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生晓梦迷蝴蝶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TR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庄子梦蝶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此谓之“庄周梦蝶”。正是这一典故,让我知道了庄子其人。许是思维愚钝,初时我很难理解庄子因为一场梦纠结迷惑不已的行为。后经多番体悟考量,方才为之大为钦佩。庄子的体道人生,实为一种艺术的人生。
  【关键词】庄子 无为 梦蝶
  于丹曾在采访中说:“庄子对我来说,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活法,圣贤能让我们活得更通透。”这话我极为赞同。庄子曾做过漆园吏,一生穷困潦倒,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恃的精神自由。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禄,甚至对于死亡,他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可以说,他的所作所为,令人瞠目结舌,却又不得不让人拍案叫绝。如果我们称孔子为“圣人”的话,那么庄子就应该称为“神人”了。
  在我看来,庄子是最早的愤青,也是最早的小资。他的愤青在于他的“无为”,他的小资在于他的“梦蝶”。 因为看破,所以无为。与其在那个污浊的世道中,苟延残喘的保持着“洁白的官袍”,不如脱去,转身逍遥。与其在一张张面具后穿梭,不如投身自然,清风明月。因为大自然的真,让你可以看到内心最深处的黑。无论是皇帝还是乞丐,是圣人还是地痞,没有人是真正的超脱的。在一声声的冠冕堂皇的论述中,庄子选择掩耳闭眼,情愿做一场化蝶的美梦。
  现实太强,强到凭一己之力根本就是蜉蝣撼树,没有什么意义。所以庄子要选择圈地而活,唯心而活。世人哭泣,他偏笑。很多人不懂他为何“鼓盆而歌,送妻升遐”,在我看来,他不是冷血,比起那些妻子死时悲伤恸哭,尸骨未寒却另结新欢的人不知要真实上多少倍,死者已矣,只要把她放在心里,哭泣或欢笑又有何区别。
  庄子认为,真正的仁人志士,不怕生活上的贫困,怕的是精神上的潦倒。一个人可以困窘于贫困,但他的内心是否真正在乎这种贫困,他对于一个利字看得究竟有多重,这就决定了他面对贫困的态度。所以,他只说自己贫穷,却从不承认自己潦倒,他的骨子里有种傲气,不愿被束缚。放到现在,庄子绝对是那种站在楼顶,放盘CD,一边远眺,一边品酒的小资。他有属于自己的世界,在他的世界里,没有什么遮掩,你可以知道鱼的快乐,蝶的飞舞。在他的世界里,没有谁是谁的主宰,只有自顾自的逍遥。放歌也好,遨游也好,没有人可以阻止,也没有什么可以限制。无论是用葫芦游海,还是化蝶飞舞,都无所谓。
  曾经觉得庄子很颓废,没有目标,没有激情,却在看到一句话时豁然开朗,“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原来只有庄子才能看到那极致的美,看到那刹那的芳华绝代。我们总是自缚于所谓的目标和理想,总是拼搏与所谓的将来和荣耀。却不料,最蓝的天空就在头顶,只是我们困于自缚,从不抬头;却不料,最亮的光芒就在身后,只是我们忙于拼搏,未曾回首。
  文如其人,庄子的文章同样令人竟然。首先,其文章结构很奇特,看起来并不严密,常常突兀而来,行所欲行,止所欲止,汪洋恣肆,变化无端,有时似乎不相关,任意跳荡起落,但思想却能一线贯穿。句式也富于变化,或顺或倒,或长或短,更加之词汇丰富,描写细致,又常常不规则地押韵,显得极富表现力,极有独创性。再者,庄子文字汪洋恣肆,意象雄浑飞越,想象奇特丰富,情致滋润旷达,给人以超凡脱俗与崇高美妙的感受,仿若置身于一个奇特的世界。或许,在一些人看来他的文章皆是一些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涯之词,即 “意出尘外,怪生笔端”,我只能说那只能说明他们只得其表面,却没领会其间蕴含着的超凡的大智慧。
  以其代表作《庄子》来说,“寓真于诞,寓实于玄”是其主要特征。《庄子》哲学思想博大精深,深奥玄妙,具有高深莫测、不可捉摸的神秘色彩。同时,庄子以其丰富的寓言和奇崛的想象,构成了瑰伟淑诡的艺术境界,具有散文诗般的艺术效果,它常以寓言代替哲学观点的阐述,用比喻、象征的手法代替逻辑推理的论述。“庄子文看似胡说乱说,骨里却尽有分数。”刘熙载如是说。
  与此同时,《庄子》讲求万物合一,逍遥自适,本意是要求人需有自我意识,呼唤人类的本真与纯洁,为人性的本真自由的逍遥,顺自然容万物,坚守自我的原则,既然明白大道又能保持自我高尚之本性人格,即为“得道之人”,逍遥是思想之无极,人的本性的自由舒展,是赤子之心的保留,在恶劣的环境下,对真和美的呼唤,是利万物顺自然的纯本追求。这便显示出庄子其人 “天人合一”和“逍遥无为”的思想主张。
  结束语:庄子其人,逍遥洒脱,庄子其文,亦是恣肆奇特。人如其文,文映其人,庄子潇洒逍遥的人生着实令人艳羡不已。庄周化蝶,飞于蓝天,傲视身后。无为,却俯视大地,看破尘埃。此乃庄子可羡可敬之真性情也。
  【参考文献】
  [1] 陈鼓应. 庄子今注今译[M]. 中华书局, 1983.
  [2] 曹础基. 庄子浅注(修订重排本)[M]. 402. 中华书局, 2007-3-1.
  [3] 陈继儒. 小窗幽记[M]. 李竹君.1. 华夏出版社, 2006-01-01.
其他文献
【摘要】《滕王阁序》中“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的译文版本很多,山东人民出版社教材注释语焉不详,从词语的理解,到句式的对称,再联系上下文语境,“写出腾蛟起凤般优美文章的,是一代词宗孟学士;身佩紫电青霜宝剑的,是胸有韬略的王将军”,这样翻译,语义畅达。  【关键词】翻译 词语 句式 语境 畅达  《滕王阁序》,是王勃骈体文的代表作,其中“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
期刊
【摘要】高中学生思维活跃,对社会的认识敏锐但较肤浅,情感丰富而不稳定,心理矛盾、心理冲突时常发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由于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老师的过度关照,潜伏着心理脆弱、承受能力差、适应性差等心理危机。进入高中后,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使他们的心理面临许多困惑和焦虑,以至出现心理障碍。本案中的小琛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了自卑心理,通过辅导使之走出自卑的泥沼。  【关键词】心理健康 高中生 自卑心理
期刊
铌酸锂(LiNbO3)晶体因具有优良的电光、热电、压电、光折变和非线性光学效应等一系列特殊性质,成为目前用途最广泛的新型无机材料之一。80年代末以来,光电子技术和薄膜制备工艺的飞跃发展,使得利用铌酸锂薄膜制成新一代光学集成器件成为可能。铌酸锂薄膜因其具有易于器件集成、体积小、响应快等优点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LiNbO3薄膜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溅射(sputtering)法、脉冲激光沉积(PLD)法、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MOCVD)法和溶胶-凝胶(sol-gel)法等。本课题是采用溶胶-凝胶法来制备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跨学科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基础,统合道德教育、健康教育、劳动教育、自然教育、环境教育、生活教育、安全教育和科技教育的内容,广泛涵盖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社会制度、经济活动、公民素养、人际交往、日常生活诸方面,涉及伦理学、社会学、历史学、地理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心理学以及文化学、人类学、生物学、生态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并按照儿童生活的时间、空间,把儿童的现实生
期刊
【摘要】在人教版初中语文全册教材中,共收录了《风筝》10部鲁迅先生的作品,可以说,鲁迅先生的作品是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对于鲁迅作品的准确解读,将有利于促进中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本文拟从鲁迅生平及其对创作的影响、鲁迅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分析及鲁迅作品对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价值三个方面出发,论述鲁迅作品对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关键词】鲁迅 作品 中学语文 教学 重要性  经笔者统计,
期刊
【摘要】学练结合这一教学方式的变革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涌现出的适应学情、符合实际,朴素、扎实课堂的新探索。它是传统与变革的结合,是提高课堂效率,推动学生课堂积极性的有效途径。本论文就结合小学语文高段教学实际具体阐述了如何践行与实践。  【关键词】小学语文 学练结合 方法措施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社会的进步要求语文课程能使学生获得丰富的语言与文化的积累、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表达交流能
期刊
【摘要】讲求语言文采是我国文学的优秀传统。“虎豹无文,则同犬羊,虎兕有皮,而色姿丹漆,,质待文也。”孔子认为:“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即语言没有文采,流传就不会久远。语言文采之于文章的重要性可见一斑。高考作文讲求就是一种“短平快”的作风,短短几十分钟,要构筑出一篇血肉丰满的不少于八百字的佳文,就必须在语言表达上以文采取胜。  【关键词】语言文采 重要性 可见 一斑  古人说话讲究辞令,写文章讲究
期刊
【摘要】周作人以其平和冲淡、雅白共容的文笔在中国现代文坛中独放异彩。他的散文带有深深的传统儒学印记,又兼容禅道以及日本含蓄内敛的文化思想。文章题材多选自日常,但往往能发前人之所未发,充满审美趣味和哲理思考,真正做到将生活变成一种艺术。本文就其散文《喝茶》深入分析周作人的散文艺术。  【关键词】周作人 茶 散文艺术  周作人的散文在文学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其散文有着深深的传统印记,并在外来文化的
期刊
忆已逝的曾经,忆似水的流年,忆低矮的胡同,忆满苔的墙根,更忆恒馨的童稚。  ——题记  老北京里曾经发生的人人事事,花开花落,半川细风,浸于清凉的月色中,安静地言说着幼年的点滴,童稚的纯洁,孩提时代经历的单纯的丝丝人情纵谷的忧伤与苦楚。  20年代末,小英子曾在骤然升起的苍茫拂晓中痴立着等待惠安馆门口的“疯子”秀贞,于是有了两人之间的友谊;曾追寻着一缕踪迹,得知小伙伴妞儿的身世极似秀贞遗失的女儿小
期刊
【摘要】曹丕的《典论·论文》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中所提出的关于文学的价值观、文体论、风格论、鉴赏论,表现出曹丕高屋建瓴的批评视角,对魏晋时期的文学创作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对中国文学批评有着开创性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典论·论文》 重要文学理论 开创性  曹丕的《典论·论文》作为我国文学批评史的奠基之作,在文学批评史上有着深远的意义。《典论·论文》的产生是中国古代文论开始步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