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向性到多纬度:行进式报道的形态演进与传播路径分析

来源 :黄河科技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21455206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一种常用形态,行进式报道从出现以来,由于其能够形成时间与空间相融合的特定互动关系,为实现信息的跨文化传播起到了助力和推动作用。近年来,在策划先行、创意赋能、技术加持等客观条件和传播路径的支撑下,行进式报道正在不断地进行着形态的演进与优化。以《坐着高铁看中国》《沿着高速看中国》等为代表的新样态、新形态行进式报道,沿着中国人耳熟能详的高铁线路、高速公路,通过直播互动、现场采访、纪实游览、文化活动等多元化形式,在改变以往的单向性行进的同时,更多地实现着多维度的空间、内容、形态的变化,彰显
其他文献
以钼酸铵为钼源,硫脲为硫源,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离子液体为溶剂和形貌控制剂,采用溶剂热法制备空心MoS2纳米球(MoS2NBs)。以乙二醇为溶剂,三乙醇胺为还原剂,采用水浴法制备金纳米花(AuNFs)。将空心(MoS2NBs)与AuNFs组装后修饰到玻碳电极表面,进一步固定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识别抗体,再经戊二醛交联、牛血清白蛋白封闭非特异性结合位点,制备NSE的位阻效应无标记光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在最优化条件下,该传感器对NSE的线性响应范围为0.004~2.5 ng·mL
伊马替尼为TKI制剂,在白血病及多种肿瘤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但是男性患者长期服用后可引起生殖毒性。本课题组前期实验表明金匮金肾气丸可以降低雄性小鼠长期服用伊马替尼引起的生殖毒性。为了便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本实验以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HPLC-UV)测定10.00 mg伊马替尼与不同剂量金匮肾气丸联合使用,在人工胃/肠液中孵育不同时间后,伊马替尼与金匮金肾气丸中三个主要成分含量,进一步研究伊马替尼与金匮金肾气丸的药物相互作用。结果发现:金匮金肾气丸中丹皮酚不受药物间相互作用影响;金匮金肾气丸为3.6 g时
详细考察了V和Cr在聚(丙烯酰胺-乙烯基吡啶-N,N′-亚甲基二丙烯酰胺)整体柱上的吸附行为,优化了吸附和解吸条件,并将聚合物整体柱微萃取(PMME)与氟化电热蒸发(FETV)等离子体质谱(ICP-MS)相结合,建立了分析海水样品中痕量/超痕量元素V和Cr的新方法。该聚合物整体柱对V和Cr的吸附效率高,吸附容量大,再生性能好;所建立的方法抗干扰能力强,实现了待测元素V和Cr与Cl、Na、Mg、Ca、K、Br等多种基体元素的分离,进而避免了海水样品中大量盐基体可能产生的对V和Cr的质谱干扰,消除了基体效应。
利用水平分辨率为0.25°×0.25°的ERA5小时再分析资料,采用CWR-MEM方法和EOF方法对2014—2018年青海省降水、水汽、水凝物及空中云水资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青海省年降水分布呈东南多、西北少阶梯性递减特征,空间分布极不均匀。水汽分布带主要为北部的柴达木—青海湖—河湟谷地分布带、西南部的可可西里—治多—杂多分布带和东南部的巴颜喀拉山—黄河河曲地区分布带;水凝物和降水分布特征类似,
本文对液/液界面电分析化学近年来的进展进行了综述,特别是结合我们自己的工作,对探讨液/液界面微观结构和构筑新型液/液界面方面的进展进行了重点介绍。目前通过理论模拟和各种实验技术的应用,液/液界面微观结构已初具轮廓;可供选择的有机相也得到了一定的拓展。这些进展为该领域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并指明了方向。
利用喀什河流域山区2017-07—2018-06大气降水同位素数据,以及流域山区温度、降水气象资料,分析了降水中δ18O、δD和氘盈余(d-excess)变化特征,讨论了δ18O与气温、降水量的关系,通过利用HYSPLI模型追踪分析流域山区大气降水的水汽来源。结果表明:(1)流域内降水中δ18O季节变化明显,夏季δ18O同位素富集,冬季δ18O同位素贫化。(2)不同降水类型中δ18O、δD的关系差
基于牛顿环干涉实验中,相邻两个干涉圆环所在位置处,在竖直方向上的空气层厚度差为二分之一波长,将移动读数显微镜测得的干涉圆环直径数据作为横坐标,由干涉圆环级次差确定的空气层厚度差作为纵坐标,进而对牛顿环仪中平凸透镜球面所在的大圆方程进行拟合通过拟合,得到的大圆方程获取平凸透镜球面的曲率半径值.实验验证表明,新的实验数据处理方法所需测点少,过程简单,结果可靠.
对于内壁光滑的圆柱状金属管,从开口处观察可以发现亮度不连续分布的光环.本文利用平面镜实验初步验证了产生该现象的基本原理.通过建立模型,运用MATLAB进行模拟,对该现象产生的基本原理进行解释.最后采用实验与模拟结合的方式对影响光环的系列因素进行探究.
将金铂合金纳米颗粒(AuPtNPs)修饰单壁碳纳米管(SWCNTs)多孔电极阵列,与琼脂糖水凝胶电解质相结合,构建了柔性可穿戴式电化学氧气传感器。该传感器通过光敏印章技术,在聚偏氟乙烯(PVDF)滤膜表面构筑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的高精度电极阵列图案,并利用减压过滤实现SWCNTs和AuPtNPs的依次沉积,从而制备出具有良好导电性、电催化活性和多孔性的柔性电极阵列。在此基础上,采用掺杂了磷酸盐缓冲溶液和表面活性剂的琼脂糖水凝胶作为准固态电解质,制备出可穿戴式的电化学氧气传感器。该传感器对2.5%~3
富鸟嘌呤的单链核酸在一定条件下可通过折叠形成特殊的G-四聚体和G-三聚体核酸高级结构。该结构和功能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可作为多功能的信号元件在各类生物传感器的构建中发挥作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因其具有灵敏度高、易于微型化、成本低廉及分析速度快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目标物的分析检测中。近年来,随着现场检测、快速检测成为体外诊断的一大热点,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聚焦于开发G-四聚体和G-三聚体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本文针对G-四聚体和G-三聚体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金属离子、有机小分子、核酸和蛋白大分子及酶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