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语文人教版课本中插图功能的运用研究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wz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插图在语文课本中是非常常见的,这些插图不仅生动有趣,而且可以对课文中的某些场景进行反映,对教学活动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对于教师而言,需要认识到课本中插图的功能所在,通过合理有效的手段将插图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起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课本中的插图能够发挥的作用,然后结合其具体的作用,分析了实践教学运用的相关策略,希望可以对初中语文教师起到一定的参考帮助。
  【关键词】初中语文 插图 功能 运用
  插图就是课文本中插入的一些图画或是图片,这些插图与课文内容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两者能够形成彼此对应。也就是课文所描述的内容可以从插图上得到验证,插图也可以将课文所描述的内容具象化,给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对插图进行巧妙的利用,以此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与拓展,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一、插图的功能作用
  从初中语文教学实际来看,插图所表现出的功能作用是多方面的,具体说来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第一,插图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学生还处在一个比较爱玩的年纪,因此在日常的学习中,学生容易出现对学习没有兴趣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存在,直接降低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出现开小差的情况。而教师如果可以将课文中的插图运用起来,结合插图进行教学活动,必然可以重新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插图可以对课文进行补充和拓展。初中学生尚未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理解能力水平较低,因此在面对一些课文的时候容易出现理解不到位的情况。这一问题会导致学生的后续学习出现偏差,从而降低了整体教学效率。而对插图进行巧妙利用,可以通过实际的插图对课文内容进行具象化的分析,让学生从图中对没有理解到的地方实现深入理解。
  第三,深化课文,提升内涵。在语文教学中,对课文主旨内涵的理解是最为关键的,也只有理解到课文的内涵主旨,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才能算得上是真正学懂了这篇课文。而插图在某些时候就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部分通过言语讲解难以理解的东西,可以从插图中体现出来。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对插图的实践运用
  1.巧用插图,激发学生兴趣
  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对插图进行合理的利用,由此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氛围。具体说来,教师可以事先将要教学的课文中的插图截取下来,在课前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示,让学生对图片进行分析讨论,比如图片中的人物形象如何,其神态举止怎样,等等。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可以让学生变得活跃起来。然后教师再引入实际的课文展开讲解,并且不时结合插图进行对比分析,这样必定可以让学生对课文理解更加深刻。比如,在教学七年级《观舞记》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先把课文中的舞蹈插图截取下来(下图1),通过多媒体在上课前进行展示。然后提出三个问题:1.分析图中人物是哪里人。2.分析图中人物形象的内在含义。3.分析图中人物肢体语言。通过这样三个问题,学生纷纷开始讨论,从而得出对应的结论,即图中人物是印度人,其人物形象展示了一个舞蹈的少女,肢体语言则是对舞蹈内涵的表现。
  2.妙用插图,实现教学拓展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拓展,才能取得更加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对插图的使用,在讲解课文的同时,结合插图对课文没有描述到的内容进行拓展分析,这样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实现更加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比如,在教学《木兰诗》的时候,全诗主要是对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进行了描写,尤其是对于花木兰在这一过程的现象转变着力很深。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能就会产生很多疑问,比如一个女孩子是如何做到上战场杀敌的?如如何隐瞒身份不被发现的?是如何在战场上表现的比男人更加勇猛的?这些问题从诗中比较难以找到答案,因此,就可以通过课文中的插图进行拓展。从课文插图可以发现,花木兰站在山崖边,面前是大片浪花,其一身盔甲,手牵骏马,骏马高高跃起。花木兰的身上配着长剑、羽箭。从骏马的姿态可以看出,其高高跃起代表了实力的彰显,这也是对花木兰的一种侧面烘托。而面对大海则表现了花木兰克服重重困难的决心和实例。通过插图分析花木兰的人物形象及相关问题,必然可以得出更加有效的答案。
  3.活用插图,深化课文主旨
  对课文主旨的理解是很重要的,这可以通过插图中所包含的某些信息达成这一目标。比如在《邓稼先》这一课中,教师可以通过插图对课文的主旨进行分析,同时深入探讨邓稼先个人形象。可以看出,插图中近处是邓稼先,远处是蘑菇云,由此可以明白插图是对邓稼先在原子弹研究上的描写。而图中邓稼先的表情淡然,同时含有些许笑意,这既是对研究成果的欣慰,也是对实现了国家强大的喜悦。
  插图在语文课文中普遍存在,要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就要对插图进行合理的利用,结合插图展开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拓展教学内容、深化课文内涵,实现语文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建伟.对语文课本插图的开发利用——以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为例[J].新余学院学报,2012,01:144-147.
  [2]李彩彦.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插图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教育探索,2013,01:50-51.
其他文献
作业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一个窗口。但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老师在布置作业方面,很少顾及学生的学习水平、智力以及个性发展的差异,均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让学生“平等”地完成老师每天所布置的作业题。这样,学习好的学生就会感觉“吃不饱”,水平一般的学生难于提高,特别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却“吃不了”。作业经常出现抄袭、马虎应付、不能按时完成,或是购
期刊
【摘 要】情境教学历来是各学科爱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从建构主义和多元智力理论两方面分析了创设情境对生物教学的重要性,总结了生物教学中创设情景的几种方法,以及运用每种方法时应注意的问题,以提升新课标下生物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课标 情境教学 建构主义 多元智力  在新课改中,为了实现高中生物教学向高中生物教育的转变,除了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艺术、教学模式的改革外,更应注重高中生物情境的创设
【摘 要】根据高中英语课程新标准要求,教师教学观念需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需随之不断改进,使教学质量与学习效率得到提高。作为一门语言学科,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有较好的语境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教师在高中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探讨了在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中应如何实践运用小组合作
【摘 要】本文以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当中“溶液的形成”这一课时内容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针对该章节知识内容在初中化学当中所占据的地位进行论述,并在此基础上,建设性地提出了相关的教学设计。希望凭借此次经验交流,本文能够给予正在进行高中化学教学的学校教职员工一定有价值的参考,同时也希望本篇文章能够发挥出抛砖引玉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化学 溶液形成 内容分析 教学设计  自我国进行了又一次新课程改革之后,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误诊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01/2008-12我院收治的128例异位妊娠的误诊资料。结果:误诊为早孕61例,先兆流产39例,不全流产9例,盆腔炎10例,子宫出
【摘 要】语文德育,即语文学科中的德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这不仅由“教学的教育性”这一教学属性所决定,也是由“语文的人文性”这一学科属性所决定的。但从目前的研究文献梳理和当下语文课堂实践来看,语文德育往往是将德育作为语文教学的附庸。具体而言,在形式上,或以贴标签的方式强加在教学活动之中,或以说教灌输的方式强迫学生接受;在内容上,大多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分,缺少道德教育应有的意蕴。  【关键词】
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中,玉溪市红塔区凤凰路街道办事处党政班子领导注重边学边改,在对照检查阶段,他们实实在在地深入 In the study and education of the
学位
新课程标准倡导“创设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决数学问题”的教学模式,其中“创设问题情境”环节是一节数学课是否“高效”的关键。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不但可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是全面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谈谈自己的一
期刊
【摘 要】一个人的写作能力可以间接反映出他的语文综合水平,而作文在语文中所占的比重是相当大的。不仅在应试阶段,今后的工作中,生活中,扎实的文字功底也能成为我们成功道路的铺路石。然而现在很多初中生在写作时是冥思苦想,绞尽脑汁,难以下笔,这反映出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写作素材的匮乏。而写作素材的积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从不同地方逐渐积攒。笔者将从生活,课本,课外书,网络四个不同的方面浅谈初中生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