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实践初探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g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物质的量浓度”一课,《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
  内容要求上,了解物质的量及其相关物理量的涵义和应用,体会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的重要作用。教学提示上,整体规划实验教学, 提高学生动手做实验的能力。学业要求上,运用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简单计算。能运用实验基本操作实施实验方案,具有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基于以上文件的指导,我对“物质的量浓度”一课进行精心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一种新的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物质的量浓度,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符号和单位,以及引入物质的量浓度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物质的量、溶液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三者的关系。
  二、评价目标
  1.通过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和应用的学习和点评,诊断并发展学生对浓度计算的认识
  2.通过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动手实验的能力。
  三、教学流程
  1.复习溶质质量分数
  学习任务1:温习用溶质质量分数去描述溶液
  评价任务1:诊断并发展学生对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认识
  学生活动1:初中学过如何表示溶液浓度?
  设计意图1:复习初中学过的溶液的组成,溶质质量分数,为物质的量浓度的引入做准备。
  2.引入物质的量浓度及其计算
  学习任务2:物质的量浓度及相关计算
  评价任务2: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和相关计算的交流点评,诊断并发展学生对物质的量浓度的理解和应用水平。
  学生活动2:预习后讨论:什么是物质的量浓度?
  ①定义: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
  ②符号:c
  ③单位:mol/L
  ④与物质的量的关系:c=n/V
  学生活动3:简单应用
  1.200mL2mol/L的H2SO4溶液,含H2SO4的物质的量是
  2.20gNaOH配成100mL溶液,则物质的量浓度是
  学生活动4:有关物质的量的浓度的计算
  ①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换算
   c =1000ρω/M mol/L
  ②浓溶液稀释
  依据: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即:
  c (浓)*V(浓)=c (稀)V(稀)
  设计意图2:
  (1)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和应用,体会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的重要作用
  (2)能运用物质的量浓度进行简单计算。在微观与宏观转换中提升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理解。
  (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学习任务3: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评价任务3:诊断并发展学生动手实验操作能力
  学生活动5:认识容量瓶
  (1)常用的容量瓶的规格有哪些?
  常用规格有100mL,250mL,500mL,1000mL
  (2)容量瓶上有哪些标记?
  标有容积,温度(20°C)和瓶颈有一条刻度线
  (3)容量瓶使用前要查漏,如何查漏?
  关键词:注水——盖塞——倒立——观察——正立——旋180°——倒立——观察
  学生活动6:各小组按下面步骤,配制100mL1.00mol/L的NaCl溶液
  实验步骤
  ①计算:n=c*V=1.00mol/L*0.1L=0.1mol m =n*M=0.1mol*58.5g/mol=5.85g
  ②称量:用托盘天平秤NaCl5.9g。
  ③溶解:在烧杯中进行(可用量筒量20-30mL水溶解,也可以不用量筒,加适量水溶解即可),在溶解过程中有的有热效应,故还要冷却
  ④移液:转移液体时要用玻璃棒引流
  ⑤洗涤:用蒸餾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其目的是使溶质尽可能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以防产生误差
  ⑥定容:当向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1~2 cm处时,再改用胶头滴管至刻度处
  ⑦摇匀:使溶液混合均匀,这时如果液面低于刻度线,不用再加水
  ⑧装瓶:容量瓶不能长时间盛放液体,应盛装在指定的试剂瓶中,并贴好标签。
  学生活动7:实验误差分析
  (思考)请同学们思考以下操作会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发生怎样的变化?
  (1)溶解时,有部分溶液溅出。
  (2)移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3)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4)定容后,经振荡、摇匀,液面下降,再加少量水到刻度线。
  设计意图3:
  (1)让学生知道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步骤,诊断并发展学生运用物质的量浓度进行简单计算的水平
  (2)通过实验探究,诊断并发展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四、教学反思
  1.注重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物质的量浓度相关内容贯穿整个高中的化学学习中,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在教学中要注重概念的理解和灵活用于计算。
  2.强化规范操作,提升实验素养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是学生必做实验之一,在学生小组实验中,应强化规范的实验操作,提升学生的实验素养。
  3.活用信息技术,落实‘教·学·评’一体化
  (1)电子白板。电子白板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媒体工具,承载着教师的授课材料,包括图片、视频、动画、文字材料。在本节课中,教师利用电子交互白板开展互动教学法即时了解学生学情,诊断学生对物质的量浓度的理解和应用水平。
  (2)希沃授课助手拍照上传。教师用手机对学生实验中的正确操作或错误操作拍照,然后通过授课助手将相应图片上传,一体机上立刻显示。全班信息共享,落实自评互评。
  2017年版课标首次提出了“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设计理念,注重教学目标与评价目标,学习任务与评价任务、学习方式与评价方式的整体性、一致性设计,从而更好地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本课例是我对“教·学·评”一体化的探索,其优势在于教师能即时对教学进行诊断,从而优化教学活动,落实教学目标和评价目标。
其他文献
现代信息技术课程是中小学教学中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课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得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广泛运用,使得教学活动更能突出素质教育的
期刊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不但要使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使其获得终身受益的“钥匙”。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曾说过: “学生通过资料能弄懂教材的百分之九十九,教师只起百分之一的作用。百分之一与百分之九十九,这个比例也许夸张了一点,但至少说明一个道理,学生是具有自求得知能力的”。作为教师就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让他们具有终身学习的资本。而培养预习习惯,是教师实施语文有效教学,提高学生
期刊
学习与发展是当今教育的主题,“独白式”的课堂教学已远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与要求。现在的课堂应是一个互相“对话式”的课堂,“对话的过程即是主体之间在经验共享中的相互造就过程”,这就要求课堂教学鼓励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发展一种“对话”关系,在教学中进行知识、情感的相互碰撞与启发。新教材最大的特点就是摆脱了“以学科为中心”和“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观念的束缚,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变“被动学习”为
期刊
摘要:“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素养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有不同的养成路径。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与实施,离不开以具体教学内容为载体,用化学研究方法为手段,更需要依托教学活动的开展的以具化。无论是哪种教学模式的开展都离不开教学目标的设定与达成、教学资源的挖掘与利用、目标实现路径的规划与实施、教师的点拨与启迪,以及对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评价。  通过这些
期刊
摘要:本文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审视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后疫情时代”小学语文教学变革。全文首先从宏观角度分析新冠疫情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接着推论“后疫情时代”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趋势变化特征。最后再从普通教育工作者的微观视角出发,提出应对时代变革、创新教学模式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疫情 小学 语文 教学模式 趋势 策略  2020年初发生的新冠疫情,已成为人类最具影响力的历史大事。它不仅改变了国
期刊
2018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意见》,提出兴国必先强师,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作出顶层设计,强调教师地位“特别重要”。《意见》中指出:“大力振兴教师教育,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转变培训方式,改变培训内容,紧密结合教育教学一线实际,组织高质量的培训。”  新教师是教师队伍的新生力量,做好新教师在职培训對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未来教师队伍建设起着至
期刊
教材分析:  《藏戏》一课编排在第一单元“中华民风民俗”的第四课,这是一篇知识性、人文性和趣味性比较强的略读课文。根据本单元的主题要素,本课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本文的表达方法及语言特点,学习作者生动形象的表达方法;通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了解藏戏的文化。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学、阅读、感悟能力。但是因地域不同,文化了解程度不同,学
期刊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起点,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形成的行为习惯、道德修养、人格品性等都会影响他们的一生。而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对于小学生来说,就是他们人生阶段的风向标。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因此,我认为教师的终极目标应该是教会学生做人,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经之路便是施展有效的“德育”,而与“德育”联系最为紧密的就是学校班主任的工作。  小学
期刊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学会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问题。  3.培养学生的立体感和思维灵活性。  过程与方法:  1. 经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探究过程。  2.通过实验操作、讨论归纳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合作探究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
期刊
“天下遍桃李, 师者尽流芳”,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孩子们学习上的指导者和人生大道上的引路人。从职业的角度来讲教师是普通的,为了孩子的未来我们任劳任怨,至死不渝,但从技术的层面讲,要做好一名教师却并不容易,尤其是做好一名与学生交流最多关系最为密切的班主任,那真得下一番功夫。  我认为做一个好的小学的班主任,一定要把握好三个段:小学低段,是启蒙阶段,培養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中段是孩子思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