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外科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现状并探讨术后发生静脉栓塞的影响因素,为相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攀枝花某医院外科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基本信息、手术相关资料并进行术前生理生化指标检测,分别于术后24、48、72h内各进行1次静脉血栓检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研究1 370例外科术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为7.4%.其中,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症85例(83.3%)、肺动脉栓塞17例(16.7%).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症以左下肢多见(69.4%),常见症状为肿胀、疼痛、浅静脉曲张.肺动脉栓塞常见症状为呼吸困难和气促、胸痛.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OR=1.239)、合并基础疾病者(OR=1.351)、开放手术(OR=2.268)、手术时间≥60min(OR=1.496)、术后D-二聚体水平≥500 μg/L(OR=2.869)、术后卧床时间≥24h(OR=3.136)是外科术后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应用预防性抗凝药物(OR=0.710)是发生外科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的保护因素.结论 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以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症为主,受到年龄、手术方法、手术时间、术后D-二聚体水平、术后卧床时间、应用预防性抗凝药物等多因素影响,应当引起重视,对于高危患者加强干预,减少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