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朗读指导策略探析

来源 :启迪·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uto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的朗读指导,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语言符号、语篇结构等方面来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帮助。随着新课改不断推进、实施力度加大以及小学生阅读能力逐渐提升。在培养孩子们养成良好读书习惯时,开始时要少量一点,要注重激发孩子学习兴趣,让他们有更多时间进行朗诵训练。文章主要针对的是教师示范朗读、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等几个方面对小学语文课堂展开分析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有效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朗读指导 指导策略
  引言:小学语文朗读是一种阅读和写作的综合实践活动,它能够促进小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方面的全面发展。文章主要针对的是教师示范朗读、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等几个方面对小学语文课堂展开分析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参考。从师生关系出发找出了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即通过引导方式进行培养:激发生情感入手和想象力入手,创设情境导入新题、拓展多元文化知识的方法来提升朗诵水平等具体策略。
  一、教师做好示范朗读
  教师的示范朗读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情感,渲染出朗读的氛围,还能够很好的示范读音、纠正学生的读音,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所要表达的意思,对课文有深刻的印象。朗读的绘声绘色,学生也会更加沉浸于语文课堂,从而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在进行示范的同时,也在表达着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与态度。鲜明的语调与声音,同时也强烈的影响着学生,能够使学生注意力更加的集中,从而使学生对课文所传达的内容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师的示范朗读可以把文章神情理趣在声调里 传达出来,从而让学生得到深切的了解。例如《观潮》这篇课文,“那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千万辆坦克同时开动,发出山崩地裂的响声,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抖起。”教师如果能够绘声绘色的朗读出这里的内容,便可以将学生带入着震撼的场面当中来,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壮阔自然景观的赞赏之情。同时学生还能够在教师的朗读之中体会教师自己对于课文的理解,从而加深对于课文的印象,唤起学生内心深处情感的共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做好朗读与相关语文训练的结合
  首先做好与阅读教学的结合,朗读教学与阅读教学时紧密相连、密切相关的,二者相互促进,教师讲解一篇课文,注重的是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里面生字、词语的意思,从而对于整篇课文有一个大致的掌握与掌握,而朗读则是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情感的陶冶,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感同身受,做好两者的结合,才能够更好的进行朗读教学。
  其次是与相关语文训练的结合,语文训练的形式有很多种,做好朗读教学之后,也要注重于其他训练结合,做好巩固工作,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例如在学到《荷花》这篇课文的时候,里面有一个关联词“有的...有的...有的...” ,课文用这一关联词来展现荷花各种各样的形态,小学语文教师进行朗读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荷花的图片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让学生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的荷花图片来进行造句,再不断的阅读自己所写的句子,看是否通顺,并进行朗读练习,最后进行朗读展示,这样做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还能够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和积极性。
  三、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朗读姿势,朗读并不是声音越大越好,也不能太过随意,如果我们细心去观察朗读课堂,会发现有些学生的姿势十分不正确,有些学生书放在桌子上,然后摇头晃脑的朗读,而有的学生则软趴趴的趴在书桌上没有一点精神气。面对这种问题,低年级的语文教师可以编一些口号来纠正,例如“脚放平、身挺直、左手托书,右手拿书”,除此之外还要告诉学生,身体要与书桌有一拳头的距离。习惯要从小养成,从低年级开始老师就要经常提醒學生,时间久了学生便可以养成一个良好的朗读习惯。
  其次是要科学选择朗读时间,大多数的小学朗读时间是设置在早晨的,我们的都知道,一年之季在于春,一日之季在于晨,朗读最合适的时间就是在早晨,空气清新,头脑清醒,此时教师要安排学生进行朗读。让学生早上进到教室就能自觉的进行朗读,如果第一位进到教室的学生能够进行朗读,那么后面的学生也对跟着朗读,就还能够形成一份朗读的气氛,当然这也离不开教师的监督,教师要学会夸奖和奖励学生,这样同学们的积极性有所提升,朗读水平自然会随之提升。
  结束语:小学语文朗读指导主要是指教师通过对小学生进行朗读来培养学生的语感,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到文本中,进而提高其综合素质。在新课改和课堂教学活动中对于阅读要求越来越高。本文从当前我国小学语文教育现状入手,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和对策以供参考,希望能对当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6]盛耀萱.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朗读指导策略探析[J]. 考试周刊, 2020, 000(006):37-38.
  [7]王露. 浅析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指导策略[J]. 小品文选刊:下, 2020(3):0191-0191..
  [8]苟进辉. 在小学语文中实施朗读教学的有效方法分析[J]. 孩子天地, 2020, 000(008):P.60-60,63.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邗江实验小学,夏盼盼
其他文献
摘要:在小学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班级当中的学困生采取更加科学的心理辅导措施,并且针对学困生的学习习惯培养,因此来使得班级当中的学困生得以转化,促使小学教学工作取得更加良好的成效。但是在此过程中,教师就必须运用更加科学且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方式来做好学困生的心理疏导,同时也通过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来促进其学习水平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做到教育面向全体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和多元发展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教学理念的不断发展,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模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当前的小学美术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基础之上,还要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审美能力,进而促进学生在美术方面综合能力的不断发展。本文就来探究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希望能以此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小学美术;审美能力;教学策略  随着国家逐渐对教学进行改革,小学美术的教学
摘要:高中文言文的教学既是高中语文的重点,同样是高中语文的教学难点。由于文言文的翻译方式与传统的语言形式并不相同,所以在理解方面会出现一定的偏差,在记忆时对学生来说也会较为困难。文言文作为我国语言文化瑰宝,是需要我们进行学习和继承的,所以学好文言文也是为国家的文化传承做出较大贡献。本文主要对高中阶段语文的文言文教学策略进行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教学策略  大多数学生在语文学
摘要:高职教育为我国一线生产输出基础性的人才,在铁道机车车辆专业的教学中,高职院校应创新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方式,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以提高专业的教育质量,培育出实践能力强、专业素质过硬的综合性、现代型高质量人才。本文结合高职院校铁道机车车辆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该如何增强高职实践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高职;铁道机车车辆专业;实践教学  前言:对高职生来说,提高实践能力对其今后的就业具有积极的影响
摘要:学习历史就要同时去学习传统文化知识,这样才能以客观的角度去看待历史问题,真正贴近历史轨迹去融通所学的历史知识。故而,教师可以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去阐述历史,也可以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传统文化的起源及文化属性,让学生在交融一体的历史和文化知识当中快速提升自己的历史知识水平,使学生形成客观且全面的历史眼光。  关键词:高中历史;传统文化;渗透策略  引言:  拥有深厚历史知识底蕴的教师自然能够认识到传
摘要:《机械设备维修》课程与德育的相互融合将助力我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该文针对《机械设备维修》思政课程建设进行了探索,在《机械设备维修》课程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创新意识、科学思维及工匠精神。  关键词:课程思政;机械设备维修课程  1 问题的提出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课堂教学应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各门课程衔接,形成协同效应的。为实现这一要求,高校要深入
摘要:充分利用课后习题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们巩固课堂学习的内容和知识,同时对教师修正教学目标,完善课程教学过程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课后习题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基于此,本文以小学中年段语文课后习题的使用方法为主要研究对象,在介绍了课后习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价值的基础上,重点对小学中年段语文课后习题的使用方法和策略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小学中年段语文;课后习题;使用方法  引言  在
【摘要】从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来看,当前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这个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因此,我国对于初中体育方面的锻炼也是非常重视的。通过学校中学科知识的相互配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劳逸结合,能够放松紧张的心情,将知识得到更好的学习。因此,不论是城市学校还是农村学校都应该改善初中篮球的教育课程,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关键词】农村教学;初中篮球;教学策略  引言:学生在初中
摘要:小学英语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思考如何提升课堂效率,让小学生们学习的效果更好,教师应用心设计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总体目标,着重分析和解决遇到的问题,使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总体目标准确完整、科学合理,符合小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依据。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要不断学习、探究、探索、完善、改进、总结,从学生实际出发,灵活选择教学方法,使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走得更远,实
摘要: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里提出:“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历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王国维先生将这三部曲看做成功成就必经之路,而在此处便与其自身接受和观念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本文将从三境界开始,探讨其与接受美学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