月反复出现阵发性心悸,心电图提示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入院接受一站式房颤导
目的:探讨沟通技巧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120例手术患者,按照数据抽取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手术室护理,研究组则此基础上
目的通过对儿童多发性硬化(MS)系统随访,总结其躯体、心理预后及视力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近10年来经McDonald诊断标准评估确诊的MS病历,对病程
一例28岁足月妊娠患者,分娩过程中突发呼吸心脏骤停,初始心电图表现为心动过速 、ST-T改变,随后发生心室颤动,心内科会诊诊断为羊水栓塞 、肺栓塞,给予抗凝 、抗过敏 、心肺
患者男性,66岁,因“反复咳嗽 、咳痰 、气喘3年,加重5天”入院.入院行心电图检查示两种形态的P波,一种窦性P波,另一种P′波窄小,自成节律,不下传心室,也未侵犯窦房结节律,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