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教语文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ushe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曾做过调查,数据表明低年级学生在踊跃发言的人数和人均发言次数上明显高于高年级,不发言人数明显低于高年级。高年级学生如此缺乏语文学习的热情,这不能不引起深思。成功的低年级课堂总是充满游戏,充满趣味,高年级的课堂能否做此尝试,让这一潭死水活起来?
  一、实践——高年级游戏教学的策略
  游戏招式一——辩论
  高年级的教材有一部分满含哲理的文章,如《钓鱼的启示》《桃花心木》等。哲理是越辩越明。其二,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第四条要求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辩论能很好地完成此任务。第三,高年级的学生争强好胜,课堂中引入辩论,他们必定倾其全力深读文章,畅所欲言,认真倾听,思考反驳。我校一位教师教学《钓鱼的启示》便做出了尝试:这条大鲈鱼放还是不放?咱们来辩一辩。请你根据文章的句子说出自己的看法。学生说得有理有据,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在辩的过程中,学生进一步理解了课文的内涵,也发展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游戏招式二——演戏
  请看盛新凤老师教学《半截蜡烛》的片段:
  师:你们说说看,在保护蜡烛这个过程中谁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生:杰奎琳。
  师:那她就是女一号了,是不是?(生笑)
  师:请你们看着这个屏幕练说一下杰奎琳的这两句台词。
  (生读)
  师:谁的眼前出现了杰奎琳的样子?如果你是导演,准备挑一个怎样的演员来演杰奎琳?
  生:美丽的,可爱的,纯洁的。
  师:美丽的人多了,可爱的人多了。我行吗?具体点。
  生:她要有宝石般的眼睛。
  生:还有笑容要像百合花一样纯洁。
  生:笑容要很甜美的,眼睛也要很大的。
  师:你们这么说有依据吗?
  生:括号里面有蓝色的字。
  师:括号里面蓝色的字是舞台说明,提示了说话人当时的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等等。看来你们在这些舞台说明文字的帮助下,已经能够演出杰奎琳的形了。
  课堂中,盛老师设计了一条由“导演说戏”“演员演戏”“编剧续戏”和“观众评戏”四大环节组成的思路,学生当导演、当演员、当编剧、当观众,有情有趣地“说”“演”“编”“评”。如此化教为学,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效果极佳。
  游戏招式三——寻宝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我们应该关注这一点,据此设计教学,引领其“曲径探幽”。有个教师教学人教版五年下册《人物描写一组》中的“‘凤辣子’初见林黛玉”部分时,先让学生讨论“你觉得‘凤辣子’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起先仅是从外表上认识王熙凤是个贵妇,穿着华丽,是个很热情的人。教师就让学生画出体现王熙凤关心林黛玉的相关句子,分析她关心到了哪些方面,然后连续发问,“请问妹妹几岁了?”“她上过学吗?”“现在吃什么药?”让学生只答“知道”或者“不知道”。当学生连续回答“不知道”时,教师就启发道:“一问三不知。那王熙凤说这段话用心何在呢?”这样,学生终于明白了王熙凤关心林黛玉是假的,真正的目的是“希望林黛玉信任她”“炫耀自己的高贵”“为了讨贾母的欢心”,也就明白了王熙凤是个会拍马屁的人。这样的教学让学生亲历学习过程。倡导学生是真正的发现者,学生享受着发现的快乐,在发现的过程中学到一些阅读策略。
  游戏多种多样,必须充分考虑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成熟度,选择较有思维含量的游戏,才能充分调动其兴趣,在游戏中学习语言,发展智力。
  二、关注——高年级游戏性教学成功的保障
  1. 目标明确。游戏仅只是手段,不管何种游戏,其目的都是为了授予学生知识,发展语言,提高能力,习得方法,获得情感熏陶,违背这一点,即使游戏再有趣,也只是活动课。
  2. 富有挑战。心理学研究也表明:高年级学生已不满足无规则要求的游乐性游戏,特别喜爱有一定规则的竞赛,愿做体力和智力相结合的游戏。因此,高年级所选择的必须富有挑战性,针对性,除了活跃课堂外,还必须使学生认知产生不平衡,从而促使学生在游戏中主动思考,在质疑、探究、发现中求得认知平衡。如上述所举的几种游戏方式,经过实践证明高年级学生是比较喜欢的。
  3. 以生为本。游戏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落实,其思维更发散,课堂更开放,这就需要教师课前更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困惑点,了解其能多大程度地把握文本,预设好引导的策略等。如果引导时不能以学生为本,又将其思路拉回教师预定的教案中,游戏教学的价值将大打折扣。
  罗恩菲德说:“游戏——可用于儿童的一切活动,儿童的一切活动都是自主自发的,活动本身就是目的。”高年级的游戏性教学融工具性与人文性为一体,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获得,更关注学生生命的快乐发展。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东孚中心小学?摇责任编辑:辛铭)
其他文献
作为地道的吃货小风来说各种手机应用真是福音,不管是否能享用到纪录片中介绍的琳琅满目的美食,仅仅是了解一下就绝对是让人赏心悦目的事情!小风已经做好了做个长久吃货的准备,来看看他是怎么做的吧。  一软打尽所有优惠券  对于小风来说最爱吃的西餐还就数牛排了,那种同电影中男主角那样轻声地对侍者说牛排三分熟的感觉,真的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当然如果在进餐之前能够有优惠券可以优惠一点的话,对于工薪阶层的小风来
期刊
如今已经有不少国产平板厂商发布了Android 4.1系统的升级固件,如果你想了解最新“果冻豆”能为平板电脑带来哪些改进,本文可千万不要错过哦。  在升级Android 4.0系统(Ice Cream Sandwich,冰淇淋三明治)的速度上,国内平板电脑品牌首度抢在了国际品牌的前面(想了解Android 4.0的特色和玩法?请参考本刊今年第7期特别话题2)。如今在品尝“果冻豆”(Android
期刊
语文综合性学习既符合语文教育的传统,又具有现代社会的学习特征,应该积极提倡。如何有效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呢?我们的做法是:突出“四性”特点,注重学科整合,加强实践锻炼,培养合作精神,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提高。  一、注意综合性,促进学科整合  在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要发挥其综合性,适当地与其他学科巧妙整合。首先,要注意综合性学习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因为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标之一,是初步了解查找
期刊
评价是教学的“指挥棒”,它像一只无形的大手,调控着师生的“教”与“学”。多年来,“唯分数论”在中小学占据着评价的统治地位,学生学习质量的优劣体现在考试成绩上。这种单一的以卷面成绩进行的评价,虽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知识技能方面的掌握情况,但忽略了学生学习品质、学习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考量,不利于塑造学生健康、健全的人格,也难以使学生各方面得到均衡、协调的发展。一些教师虽然意识到了“唯分数论
期刊
“每日报评”是百字作文的变式,是适合于高年级个性化表达的一种练习方式。我在自己执教的多届班级中进行尝试,发现其对学生作文水平提升及语文综合素养的夯实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从中年级接班起,我就会在班上进行百字作文训练。到高年级,我在百字作文训练中增设了“每日报评”这一变式。具体做法是:写百字作文前,学生独立阅读当天报纸,选取自己最感兴趣的一则新闻、报道,甚至广告,只要是报纸上出现的体裁皆可。之后,
期刊
小文在浏览公司局域网共享资料时,不小心将一个重要的文档给删除了。小文想,本地磁盘上都有回收站,可以快速恢复误删的文件。如果为局域网也设一个回收站,不就可以避免上述“杯具”了吗?有了Network Recycle Bin(简称NRB)这款独特的软件,小文的方法轻松地变成了现实。下载地址:http://coolstuff.ws/downloads/netrbin.zip  在使用该工具之前,需要为局域
期刊
时下,习作教学仍旧是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问题。祖国语言文字博大精深,在表达上千变万化、各有千秋。但不管怎样,就如“玉不琢,不成器,文不改,不达意”阐述的一样,修改文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应让学生明白:习作不是一气呵成的产物,而是不断修改出来的。习作教学,教师应在“改”字上下工夫,更要让学生树立“文章不厌百遍改”的意识。现结合本人的教学体验,浅谈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指导学生习作的修改。  一、学生自改
期刊
小郑是一个下载达人,为了不影响白天的工作,小郑采取了一个聪明的办法,在下班前启动迅雷,之后关闭屏幕下班走人,让迅雷通宵达旦为自己“干活”。不过近来小郑发现迅雷经常莫名其妙假死,下载任务进行很不顺利感到有些郁闷。好在有了Restart om Crash(简称RC)这款免费的小软件,可以轻松搞定这个不大不小的问题。  小郑首先启动迅雷,接着运行RC,在其主界面工具栏上点击Add按钮,在弹出窗口中点击S
期刊
近年来,PISA测试的影响力日益扩大,这与其独到的评价理念、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结果作用有直接的关系。PISA是一项国际性学业评价计划,其评价的理念是为生存而学习,评价的内容是在现实情境下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方法主要是从三个维度(内容、过程、情境),三个能力群(再现、联系、反思)和六级表现水平对学生的数学素养进行评价。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不管是PISA测验命题的内容形式,还是命题的类型分
期刊
如何提高作文命题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应把握以下“六性”原则。  一、触发情点——情感性  这里的“情点”就是“动情点”,是指在生活的某一时刻打动了你的内心,牵动了你情思的人、事、物。叶圣陶先生有句精辟的话:“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所以,命题者要独具慧眼,善于挖掘和捕捉学生动情点,并通过作文命题触发学生动情点,拨动学生的喜怒哀乐之弦,点燃他们的写作火花,让他们不能不情动于中而形于文,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