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嘌呤诱导慢性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实验研究

来源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bu_jam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腺嘌呤诱导的慢性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比较研究,筛选出饲料中添加腺嘌呤的最佳造模剂量。方法将42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组:正常组(N)、模型1-6组(M1—6),每组6只。按不同比例的腺嘌呤粉末(1%、0.75%、0.5%、0.25%、0.1%)加入M1—5组大鼠的日常饲料中,自由采食。M6组大鼠每日一次灌服腺嘌呤(200mg/kg),持续21d。实验期间与结束,主要观察大鼠体征、死亡率、血尿酸(UA)、尿素氮(BUN)、肌酐(CRE)及肾脏形态学变化。结果M1~5组UA、BUN
其他文献
目的以磁小体(BMP)和聚乙烯亚胺(PEI)为载体,通过睾丸注射精子介导法建立转基因猪模型。方法将实验室保存的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绿色荧光蛋白(GFP)质粒与BMP和PEI混匀,制备BMP—PEI-
实验动物作为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实验材料,在达到科学目标和目的后必然涉及人道终点的选择,典型发达国家实验动物的法律法规相对完善,人道终点的选择也有具体的章法,研究典型发达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简便的分离纯化小鼠精原细胞的方法。方法利用胶原酶IV/脱氧核糖核酸酶I(DNaseI)/分散酶(dispase)组合酶消化法和差异性贴壁原理,从新生小鼠睾丸中分离、纯化精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X射线电离辐射对小鼠外周血细胞的影响.方法 192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单次照射2.0 Gy、3.0 Gy、4.0 Gy、5.0 Gy、6.0 Gy组.每组各32只,除对照组外,其
目的 比较两种大鼠脊髓半切模型制作方法的各自特点及其应用,为临床脊髓损伤研究提供适宜的动物模型.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脊髓半横切组(A组,n=20)、脊髓楔型块状半切组(B组,
阴道炎是由病原体侵入而引起的女性常见感染性疾病,临床上常见于阴道黏膜或宫颈损伤(如分娩、流产或手术等)后,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借助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开展人类疾病
目的 了解单笼与群居饲养雌性食蟹猴生理指标的差异.方法 选取9只4~6岁雌性食蟹猴作为实验对象,前5个月单笼饲养,后5个月群居饲养.对体质量、体温、血常规、血生化、尿常规等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快捷、准确的基因型鉴定方法用于uPA-SCID小鼠的基因型鉴定.方法 应用PCR技术与限制性内切酶相结合的方法检测uPA-SCID小鼠的基因型.结果 uPASCID小鼠的u
本文简述了饲料粒度和硬度对饲料生产和对实验动物的影响.适度的粉碎粒度可以有效控制生产成本,适当的饲料粒度和硬度可以提高实验动物对饲料的利用率.
目的应用D妇r1(编码蛋白属于RNA酶Ⅲ家族)转基因小鼠建立黑色素瘤模型。方法将小鼠黑色素瘤细胞株分别移植于Dicer1转基因鼠和C57BL/6J小鼠前肢腋下,观察两种小鼠的荷瘤情况,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