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电力负荷管理是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负荷管理系统中通过无线通讯平台,将由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监测器检测的用户电能计量回路接线参数传送到负控主台,使运行人员能够及时发现用户电能计量回路的缺陷,提高电能计量的准确性,更好地维护供电企业的经济利益。
关键词:电能;计量;运行;监测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0)1020148—01
0引言
供电企业与电力客户之间的商业行为是通过电费反应的,客户用电是一个累计的过程,并不是市面上普通商品的现场交易,供电企业在客户的进线端都安装符合国家计量标准的电度表对用户进行电力计量,定期进行电费结算,由于电能计量设备在运行管理、施工改造过程中可能发生规程制度执行不严格行为,从而导致电能计量误差,给供电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在负控系统中使用电能计量监测器,即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1实际工作中容易发生的问题
发生电能计量误差的原因是多种多样,不仅取决于电能表的精度等级,还与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的变比误差和电压互感器二次压降以及计量回路接线是否正确密切相关,但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按照电表的技术要求正确接入电源的二次电压和电流,使维持电表工作的电压或电流不能真实地反映实际数值,分析其中原因,一是计量回路安装不规范,电流互感器二次侧极性反相和交叉接线,电压相序错误,电压、电流相序不对应,二是运行中计量设备及计量回路发生故障,三是个别用户对电力法规不了解,受经济利益的趋使,采取非法手段进行窃电、盗电,故意更改计量回路接线,使电压互感器二次侧开路或使电流互感器二次側短路(由于企业改制,人为窃电更为严重),破坏正常有序的供电秩序,严重损害供电企业经济利益。
发生以上故障有的可以通过分析发现,有的很难发现,现在的负控系统只能检测远方电能表的数据,不能把大用户电能计量回路接线参数反映到负控主台,如果在大用户现场计量回路安装“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监测器”,对用户现场计量回路接线与设备长期进行监测,并通过负荷管理系统把数据远传到供电公司负荷管理中心服务器,供运行人员检查分析,则可迅速确定故障类型,为分析故障原因,退补电量提供依据,对维护供电企业的经济利益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2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监测器的工作原理
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监测器将接到Ua端子上的电压作为A相电压,并以其作为参考相量,然后测量接到其他电压端子和电流端子上的电压、电流的相位(即与的相位差),识别其他两相电压。电压相别确定之后,比较各相电压、电流的相位,将夹角不大于60的一对电压、电流确认为属于同一相,从而确定电流相别,当负载阻抗角接近+60时,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监测器相位测量误差和分辨力的限制,可能会出现判断错误,所以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监测器的使用条件是功率因数COS中应在o 57L~1:5-0,57C之间,即一55,25≤中≤+55,25,当负载阻抗角甲超出此范围时不能正确判断。一般电力负载的功率因数都在此范围之内,不能正确判断的情况是极少出现的。
3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监测器的功能
1)数据信息测量:对电能计量装置被非法开启监测,对现场计量回路进行测量。测量计量回路电压和电流的幅度、相位、相量、功率等,根据测量数据对幅度、相序、相位、相量进行分析,给出识别结果,在正确的结果下,计算功率,同时测量电能衰的电量数据,分析识别电能表工作状态,
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监测器能够同时直接测量出各相电压、电流的绝对幅度,相位(以A相电压作为参考相量)和各相电压、电流之间的相位差,接线识别就是确定三相电压、电流之间的幅度、相位关系。相量的位置是由其初相角决定的,初相角就是相量与参考相量之间的夹角,电流相量与相邻电压相量之间的夹角,在识别出UA,皿,UC,IA,IB,IC的幅度、相序、相位、电能表测量数据,开门信息等数据后。报告相别识别结果,有异常情况,形成“错误”代码,无异常情况,输出“正常”代码。
2)现场显示:运行检查人员可根据装置面板上LED显示的故障内容,发现错误接线,回路故障,电能表运行异常等故障。
3)信息传输:利用现有的无线通讯平台,通过负荷管理系统把电能计量回路监测器测量、识别、分析的结果,定时传输到负荷管理系统主台,在负荷管理系统主台通过软件分析,再现电能计量回路监测器数据代码函数的中文内容,联接到公司局域网通过浏览器方式提供到相关单位,做到信息共享。
4)能大幅度降低非技术线损:供电企业在不同程度上都会受到非技术线损偏大的困绕,非技术线损中电能计量回路人为故障(窃电)与自然故障引起电量损失比重较大。在用户现场电能计量回路上安装电能计量回路运行数据长期监测的“黑盒子”,实时监测人为与自然因素产生的计量回路运行状况,及时有效的把信息反馈到供电企业,尽早发现故障,找出原因及故障处理方法,缩短处理电能计量回路故障时间,把电能计量回路非正常运行的故障现象控制在萌芽状态,为解决用电纠纷提供可靠的原始资料,能够大幅度减少供电企业为解决用电纠纷而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这就起到大幅度下降非技术线损的作用。
4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监测器在负控系统中的应用
在主控程序的数据管理中采用电能计量装置监测器传送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日数据分析,分别进行终端、电表与其它的分析,该界面可以查询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选择已安装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监测器的终端名称以及要查询的数据项和日期,要查看历史数据,在数据类型栏中选择历史数据后,点击“查询”就可以显示出电能监测器的检测结果、故障信息和测量数据的画面。在“数据管理”下拉菜单中选择“数据分析”,并选择已安装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监测器的终端名称以及要查询的数据项和日期,点击“分析”后就可以显示出电能监测器检测的详细错误信息。
5结束语
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监测器是根据电力需求侧管理要求而研制的测控设备,是负荷管理系统的功能延伸,,还可以应用于继电保护和电气测量的二次回路监测,这项技术在用电检查工作中不仅降低了计量故障的排除时间,而且为排除计量故障拓展了空间,维护供电企业经济利益,还能够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发挥有效的作用。
关键词:电能;计量;运行;监测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0)1020148—01
0引言
供电企业与电力客户之间的商业行为是通过电费反应的,客户用电是一个累计的过程,并不是市面上普通商品的现场交易,供电企业在客户的进线端都安装符合国家计量标准的电度表对用户进行电力计量,定期进行电费结算,由于电能计量设备在运行管理、施工改造过程中可能发生规程制度执行不严格行为,从而导致电能计量误差,给供电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在负控系统中使用电能计量监测器,即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1实际工作中容易发生的问题
发生电能计量误差的原因是多种多样,不仅取决于电能表的精度等级,还与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的变比误差和电压互感器二次压降以及计量回路接线是否正确密切相关,但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按照电表的技术要求正确接入电源的二次电压和电流,使维持电表工作的电压或电流不能真实地反映实际数值,分析其中原因,一是计量回路安装不规范,电流互感器二次侧极性反相和交叉接线,电压相序错误,电压、电流相序不对应,二是运行中计量设备及计量回路发生故障,三是个别用户对电力法规不了解,受经济利益的趋使,采取非法手段进行窃电、盗电,故意更改计量回路接线,使电压互感器二次侧开路或使电流互感器二次側短路(由于企业改制,人为窃电更为严重),破坏正常有序的供电秩序,严重损害供电企业经济利益。
发生以上故障有的可以通过分析发现,有的很难发现,现在的负控系统只能检测远方电能表的数据,不能把大用户电能计量回路接线参数反映到负控主台,如果在大用户现场计量回路安装“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监测器”,对用户现场计量回路接线与设备长期进行监测,并通过负荷管理系统把数据远传到供电公司负荷管理中心服务器,供运行人员检查分析,则可迅速确定故障类型,为分析故障原因,退补电量提供依据,对维护供电企业的经济利益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2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监测器的工作原理
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监测器将接到Ua端子上的电压作为A相电压,并以其作为参考相量,然后测量接到其他电压端子和电流端子上的电压、电流的相位(即与的相位差),识别其他两相电压。电压相别确定之后,比较各相电压、电流的相位,将夹角不大于60的一对电压、电流确认为属于同一相,从而确定电流相别,当负载阻抗角接近+60时,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监测器相位测量误差和分辨力的限制,可能会出现判断错误,所以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监测器的使用条件是功率因数COS中应在o 57L~1:5-0,57C之间,即一55,25≤中≤+55,25,当负载阻抗角甲超出此范围时不能正确判断。一般电力负载的功率因数都在此范围之内,不能正确判断的情况是极少出现的。
3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监测器的功能
1)数据信息测量:对电能计量装置被非法开启监测,对现场计量回路进行测量。测量计量回路电压和电流的幅度、相位、相量、功率等,根据测量数据对幅度、相序、相位、相量进行分析,给出识别结果,在正确的结果下,计算功率,同时测量电能衰的电量数据,分析识别电能表工作状态,
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监测器能够同时直接测量出各相电压、电流的绝对幅度,相位(以A相电压作为参考相量)和各相电压、电流之间的相位差,接线识别就是确定三相电压、电流之间的幅度、相位关系。相量的位置是由其初相角决定的,初相角就是相量与参考相量之间的夹角,电流相量与相邻电压相量之间的夹角,在识别出UA,皿,UC,IA,IB,IC的幅度、相序、相位、电能表测量数据,开门信息等数据后。报告相别识别结果,有异常情况,形成“错误”代码,无异常情况,输出“正常”代码。
2)现场显示:运行检查人员可根据装置面板上LED显示的故障内容,发现错误接线,回路故障,电能表运行异常等故障。
3)信息传输:利用现有的无线通讯平台,通过负荷管理系统把电能计量回路监测器测量、识别、分析的结果,定时传输到负荷管理系统主台,在负荷管理系统主台通过软件分析,再现电能计量回路监测器数据代码函数的中文内容,联接到公司局域网通过浏览器方式提供到相关单位,做到信息共享。
4)能大幅度降低非技术线损:供电企业在不同程度上都会受到非技术线损偏大的困绕,非技术线损中电能计量回路人为故障(窃电)与自然故障引起电量损失比重较大。在用户现场电能计量回路上安装电能计量回路运行数据长期监测的“黑盒子”,实时监测人为与自然因素产生的计量回路运行状况,及时有效的把信息反馈到供电企业,尽早发现故障,找出原因及故障处理方法,缩短处理电能计量回路故障时间,把电能计量回路非正常运行的故障现象控制在萌芽状态,为解决用电纠纷提供可靠的原始资料,能够大幅度减少供电企业为解决用电纠纷而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这就起到大幅度下降非技术线损的作用。
4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监测器在负控系统中的应用
在主控程序的数据管理中采用电能计量装置监测器传送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日数据分析,分别进行终端、电表与其它的分析,该界面可以查询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选择已安装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监测器的终端名称以及要查询的数据项和日期,要查看历史数据,在数据类型栏中选择历史数据后,点击“查询”就可以显示出电能监测器的检测结果、故障信息和测量数据的画面。在“数据管理”下拉菜单中选择“数据分析”,并选择已安装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监测器的终端名称以及要查询的数据项和日期,点击“分析”后就可以显示出电能监测器检测的详细错误信息。
5结束语
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监测器是根据电力需求侧管理要求而研制的测控设备,是负荷管理系统的功能延伸,,还可以应用于继电保护和电气测量的二次回路监测,这项技术在用电检查工作中不仅降低了计量故障的排除时间,而且为排除计量故障拓展了空间,维护供电企业经济利益,还能够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发挥有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