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化教育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ie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成长在二十一世纪的广大中学生关系着华夏民族的伟大复兴。他们思想品德的高低优劣决定着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前途。因此,加强中学生阶段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中之重,是实行素质教育的灵魂、核心和重要关键。如何加强中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和团结全体师生员工同心同德、奋发有为;如何务实、有效地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成了当今形势下教育进一步发展必须研究和解决的关键所在。因此诗化教育的实施与落实势在必行。
  1 实施诗化教育的理论依据
  诗化教育是指应用诗教这种方式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一种教育模式。用一种明快自然,内容健康活泼,情趣生动盎然的形式,从而开展对学生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教育的一种德育教育方法,进而把德育的教育要求内化成学生自觉的行为,达到感染人、教育人的教育目的。实施诗化教育的理论依据是:
  1.1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在中国第一次打破了陈腐的传统教育,创造出未曾有过的全新的生活教育理论,这其中自然也包含着他的教育美学思想。我们透过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表层,寻求其精神实质,我们便看到他的理论内核,追求的是真善美合一的诗化教育,这在他创办的晓庄师范表现得尤为突出。他曾自豪地写道:“充满晓庄的只是——诗的神,诗的人,诗的事,诗的物。晓庄是一部永远不会完稿的诗集……他所有的是‘诗生活’、‘生活诗’。除了这种诗以外,他别无长物。只有诗能说明晓庄生活的一切。”在陶行知看来,晓庄已达到了真善美统一的“诗境”,“在晓庄一切诗化:困难诗化,所以有趣;痛苦诗化,所以可乐;危险诗化,所以心安;生死关头诗化,所以无畏”。这种诗化的教育和教育的诗化,使教育美成为教育之魂,无处不在,这是陶行知孜孜以求的真善美高度统一的理想境界。这样的教育美学思想本身高度、充分体现了教育之创造魅力。
  1.2 素质教育的理论。素质教育明确以德育为灵魂,不仅突出了德育的重要地位,而且强调了德育对其他各育的渗透、统摄,反映了素质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德育促进个体素质全面发展的功能。素质教育的内涵就是培养学生全面的发展,而诗教化研究正是思想学习以及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结合点。素质教育的要求与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学校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学校德育是将社会道德要求转化为学生自我要求,形成内在的道德认知和自觉的道德行为。德育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本,创造条件发展人;德育的根本目的是构筑精神支柱,发掘创造潜能,因此,必须不断推进学校德育创新。
  2 怎样做到“诗化教育”
  2.1 张扬个性自由。自由不是为所欲为,不是说让学生随便地打打闹闹、迟到旷课,那不是自由。真正的自由的是思想的自由、心灵的自由、个性张扬的自由。在课堂里,孩子可以自由地思考、发言,老师允许不同声音的存在,甚至可以和老师辩驳。一个能够让孩子的心灵充分打开、让孩子的精神充分舒展的课堂,是最佳的课堂,因为只有在这样一种状态下,人的潜质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精神能够自由舒展的课堂里,学生的学习才可能达到高效。
  2.2 充满情趣美。情趣对于语文教学重要,对于其他学科教学也同样重要。一个有学养、有书卷气、情趣高雅的老师,他无论教体育还是教美术、数学,都能教出诗意。体育教学,表现了人类的力量之美、竞技之美、体能之美;美术教学,让人学会用美的眼光欣赏世界,用色彩和线条表现世界;数学课堂,用逻辑的、思辨的、数理的概念来表达这个世界的理性之美、抽象之美、逻辑之美……所以说,没有情趣的课堂绝对不可能是诗化的课堂;没有情趣的老师不可能是诗意的老师,没有情趣的教育也不可能是一种诗意的教育。
  2.3 和谐美好。这里的和谐就是学生和老师的和谐。师生关系和谐,对教育教学有积极的意义,对于教学的顺利进行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将产生直接的影响。试想有了这样的人际关系,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我们老师一定要记住,你与孩子的关系,决定你的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在以后的学校德育工作中,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并重新审视我们学校德育工作,把“诗化教育”作为自身的德育特色,构建一个以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为指导,以诗意校园建设为主的“诗化教育”办学特色的校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感受美的教育,同时使老师们通过指导和参与这些活动,密切与学生的关系,提高自己从事德育工作的能力和专业水平,不断落实我校“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向学生、向家长、向社会交一份合格的德育答卷。(河北省政研会2012年立项课题)
  参考文献
  1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中少年中国说
  2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
其他文献
英语的书面表达是语言学习的一种输出过程,建立在语言输入过程的基础上,直接反映了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书面表达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英语书面表达是学生英语学习的综合素质表现,所以它制约着学生的总体成绩。可以这样说,英语书面表达简直就是英语学习者的瓶颈或命脉。我从一次书面表达的评改中受到启示,在此分享,以求共同学习,希望对各位学生有所帮助。  本次书面表达题目如下:健康的身体是人们工作生活
期刊
学校教育教学中有许多典型事例和疑难问题,都可以通过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案例不仅记叙教学行为,还记录着伴随行为而产生的思想、情感及灵感,反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矛盾、困惑,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想法、思路、对策等。可以说,教育教学案研究就是教师在讲述教育教学故事。在叙述这个故事的同时,人们常常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分析、点评。所以,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真实的叙事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在工作
期刊
在数学教学研究中,我们常常碰到“思维定式”这样一个术语,它所指的是人的大脑思维发展的个性倾向,也有的是指数学教学的某种常用规律。我认为,在数学教学课堂上,如果一味地追求某种常用规律而忽视了学生思维发展的修改倾向,会对教学中的灵活性与适用性有很大抑制,使学生的思维的个性发展受到局限。因此,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试用“思维活式”教学,收到了良好效果。  所谓“思维活式”,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解题
期刊
【摘 要】 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历史教学的三项任务之一。而在诸种能力之中,思维能力又居于核心地位,它控制并制约其它能力的发展,指挥并调节着其它能力的运用,是各种能力发展的基础。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由此看来,启发思维并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关键词】 高中历史 思维能力 培养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新课程标准下中学历史教
期刊
【摘 要】 本研究通过对文昌办事处辖区内小学学校现状、师资队伍、学生基本情况三个主要方面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处城乡结合部小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 城乡结合部 小学 东新区  城乡结合部是指兼具城市和乡村的土地利用性质的城市与乡村地区的过渡地带,“城乡结合部”亦称“城中村”[1,2]。城乡结合部是城市与乡村两种社区相互接触、混合及转变的地区,其人口与社会结构特征地过渡性也十分
期刊
【摘 要】 留守儿童在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影响下,形成了一些良好的习惯,也有不良的习惯,以及不同于一般的同龄人的心理。本文是作者多年观察思考的心得体会。  【关键词】 留守儿童 行为习惯 心理分析  贵州是一个贫困地区居多的省份,六盘水更是贫困人口占多数、基本温饱都难以解决的国家级贫困地区。为了生活,很多人外出务工,他们的子女由于种种原因只能留在家乡,成为了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正在成长中,
期刊
【摘 要】 文章分析了2011届、2012届大学毕业生的现状,可以看出就业率都不到百分之四十五,也就是说超过一般以上的学生都面临着一毕业就失业的问题,就业形式的严峻不言而喻。本文从做好大学生职业信息采集和大学生就业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大学生职业信息的特征,阐明了职业指导中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对职业信息采集的认识不够,职业信息传播的渠道比较少,信息来源比较贫乏,信息应用程度也不是
期刊
通过考核使音、体、美组教师能够:①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完成教学任务。②搞好特色班的教学,打造出有我校艺体特色的品牌。特色班的项目选取与上级组织的各类竞赛相结合,通过一、两个学期的发展,使我们的学生能在上级组织的比赛中获奖。让下届的学生能够知道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③共同参与、组织大型活动群策、群力,不拆台看热闹。④体现考核的公平、公正、公开。让各位教师能够发自内心的、积极努力的干好本职工作。  三种
期刊
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其在观念、目标、内容、方法、管理与评价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但它的核心环节是新课程的实施,而实施的最基本的途径便是课堂教学,本人在物理教学中注意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现将总结出来的看法分述如下:  1 新理念下课堂教学应该注重课堂导入  有趣的导入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例如:情景导入法、提问导入法、巧设悬念导入法、故事导入法、开门见山式
期刊
【摘 要】 本文围绕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展开,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教育经费、办学条件、发展规模、及教学质量等方面进行质和量的调查,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 农村 义务教育 问题 对策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农村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农村义务教育面临多种挑战。  1 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  近十年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