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仁 影帝之后,路在何方

来源 :东方电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ji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韩国青龙奖的影帝之争,向来是忠武路那些演技派中年大叔们的天下。但在2015年落幕的第36届韩国青龙奖颁奖典礼上,却诞生了首位“85后”青龙奖影帝,成功击败宋康昊、李政宰、黄政民等多位韩国电影圈内颇具影响力的“老手”,成为焦点。他就是被称为“忠武路四小天王”之一的刘亚仁。其实他早已用演技证明过自己的实力,只是成名需要靠时机,在度过了彷徨不安的“20代”蛰伏期后,如今刘亚仁用一座青龙奖影帝的奖杯迎来了自己的而立之年。



  朝着靶心飞射的箭
  被父亲英祖锁于米柜之中,受困八日,最终英年早逝,追封尊号:思悼。这位朝鲜王朝史上因权力斗争,被自己的亲生父亲狠心饿死的悲情世子就是刘亚仁在电影《思悼》中所饰演的角色。生于帝王之家,本就带着一丝无奈,更何况他一出世便被寄予厚望,自童年起便在父亲严厉的目光注视下,如被人勒紧脖喉,得不到丝毫喘气的空隙。为了换得父亲一个温暖赞许的眼神,思悼努力过,潜心研学,整顿吏治。可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就连“世子”也不例外。锋芒毕露难免招来忌惮,碌碌无为又被视为庸才,在父亲那颗难以揣测的“圣心”面前,思悼放弃了。影片中,刘亚仁有这样一场戏,面对得不到的父爱,以及日益受宠的世孙,试图卸去身上累赘却又无法从这场漩涡中抽身出来的他,将原本瞄准了靶心的箭射向了天空,选择了自由。“射向虚空中的箭是多么强劲啊。”从两岁起接受帝王教育,受到不少学士、内官赞赏的思悼或许原本也应是一支利箭,只可惜一子错,满盘皆落索,最终无可避免地迎来了死亡的结局。
  在王朝更替的变迁史上,不乏一些收起利爪,佯装温顺的即位者。“如果思悼也像那些人一样高明地将自己隐藏起来的话,会是什么样呢?”在前期筹备阶段,刘亚仁心中一直有着这样的疑惑,“但或许他就不会经历那样热烈而又美好的青春了”。带着对角色的悲悯,刘亚仁把思悼的命运看成是自己的一般,将他此前在银幕上所刻画的不安的青春和叛逆的形象全都糅合进了人物中,战兢、彷徨、叛逆、抗拒,“从这些方面来看,《思悼》从作品的本身或者角色的特性来看,都是我喜欢的,而且是迄今为止我演过的作品里处于最巅峰的一部作品,用一句话说就是‘终结者’。”



  饰演“思悼”之前,刘亚仁其实用了不少作品来描述“叛逆的青春”这件事儿。《少年菀得》《强哲》《我们没有明天》,这些电影中的人物无疑非常符合他热血沸腾的“20代”阶段,他只需要稍稍用力就能将眼神中的那股狠劲儿发挥出来,令人觉得贴切。但一生都活在压力下的思悼却不同,为疼爱自己的祖母服丧常年不脱孝服,在侧妃生母生日时对她行后宫正妃大礼,生气时用铜锅砸侍官的脑袋,思悼叛逆的气息里还夹杂着一丝癫狂,“与我的年龄相比,在以前出演的那些作品里表现出哭泣、悲伤、绝望的瞬间很多,如果说在那些作品里我释放出的能量有一定的限度的话,那么在《思悼》里,我好像突破了那个限度,朝着下一个台阶迈进。”
  与宋康昊一同被提名为青龙奖最佳男主角时,观众对刘亚仁这个名字的期待并不高,更何况他在影片中饰演的是一直被父亲打压的“懦弱”世子,两者同台似乎根本没有可比性。全程125分钟的电影里,饰演思悼父亲“英祖”的宋康昊一登场就在气场上占据上风,但刘亚仁却在后半段借力使力,还以颜色,在多处对峙的桥段中制造了不相上下的紧张感。当他跪在地上向英祖磕头行礼的时候,仿佛与角色融为一体的刘亚仁进入了疯狂的状态,一下下真的磕在石地上,流出了殷红的鲜血。积压了太久的郁愤在那一瞬间得以爆发,那个被疯狂气息所笼罩的思悼世子抹去了刘亚仁的个人色彩,成就了角色。虽然思悼世子手中的箭最终偏离了预定的轨迹,但刘亚仁却一击命中,达到了成功的彼岸。
  整个电影界都爱上他了
  凭借《思悼》登上青龙奖影帝的宝座后,刘亚仁已经把“幸运”这个词用烂了。但好运气并非一蹴而就,早在《思悼》正式掀起轰动之前,2015年,刘亚仁的另一部作品已经先为他的“大红大紫”奠定了基础。而这部在票房上超出预期,观影人次突破千万的作品,就是他与黄政民联合主演的商业片《老手》。



  与那些总是试图为反派角色找理由“开脱”的演员不同,刘亚仁更愿意通过自己的演绎,让观众看到角色粗糙的一面。在《老手》里,他饰演的“富三代”赵泰晤是个不折不扣的恶棍,强迫受害者的孩子目睹父亲遭受毒打,被捕后依然不改乖张的笑容。他不仅漠视人性,还理直气壮地为自己找替死鬼,令不少观众看完电影后都对他恨得牙痒痒。可以说,影片最后黄政民与刘亚仁大打出手的那场戏之所以能大快人心,最重要的一点是刘亚仁塑造的“赵泰晤”坏得够彻底。当同辈演员希望能在塑造此类反派角色中添加一丝“戏剧性的悲哀”而获得同情分时,刘亚仁丝毫没有这种念头。在他看来,《老手》中的赵泰晤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恶毒之人,当他为眼前的暴行而爽朗大笑时,观众最好不要指望能从他的表情上读出任何歉疚的情绪,因为那根本不存在。
  《老手》在韩国暑期档上映26天后,累计观影人次突破千万,成为韩国影史第13部“千万电影”,身为男主演之一的刘亚仁自然也被称为“千万票房演员”。虽然结局是可喜的,但其实“赵泰晤”这个角色最初是不少男演员们“避之不及”的对象。暴力、乖戾、不思悔改,甚至对怀了自己孩子的女孩拳脚相向,那些处在上升期的人气小生们都担心这个角色会为自己之后的发展带来不好的影响,纷纷拒绝,但刘亚仁却不一样。“这反而更能使我感到刺激”,他笑着说,“我不会担心那么多,我本来就不是那种会感到害怕的类型。”或许是因为这份胆量,“刘亚仁”这个名字在演艺圈内早早地与别人区分开来,相比其他苦苦挣扎想入忠武路而不得的偶像男演员们,他迅速获得了电影界的认可。



  刘亚仁与黄政民在明洞打斗的那场动作戏在不少观众观影后,被认为是电影《老手》中的压轴场面。影片中,刘亚仁因为吸食毒品,神志恍惚,一边急不可耐地想要挣脱警察的抓捕,一边疯狂地向黄政民用拳头泄愤。在那又蹦又跳的三分钟里,他再一次抢了前辈的风头,用不符合年龄的粗话和不羁的语气,收服了导演柳承莞。“和比他自己更强的演员一起演戏的时候,刘亚仁的演技好像会变得更强。在《老手》里和黄政民就是这样的情况,在《思悼》里也是如此,和宋康昊那样的资深演员一起演戏却一点也不打怵,光是这一点我认为就很了不起。在和宋康昊对话的戏里看到他很自然地在演戏的样子真是让人吃惊,难怪,他在《老手》里展现出来的演技,不是那么平白无故形成的。”
  比起未来,更重要的是现在
  18岁辍学的刘亚仁在街头被星探发掘闯入演艺圈,当过平面模特,也做过歌手,兜兜转转才转型做演员,却因为在成名作《我们没有明天》后一直挑不对“合适”的剧本,被韩国演艺圈视为“忠武路四小天王”里的“拖油瓶”,没有观众缘。同辈的其他三位“小天王”,最当红的金秀贤已经凭借《拥抱太阳的月亮》《隐秘而伟大》和《来自星星的你》成为领军人;好友宋仲基也通过《狼族少年》和《善良的男人》跻身一线;有颜值的李民基更是早就走上转型之路,只剩默默无闻的刘亚仁于2011年交出《少年菀得》一部青少年题材电影后,便再无成绩。只是,这段在旁人看来“原地打转”的日子,刘亚仁并没有虚度,让自己的名字就此沉入海底。蛰伏的时期,他就像是一条浮游在涟漪水波下的鱼,聚气凝神地等待一个用力扑腾,跃出水面,令别人再也无法忘记自己的机会。而这用力的一跃,让他一下子交出了两部令人瞩目的作品,也正是因为这两部作品,曾经被视为“拖油瓶”的刘亚仁如今成了令所有人艳羡的“忠武路接班人”。



  在第36届韩国电影青龙奖的颁奖礼上,回顾着去年刘亚仁所作出的成就,组委会将2015年称为“刘亚仁年”,一句“大韩民国最优秀的演员”预示着他日后更为平坦的星途。可令人无奈的是,紧跟着宋仲基与李民基的步伐,刘亚仁也即将迎来入伍的年纪。就算是集演技与票房号召力于一身的人气演员,面对这两年的空白期也会显得不安,但刘亚仁的想法又一次出人意料,“比起不顺的时候,在顺利的时候入伍,反而是万幸。作为演员,在过去的10年里,我认为自己还是证明了一些东西的。不动摇,坚持下去,才遇上了《老手》和《思悼》。有时候前路会被堵住,但有些瞬间会来临,那些碰撞的瞬间中,重要的是我怎么去经历,把握好当下。”
  《思悼》的导演李俊益曾在一次采访中称赞刘亚仁是一个“为今天而活的演员”。就像刘亚仁接下《思悼》的理由,只是因为“思悼”是他在“20代”末尾一定要饰演的角色,是他现在对过去这10年来的一个总结。“我不会把这个(奖杯)想成是我自己的,虽然是因为《思悼》这部作品站在了这里,同样还因为另一部作品《老手》。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我得到了很多观众的喜爱,是因为这样我才站在了这里。我一直都是感到羞愧的,比起幸福、高兴、值得骄傲的瞬间,好像惭愧的、羞愧的、不愿意站出来的瞬间更多。我会一直把那些让我感到惭愧的事情作为镜子,通过看着这面镜子不断成长,最终成为那样的人和那样的演员。”手握影帝奖杯,发表获奖词的时候,刘亚仁还不忘揶揄一下自己。也许在他自己看来,他还有很多不足,所以更要把握好当下,把握好眼前的机遇,尽一个演员的本分。但识人的“忠武路”却已经把目光放得更长远,即使“影帝”加身,但他们仍看重这个年轻人的未来。


其他文献
“巴纳姆效应”认为,如果我们毫无保留地认定一件事情,我们总可以搜集到各种各样支持自己的证据,因为我们心中想要相信。感情亦是如此,每个人都在各自的爱里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只是我们不愿去触碰它的存在。秘密终究逃不过现实的步步紧逼,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还有揭开真相的勇气。  “终极一战”一触即发  《真相禁区》集合了动作、喜剧、悬疑、推理、复仇等元素,围绕心理学上的“巴纳姆效应”展开,讲述由“婚外情”引发
期刊
一首《常回家看看》,唱出了无数中国人的心声,简单的一句“一切都好”,唤起了无数人的思乡情怀。每年春节,无数在外漂泊的游子不管离家多远,都会想办法回家过年,而年迈的父母早就布好一桌饭菜,站在门口翘首以望。今年寒冬,一位老父亲,独自踏上看望子女的旅途,一路上笑料百出,却又感动人心……  寒冬第一“暖片”  众所周知,张猛是一个很有情怀的电影人,他总是愿意将镜头对准普通人,讲述他们的喜怒哀乐,别恨离愁。
期刊
和平年代“不思进取”,爱吃爱玩爱闹腾的神龙大侠遭遇了史上最大危机:亲生父亲找上门,相似的面庞顿时让大侠阿宝傻了眼。但麻烦还没完,神秘大反派企图趁大侠慌乱之际横扫神州大地。为了保护平民百姓,阿宝决定主动出击,可从大侠到导师,阿宝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原汁原味中国风  中国观众对《功夫熊猫》这部动画电影一直很有感情。这部“最中国”的美国动画片前两部加在一起,已经在内地创造了近8亿元人民币的票房成绩
期刊
在无数的谍战和特工类题材电影中,《谍影重重》算得上是经典中的经典。它打破了好莱坞固有的间谍片套路,逻辑严谨的整体构思、环环相扣的情节设置,以及流畅自然的剪辑,都重新定义了动作谍战片新的拍摄方法,为谍战片的制作走向开辟了新的局面,也给观众带来了眼前一亮的感觉。其中,马特·达蒙以其精准到位的表演所塑造的“行走在地球上最酷的特工”杰森·伯恩,更是深入人心。在2007年《谍影重重3》之后,时隔7年,马特·
期刊
《BJ单身日记3:疯狂的男孩》改编自原作者海伦·菲尔丁的最新同名小说。在新的故事中,布里吉特·琼斯撇清了与此前一直保持暧昧的丹尼尔·克里弗的关系,但是克里弗在琼斯孩子的生活中依然饰演着关键的角色。虽然曾经饰演丹尼尔·克里弗的休·格兰特已经宣布退出该系列第三部的拍摄,但蕾妮·齐薇格与科林·费斯则顺利回归,继续多年前布里吉特·琼斯与马克·达西未完成的感情,而新面孔帕特里克·德姆西将接替休·格兰特之前在
期刊
刚刚过去的2015年,影视圈内发生了不少引起关注和轰动的“大事件”。比起明星大婚、票房黑马等夺人眼球的报道,“阿里影业不再聘请职业编剧”的消息,虽然只是一个动静小得多的行业新闻,但由此引发的编剧制度与电影工业化生产流程之争,和编剧圈对阿里影业的集体抵制,还是引发了一阵不小的争议。  事件始末  11月27日,阿里影业副总裁徐远翔在一场主题为“原创与IP相煎何太急”的论坛上发表了一番关于编剧的新看法
期刊
电影《营救飞虎队》由戛纳、奥斯卡“双料得主”比利·奥古斯特执导,改编自历史真实事件,剧本打磨历时4年,前后修改了20余次。影片讲述二战期间,美军飞行员杰克·特纳(埃米尔·赫斯特饰)驾驶的战机不幸被日军飞机击中,杰克跳伞后落入中国沿海的一片山林,随即遭到日军追捕。千钧一发之时,美国军人得到了中国村民(刘亦菲饰)的援助。  “神仙姐姐”刘亦菲给观众留下的大多是仙气十足的印象,此次她一改以往形象,饰演了
期刊
《伪装者》《琅玡榜》《大好时光》,接连三部大热剧成功地把霸屏了一整年的胡歌捧成了人气王。加上不久之前“梅宗主”在国剧盛典上揽下的最佳男演员奖杯,人气与口碑实现两手抓,胡歌的2015年堪称完美。作为一个资深的“仙剑粉”兼老乡,其实一直挺替胡歌感到惋惜,要不是当年那场意外,如今的他很可能早已跻身一线男星的行列。好在,该来的总会来,向来低调做人,认真演戏的胡歌,终于迎来了属于他的高光时刻。  胡歌爱表演
期刊
IMAX大中华区签约影院超越500家  12月8日,IMAX中国控股公司以及CJ CGV于当日宣布扩展双方合作,将在中国新建25家IMAX影院。这些位于新建项目中的影院,大多数会坐落在中国的一二线城市。该协议签订后,IMAX在大中华区签约的影院总数将超过500家,影院网络覆盖达到520家,其中275家已开业,245家签约在建。该协议的签订也让CJ CGV承诺建造的IMAX影院高达122家。此举也进
期刊
中国电影观众低龄化局面早已尘埃落定。根据猫眼票房数据分析,在2014年暑期档票房位列前30名的影片中,80后(26-25岁)、90后(16-25岁)两个年龄档的观众贡献了绝大部分的票房。90后观众票房贡献占比最高的影片有18部,其中13部票房占比超过50%。相比之下,80后观众票房贡献占比超过50%的仅有5部影片。有趣的是,应对这一新主流人群市场需求的电影故事貌似类型多端,实则千回百转,大部分围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