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设计实现了基层党建网上量化考核、网上巡察、党员组织关系的网上转接;创新实现了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数字化和党内组织生活的规范化、网络化;探索实现了党员学习教育资源共享化、非在职党员教育管理服务信息化;整合各类党建资源,凝聚在职、非在职各类力量,实现了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促进了党内数据提取、基础业务管理、经验做法交流等工作的信息化。
关键词:党员信息库 量化考评 组织关系转接 网上党校
一、前 言
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对我国经济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给新时期党建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把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于党建工作,既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和趋势,也是党建工作与时俱进的重要体现和实际需要。
二、主要研究内容
智能党建信息化是面向全体党员、各级党组织的党务日常工作的网络化管理平台,是党员与党组织间以及党群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互动交流的平台。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党员管理、党组织管理、组织关系转接、网上办公、组织生活管理、留言管理、短信平台、互动功能、统计查询、系统集成和网站展示等。
1. 党务管理
以党建e网通信息平台为载体,开发建设我的支部、网上组织生活、GOM量化考核、组织关系转接功能模块,实现基层党组织建设管理、党员教育管理、党务信息查询、在线学习培训、应急动员、统计分析等功能。
我的支部:突出了开放式、互动性和立体化特点,既是支部书记党务办公平台,也是党员互动沟通平台,为党支部和党员建设一个“网上家园”。实现了“党支部工作计划和总结”、“党支部会议和活动记录”、“支部党员目标管理”、“党支部学习材料”等功能模块,把党支部工作业务放到网络平台上来办理。
网上组织生活:油田的外部市场遍布国内,跨越境外近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本部市场,由于受行业限制,生产区域呈现点多、线长、面广的特征,使得基层组织和党员的分布较为分散。还有一些实行倒班制的一线党员等多方面客观原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组织生活的正常开展。智能党建信息化平台开通网上组织生活功能,既为党支部网上开展组织生活创造了条件,也为上级党组织监管基层组织生活开展情况提供了平台。党支部尤其是外闯市场党支部,可以采取微博模式或QQ群模式在线召开“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既可以通过文字、语音交流,也可以实现视频交流。上级党组织可以随时了解掌握所属支部组织生活的开展情况;还可以利用模块进行统计分析,清楚地掌握哪些支部召开了会议,哪些支部没有召开以及整体召开频率。
GOM量化考核:GOM量化考核为二、三级党组织开展党建巡察和基层党支部自检自评架设了网络考核平台,促进了基层党支部对标提升、晋位升级。同时,可以利用这一平台即时汇总各单位巡察情况和各党支部GOM标准量化考核情况,便于督促各级党组织按照“下管一级”原则动态开展党建巡察,建立起经常性、常态化的党建巡察长效机制,持续推进党支部精细化管理。
2.网上党校
网上党校创新打破了传统党员教育资源分散、信息滞后、效率低下的方式方法,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包括视频点播、党务培训、图文浏览、互动交流等多项功能,推进了党员学习教育资源共享化。通过建立培训视频资料库、网上图书馆,搭建起党员教育培训的新平台。油田党员职工群众无需注册都可以上网浏览,进行视频点播,文件阅读,学习党务知识,了解党建动态,免费下载学习资料等。建立党支部书记、党员培训情况信息库,为组织针对性培训提供依据。
2.1视频点播。以视频传播作为主导教育方式,将观看视频讲座作为党员党课教育和党员活动日重要内容,全面推广视频远程网上教育。将“网上党校”与“网上组织生活”系统结合。即使党员身处海外市场,也能实现接收观看各地英模事迹报告和党建专家的精彩演讲。
2.2网上培训。利用“网上党校”丰富资源,设置“党务问答”、“重要讲话”和“党建理论”专栏,党员可以登录网站学习,实现党务培训“常态化”,提高广大党员和党务工作者的学习思考能力。
2.3同步浏览。挖掘互联网资源,搜集存储党史党建期刊文献资料,设置“理论文摘”、“哲学研究”、“史海回眸”、“他山之石”等专题栏目,同时链接相关重要网站,及时更新党建资讯,用海量信息丰富“网上党校”资源。借助“网上党校”WEB服务器强大的浏览功能,采取自行浏览与集中浏览相结合方式,广大党员职工群众可以随时登陆网站阅读热点新闻,了解时政动态,学习党史知识,拓宽眼界思路,促进素质能力提升。
2.4互动交流。加强党建工作理论研讨,在“网上党校”建立“典型经验交流”、“获奖创新成果”、“党支部分级争创”、“党员风采”等专栏,集中推介油田各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品牌,刊发党建工作经验,发表基层党员和党务工作者的学习体会,为油田党建创新提供思路。
3.党员服务社
目前,油田建设93家党员服务社,分散在油田九大社区的各个小区,由于油田社区区域广、跨度大,不利于非在职党员查找,为方便党员,更好地服务党员,在智能党建信息化平台开设党员服务社电子通讯录专栏,滚动显示油田所有党员服务社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既有利于上级管理,社会监督,更有利于为广大非在职党员提供优質服务。
党员服务社模块既是为网络工作平台,也是油田非在职党员的“网上红色家园”。在实时监管日常工作情况,为管理提供决策依据的同时,也可以动态反映广大非在职党员的真实心声和普遍意愿,推动党建思想文化工作进入社区,推进非在职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的信息化,创新了社会管理形式。
三、应用效果
系统通过创新工作手段、拓展工作领域,激发党建工作活力,提升基层党务管理工作效率,推进基层党建科学化。最终在党组织与党员、党员与群众之间构架一条“信息高速路”。系统推进了党内组织生活的网络化,真正做到虽然油区布局分散,但党组织形散神不散;推进了基层党建巡察工作的常态化,促进了基层党支部对标提升、晋位升级;推进了党员组织关系管理的便捷化,避免了“口袋党员”现象,创新加强了党员管理;推进了基层党支部建设的标准化,便于及时掌握和监控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现状;推进了党员学习教育资源共享化,动态反映广大非在职党员的真实心声和普遍意愿,推动了油田党建思想文化进入社区,创新社会管理的形式。
参考文献:
[1]孟倩倩.利用党建信息化加强教育管理的研究与探索.价值工程.2012(8).
[2]吴宗宇.关于国友企业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的思考.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33).
[3] 重庆市12371党建信息平台介绍.
关键词:党员信息库 量化考评 组织关系转接 网上党校
一、前 言
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对我国经济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给新时期党建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把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于党建工作,既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和趋势,也是党建工作与时俱进的重要体现和实际需要。
二、主要研究内容
智能党建信息化是面向全体党员、各级党组织的党务日常工作的网络化管理平台,是党员与党组织间以及党群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互动交流的平台。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党员管理、党组织管理、组织关系转接、网上办公、组织生活管理、留言管理、短信平台、互动功能、统计查询、系统集成和网站展示等。
1. 党务管理
以党建e网通信息平台为载体,开发建设我的支部、网上组织生活、GOM量化考核、组织关系转接功能模块,实现基层党组织建设管理、党员教育管理、党务信息查询、在线学习培训、应急动员、统计分析等功能。
我的支部:突出了开放式、互动性和立体化特点,既是支部书记党务办公平台,也是党员互动沟通平台,为党支部和党员建设一个“网上家园”。实现了“党支部工作计划和总结”、“党支部会议和活动记录”、“支部党员目标管理”、“党支部学习材料”等功能模块,把党支部工作业务放到网络平台上来办理。
网上组织生活:油田的外部市场遍布国内,跨越境外近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本部市场,由于受行业限制,生产区域呈现点多、线长、面广的特征,使得基层组织和党员的分布较为分散。还有一些实行倒班制的一线党员等多方面客观原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组织生活的正常开展。智能党建信息化平台开通网上组织生活功能,既为党支部网上开展组织生活创造了条件,也为上级党组织监管基层组织生活开展情况提供了平台。党支部尤其是外闯市场党支部,可以采取微博模式或QQ群模式在线召开“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既可以通过文字、语音交流,也可以实现视频交流。上级党组织可以随时了解掌握所属支部组织生活的开展情况;还可以利用模块进行统计分析,清楚地掌握哪些支部召开了会议,哪些支部没有召开以及整体召开频率。
GOM量化考核:GOM量化考核为二、三级党组织开展党建巡察和基层党支部自检自评架设了网络考核平台,促进了基层党支部对标提升、晋位升级。同时,可以利用这一平台即时汇总各单位巡察情况和各党支部GOM标准量化考核情况,便于督促各级党组织按照“下管一级”原则动态开展党建巡察,建立起经常性、常态化的党建巡察长效机制,持续推进党支部精细化管理。
2.网上党校
网上党校创新打破了传统党员教育资源分散、信息滞后、效率低下的方式方法,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包括视频点播、党务培训、图文浏览、互动交流等多项功能,推进了党员学习教育资源共享化。通过建立培训视频资料库、网上图书馆,搭建起党员教育培训的新平台。油田党员职工群众无需注册都可以上网浏览,进行视频点播,文件阅读,学习党务知识,了解党建动态,免费下载学习资料等。建立党支部书记、党员培训情况信息库,为组织针对性培训提供依据。
2.1视频点播。以视频传播作为主导教育方式,将观看视频讲座作为党员党课教育和党员活动日重要内容,全面推广视频远程网上教育。将“网上党校”与“网上组织生活”系统结合。即使党员身处海外市场,也能实现接收观看各地英模事迹报告和党建专家的精彩演讲。
2.2网上培训。利用“网上党校”丰富资源,设置“党务问答”、“重要讲话”和“党建理论”专栏,党员可以登录网站学习,实现党务培训“常态化”,提高广大党员和党务工作者的学习思考能力。
2.3同步浏览。挖掘互联网资源,搜集存储党史党建期刊文献资料,设置“理论文摘”、“哲学研究”、“史海回眸”、“他山之石”等专题栏目,同时链接相关重要网站,及时更新党建资讯,用海量信息丰富“网上党校”资源。借助“网上党校”WEB服务器强大的浏览功能,采取自行浏览与集中浏览相结合方式,广大党员职工群众可以随时登陆网站阅读热点新闻,了解时政动态,学习党史知识,拓宽眼界思路,促进素质能力提升。
2.4互动交流。加强党建工作理论研讨,在“网上党校”建立“典型经验交流”、“获奖创新成果”、“党支部分级争创”、“党员风采”等专栏,集中推介油田各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品牌,刊发党建工作经验,发表基层党员和党务工作者的学习体会,为油田党建创新提供思路。
3.党员服务社
目前,油田建设93家党员服务社,分散在油田九大社区的各个小区,由于油田社区区域广、跨度大,不利于非在职党员查找,为方便党员,更好地服务党员,在智能党建信息化平台开设党员服务社电子通讯录专栏,滚动显示油田所有党员服务社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既有利于上级管理,社会监督,更有利于为广大非在职党员提供优質服务。
党员服务社模块既是为网络工作平台,也是油田非在职党员的“网上红色家园”。在实时监管日常工作情况,为管理提供决策依据的同时,也可以动态反映广大非在职党员的真实心声和普遍意愿,推动党建思想文化工作进入社区,推进非在职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的信息化,创新了社会管理形式。
三、应用效果
系统通过创新工作手段、拓展工作领域,激发党建工作活力,提升基层党务管理工作效率,推进基层党建科学化。最终在党组织与党员、党员与群众之间构架一条“信息高速路”。系统推进了党内组织生活的网络化,真正做到虽然油区布局分散,但党组织形散神不散;推进了基层党建巡察工作的常态化,促进了基层党支部对标提升、晋位升级;推进了党员组织关系管理的便捷化,避免了“口袋党员”现象,创新加强了党员管理;推进了基层党支部建设的标准化,便于及时掌握和监控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现状;推进了党员学习教育资源共享化,动态反映广大非在职党员的真实心声和普遍意愿,推动了油田党建思想文化进入社区,创新社会管理的形式。
参考文献:
[1]孟倩倩.利用党建信息化加强教育管理的研究与探索.价值工程.2012(8).
[2]吴宗宇.关于国友企业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的思考.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33).
[3] 重庆市12371党建信息平台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