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高效教学之我见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dhdhfdhsd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改的实施,对课堂评价、课堂组织教学等要求都在不断提高,因此不断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是一条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一年来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我更加充分的认识了自己,对照《课标》《教学基本能力检核标准》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反思,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结合自己的不足,把学习、理解、领悟与教学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在规范自己、改进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努力达到教学基本能力检核标准的要求,使自己得到了提升,下面我便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认真研读,提高自己分析、使用教材的能力,为课堂教学有效性奠定基础。
  提高教学效率的实质是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成效。为此,必须优化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学时间的综合效用。如何恰当地把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搭配与排列,设计合理的课堂教学层次,是上好一节数学课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认真研读,正确、恰当地分析、使用教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奠定了基础,
  1 认真研读,分析教材、体会编者意图。教材是教与学的主要依据,也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的中介,更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开发智力和发展数学能力的源泉。不过,教材并等于教师的讲稿。教师在授课之前,还必须深入学习数学课程标准,认真分析和研究教材,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确定教学目标,根据教学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分析研究教材的重点、难点与关键,为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打好基础,为自己能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带动全面,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做好准备。
  2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只是教师教学的一个凭借,往往呈现一些生活、学习现象和事实,有时不利于学生探索与创新,虽然教材的知识点我们无法去改变,但作为知识点的载体——教材,我们却可以创造性地去使用,因此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要具备有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加工、改造,重组出具有迁移性、思考性、再生力的数学活动的能力,要树立“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观念,通过活用教材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的活动协调和谐。有利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比如:在进行体积复习课时,在课的一开始,我先出示一个苹果,如果把它放进这个装着水的鱼缸中会怎样?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你能用数学知识来解释水中的现象吗?那什么叫体积?这样安排和教材原来相比,我把做一做内容提前到课的开始,利用做一做中内容,在入课时,通过创设情境,让孩子们在利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的过程中,引起兴趣,自觉回顾体积的定义。展开体积的复习这样不仅使学生已有的知识再现,并达到温固引新的目的。
  二、精心备课,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要想上好课,首先要备好课,备课这是教师最基本的基本功之一。在熟悉教材后,我们只有进行精心备课,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新课改的课堂要求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教师更要在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对学生课上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出最大限度的估计。
  新课程中的数学强调数学化、数学情境,作为数学教师我们要有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的能力,来引导学生有经历数学化过程的经验。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能吸引学生的身心,让学生主动去关注学习的内容;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经验,为学习新知抛砖引玉;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们都乐于去创设情境开展教学,这确实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然而,有些课创设的问题情境复杂、牵强附会,学生不能捕捉有效的信息,致使课堂教学流程舒缓有余而紧凑不足,教学效果不高。所以,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考虑到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1 创设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记得在学习按比分配时,新教材虽然创设了一个稀释清洁剂浓缩液的问题情境,但此情境我想离孩子的生活还是太远了,而老教材中是采用植树问题导入,反复思考后我结合新老教材的不同优势,创设情景:北京的天气变化无常,最近几年北京常常出现这样的天气。(课件演示北京严重沙尘暴图片)课堂上一片哗然“哇!北京下土了”,“看到这些现象你有什么想法?”我适时引导,“北京的环境不好”,“要爱护环境”……“要多植树”,由学生自主引出情境。师:同学们的想法特别好,植树是治理风沙的一个好办法,现在是4月,春暖花开正是植树的好季节,为了绿化环境,学校领来120棵树苗,准备把任务交给咱们六年级和四年级的同学,想一想该怎么分才好呢?为什么?学生很快想到平均分给两个年级,又想到平均分不合理,六年级多一些,四年级少一些,按比来分,很快就导入了新课。
  2 创设有思考性的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的核心是要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考。设计的问题必须要有思考性,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定的思考空间,在学习圆柱的认识时我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解决问题:这是一些铁皮材料,工人师傅想从中选择一些材料,焊接成一个圆柱体,请你替工人师傅选一选?我选择的材料是(
  )号,用(
  )号做侧面,用(
  )号做底面,制成的圆柱体的高是()厘米。底面周长是(
  )厘米,底面半径(
  )厘米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散了思维。
  3 创设有挑比性的问题情境。儿童与生俱来就有一种探索的欲望,他们常常把自己当作或者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而富有挑战性、开放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的思维经受来自问题的挑战。使他们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灵活地处理教材,给学生提供一些富有挑战性和开旗性的问题。
  学生在解决此题时兴趣极高,激发了探索数学知识的欲望,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发现数学知识,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培养了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并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作者单位: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嘉铭分校)
  (责任编校:辛攀)
其他文献
《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拥有众多的英文译本。作为其杰出的英译者之一,许渊冲的译本因其优美的音韵而闻名。以《诗经·国风·卫风·氓》为例,本文通过其原文与许渊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急速发展,科技无可否认地成为第一生产力,随之而来的是高科技产品的不断出现以及各行各业对科技成果的积极应用。多媒体作为现代社会的科技成果之一,在人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