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tiāo促织”还是”挑tiǎo促织”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aa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17年9月新学年开学起,全国中小学校语文教材统一采用新版本,原先“一纲多本”的时代正式终结。新语文教材最明显的变化之一,就是古诗文篇目大幅增加,小学6年12册共选优秀古诗文129篇,占所有选篇的30%;初中阶段古诗文共124篇,占所有选篇的51.7%。
   古诗文的增加,给我们一线的中小学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即要求掌握古诗词格律的基本知识及古字音的正确读法。下面就以新教材中的叶绍翁的《夜书所见》为例,分析多音字该如何正确识读。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第三句中的“挑”该读第一声(阴平)还是第三声(上声)呢?
   教材中标注为上声tiǎo,理由是:“挑”的意思是“用细长的物件逗引”,可理解为“挑(tiǎo)逗”。而“挑(tiāo)”一般应该是重物,如“挑担”。这可能也是大部分老师的看法,如陈昌发[1](2006:106)认为:“遇到多音字,我们要根据这个字词的意义来判断它读什么音。”“这句诗的意思是儿童用竹棍等挑动泥土,翻找地里的蟋蟀。”即应该理解为“挑(tiǎo)动”“拨动”。
   但是这样的看法,即“以意义定音”,其实是有问题的,下面4组例子均引自《现代汉语词典》:
   挑剔——挑衅、挑刺儿——挑花儿、挑重担——挑大梁、挑三拣四——挑灯夜战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挑剔”有“挑毛病”的意思,故意找碴,“挑衅”是“借端生事,企图引进冲突或战争”。两者的程度轻重不一样,但就“挑”的意义而言,实在看不出有多大的差别。另外几组,“刺儿”和“花儿”都是纤细、轻巧的东西,为什么一个是“挑(tiāo)”,一个是“挑(tiǎo)”;“重担”和“大梁”都是指称粗重的物件或其引申义,可是“重担”是“挑(tiāo)”,“大梁”却是“挑(tiǎo)”;“挑三拣四”的“挑(tiāo)”呢,似乎有一点“挑选、拨动”的意味,与“挑(tiǎo)灯:挑起油灯的灯芯”动作上也难区分。
   可见,“以意义定音”是不准确的,至少是有困难的。
   如果从格律入手,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古代诗歌的分类有不同的标准,从格律上看,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根据王力先生[2] (1977:13)的说法,古体诗就是依照古代诗体来写的,从《诗经》时代到南北朝时期都算是古,因此,所谓依照古代的诗体,也就没有一定的标准。从唐代开始,格律诗(即近体诗)慢慢成型,在诗韵、平仄、对仗等方面都有许多要求,可以概括为四个特点:(1)每首限定八句(超过八句的称长律);(2)押平声韵;(3)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4)每首必须有对仗,对仗的位置也有规定。
   绝句比律诗的字数少一半(也有人称为“截句”),可以分为古绝、律绝两类。古绝不受格律诗规则的约束,可归入古体诗一类。律绝不但押平声韵,而且依照格律诗的平仄规则,每一句的平仄都有规定,就等于半首律诗。
   这首《夜书所见》就是一首律绝,其平仄格律属于“平起平收”型,即:
  
   以此推断,第三句中的“挑”应读阴平,才符合格律。虽然它处于第5个字的位置,律诗有所谓“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但这个说法是有条件的,并非处处可以“不论”(参见王力1977:34,此处不赘述)。从全篇格律来考虑,此处必须是平声。
   赵秀红[3](2017:53)也认为按格律应该读平声,不过他把“挑”的意思解释为“舀水灌入洞穴”,读音是“tāo”,并引用南宋词人张镃的《满庭芳·促织儿》:“儿时曾记得,呼灯灌穴,敛步随音。满身花影,犹自追寻。”“灌穴”即古时抓蟋蟀的一种方法,将水灌进蟋蟀穴,逼迫蟋蟀出来。《聊斋志异》中《促织》一文也有记载。由此可以推知,张镃和叶绍翁同是南宋时期的诗人,叶绍翁诗中写儿童“挑促织”,也应该采用了用水灌洞来捕捉蟋蟀(促织)的方法。
   我们认为,这样的解释比较牵强。查《辞源》(P1255),“挑”中古音有土刀切、吐彫切、徒了切三个读音,其中土刀切下注“挑达”,意为“往来自由貌”,引朱熹《集传》:“挑,轻儇跳跃之貌。”后多用为轻薄义,写作“佻”。
   多音字的辨识,大部分可以根据意义来,即不同的读音代表不同的意义。但也有一些音、义容易混淆,尤其是由于从古到今,音义的演变是不平衡的,因此就導致了部分字音“吃不准”。这种情况下,如果能运用古诗词的格律等方面的知识,“以格律定音”,就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当然,“以格律定音”定的是古音(古声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面对初中生、小学生,一味强调古音的读法也不现实。我们的看法是,如果某个字音已经“统读”、且意义不会发生分歧,就以“统读”音为准;如果音、义有分歧,那么就以格律的要求来定音。
   参考文献:
   [1]陈昌发.小学教材中古诗词常见误读音之辨.小学语文教学.2006年第7、8期.
   [2]王力.诗词格律[M].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12月第2版.
   [3]赵秀红.古诗词常见误读字音辨析.语文知识.2017年4月下(总第342期).
其他文献
《论语》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思想精华的凝聚,其中汇集了众多的教育思想,经后人总结主要有“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行相结合”“乐学”等等。本文中笔者主要探讨了“学、思、行”相结合的教学思想,以及这种思想在当今语文课堂上的运用。  一、“学思行”相结合在《论语》中的体现  “学、思、行”相结合的教育思想可以理解为学习、思考、实践三者相结合。在论语中,有多处明显体现出孔子的这种教育思想
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引起了小学语文教学和研究的许多同志的关注.如何科学有效的组织听说读写训练,对于提高小学语文教
[摘要]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加快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本文在探讨信息化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概述了陕西信息化发展的基本情况,提出了促进陕西自信息化发展的思路对策。  [关键词] 信息化发展陕西
<正> 心力衰竭(心衰)的流行病学特征、病因以及预后情况存在性别差异。女性心衰患者较男性患者表现出更多的临床症状,更容易引发高血压、糖尿病和持续性心脏收缩障碍。而且,
对于都县稻瘟病的症状及发病原因进行分析,阐述了综合防治稻瘟病措施,为稻瘟病防治提供了思路。
对徕卡DNA03电子水准仪线路测量模式及GSI-8数据存储格式进行了研究,基于Visual C++6.0平台MFC对话框,编写GSI-8数据格式向Excel电子表格水准记录簿格式的转换软件,实现DNA系列电子水准仪内置的5种线路测量模式GSI-8数据自动向满足国家水准测量规范的Excel电子手簿记录格式转换,测站各项限差指标自动检核并定位,水准测量等级满足从一等到四等以及等外水准的要求,相同等级和
《我和祖父的园子》选自萧红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作者从儿童的视角,记述自己的童年,重点描写了家里的园子,是祖父的园子,也是作者的后花园。《我和祖父的园子》用诗一样的语言,带我们走进具有童话色彩的、漂亮的、明丽的园子,通过园子,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和对亲人的怀念。  一、现实的花园  《我和祖父的园子》中的花园是有故事的花园,描述了作者和祖父的亲情。祖父慈祥温和,孙女调皮可爱充满幻想,祖孙在园
朗读是一种人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的语文学习活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和内容”中多次提及“朗读”,对不同学段有着不同的要求,但“正
在较差地质条件、不同填筑材料情况下,用素混凝土桩和搅拌桩进行了城市道路路基处理的原位试验,分析了超孔隙水压力、桩间土分层沉降、附加有效应力、路基深层土的侧向位移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