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之爱应勇于放手

来源 :杂文月刊(选刊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bx1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有大学生辅导员吐槽称,被学生的“幼儿园问题”搞得哭笑不得,比如“饭卡掉厕所里了怎么办”“室友不讲卫生怎么办”“在医院怎么找到医生”……解决这些问题是基本的生活能力,无奈在一部分大学生那里,却成了拦路虎。
  其实,本该断奶却没断奶的问题,不仅大学里面有,在不少年轻家庭中也常见。比如,不少“80后”“90后”明明结了婚,却依赖父母打扫卫生、洗衣做饭、收拾家务,让小家庭不独立,大家庭受拖累;小两口一吵架,第一个念头不是夫妻沟通、化解问题,而是打电话“各找各妈、各求外援”,把两个人的问题变成了两个家庭的冲突……这些没站稳自己脚跟的小家庭,一旦有了孩子,劳累辛苦再加上育儿、代沟等冲击,往往让三代人都很受伤。
  应该承认,相较上一代人,当代年轻人独立意识更强,心理成熟也更早,很多人从大学乃至中学时代起,就獨自面对学习和生活的挑战。但同时也不可否认,部分年轻人的确存在基本生活能力不足的问题,这背后有着复杂的成因。比如有些独生子女的“心理哺乳期”比较长,对父母存在依赖心理;学业、事业压力大导致无暇他顾;家庭结构变化带来的老人溺爱,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转型的结果。人们在吐槽和指责的同时,也应当深入这些因素背后,帮助年轻人尽早“断奶”。
  从家长的角度,“不忍”是导致一些年轻人无法断奶的客观原因。一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不忍孩子劳累,要求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其他事情都不用操心”,在生活上给予过度照顾,忽略了对孩子基本生活能力的培养,也容易让孩子过分地以自我为中心,影响与他人的沟通、交流。从年轻人自身的角度,也存在不想干、不愿干的主观原因。很多人长期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舒服懒惰惯了,既缺乏干家务的能力,更没有干家务的兴趣。
  父母对子女的爱,应该体现为勇于放手。有人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将不断目送孩子的背影渐行渐远。养娃一生,的确如此。从在怀中须臾不离,到蹒跚着挣脱母亲怀抱;从哭闹着不去幼儿园,到青春期对外面世界无比憧憬;从独自一人赴外地求学,到组建小家、生儿育女……这是人生的规律,不仅饱含父母“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的牵挂,更是一个人渐渐具备独立生存能力、可以自立于世的体现。
  母乳虽好,但久不断奶,也会导致营养不良。所以,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长远。孩子终有离开父母的一天,你终究要目送他闯荡世界的背影,你是希望他被照顾得像温室花朵却不知如何应对外面风霜,还是希望他有生活能力傍身,不管遇到任何问题,都能从容应对?所以,该断奶时当断奶。
  摘自《人民日报》2017年6月13日
其他文献
英国小说家斯威夫特写过一部奇书《格列佛游记》,主人公格列佛在海上遇险,被小人国民救起。为了报恩,他帮小人国与邻国作战,将敌方几十艘战舰的锚链一把揽起,就那么蹚着海水拖了回来。以后他又见识了大人国、巫人岛、马国等。大人国的居民足有教堂塔尖儿那么高,格列佛只好睡在洋娃娃的摇篮里。  无独有偶,中国古典小说《镜花缘》中也提到小人国、大人国。小人国国民身高不足一尺,儿童只有四寸。因怕被飞鸟叼走,老幼出行时
期刊
历史是什么?  历史,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是研究人类变化和社会兴替的重要的人文学科。从这些定义上看,对于人类来说,历史的地位是非常之重要和“高大上”的。  诚实地说,对于这么高的评价,很多人是不能理解和不屑的,认为历史是一门“无用之学”,总会有人疑问,为什么有的人要忽略物质上的诱惑、忽略能创造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实用技术去研
期刊
命运坎坷的莫言生不逢时,在他上学的年龄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和混乱动荡的“文革”。他5岁上学,11岁时辍学成为一个“广阔天地”里的牧童。可怜的他,连一纸小学文凭都没拿到。  在历经周折入伍之后,莫言于1984年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拿到大专文凭。在军艺就读两年,主要是听一些知名作家、学者授课。在求学期间,他坚持有选择地上课,觉得价值不大的讲座就干脆不听,到宿舍自学和写作。成名作《透明的红萝卜》和
期刊
如今,各类“微商”纷纷抢占高校市场,一些在校大学生也兼职做起了代理或代购。然而,不少人却频频遭遇陷阱,或是所销售产品与上级代理描述不符,或是交了钱却收不到供货商发货,有的学生甚至误入传销网络。而高校对于学生涉足这一领域,往往没有明确的监管和指导措施。  这正是:  一入微商深似海,  创业未捷财先败。  维权整治莫等闲,  休教学子空余哀。  摘自《人民日報》2017年5月11日
期刊
愧:“心”中有“鬼”,所以才会惭愧。  骗:一旦被人揭穿,“马”上就会被人看“扁”。  劣:平时“少”出“力”,到头来必然差人一等。  值:正“直”做“人”,应是人一生追求的价值。  债:欠了别人就要偿还,这是做“人”的“责”任。  协:要“办”成一件“十”分成功的大事,必须靠大家共同努力。  迟:落伍者往往只是比别人晚“走”了一“尺”。  令:“今”天努力一“點”,明天才有资格指挥别人。  舒:
期刊
又是一年高考。将时针倒拨40年,1977年的中国,中断11年的高考重新恢复,570万考生从农村、工厂、部队走进考场,推开希望之门。恢复高考连同一系列改革措施,让中国社会迎来了科学和知识大放光彩的春天。  对于恢复高考深远意义的探究,40年来始终未曾停止。人们纪念这一有着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为中国回归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正轨而庆幸,为人才向上流动的渠道得以疏通而欣慰,为重新确立“知识改变命运”的理念而
期刊
教科书上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似乎不够全面,其实,人还是宇宙万有的总和。这个世界是因为有了人而有意义。人不但与人结成各种关系,人与事与物也在关系中。我们每天做事,其实是在处理关系。比如人与石头,就构成了各种各样的关系。人在登山时,借石而上,人是被石头托举起来;人头上悬巨石,石头就成了威胁;人依石而站,彼此相依,這世界就在亲近中;人与石相安无事,我是我,石是石,这也是一个关系,体现的是安稳与平和
期刊
1929年,著名老生演员马连良在《甘露寺》中的“劝千岁杀字休出口”那段脍炙人口的唱段,灌成了唱片出版发行,很是热销。当时,有人听了这段唱后给他指出:“他那个二弟寿亭侯”一句唱词里,“寿亭侯”一词应当是“汉寿亭侯”,而漏了一个“汉”。马连良很重视这个意见,立即对此进行了核对,结果得知,“亭侯”是官名;“汉寿”是封地名,如果把“汉”字去掉,就讲不通了。但是,这个错误的形成,却是长期师承的结果。因为这句
期刊
几年前,我采访过一位企业家,他带我参观他的工厂。参观职工宿舍区域时,我看到在职工宿舍楼的后面,竟然养着几只鸡,还种了一些菜。旁边还有一对年迈的夫妻,悠然地坐在树下乘凉。  我十分不解,问那位企业家:“在您的公司里,还有这么大年龄的员工吗?”他笑笑,说:“那是我的两位长辈,他们无儿无女,老了就在我这里养老了。”  我当时“哦”了一声,也没多想。后来,在另外一个场合,我遇到那位企业家的一位朋友,又说起
期刊
“衣锦还乡”是个常见的典故。《史记》记载,楚霸王项羽攻占秦朝的都城咸阳后,有人劝他定都关中,但项羽思乡情重,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这本是楚霸王痛失帝业的一大关节,大家都熟悉。  后来,“衣锦还乡”就成了一个成语:离乡游子功成名就之后,都要荣归故里,光宗耀祖,帮扶乡亲,建设家乡。比如,吴越王钱镠就曾经这样做过,而且,不仅自己“衣锦”,还将家乡临安的树都披上锦绣。于是,吴越钱氏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