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血凝集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来源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buwanlebuxing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三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全血凝集试剂进行实验室检定、临床考核以观察稳定性。结果表明HBsAg全血凝集试剂盒的检测敏感性为1μg/L;凝集血球的模式呈片状;试剂盒能用于各种血型血样的检测。未梢血、各种抗凝血皆通用。HBsAg强阳性样品无前滞漏检。10μg/L弱阳性血样10份,重复检测5次,重复率为100.0%。甲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日本血吸虫病、类风湿因子阳性患者血样对检测无干扰,试剂有很好的特异性。用市售国产酶标试剂盒对照检测1 712份,总符合率为98.5%。26份两种方法不符合样品中的18份进行了中和确证,全血凝集试剂假阳性1份,漏检3份,漏检的HBsAg浓度皆为1~2μg/L;酶标法假阳性6份,漏检8份,漏检样品中有6份为HBsAg强阳性。稳定性观察结果,全血凝集试剂4℃及22℃保存,一年活性未见下降。35℃放置45天后活性开始下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全血凝集试剂有很好的稳定性。

其他文献
经套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PCR)对17份1995年初采集于云南瑞丽市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阳性静脉吸毒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的核酸样品进行扩增,从17份样品中获得了HIV-1膜蛋白(env)基因的核酸片段,并对其C2-V3及邻区450个核苷酸序列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7份样品中存在B和C两种亚型的HIV-1毒株序列,其亚型内的基因离散率分别为5.8%和2.2%,
用丙型肝炎病毒(HCV) RNA阳性的血清感染人类T淋巴细胞(Molt-4),12小时后继续孵化1~28天,将感染后的产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于第1、2、3天和第8天发现HCV-RNA的正链,第2和第8天发现HCV-RNA的负链。
在感染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的人T细胞CD4的CEMss细胞中,应用核酸杂交法检测病毒RNA水平,观察前列腺素A1对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复制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感染多重性下,用前列腺素A1处理组,病毒RNA水平在病毒感染72~96小时明显低于对照组,感染24小时后给予前列腺素A1,仍可抑制病毒RNA。连续用前列腺素处理,其抑制作用达9天。
将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cDNA与逆转录病毒载体LNSX重组后转染病毒包装细胞PA317,形成完整的重组病毒颗粒,电镜下重组病毒呈散在分布,球形,直径90~180nm,由囊膜、外壳和核心三部分组成。重组病毒颗粒感染NIH3T3细胞,在含G418培养基中筛选培养2周后计数阳性细胞克隆数,结果达6×l08CFU/L;被感染的受体细胞NIH3T3高效表达具有纤溶活性的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期刊
期刊
根据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基因结构和氨基酸序列,采用固相法合成了HIV-1 gp41(SP1)、gp120(SP2)、p24(SP3)和HIV-2 gp36(SP4)的4条多肽,混合包被酶标板做为固相抗原,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建立了检测抗-HIV-1/2 IgG抗体的酶联诊断试剂盒。检测卫生部药品和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的41份质控参比血清,其特异性、敏感性均为100%,变异系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