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和超重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来源 :中国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SHENGHU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究肥胖和超重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经冠状动脉造影术确诊为冠心病(至少1支冠状动脉狭窄≥50%)的患者367例。根据体重指数将患者分为3组,体重指数<24.0 kg/m2为正常组(77例), 24.0~27.9 kg/m2为超重组(178例),≥28 kg/m2为肥胖组(112例)。常规询问病史,并进行身高、体质量、腰围及臀围测量,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通过心脏超声测算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峰值(E)及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速度峰值(E)。比较3组患者左心室结构和功能指标差异,分析体重指数与各指标的相关性。

结果

超重组E值大于正常组[(73±20)mm/s比(68±19)mm/s],肥胖组LVEDD、E值大于正常组及超重组[(50±5)mm比(48±7)、(48±5)mm,(78±20)mm/s比(68±19)、(73±20)m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超重组和肥胖组患者hs-CRP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指数值与LVEDD、LVESD、左心房内径、hs-CRP、IL-6及TNF-α呈正相关(均P<0.05)。在包含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及糖尿病史的多元线性回归中,体重指数与LVEDD相关(β=0.127,P=0.022)。

结论

体重指数较高的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内径增大、舒张功能减低,炎性反应可能是其中机制之一。

其他文献
现今我国的建筑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对于物质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建筑的给排水工程作为与人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个部分,不断提高其质
作者对中高危Ta及T1乳头状膀胱癌经尿道切除后膀胱内灌注表阿霉素、卡介苗(BCG)及BCG加口服异烟肼预防复发的疗效及副反应进行了比较.灌注方法为术后每周灌注1次共6次,然后在
目的分析血脂康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脂水平及胆固醇合成/吸收标志物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降脂机制,通过与辛伐他汀的对比了解血脂康降脂作用的短期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确诊为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血脂康组和辛伐他汀组,各30例,分别给予药物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的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肌酸激酶、肝肾功能及血糖指标。比较治疗前后的胆固醇合成/吸
本文对盘圆包装、打大捆进行了初步探索,在投资较小的情况下,采用简单机械加人工的办法,简便但实用地解决了分厂线材盘圆的包装问题,使分厂盘圆商品材的包装水平上了一个新台
目的 :探讨电视腹腔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经验。 方法 :利用电视腹腔镜技术 ,经腹腔径路行精索静脉高位分离、结扎术。 结果 :34例病人手术后均取
2008年,黄文秀考入山西省长治学院,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习.在这里,黄文秀度过了4年的青葱岁月;在这里,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她勤奋努力,考取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
期刊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带动下,一些新技术不断被开发与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这些新技术的推广使用,促进了各行业领域的发展.在地形测绘中,通过GPS技术的有效应用,不仅有效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