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耳白兔和新西兰兔体温周期变动规律的研究

来源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76447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生理状况下普通级日本大耳白兔和新西兰兔的体温变化规律.方法 在23.5 ~28℃、相对湿度54% ~ 65%的环境下,利用稻盛弘TM无线自动测温平台对处于自由状态下的家兔进行自动连续测温.对31.2万次形成12480个家兔时点体温数据分析.结果 早晚定时定量饲喂条件下,参试动物昼夜体温呈W型规律性波动,1:00 ~6:00、15:00~ 18:00为体温上升期,7:00~ 11:00、20:00 ~0:00为体温下降期,5:00 ~8:00、1 8:00 ~ 20:00为体温波峰期,23:00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X射线电离辐射对小鼠外周血细胞的影响.方法 192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单次照射2.0 Gy、3.0 Gy、4.0 Gy、5.0 Gy、6.0 Gy组.每组各32只,除对照组外,其
目的 比较两种大鼠脊髓半切模型制作方法的各自特点及其应用,为临床脊髓损伤研究提供适宜的动物模型.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脊髓半横切组(A组,n=20)、脊髓楔型块状半切组(B组,
阴道炎是由病原体侵入而引起的女性常见感染性疾病,临床上常见于阴道黏膜或宫颈损伤(如分娩、流产或手术等)后,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借助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开展人类疾病
目的 了解单笼与群居饲养雌性食蟹猴生理指标的差异.方法 选取9只4~6岁雌性食蟹猴作为实验对象,前5个月单笼饲养,后5个月群居饲养.对体质量、体温、血常规、血生化、尿常规等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快捷、准确的基因型鉴定方法用于uPA-SCID小鼠的基因型鉴定.方法 应用PCR技术与限制性内切酶相结合的方法检测uPA-SCID小鼠的基因型.结果 uPASCID小鼠的u
本文简述了饲料粒度和硬度对饲料生产和对实验动物的影响.适度的粉碎粒度可以有效控制生产成本,适当的饲料粒度和硬度可以提高实验动物对饲料的利用率.
目的应用D妇r1(编码蛋白属于RNA酶Ⅲ家族)转基因小鼠建立黑色素瘤模型。方法将小鼠黑色素瘤细胞株分别移植于Dicer1转基因鼠和C57BL/6J小鼠前肢腋下,观察两种小鼠的荷瘤情况,包括
目的通过对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腺嘌呤诱导的慢性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比较研究,筛选出饲料中添加腺嘌呤的最佳造模剂量。方法将42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组:正常组(N)、模型1-6组(M1
目的探讨亚高原习服SD大鼠及KM小鼠消化管的组织学特征,为毒理学、新药安全性评价等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按照现行实验动物质量国家检测标准检测合格的SD大鼠20只、KM小鼠20只,按
目的 探讨新橙皮苷二氢查尔酮(NHDC)对流感病毒诱导小鼠肺气血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炎模型,给予NHDC灌胃治疗.计算小鼠肺指数、湿干比值、肺组织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