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雄《方言》中的转语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lxul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孟红蕾(1991-),女,山东潍坊人,聊城大学文学院2014级汉语言文字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汉语史。
  摘要:扬雄的《方言》首次提出“转语”现象,并且提出“转语”、“语之转”等术语意在说明方言之间的音义联系。本文整理了扬雄在《方言》中的“转语”材料,对“转语”材料的音义关系进行了分析,并且讨论了各家对“转语”的不同认识。
  关键词:《方言》;转语;语音差异
  扬雄的《方言》首次提出“转语”现象。扬雄已经注意到方言同义词的语音差异,而且用“转语”、“语之转”来指称语音差异。何九盈认为:“扬雄已经敏锐地察觉到,某些方言词的区别是方音不同造成的,他把这种情况称之为‘转语’。”
  一、《方言》中的“转语”
  “转语”在扬雄《方言》中凡四例:
  1.庸谓之倯,转语也。2.,火也,楚转语也,犹齐言火也。3.南楚曰謰謱,或谓之支注,或谓之詀謕,转语也。4.绁、末、纪,绪也。南楚皆曰绁。或曰端,或曰纪,或曰末,皆楚转语也。
  《方言》中另有术语“语之转”,如下两例:5.铤,空也,语之转也。6.自关而东,赵魏之郊,谓之鼅鼄,或谓之蠾蝓,蠾蝓者,侏儒,语之转也。
  我们将《方言》中指明为“转语”和“语之转”的材料列如下表:
  1.庸谓之倯,转语也。“庸”,余母东部,“倯”心母东部,两字韵部相同,“庸”义为平常,“倯”本意懒。有些地方把“庸”说成“倯”,“庸”、“倯”叠韵,懒惰无能的意思。《玉篇》:“嫞,懒女也。”“庸”、“嫞”通。“倯”是现在的“悚”。《广韵·钟韵》:“倯:倯貌,怯貌。”庸、倯在远古时代可能为复声母。庸为喻四、倯属心母,远古当为S词头。
  2.,火也,楚转语也,犹齐言火也。“”,晓母歌部,“火”晓母微部,二字双声,韵部旁转。楚人把“火”叫做“”,齐国人把“火”叫做“”。“火”、“”、“”三字为双声;“火”、“”归微部,“”归歌部,微歌旁转。“”,本义火。《广韵·贿韵》:“,南人呼火也。”释词与被释词具有相同的基本意义。
  3.南楚曰謰謱,或谓之支注,或谓之詀謕,转语也。“支”,章母;“詀”,端母。章端二母相近。“注”,端母;“謕”,定母。端定声近。“支”与“詀”为准双声,“注”与“謕”为准双声。“支注”,絮言不清。“詀謕”,多言。二者意义相同,实为同一词在南楚方言的不同读音。
  4.绁、末、纪,绪也。南楚皆曰绁。或曰端,或曰纪,或曰末,皆楚转语也。此条在“转语”上所指不够明确。王一军认为:“扬雄认为是语转的地方,也不尽全为后人接受。绁、端、纪、末,上古分别属于心母月韵、端母元韵、见母之韵、明母月韵。月韵字和元韵字音近,说绁、端、末三字有音转关系是可以的。如果说纪字与上面三字又音转关系就不妥当了,因为之韵字与月韵、元韵字的音相距太远,声也不同类。扬雄时代的楚方言尽管与当时的雅言有一定的差异,但经过一百多年的国家统一,方言差异并不大。”所以说,扬雄认为绁、端、纪、末,“皆楚转语也”,是大可值得商榷的。
  从古音上看,“绁”,心母月韵。“端”,端母元韵。“纪”,见母之韵。“末”,明母月韵。不大可能相转。从词义上看“绪”,本义是丝的端首。“端”,本义是顶端。“末”,本义是树木之端。“纪”为丝缕之头。“绁”或作“绁”,指系牲畜的绳索。前四者都有共同的意义即“端首”。因此,此条是指几个词之间语音相近,意义相关而有区别。
  《方言》中另有术语“语之转”,如下两例:
  5.铤,空也,语之转也。“铤”,定母耕部。“空”,溪母东部。“铤”为“空”之语转。“铤”,耕部;“空”,东部。二字韵相近。《说文》卷十四金部:“铜朴也。从金廷声。”,本义为空;尽。《广雅·释诂一》:“铤,尽也。”王念孙疏证:“《文选·思玄赋》注引《字林》云:‘逞,尽也’逞与铤声近义同。”刘世俊、张博认为:“‘铤’只指空尽,与兼表空尽、空虚、空洞、空旷等义的‘空’在词义上有所不同。”扬雄云:‘铤,空也,语之转也。’此指义转,非音转。此处释词与被释词具有意义联系,但是词义并不完全相同。
  6.自关而东,赵魏之郊,谓之鼅鼄,或谓之蠾蝓,蠾蝓者,侏儒,语之转也。何九盈认为:“有的地方把‘蜘蛛’叫做‘蠾蝓’,‘蠾蝓’是‘侏儒’的音转。蜘,端母;蠾,侏,章母。端章二母相近。鼄、蝓、儒,都属侯部,三字韵部相同。”“蝓”为短虫,“侏儒”为短人,二者特征相同,本质相异。华学诚《校释汇证》:“蠾蝓之言侏儒也,以其身短取名也。”
  二、《方言》“转语”的内涵
  关于《方言》中“转语”的内涵,众说纷纭,各家各执一词。刘世俊、张博在《说“转语”》中认为“转语”、“语之转”术语系联的词声音相近,有音转关系。仔细比较,二者所指有所不同。“语之转”中转出之语与所由转之语的词义或有微殊,或有某种相关而指不同事物。如“铤”与“空”,“蠾蝓”与“侏儒”。“语之转”指有某此而来的孽生词。“转语”则指同义词因地域不同而音有轉变。有的是与通语相对应的音转,如“火”与“”,有的是同一方言内部不同的方音变体,如“支注”与“詀謕”。
  何九盈认为,所谓“转语”是指两词声母相同,或韵相同,或声韵相近,它们在意义上是相同的,是同一词的不同写法。“转语”是语音上有联系的方言同义词。
  蔡凤圻在《方言声转说》中认为“扬雄《方言》所载大部分也是语音的转变……扬雄在收集方言的时候,亦深明此理,所以他明确说出转语的有下列几条……”
  钟如雄认为:“扬雄的‘转语’包括了‘音转’、‘形转’、‘义转’。‘转语’的本质是‘转’,故扬雄也称‘语之转’……‘转语’就是汉语的古语与今语之间,共同语与方言之间可以相互替换的字词,所以扬雄也称‘代语’。”
  华学诚认为:“扬雄所说的转语并不纯粹是指音方面的变化,也包括意义方面的变化”,“用转语指语音变化时,既可能指声母的变化,也可能是指韵部的变化,当然还包括连绵词双声叠韵的关系。”
  吴吉煌认为:“‘转语’指在不同方言或同一方言中具有相同义位或存在意义联系,并且在语音上具有相近关系的词语。”(作者单位:聊城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何九盈.中国古代语言学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
  [2]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3]王一军.扬雄《方言》语转说探微[J].十堰大学学报(综合版).1989(02)
  [4]刘世俊、张博.说“转语”[J].宁夏社会科学.1993(05)
  [5]蔡凤圻.方言声转说[J].宁夏社会科学.1993(05)
  [6]钟如雄.“转语”方法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06)
  [7]华学诚.周秦汉晋方言研究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
  [8]吴吉煌.古代“转语”各说析评[J].励耘学刊(语言卷).2011(01)
  [9]王智群.《方言》与扬雄词汇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10](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M].中华书局,1998
  [11](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12](清)王念孙.广雅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3](清)钱绎撰集.方言笺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14]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15]周祖谟.方言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1993.
  [16]华学诚等.扬雄方言校释汇证[M].北京:中华书局,2006.
  [17]华学诚.周秦汉晋方言研究史(修订本)[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18]王宝刚.《方言》简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其他文献
程十发是当代中国画坛海派艺术集大成者,他创作了大量具有广泛影响的书画作品,程十发以率真的性格和笔墨灵感,以非凡的智慧和艺术创造,拓展了中国画的审美空间,丰富了中国画
1临床资料rn患者,男,78岁.用力排便后突感左下腹疼痛10小时入院.既往无外伤和手术史,常便秘,多为6~8天一次.查体:体温:38.2C,脉搏:100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14/10kPa.心,肺
媒介无论是公益性的媒体,经营性的媒体,还是各种形式上的,都与受众密不可分。一般来说,媒体与受众之间是一种传播与接受的关系,媒体处于主动一方,受众处于被动一方,数十年来,
期刊
长久以来,孔子在西方被视作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符号。美国的儒学研究从早期新教传教士开始,一直受到中美关系等政治、经济等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在新时代背景下,孔子研究的
作者简介:李洁(1991-),女,青海西宁人,西藏民族大学新闻学院2014级在读硕士,研究方向:民族新闻。  摘要:《格萨尔王传》是是藏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历史悠久,结构宏伟,卷帙浩繁,内容丰富,气势磅礴,流传广泛。它代表着古代藏文化的最高成就,其说唱艺术在西藏民间也流传深远,而其中主要人物格萨尔王对藏民族的思想、文化、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影响是本文主要探究的内容。  关键词:格萨尔王
市场营销专业是一个注重实践运用的专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选取适合的情境案例,创设形象的营销情境,营造情境氛围,让学生在情境中自觉转换角色,可以提高学生营销理论知识
色彩在环境设计中的运用十分重要.运用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大部分建筑颞部都大量使用白色打底;一部分建筑用色多导致杂乱无章;运用色彩搭配不够合理.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室内
在高校管理中,教务管理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它不仅影响着高校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影响着高校教务事务的发展.因此新时期高校发展过程中,必须提高对高校教务管理的重视,并
一直以来,我们国家对公务员进行有计划的培训,目的是将公务员自身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建立一支以优化、精干、廉洁、稳定、高效的公务员队伍的根本措施,是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
随着近些年终身学习的概念被广泛提及,以及社会对教育需求的转变,使得学生时代的学习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的积累,而是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并掌握相应的学习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