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罗西汀合并治疗丁螺环酮抑郁症对照研究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y_2003_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观察帕罗西汀合并丁螺环酮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对88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用帕罗西汀组42例(帕罗西汀20mg'd),帕罗西汀合并丁螺环酮组46例(帕罗西汀20mg.d,丁螺环酮30mg.d),疗程均为6周。以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抑郁症状变化,以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合并用药组痊愈2例(4.5%),显著好转44例(95.5%);单一用药组显著好转44例(95.2%),好转2例(4.8%),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X2=4.004,P> 0.05)。合并用药组较单一用药组起效快,两组副反应多为轻、中度,多能耐受,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抗抑郁药合并丁螺环酮治疗抑郁症,起效快,不增加副反应,因而临床上是可行的。
  关键词:丁螺环酮:帕罗西汀:抑郁症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combining busprione hydrochloride with paroxetine in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Methods 86 patients who met the diagnostic criteria of depression in the CCMD- 3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research group(n= 44, combining busprione hydrochloride 30mg/d with paroxetine20mg/d) and control group(n= 42,single paroxetine 20mg/d) for 6 weeks. Changes of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side reactions were assessed with the HAM D and TESS respectively. Results 2 patients(4.5%) were recovery and 42(95.5%)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the research group, and 40(95.2%) significant and 2(4.8%)improvement in control group, which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urative effects(X2= 4.004, P> 0.04).T he former took effect faster than the latter did, side reactions of both groups were mild or moderate and could be tolerated. Conclusion Combination of antidepressant s and busprione hydrochloride take effect faster and have fewer side reactions.
  I Key words Busprione hydrochloride: paroxetine:depresxion
  T螺环酮作为一种新型抗焦虑药对焦虑症的治疗国内外已有很多报道[1]。但对丁螺环酮在治疗抑郁症中的作用则有一定的争议[2]。2011年6月- 2013年12月,我们在本院收集了88例抑郁症病例進行开放性研究,旨在观察丁螺环酮治疗抑郁症的效果及副反应。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1.1 入组标准依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诊断为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发作者,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分≥18分,年龄在18- 60岁。
  1.1.2排除标准有严重自杀观念,有物质滥用或依赖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有严重药物过敏或变态反应史者,最近2周内曾经使用抗抑郁药物治疗者。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等躯疾病。
  1.2方法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单用帕罗西汀组42例。帕罗西汀合用丁螺环酮组46例。帕罗西汀20mg'd,早晨1次给药。丁螺环酮30mg.d,分3次给药。
  1.2.1 在治疗期间不能合并使用其它抗抑郁药物及抗精神病药物。不能合并使用电休克、胰岛素治疗。必要时可短期给苯二氮卓类药物以控制失眠和激越。
  1.2.2应用HAMD抑郁量表评价抑郁症状变化。
  以HAMD抑郁量表减分率评定疗效:≥90%为临床痊愈:60%~89%为显著好转;30%~59%为好转;< 30%为无效。以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在入组时及入组后第1、2、4、6周各评定1次。入组时及治疗8周后各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1次。
  1.2.3所有资料数据应用SPSS I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差异采用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一般资料入组时符合标准的患者88例,其中丁螺环酮合并帕罗西汀组46例。单用帕罗西汀组42例,两组均完成本项研究。丁螺环酮合并帕罗西汀组,年龄18- 59岁,平均34.79±11.60岁;帕罗西汀组年龄18- 60岁,平均35.16±11.1岁,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病程:合并用药组患者6- 90天。平均28.38±15.58天;单一用药组患者6-65天,平均28.14±13.67天,两组无显著性差异。合并用药组女性34例(70.45%),男性14例(35.71%);单一用药组女性27例(64.29%),男性15例(35.71%),两组年龄间无显著性差异。   2.2疗效评定 以HAMD减分率评定疗效,合并用药组痊愈2例(4.5%),显著好转44例(95.5%);单一用药组显著好转40例(95.2%),好转2例(4.8%),两组无显著性差异(X2=4.004,P=0.135)。两组治疗前后HAMD总分比较见表1。
  2.3副反应两组随治疗剂量的增加及用药时间的延长,6周末TESS分值反而较第l周有所减少。两组在第l周及第6周均无显著性差异(见表2)。单一用药组副反应的发生率依次为失眠9%,口干8%,困倦70%,头晕6%,恶心3%;合并用药组 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口干8%,头晕7%,困倦6%.恶心3%,失眠2%。副反应的症状多为轻、中度,患者多能耐受,部分症状可自行缓解,未有因副反应而脱落者。
  3讨论
  一些研究表明,SSRI类药物以其安全、有效、副反应少而在临床上逐渐成为一线抗抑郁药。但多数药物的起效较慢,一般在2- 4周左右,不利于盡快控制症状。以丁螺环酮(buspirone)新一代抗焦虑药为代表。其抗焦虑机制主要是减少5-HT能神经递质的作用,因为对5-HT1A受体的选择性亲和力作用,既有突触前激动剂功能,又有突触后激动剂功能,故被认为对抑郁、焦虑均有效。它的镇静作用弱,对记忆影响小,无交叉耐受性。但它的起效较为缓慢,这也是它至今未被广泛使用的一个重要原因。
  近年来,在抑郁症的治疗中,加用丁螺环酮以后,大部分病人在2周内见效,丁螺环酮对抗抑郁药有良好的辅助作用,它起效时间快于单SSRls。提示在已有的抗抑郁剂基础上加用丁螺环酮,可能会增加抗抑郁剂的效果。本研究结果表明,帕罗西汀合并丁螺环酮治疗抑郁症比单用帕罗西汀治疗起效更快,尤其在治疗的前2周,而在4周后二者的疗效相仿。加用较大剂量的丁螺环酮后,可能通过其激动突触后膜己敏感了的5-HTIA受体,从而协同提高抗抑郁作用。
  副反应量表显示,两组均无严重的抗胆碱能副反应和心脑血管副反应。主要的副反应主要是口干、头晕、失眠、恶心、困倦等。副反应的症状多为轻、中度,患者多能耐受,部分症状可自行缓解,部分经对症处理后在1周后减轻。两组在治疗的第l周和第6周TESS分值无显著性差异。表明合用丁螺环酮并不增加副反应。丁螺环酮可减轻SSRI的副作用。因此,我们认为SSRI合并丁螺环酮治疗抑郁症是安全、有效、可尝试韵一种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张文跃.丁螺环酮对抑郁症的辅助治疗[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1.11(3):174
  [2]杨彦春.丁螺环酮治疗焦虑症的临床研究[J].华西医学,1994,9(1):4
  [3]Khan A,Upton C.V,Rudolph RL,Entusah R,LeventerSM. The use of venlafaxine讪the treatment of major depres-sion associated with anxiety[J]. J chin Psychopharm acol,1998,18(11:19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分析常規治疗配合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对耳鸣治疗疗效的分析和关系。方法 搜集我科76例住院耳鸣患者,通过耳鸣程度分级标准,对耳鸣患者进行程度分级。应用心理测试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进行心理评估。对不同级别的耳鸣患者进行焦虑和抑郁评估。并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使用同样的药物保守治疗,另外实验组给予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对照组则不。结果 1.耳鸣分级结果:Ⅰ级:16例,Ⅱ级:1
期刊
摘要:目的:对强制性运动治疗脑损伤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神经康复科收治的48例偏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4例患儿行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24例患儿行强制性运动,以运动活动记录表(MAL)、Wolf运动功能实验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的MAL运动质量及使用数量评分、WMFT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首发脑外伤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腹部闭合性损伤的特点,提高对此类损伤的认识,减少漏诊或误诊的发生。方法 对4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的特征进行回顾性地分析。结果 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漏、误诊可发生于诊治过程中的任一环节。结论 全面认识腹部闭合性损伤的特点,可提高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治水平。  关键词: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治疗  腹部损伤常见,平时占外科住院病人的0.6%—1.8%,战时占外科住院病人的5%—8%。腹部闭合性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目前临床常见的青少年脊柱侧凸手术,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5 年间收治的青少年脊柱侧凸患者16例,其中采用徒手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的手术方法的患者有7例,9例伴有腰椎滑脱的患儿行腰椎滑脱后路复位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术前对全部患者进行ODI评分,术后均对患者进行跟踪随访,研究患者的矫正程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全部患者术前的ODI评分平均为24.60
期刊
摘要:目的 黏膜下切除术联合注射用七叶皂苷钠治疗声带任克水肿的疗效观察。方法 将70例声带任克水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行全麻术,取仰卧位,头后伸,保持正中位。插入合适的撑喉镜,暴露声带和前联合,固定,连接电视摄像系统,调焦和光亮度。在近病变处沿水肿纵形切开黏膜,暴露浅固有层,切除多余基质,消除水肿,保留声带内侧黏膜以及部分浅固有层,复位黏膜,修齐黏膜剪整,压迫止血。治疗组麻
期刊
肩性痛是中风偏瘫患者临床常见的并发症,采用电针对中风后痛性肩进行治疗,获得满意效果,兹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2例中,男性31例,女性11例,45~55岁20例,55岁以上者22例,病程最短13d,最长为1.5年。对42例进行检查,均于肩峰下、肩前有不同程度的压痛,三角肌、肩带肌有松垂或萎缩。  1.2 治疗方法 针灸取穴:肩髃、肩贞、肩前、秉风、天宗、臂臑、曲池、外关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门诊注射室低年资护士培训方法及效果。方法:自 2009 年—2014 年,对注射室 7名低年资护士进行专科培训,科室根据护理部的计划结合科室实际制定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和评价。结果:经过培训后,7名低年资护士的理论知识、技术操作、护理观察能力、健康教育能力、应急能力、感染防护能力均较培训前有所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门诊注射室低年资护士培训,提高了低年资护士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降低会阴侧切率的方法,提高产妇及儿童的身心健康提高产后生活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方法:在分娩过程中对会阴弹性及长度的评估,胎儿大小的评估,采用不侧切、无会阴保护、产妇的心理护理等综合方法。结果:会阴侧切率有所下降,会阴裂伤伤口愈合良好,会阴恢复快速。结论:能否降低会阴侧切率与很多因素有关,针对这些因素进行评估及管理,对产妇孕期的检查,对胎儿体重的管理,在待产的过程中慎重进行检阴道检查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原因及相关的对策。方法:通过对患者及护理人员进行一定的询问,以了解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护理的48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的原因,并针对此类风险事件制定一定的处理对策。结果:护理风险事件出现的主要原因包括临床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对风险的预估性不够及护理专业知识掌握不全面等。我院针对此类问题制定出针对性的处理方法,包括树立
期刊
脑血管病病人由于昏迷,或者因双侧皮质延髓束受损,咽后壁的随意运动受到影响,不会咀嚼、吞咽困难不能由口进食,为保证病人能摄取足够的蛋白质与热量,均由鼻饲管供给。经过对于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在我神经病房住院的204名鼻饲患者的观察发现,长期鼻饲会发生一些并发症。而经过对鼻饲者加强护理可以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体会如下:  1.临床资料  于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神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