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情感教育

来源 :吉林画报·新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iguaikele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人们用音乐抒发情感,用音乐愉悦生活,音乐能带给人们美感,使人们获得高尚的情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但在现有的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流于形式,只是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用声音和动作表现歌曲内容,而忽视了歌曲本身所富含的情感因素,在这样的活动中音乐的教育功能未得到有效发挥,孩子在音乐活动中只是被动的参与者,使音乐既缺乏生机活力,又失去音乐本身所应有的情感艺术价值。《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我们是启蒙教育,我们应该重新审视音乐教学活动,要通过音乐作品和以情动人的方式,力图使幼儿通过体验获得情感的陶冶,学会正确地表达情感,让每一颗美的种子发芽开花,结出丰硕的硕果,为幼儿的一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 精选教材,挖掘情感教育的价值。
  《纲要》中规定教学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生活,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要避免仅仅重视表达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但现实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教师缺乏对幼儿情感发展的认知能力,在幼儿园教学中普遍地存在着只重视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播,忽视音乐教学的情感教育价值和幼儿个性情感的发展,二是社会和家庭对幼儿情感教育的忽视,幼儿演唱成人歌曲比比皆是,并以参加各种技能竞赛活动而作为幼儿的成长标尺,所以作为我们幼儿教育工作者,在做好社会的宣传和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外,我们在幼儿园选择音乐教学内容时要做到以下两点:
  1、内容要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贴进幼儿的生活。让幼儿在音乐中找到自己的生活感受,如中班歌曲《讲卫生》,内容贴近幼儿生活,歌词具体形象,生动有趣,又有生活经验的再现表演,幼儿演唱时就富有激情,并在音乐中教育幼儿要做一个讲卫生的好孩子。教育孩子尊敬长辈也毋需训诫说教,当幼儿唱着《给爷爷奶奶敲敲背捶捶腿》这首歌时,他们会懂得尊敬长辈才是好孩子;歌曲《拔萝卜》告诉幼儿团结起来力量大。这些教材童趣足,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能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而且有一定的教育性、艺术性。
  2、音乐要有鲜明的情感主题,所表达的情感是幼儿在生活经验中可以捕捉得到的,尽量选择从歌词到音乐,从体裁到形式,从结构到风格都有助于幼儿情感发展的教学内容。如《小格桑》得意、自豪的情绪,《摇篮曲》的安静,《小白菜》的悲伤,《看花灯》的欢快民歌,《小小猴,真淘气》的后悔,《羞答答》的害羞,《颠倒歌》《胡说歌》的诙谐等。让幼儿在聆听音乐的同时,通过感知音乐作品的或喜、或悲、或怒、或郁等不同的艺术美,再以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补充、来联想,从而识别作品中所反映事物的美与丑、悲与喜、提高他们对真善美的识别能力,培养丰富的情感,塑造美好的心灵。
  二、以情促动,丰富幼儿情感的体验。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同时也是情感的传递者。在音乐活动中,教师激情四射才能感染幼儿。教会幼儿唱会一首歌并不难,重要的是如何能让歌词中所蕴含的美妙情感充分地表达出来,使幼儿的心灵在声情并茂的演唱中受到滋润,教师要以自己的情带动幼儿的情,因此,在教唱之前,教师要对音乐作品进行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懂得怎样引导幼儿分析歌曲的感情特征、情感处理和表现手段等。教学中我们用怎样的速度和力度来演唱歌曲?用怎样的语气或是动作来表现歌曲的情感?教师就要以丰富的语言,动人的演唱,精彩的课件等方式生动丰满地塑造作品形象,努力培养幼儿聆听音乐、表现音乐的兴趣。如歌曲《小树叶》,第一段歌词表达了小树叶离开妈妈后伤心、害怕的情感色彩,演唱中充满伤感、恐惧。而第二段歌词则表现了小树叶勇敢的面对现实,憧憬美好的春天,感情的处理也是乐观、向上的,演唱中要体现愉快、兴奋的情绪。为了帮助幼儿理解歌词,教师配上生动的故事,声情并茂地讲述秋天和春天小树叶的变化,通过这样生动有效的诱导,牵动幼儿的情感,使幼儿在心灵情感上有所触发,发现了身边原本平凡的事物是多么的美好,撩动了幼儿的心弦。
  三、优化活动,促进幼儿情感的表达
  幼儿情感的发展需要通过幼儿不断感受、体验、理解才能逐步深化。《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提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情感表达,既是情感教育的目的,也是强化幼儿情感体验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音乐教学中应当是帮助幼儿借助恰当的声音、动作、表情、姿态等表现出音乐的情感变化,所以应改进音乐教学的方法,全方位地精心组织、安排、优化每一个音乐活动。让幼儿根据自身的感受来表达歌曲的情感。
  1、创设情景,情随音至。
  日常教学中我们常让幼儿有表情的表演,但总会出现毫无表情生硬的演唱,表演的激情提不上来,也就是内心感受体会不到,只要有了内在的感觉,动作才有韵味,面部的表情才能自然地表现出来。因此,在教学中,不论是哪种形式的音乐,只有设置一定的情节让幼儿去体会,去感觉,从心到身,从身到心,才能进入角色,进入音乐。如歌曲《小海军》,我们创设一个战场杀敌的情景,幼儿身临其境,孩子们在音乐中犹如真的上了战场,个个义愤填膺,握紧小拳,一会蹲下来,一会躲到掩体后面,一会冲出去,对着“敌人”开炮、打枪,他们把憎恨敌人的情感一下子迸发了出来,在这一教学活动中,激发了孩子强烈的爱憎情感。幼儿在歌唱时由于相互感染,不但表演能力得到提高,健康的情感体验也如汩汩清泉在孩子的心头流淌。
  2、唱动结合,润物无声。
  音乐本身是一门表演艺术,它能为幼儿提供情感表现的机会。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好动不好静,再加上音乐刺激幼儿听觉,因此,在听音乐、唱歌时,孩子对声音产生想象,并与其知识、经验产生共鸣时,便随即会“动”起来,会随音乐踏脚、拍手、做各种即兴动作等。这种动是一种对音乐的表现,是孩子内心感受音乐的一种外部反应,也是感受音乐的深化。所以我们就应该让幼儿在唱歌时,身体的各部位自由地活动。可以与歌词匹配,也可以不匹配,只要是自己喜欢的身体动作,就可以大胆表现,让幼儿全身心地“投入”音乐,这时音乐对人的意识和思维的催发作用在幼儿身上会得到了神奇的体现。如歌曲《小雨点》就是让幼儿在了解歌词内容,联想小雨点落在花池里、花儿乐得张嘴巴。落在渔池里,鱼儿乐得摇尾巴。落在田地里,苗儿乐得向上拔的景象,用动作表达歌曲内容的欢快的情绪。幼儿通过自身艺术动作的参与,满足了好动的心理需要,感受到了音乐与动作的直接体验,在足够时间与空间中,使幼儿充分享受到了参与音乐和动作表现的“乐趣”,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就在幼儿唱动中,悄然地萌发出来。
  乐由情而发,情由乐而动,音乐与情感有着密切联系。一次成功的音乐活动、一首好的音乐作品,对幼儿都是一次美的熏陶。幼儿园的音乐教学中强调以情感人,以乐动人,以美育人的情感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在音乐教学中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情感,让幼儿在浓厚的情感教学氛围里,探索音乐之美,感受音乐之情,让其身心和谐发展。
  (作者单位:磐石市幼儿园)
其他文献
蒙台梭利曾说:绘画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更重要的它给人一种积极向上,不畏艰难的精神,它不仅陶冶人的情操,还给人一种力量,使人变得坚不可摧。让你信心百倍,勇往直前。绘画需要耐心和细致,所以绘画培养你做事情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好品格。由此可见绘画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多么重要。现阶段幼儿艺术教育主要集中在幼儿园,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该如何上好一堂美术课呢?下面从我个人对幼儿美术教育的理解来谈一谈。  现在的美术教
期刊
一 、 什么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和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之一。由德国伟大的音乐家、指挥家和教育家奥尔夫所创立。  (一) 奥尔夫音乐教育原理  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用一句话即:原本性的音乐教育。  什么是原本的呢?即"属于基本元素的,原本素材的,原始起点的,适于开端的。"原本的音乐又是什么呢
期刊
美术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培养幼儿正确的审美观念,使幼儿具有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能帮助幼儿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艺术创造的能力,使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同时美术教育在不同领域的交叉和融合过程中发挥着中介作用,这种中介作用是其他各领域都不能比拟的。而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手是思想的镜子,是智力才能发展的刺激物,是意识的伟大培养者,是指挥的创造者。”?美术活动有着极强的可操作性,对美术类的物品,幼
期刊
音乐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德智体美劳全年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艺术审美的兴趣和能力,并由此形成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小学音乐课不但是要使学生懂得一定的音乐知识,掌握一定的音乐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音乐,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审美情趣,净化美的心灵。  小学音乐是合唱为主,是学校向学生实施素质教育,进行情感、没敢熏陶的重要途径之一。它既能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
期刊
德育是幼儿全面发展的组成部分,对幼儿整体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幼儿工作者不仅要重视幼儿智力的启蒙和开发,而且要致力于幼儿良好品德和性格的培养,幼儿良好道德品质培养的方法途径虽然很多,但在体育活动中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开发幼儿的智育是幼儿德育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结合幼儿体育教学内容渗透品德教育  幼儿德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帮助幼儿形成良好道德素质,并以此为基础,使其逐步具备良好
期刊
教育是立国的根本,是大有可为的事,而且不是一时的,是永久有益于世的。”正如陶行知箴言所说,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的责任重大。如何开发幼儿潜力、发展健康个性是我们教师共同探讨的永恒主题。那么在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有哪些有效的方法呢?通过实践我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与同行探究:  一、赏识教育,激发学习兴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在艺术活动中面向全体幼儿,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让每个幼儿都
期刊
中小学生无论是心理还生理方面,正处在生长发育以及逐步社会时期。他们在与人的积极的交往中,开始接触人,了解人、理解人,学会协调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其独立性、自我意识和道德意识也逐步发展起来,出现了自尊心、荣誉感、自信心、羞愧感等。学生的这种主体意识如同一个小小幼苗,一但受到受到伤害,就会对其人格的健康发展带来难以预测的消极影响。因此,需要教师的精心呵护学生。才能使其健康的成长。然而,在我的教育教学
期刊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少年时代是人最美好的时光,幼儿时期正是少年时代的前奏曲,对于个人未来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幼儿的生活是自然的、直观的和奠基的,幼儿对生活的感悟是他们学习和发展的生命要素。幼儿是一个稚嫩而脆弱的群体,他们也有独立的人格和自身的权利,因此我们的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幼儿有各种各样的发展需要,因此我们应重视和尊重幼儿的需要,并且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幼儿有自身的
期刊
班主任是班级的主要管理者,要管理好一个班级则需要班主任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而且还要不断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起着巨大的教育作用。十七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让我积累了不少经验,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班级管理。  一、创设平等和谐的同学关系。  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着很大的帮助。在所有的班风中我觉得平等和谐最重要。要让学生觉得自己是班集体中
期刊
班主任是班级的主要管理者,要管理好一个班级则需要班主任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而且还要不断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起着巨大的教育作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让我积累了不少经验,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班级管理。  一、 创设平等和谐的同学关系。  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着很大的帮助。在所有的班风中我觉得平等和谐最重要。要让学生觉得自己是班集体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