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血液病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 :浙江临床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mboo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常见血液病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并探究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六种常见血液病患者250例作为观察组,再根据不同类型进行疾病分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比较各类型血液病组与对照组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CD3+CD8+T细胞比例增高;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CD3+CD8+T细胞比例增高、NK细胞(CD3-CD56+)比例降低;缺铁性贫血患者的CD3+、CD4+及CD3+CD8+T细胞比例均增高,CD4+/CD8+比值降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B细胞(CD3-CD19+)比例及CD4+/CD8+比值增高、NK细胞(CD3-CD56+)比例降低;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总T(CD3+)、CD3+CD4+T细胞、NK细胞(CD3-CD56+)比例及CD4+/CD8+比值均降低,CD3+CD8+T细胞及NK细胞(CD3-CD56+)比例相对增高;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总T(CD3+)、CD3+CD8+T细胞比例增高,CD3+CD4+T细胞、B细胞(CD3-CD19+)比例及CD4+/CD8+比值均降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六种血液病患者均存在细胞免疫功免疫能紊乱.结论 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对于了解血液病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发病机制研究、辅助诊断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且简便易行.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网约护士对“互联网+”PICC居家护理服务质量评价的认知,为构建“互联网+”PICC居家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模式理论,对10例护士进行深度访谈.结果 共提炼出与“互联网+”PICC居家护理服务中结构质量评价相关的主题有,网约护士服务能力与资质认证、互联网平台系统管理和居家护理用品配备;与过程质量评价相关的主题有,护理服务前有效沟通、护理服务操作规范、感染预防控制和健康教育指导;与结果质量评价相关的主题有,PICC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临床诊断不典型消化道穿孔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经手术证实的不典型消化道穿孔患者10例,术前消化道穿孔均被漏诊或误诊,均行全腹部CT平扫,6例24?h内进行CT平扫复查,4例24?h后进行增强扫描,均进行薄层重组.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10例不典型消化道穿孔漏诊/误诊患者,其中小肠穿孔4例(其中2例为外伤后穿孔),阑尾穿孔2例,结肠穿孔1例,胃窦前壁穿孔1例,十二指肠球部穿孔1例,胆总管囊肿伴慢性炎症穿孔1例.以急性起病、白细胞计数增高为主要临床表现.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伴自发性气胸已成为临床最常见的一组人群.由于肺组织的老化,广泛肺大泡形成,自发性气胸治愈拔管后的复发率较高,有时甚至拔管后数天内又再发气胸.临床中有时对拔管时机难以把握,是否有客观检查提示胸膜粘连情况来指导拔管时机、降低气胸复发率?既往研究显示,胸膜滑动征阴性可有效判断胸膜粘连情况.笔者通过一组床旁超声检查胸膜滑动征来评估拔管指征以探讨其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多平面Ponte截骨矫形技术治疗老年性胸腰椎陈旧性骨折伴后凸畸形的疗效.方法 24例老年性胸腰椎陈旧性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均采用后路内固定联合Ponte截骨矫形技术进行手术,比较手术前后脊柱Cobb角变化、脊柱ODI评分及JOA评分,术后随访行X线及三维CT复查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26~48(36.6±3.4)个月,术后脊柱成角畸形明显改善.手术前Cobb角为(37.14±6.42)°,ODI评分为(42.23±2.34)分,JOA评分为(7.53±0.62)分;末次随访时C
目的 探讨CT图像质量控制管理在改进CT图像质量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19年6月实施CT图像质量控制管理前的300份CT图像作为对照组,选取2019年8月至2019年12月实施CT图像质量控制管理后的306份CT图像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CT图像的质量.结果 实施质量控制管理后的CT图像的主观评分、体位标准率、范围准确率、扫描参数及图像重建参数正确率均显著高于实施质量控制管理前(P<0.05);重复扫描率、伪影率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技师的责任意识、理论考核及操作考核评分均显著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SAPB)对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镇痛及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 50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肋骨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身麻醉复合SAPB组(S组)和单纯全身麻醉组(G组),每组各25例,G组有1例患者由于病情严重转入ICU而退出研究.S组25例,在全身麻醉前行患侧超声引导下SAPB,G组24例患者不行SAPB,术后均使用静脉自控镇痛(PCIA)泵.记录S组患者的阻滞平面,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6、12、24?h静息及咳嗽时的VAS疼痛强度评分,术后24?hQoR
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T细胞疗法是一种新兴的癌症治疗技术,在B 细胞恶性肿瘤中显示出良好疗效.通过基因转移技术将CAR转入自体T细胞,并进行体外扩增后输注入患者体内,直接结合其同源抗原,形成CAR-T细胞活化、增殖、免疫激活、炎性细胞因子释放及肿瘤细胞清除.CAR-T疗法在恶性血液病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治疗后最显著、最严重的毒副作用是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CRS)[1].在接受癌症免疫治疗的患者中,CAR
期刊
目的 了解嘉兴市五县两区45~75岁居民颈动脉斑块的流行情况及分布特征,探讨颈动脉硬化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 抽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嘉兴市五县两区年龄45~75岁户籍人口2,600例,进行颈动脉斑块及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样本人群的选择采用区组随机抽样法,血压的测量根据标准操作规程,颈动脉斑块检查选用标准化一致性的颈动脉超声,同时制定同质化调查问卷、统一标准的体格检查流程.结果 颈动脉内膜检出斑块者共1,287例,检出率为49.50%.其中,男性检出率为51.71%,女性斑块出率为48.6
随着“后基因”时代的到来,针对基因、转录子的测序技术与芯片库建立体系已日趋成熟,转录组学能够从RNA角度对基因的表达与调控变化进行整体阐释,在疾病发生、干预机制的研究中应用价值突出.系统生物学概念与技术的普及为传统医学的机制机理研究带来新机遇,组学技术挖掘广谱变化的特点也与中医的整体观念不谋而合,故二者的结合应用是大势所趋.本文着眼于近10年通过转录组学方法探究针灸作用机制的研究,从实验设计、技术选择、数据分析和研究结果等角度进行整合,探讨转录组在针灸机理探究中的应用策略.
重症康复病房收治的患者较多为气管切开状态,病情严重且复杂,自理能力无,多需要职业陪护.职业陪护是病区内除医务人员及患者之外的另一重要群体.目前,我国职业陪护领域的进入门槛几乎为零,职业陪护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手卫生等院感知识掌握情况较差[1],而且病房日常管理往往又会忽视该群体,由于职业陪护需要24 h照顾患者生活,与患者接触的频率极高,容易造成交叉感染.本院重症康复病房采取多模式干预措施来提高职业陪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例次率,现报道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