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雪枫的爱民故事

来源 :党史文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taoz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江苏泗洪县半城镇境內,有一座雄伟壮观的“雪枫墓园”。这里,长眠着一位抗日名将——彭雪枫。抗战时期,这位将军曾在苏北洪泽湖畔和豫皖等地区立下了赫赫战功,留下了许多十分感人的爱民故事。
  1907年,彭雪枫出生于河南镇平。1944年9月11日,年仅37岁的彭雪枫师长在河南夏邑八里庄战斗中英勇献身。次年2月5日,淮北2万军民于洪泽湖畔的半城镇,隆重安葬了彭雪枫的灵柩,并召开了追悼大会。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同志在联名敬献的挽联中,称这位“文武兼备”的年轻师长为“共产党人好榜样”。2007年9月,是彭雪枫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谨以此篇,颂扬将军,缅怀英烈。
  
  忍痛卖军马
  
  1939年1月中旬,彭雪枫率领新四军游击支队进驻河南永城县书案店后,正值春荒。为了减轻百姓上缴军粮的负担,彭雪枫和战士们一样,节衣缩食,一天只领3分钱菜金,吃的全是高梁面、红芋之类的糠菜粗饭。尽管如此,日子仍然越发艰难,最后司令部只剩下5元钱的家底。眼看部队就要断炊,万般无奈的军需处长资风,只好向彭雪枫汇报,并建议官兵外出挖野菜用以充饥。彭雪枫听后沉思片刻,焦虑不安地说:“这可不行,在这困苦时刻,挖野菜也是与民争食的行为。我们要把一切可以吃的、喝的、用的让给群众。”于是,彭雪枫当即作出了“卖军马,度春荒”的决定。
  听说彭司令员要卖军马,从军需处长到通讯员、饲养员,个个想不通。面对大家的情绪,早有预料的彭雪枫语重心长地说:“当年秦琼为帮助苦难的朋友,卖了黄膘马,今天我们为了革命,还不能卖掉红膘马、黑膘马?卖吧!把我的大红马也一起卖掉!”继而,他又耐心细致地说道:没有马可以步行,行装物品大家分开带。部队没吃的。特别是伤病员缺盐少油可不行。卖了马,可以换来柴米油盐。再说,春种在即,正是百姓用马之时。这样做,正好是军民两利。
  几天后,资风处长和几名饲养员忍痛将几匹军马牵到了集市。当地一位开明大地主,对彭雪枫卖马的义举感动不已,自愿帮助部队解决部分粮食,但不肯要马。为了公平交易,彭雪枫遂令资风处长以8匹军马相赠。后来,军需处又卖了几匹马,从而解决了部队给养,还挤出部分钱粮救济了当地断炊农户。
  
  开凿“新新沟”
  
  1939年9月6日,彭雪枫率领新四军游击支队驻防于河南永城和安徽涡阳
  之间的新兴集。这里四周是一片东西长30华里、南北宽20华里的洼地,名曰“李家湖”。汛期一到,一片汪洋,惟有新兴集犹如孤岛露在水面。
  新兴集南,横卧着一条长达几十华里的高岭子,岭南就是淝河。按理,只要从李家湖挖一条经高岭至淝河的长沟,就能解决水患问题。可千百年来,未兴土木,水患依旧,百姓深受煎熬。
  彭雪枫率部进驻后,亲自深入民众,访贫问苦。经过实地勘察,决心开凿一条通往淝河的排水沟。他首先派出工作组,认真做好岭南群众的思想工作,同时召开军民座谈会,邀请涡阳县县长廖梓英和岭南统治首领张占元等参加。会上彭雪枫推心置腹,坦诚相见,终于使得多方人士形成共识。会后,彭雪枫率领军民冒雨动工。经过一个星期的酣战,终于开凿成一条深2公尺、长10华里的沟渠,从而解决了几个朝代未能解决的水患问题。考虑到这条沟既是岭南、岭北人民团结的象征,又是新四军和新兴集军民共同奋斗的成果,彭雪枫遂将其命名为“新新沟”。
  “沟渠既辟,隐忧尽去;乡里欢腾,万众悦服”。1939年12月29日,由当地民众自愿捐款兴建的一尊高3米、宽4米的碑亭,在鞭炮声中正式落成。碑上镌刻的“彭公雪枫德政碑”7个人字,熠熠生辉。
  
  拒收砀山梨
  
  1940年6月1日,新四军游击支队在驻地砀山附近集会,纪念五卅运动15周年。会议正在进行中,日军突然袭来。正给部队讲话的司令员彭雪枫闻讯镇定自若,机智、果断地指挥反击。他身先士卒,冲杀在前。经过激烈战斗,打退了敌人的偷袭。
  消息传开后,群众欢欣不已。为了感谢新四军打击敌人保护人民的义举,村民们纷纷摘装一筐筐砀山甜梨,成群结队地送到部队驻地。乡亲们将梨放在战士们的桌上,倒在战士们的床上,一个劲地催着战士们吃。
  彭雪枫听到乡亲们抬梨来慰问部队,急忙赶去接待。他代表部队全体官兵对乡亲们的盛情慰问表示感谢,但婉言拒收甜梨。当他知道有些战士收下并吃了梨时,立即集合部队,非常严肃地说:“我们是人民的子弟兵,为人民而战是我们应尽的职责,不能因为打了胜仗,就让人民来感谢我们,就收取人民送来的礼物和慰劳品。吃个把梨算不得什么,问题是我们常说的‘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这不是空话,这是纪律。群众热爱自己的部队,我们应当感谢,可他们现在还很困难,收获一点梨很不容易,他们还指望用这些梨换钱买盐、买油,解决生活问题,我们不能增加他们的负担,再渴也不能吃这砀山梨!”
  彭雪枫的讲话,语调严厉,感情真挚,战士们受到很大的教育。部队解散后,战士们纷纷将梨轻轻地装进筐內,送还群众。吃过梨的战士,主动拿出自己的津贴费交给群众,并表示歉意。
  在场的群众听了彭雪枫的讲话,看到战士们还梨付钱的情景,都感动得流下眼泪,从內心深处发出“共产党好!新四军好!”的感慨。
  
  击毙心爱犬
  
  新四军第四师在淮北与日军的战斗中,曾缴获一条日军军犬。本来战士们打算杀掉这条军犬,给大家改善一下生活。彭雪枫后来看到这条狗虽然凶悍,但很机敏,经过训练会是有用之物,就决定留下它为部队作战起点作用。
  这条狗特别听彭雪枫的话,在他面前显得十分老实。可是当彭雪枫外出后,便一改温驯服帖的脾气,挣脱缰绳在村子里到处乱窜,有时野性发作,嗷嗷怪叫,闹得四邻不安,不少老百姓家的鸡鸭被它咬伤咬死。特别是小孩子见了它,更是十分害怕。群众的不满情绪很快传到了彭雪枫的耳朵里,他很生气,但又有点舍不得打死这条军犬,于是就叫侦察员严加调教。
  然而,这条狗毕竟野性难改,调教时有所收敛,过一段时间,老毛病又犯了。一天,一位老大娘找到彭雪枫,说她家的小鸡被狗吃了。这条狗一次又一次地侵害老百姓的利益,终于使彭雪枫忍痛割爱,决心击毙它。
  就在他拔出枪要击毙那狗时,警卫员急忙上前劝阻:“已经陪给老百姓钱了,不要杀狗……”还没等警卫员说完,彭师长枪一响,那狗便倒在血泊里。
  彭雪枫收起枪,对警卫员说:“这狗我虽然很喜欢,但它屡屡违反纪律,影响我们的军民关系,这是不能容忍的。”
  当乡亲们知道彭师长为了群众利益,击毙了自己心爱的军犬,痛惜之余,都对彭雪枫的高尚行为表现出由衷的敬佩。
  
  登门赔不是
  
  洪泽湖边的老百姓,当年贫穷得打不起砖井,大多依沟傍河挖一个“水井”,饮用里边渗出来的水。
  新四军第四师来到这里后,开始大家都不知道这个小小土井的使用规矩,一些官兵常在里面洗脸洗脚。一天傍晚,彭雪枫和几个警卫员在一户老百姓家的土并边洗脸,这时过来一位老大爷板着面孔,指责他们不该这样做。开始,大家都感到吃惊。一经了解,才知这是群众的吃水井。彭雪枫连忙向老人道歉,而老人似乎还有余气未消。此时,一名警卫员无意之中喊了声“彭师长”,于是,老人走开了。
  晚上,老人回到家里,又后悔,又害怕,连饭也不想吃。正在这时,老人听有敲门声。开门一看,只见彭雪枫带着几个人走了进来。“天哪,这不是来算后账吧!”老人心里嘀咕着。
  彭雪枫笑容可掬地坐了下来,主动提起傍晚井旁的事儿,左一个“对不起”,右一个“不应该”,并和蔼地告诉老人家,他已经传令全体官兵,不准以后再到百姓的土井里洗脸、洗脚、洗衣服。老人听了彭师长一番坦诚的“赔不是”后,不但消除了恐惧和疑虑,而且流下了敬佩的热泪。
  送走了彭雪枫一行,老人那激动的心情久久难平……
  
  (责编 晋 源)
其他文献
“要什么夜餐费?马上给公家退回去!”    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传家宝。建国以后,刘少奇虽然担任党和政府的要职,但仍然保持着革命战争年代的那种艰苦奋斗的作风。  1952年以前,刘少奇住的是一幢旧式房子,共有三间,一间是办公室,一间是会客室,一间是卧室,因年久失修,都已十分破旧。后来,管理部门给刘少奇调了好一点的房子,但他的办公室仍然简单:办公桌、书架、文件柜、一对沙发、一把藤椅,没有地毯
期刊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提出了“八路军要到太行山区创造游击根据地”的指示。随后。朱德、彭德怀、杨尚昆、刘伯承、邓小平等党和军队的重要领导人,率领八路军总部、中共中央北方局,一二九师等部队、机关,先后东渡黄河,开赴山西前线,相继转战到晋东南一带,开辟了以太行山为依托的抗日根据地,并且建立了各级民主政权。整个抗日战争时期,为宣传党的抗战主张,发动群众积极抗日,揭露日寇残暴罪行和
期刊
改革开放30年,北京市房山区韩村河村坚持集体经济发展方向,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全村经历了“吃饱肚子”——“挣上工资”——“住上小洋楼”三大飞跃,2007年,全村集体总资产达到28亿元。韩村河村村民都住上了小别墅,人均楼房居住面积68平方米;只要是有劳动能力的村民,100%就业,人均年工资收入加福利达3万多元。全村文化生活丰富、充实、健康,干群关系、村民关系和谐友善,村民素质不断
期刊
2007年第二期《党的文献》发表了《新编朱德诗词三十五首》,其中选刊了他于1919年11月为悼念亡妻萧菊芳的七首绝句中的四首:  其四  萧娘瘦菊傲芬芳,戎马生涯战事忙。  水月镜花空色相,凤鬟云鬓易经霜。  其五  雪泥鸿爪江城地,薤露歌声古战场。  忍别娇儿在襁褓,几度相思倍感伤。  其六  凄凉不寐竞通宵,针线犹存伴寂寥。  却忆行军迎眷属,为援陷溺共除妖。  其七  何曾婉娈行长乐,空向芳
期刊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屈指算来,我的爷爷离开人世已有25个春秋了。25年来,爷爷的音容笑貌经常会在我的脑海中闪现,闪现的次数远远超过我与他相处15年间见面的次数。我经常有一种冲动,想写写我的爷爷,告诉世人,有这样一个人,曾经在波涛汹涌的革命战争中慷慨激烈、舍生忘死过;曾经以革命的大智大勇把我们的党旗染得更加鲜艳、更加光彩夺目。他是我生命的根源,是我心灵的慰籍,是让我倍感温暖而又永远无法回报的一
期刊
叶剑英提议与中央决策    早在1978年9月下旬,党中央副主席叶剑英就提议召开理论务虚会。这个提议得到中央常委的同意,认为开这样一个会议很有必要。  叶帅为什么要提议开理论务虚会呢?  现在大家都知道,《光明日报》在1978年5月11日发表了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新华社即予播发,《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即予转载,马上引起一些高层人物的指责。在他们后面有当时的党中央副主席汗
期刊
蔡元培执掌北京大学校长时期,是北大永远值得骄傲的记忆,他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使马克思主义在北大可以作为一种学术而进行自由讨论,从而聚首了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运动的启蒙者,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便是由这些人担当的。后来,他虽然和中国共产党有过不愉快的“过节”,但是,他在晚年主事民权同盟、投身全民抗日救亡运动时,又与中国共产党声应气求、殊途同归了。    在好同恶异的东方人中实所罕有    蔡元培任北京
期刊
在革命战争年代,有千千万万穷苦的工人、农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揭竿而起。然而,在浩浩荡荡的革命队伍中,除工农大众外,还有诸多出身豪门的人。听说过这些名字吗?赵宗复、杨盛钦、李凯明、王瑞书、于润沧、于仲莲、王麟庆、段冬生、武广贞、孟芝繁……他们正是这样的人。然而,他们却是阎锡山部分高于的子女。    (一)  历史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了,了解、熟悉他们的人越来越少了。在前仆后继的革命者中,他们没有惊天
期刊
王腾波,原名罗学儒,1920年出生于四川合江县一个望族家庭。受中华民族抗日救亡热潮的影响,王腾波经常参加抗日运动。中学毕业后,她瞒着家人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发誓要在抗日洪流中做一名逐浪腾波的勇士,于是改名为王腾波。  一身戎装的王腾波在延安可是个引人注目的人物。高高的个子,圆圆的脸,还有那会说话的眼睛总是炯炯有神,让清秀灵动的她多了几分帅气。    小小纸条传心意    1940年春,一支由中国延安
期刊
毛泽东主席的问候    1945年8月28日,烟雾迷蒙的重庆传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中共主席毛泽东今日抵渝同国民党谈判。这消息像闪电般冲破阴霾,给国民党统治下的黑暗山城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毛泽东主席由延安飞往重庆后,9月5日,在曾家岩50号接见了妇女爱国运动组织——中国妇女联谊会的同志。他和这些妇女运动的领导人一一握手。当毛主席和钟复光握手时,钟复光小心而又激动地对毛主席说:“主席,您好!我是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