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变成“!”

来源 :希望月报·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liu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教学技能,通过师生相互作用,达到检查学习、促进思维、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形式,既是教师业务功底的体现,又是对参差不齐学情的一种驾驭。课堂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无效、无序、无章现象则是一个广为关注的话题。因此研究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技巧,对于我们广大语文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课堂提问的积极作用
  
  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我国宋代著名教育家朱熹就提出过“教须有疑”的理论。也就是通过巧妙的设问,使学生产生质疑,引起积极的思考,而思考,则是学习深入的源头,沟通智慧的桥梁。
  掌握课堂教学的提问技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提问的过程就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过程。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解答是对思维能力的训练,教师对问题的评价又是思维方式的传授。无论心理学家还是教育学家,他们总是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分析来研究思维过程及思维水平的发展。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如果具有方向性和指导性,就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进行控制和调整,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得到更好的发展。
  掌握课堂教学的提问技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标中明确建议:“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学习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总是有力图认识、探究新事物的心理倾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能巧妙设问,充分调动学生的这种心理倾向,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每个教师都必须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巧妙的课堂提问正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手段。
  掌握课堂教学的提问技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课堂提问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发表意见的机会。学生能面对老师、同学,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问题的理解与看法。通过答问,既锻炼了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又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灵活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掌握课堂教学的提问技巧,有利于迅速获取反馈信息。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来了解学生对某一方面知识的理解程度,也可以了解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因此,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获取反馈信息的渠道,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问答,及时改进或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
  
  二、课堂提问的注意事项
  
  课堂提问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教师提问要激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应符合学生实际的认识水平和想象能力。所提问题要难易适度。既不能过于浅白,没有思考的余地,又不能太艰深,让人难以琢磨,无从下手。太浅白,索然无味,提不起学生兴致;太艰深,学生答不了,不仅达不到教学目的,反而挫伤学习积极性,事与愿违。如我在讲解《羚羊木雕》一文时,最后提问:“我到底该不该要回羚羊木雕?”这激发了同学们的思维,他们展开了激烈争论,既训练了思维,有培养了口头表达能力。又如我在讲解《风筝》一文时,由于一开始没有考虑周全,开篇就问:“文中作者的性格怎样?”结果学生不知所答。问题太易,会不启不发。
  (二)设计问题要围绕教材的中心,根据内在联系,设计有利于使学生理解课文、提高能力的问题。问题要切中要害,有的放矢,避免学生对问题产生歧义,造成思维混乱。例如在讲授《孔乙己》时,文中有多处出现“笑”字,这个“笑”字实际上是作者精心构思的“文眼”。抓住这个“笑”字设疑提问,就可以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发掘文中所蕴含的深意。我就围绕“笑”字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1.孔乙己一出场,有一个字伴随他,这是哪个字?(“笑”)2.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孔乙己的可笑之处?(他的衣服、说话、动作)3.周围的人为什么都讥笑孔乙己?(懒惰又死要面子、迂腐不堪,偷书还不承认。)4.孔乙己在讥笑中悲惨死去,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是什么?(封建科举制度。)5.我们读了《孔乙己》非但笑不出来,心里还有隐隐作痛的感觉,这是为什么? (孔乙己很让人同情,但想到他自己的懒惰,死要面子,自欺欺人,又很气愤…… )最后教师总结:所以鲁迅先生对他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这些问题处处问到点子上,每个都能激起思维的波澜,“笑”的问题研究透了,学生对全文也就研究透了。
  (三)提问要有明确的启发性,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的提问,犹如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好比水中投石,激起千层浪花,打破学生脑海中的平静,使之涟漪阵阵、波澜迭起。如学习《我的叔叔于勒》一课后,让学生按小说的情节发展,设想三年后会有怎样的故事发生。学生大胆想象,有的说于勒落泊而死,有的说于勒又发了财回来报答父母,也有的说于勒成了鲁滨逊、基督山伯爵……这样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延伸至课外的内容。
   (四)提问要积极有效的进行评价。评价学生的答问可以向学生提供反馈信息,能够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进一步深化和明晰。?学生应答完毕,教师要给予充分肯定,在充分肯定的同时还要指出其不足,提出期望。切不可对答题的同学白眼相待、讽刺挖苦,也不能无原则的赞美。教师应给每个学生以成功得体验,又指明努力方向。教师的鼓励性评价,除了直接的肯定或否定之外,还可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如:重复——教师重复学生的答案,以示肯定:重述——教师以不同的词句重述学生的答案,以示表达的差异性;追问——追问其中的要点,以示不足性;更正——给出正确的答案,以示错误性;评论——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以示鼓励性;延伸——依据学生的答案,引出新问题,以示开拓性等等。这比简单的肯定与否定更具鼓励作用。
  
  三、课堂提问的方法
  
  马卡连柯说:“教育学是最辨证的最灵活的一种科学,也是最复杂最多样化的一种艺术。”课堂提问作为教育艺术中的一种手段、技巧,当然也是灵活、复杂而多样的。因此,课堂提问还要因人而异、因文而异。现就语文教学中常用的几种提问技巧,结合教学实例进行举隅说明。
  1.直问式
  直问,就是为引起学生的思考而进行的直接提问。如就某一个问题而作的明确发问:“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谁?主题是什么?”这种方式应用十分普遍。但缺点是直来直去,缺少趣味性,一堂课中使用过多则往往较枯燥,不易活跃课堂气氛。
  2.揭疑式
  学生阅读往往一扫而过,因而往往领略不到文章的妙处,理解就肤浅,揭疑式提问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生疑”。当学生学习时,似乎没有问题时,教师就采用揭疑式提问,促进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如《孔乙己》中,“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大约”与“的确”是矛盾的,那么孔乙己到底死了没有?为什么?
  3.迂回式
  迂回式提问,也叫曲问。欲问此,先从彼开始问,采取“曲径通幽”的办法。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学生回答曲问时,其思维流程也要“转一个弯”才能找到问题的答案,这种提问富于启发性,比直问更能激起学生的兴奋点。如对莫泊桑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主人公的理解,教师发问:有人认为小说中写的最多的人就是主人公。《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于勒写的最多,他是否就是主人公。你同意吗?为什么?通过提问、讨论,大家明确了小说的主人公应是主题思想的人物,而不是以作品中写多少来决定的。所以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而不是于勒。 教师故意提出一个错误的看法,让学生通过思辨、分析,然后得出正确的答案。
  4.比较式
  语文教学中的比较因素是很多的,仅阅读教学中就会涉及作者的比较,文体的比较,内容的比较,主题立意的比较,写作技巧的比较等等。同是送别诗,岑参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与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以及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所抒发的离别情绪大不相同。通过比较足以建立起信息之间的横向联系,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养成思辨的习惯。
  5.情景式
  前苏联心理学家鲁宾斯坦说:“思维通常是由问题情景产生的,并且以解决问题情景为目的。”情景式提问就是通过创设情景,引起学生兴趣,从而产生质疑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如钱梦龙老师在教《死海不死》时,就采用情景式提问。(教师出示一只大烧杯,放进一枚鸡蛋,旁边放一袋食盐)师:怎样做鸡蛋才能浮起来?生:加入食盐。师:为什么?生:盐水的密度大于鸡蛋密度。通过情景提问引出死海。
  此外,还有:剥笋式提问、诱导式提问、激将式提问、创造式提问……“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也是无穷无尽的。这些无不说明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性、技术性很强的学问。探索向学生激疑设问的方法,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追求的就是将“?”变成“!“的投石激浪的境界!
其他文献
看视频 双手不受累  平板电脑目前最小尺寸也要达到7英寸,这就注定了用户无法使用单手进行操作。然而很多时候在我们使用平板观看视频时,双手还需要干其他的事情,这时候就容易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  一些厨艺不是很好的女性用户往往会将菜谱等下载到平板电脑中,然后将平板放在厨房里,一边观看菜谱一边做菜。但对于初入厨房的女生来说,容易因为做菜过程中的手忙脚乱将平板碰落在地上,一旦屏幕摔碎那这顿饭的代价就有点大
期刊
参评选手:  百度搜索、360搜索、搜狗  评测项目:  ◇网购差异:通过搜索目前最热门的网购商品,看三大搜索引擎能否提供尽可能多的商品信息,如:价格、商品参数、优缺点及快速购买入口等。  ◇日常应用:快递查询、计算器、二维码生成器和万年历等与我们生活日常息息相关的应用,能否在搜索结果首页中便捷使用。  ◇娱乐差异:心仪的音乐或大片能否在搜索结果页面中直接播放,除此之外,与视频有关的实用信息,如影
期刊
向更轻薄迈进  “不是超极本,胜过超极本”是不少超薄本的终极目标。实际上,现在已经有不少新品已经做到了:除了缺少SSD固态硬盘以外,无论是续航时间还是机身厚度(小于21mm)都达到了超极本的标准,从性能价格比的角度看,显然这类产品更值得预算有限的用户选购。  ACER V5-472G虽然不是超极本,但在其他标准上已经符合超极本的定义。比如V5-472G的厚度从去年V5-471G的23mm降到了21
期刊
【摘要】:数学教学应在充分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本文的研究通过严谨选择教学材料、科学设计教学方法,将数学绘本应用到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经过半年的实践,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寓教于乐之中加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建构。研究旨在为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数学绘本;学习兴趣;小学课堂;低段年级;建构主义学习理
期刊
【摘要】: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人们学习、工作和事业上的一种强大的内驱力。英语初学者是培养英语学习兴趣的最佳目标人群,提升初学者对英语学习的热情,从而使其更加高效率的学习。本文采用文献法、访谈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以舟山勾山社区三到五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初学者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发现英语初学者学习兴趣的培养受家庭、学校、以及自身的影响,其中学校因素发挥着主导
期刊
【摘要】:民间游戏来源于现实生活,植根于传统文化。对于我们来说民间游戏并不陌生,传统的民间游戏曾给我们的童年带来许多快乐。民间游戏自身具有非常丰富的内容和特有的形式,有一定的思想性、教育性、随意性和娱乐性,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特有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幼儿教育;民间体育游戏;教育价值  陈鹤琴说:“儿童视游戏为生活,儿童好游戏是天然的倾向。”儿童游戏中蕴藏着发展的需要和教
期刊
【摘要】:面对学生写作中遭遇无话说、下笔难的现状,笔者采用“活动实践→交流评析→写作创编”三步教学法,通过作文指导课型的创新,优化作文指导路径,实现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感可发。本文所摘选的一些例文片断,能真切地感受到创新作文指导之后,学生在写作方面的可喜变化。  【关键词】:“三步”尝试;创新指导;优化路径  一、写作遇窘境,学生无话可说  (一)老师,我写不出来  教师让学生仿照《从百草
期刊
细节设计值得肯定  天语S5t虽然定位中低端消费群体,但该机在很多细节设计的把控上还是很到位。作为一款5英寸大屏手机,这款机器背面采用略带弧形的设计,单手持握能够很好地和掌心贴合,由于后壳采用烤漆工艺,手感顺滑舒适。电源键设计在屏幕的右侧,也为单手操作提供了方便,不像有些机器设计在顶部,要锁屏需要另外一只手的帮助。  该机厚度为9.2mm,和iPhone 4的厚度差不多,在诸多厂商追求超薄时尚的环
期刊
【摘要】:近年来艺术类高考考生报名人数逐年攀升,对音乐考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一些高一的学生,在进校后发现自己的文化课基础比较薄弱,三年后考学比较困难,就会尝试艺考选择,很多学校也充分挖掘本校学生的潜能,找出在这方面有特长和爱好的学生为,为他们搭建了平台,找出考大学的另一条出路。  关键词:气息;练声;艺考生  一、音乐艺考生的选拔  1、看该生是否具备学习音乐的条件,音乐教师要对报名学生进行测
期刊
用USB分享网络  电脑能上网,手机却没Wi-Fi可用。360随身Wi-Fi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生,我们只需将这个小小的设备插到PC的USB接口上,不仅能给台式机提供无线网络功能,还能通过USB方式将PC端的网络分享出去。  注意安装顺序  很多人都听说过笔记本电脑通过网线上网,再用无线网卡组建临时无线网络的技巧。但是这个设置比较繁琐,只支持拥有无线网卡的PC,而且不同系统之间的操作也不同,并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