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佛大学读书 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来源 :传奇故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ugjl012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10分钟都要精打细算///
  我记得拿了哈佛offer,还在办签证的时候,学校就给大家都发了一本《Survival Guide》。都是哈佛往届学长学姐的“经验谈”,比如,其中写道不要带自己心爱的小说,因为你根本没有时间去阅读它。
  等我到学校的时候,发现学习真的很紧张,学习量非常大。我当时住在四楼,洗衣机在地下室,一开始还能做到一星期洗一次衣服。美国和中国不一样,没有阳台可以晾衣服,要花一个小时洗衣服再在到烘干机去烘一个小時,所以大概是两个小时的时间。
  很快我就发现连一个星期洗一次衣服的时间都是没有的。我住在四楼,拎衣服到地下室再回来要10分钟;等到一个小时衣服洗好了后,再下去拎上来,又要10分钟。然后我需要把衣服再送去烘干机,来回又要10分钟。拿到干的衣服后,又要叠一叠,整理好到衣柜,又得10分钟。所以如果没有意外,每次都卡得很紧的话,至少也需要40分钟。在哈佛一个星期要抽出40分钟太奢侈了。
  ///不管你多优秀都有可能被淘汰///
  在哈佛读书的时候,所有的作业都是课前完成的,不管你学的是什么。像是学游泳,先把你扔到游泳池里,让你自己扑腾几下,然后教练再来跟你说要怎么做。因为你之前已经有一些动作记忆了,所以后面再来练习的话,效率会更高。
  大家都知道哈佛用的是案例教学,课堂上没有原则性的东西可以让你记笔记,都是非常灵活,根据case的实际情况来的。但是每次上课之前我们都是累成狗,研究各个案例,和同学讨论,所以上课的时候效率极高。下了课都不用复习,因为记得很清楚,哪怕是现在有人跟我讨论某个案例,我都还记得什么事情发生在什么节点上。
  当然这意味着,你一门课的准备时间非常多,每天下午3点钟下课后,就要开始准备下一节课的东西,每一个案例需要准备2-3小时,一天一般需要准备个2-3case,也就是4-9个小时!
  而且这还不是全部的工作,晚上4-5点钟可能还要去参加公司在学校举办的presentation,7-8点钟会受邀和高管吃饭,再去参加公司的酒会等等。你可以感受一下这个生活的节奏,每天都是必须高效率地安排时间,都是以分钟为单位在抓时间的。除此之外,你还会希望有个人生活,比如参加一些社团协会。如果你还想在社团里有一些成绩的话,想想一下这些时间要怎么分配吧。
  另外,在哈佛,有个规定就是每门课必须要有10%的人不及格。那么不管你有多优秀,你只要在最后10%,就意味着你要被淘汰。
  因为这样一个淘汰制,每年班级里都会有人被退学。所以高度的压力,也是哈佛生活的特征。因为实际上班级里没有不认真学习的人,每个人也是极其聪明的,那么你就要时时刻刻往前冲,不能掉下。
  ///哈佛的那些年带给我的改变///
  我感觉最显著的改变就是变得更加“well prepared”了。以前还是蛮凭直觉做事情的,越到后面感觉自己会越勤奋吧。
  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到同学的影响,他们不管是面试、上课,他们的认真程度,让当时的我是十分惊讶的。
  我觉得当竞争激烈到一个程度的时候,其实上各个竞争方之间的智商层面是所差无几的,而最后那个比较成功的人,我想就是愿意比其他的人往前再走一步吧,而这一步,就需要非常好的well prepared才能够做到。
  还有一点,就是我做一件未知事情时的自信变得更强了。就好像做很多事情,你也不知道它最后结果会如何,但是在哈佛的经历后,我处理这类事情的时候,胆子变得更加大,能够基于已有的信息快速做出决策,不太害怕未知的不确定性,敢于去提出一些问题,这些对我来说是很大的一个变化吧。
  ///怎样才能申请到哈佛///
  理解和准备好实质的东西才是关键,形式上是去做义工还是去国外交换都不重要。你一定很想知道你需要做什么,做多少。但你真正应该思考的是国外的名校到底想要什么人,为什么要这些人。
  我有个简洁的概括:学校招你,是因为觉得你在某个领域是很有前途的,希望你能够在这个领域继续发展下去。在入学前,都是本科生,你没有世界级的成就,他就是看你这个人有没有潜力在将来做成什么样的事情。这就是你在文书中,要给招生官看得东西。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则:
  1.你是不是非常想在这个领域里做出成就?对它有没有非常高的passion?
  有些同学可能GPA不是最高的,但是在喜欢的领域中却是有天赋的。比如学设计的同学,对设计有想法,也画得很好,GPA可能不是第一名,但是通过在这一领域的展示,是可以获得招生官的青睐的。
  2.综合素质
  对于商科或者文科可能比较好理解,其实理科的话也是非常重要的。在美国做科研,不是一个人完成的,都是需要teamwork,去说服导师让你开展这个项目等等。
  那这些实质性部分,如果自己想清楚了,就可以选自己的路径去加强和完成。比如说,真正有热情投身于公共事业的,可以去完全不知名的NGO去实习,去理解第一线的中国NGO的情况,完全不需要跑到非洲,这样的同学写出来的理解,反而容易被最一流的学校录取。
  比如有同学,将来真的想在商业领域成就事业,那么就应该抓住任何可以利用的机会锻炼自己的领导力,做社团等等。对于学校来说,他们更在乎的是,当时你是怎么想,在你的环境中,做的有多好。
其他文献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我和阿中哥哥”。  相信大家现在对“追星女孩”和“饭圈女孩”这些词已经非常熟悉了,因为在今年的暑假,我们追星女孩儿一起追了一颗全世界最最耀眼的星。他出道七十年,拥有十四亿铁粉和世界级的超高流量,七十年来不论发生什么他都坚定地站在粉丝们身前,为他们扛下所有风吹雨打,他是全世界最好的阿中哥哥,他的名字叫中国!  前段时间我在微博上看
期刊
每个人的生活中都充斥着数不清的喜悦、悲伤、微笑、哭泣。生命赐予了生存的价值,虽然我们不曾明白其中的真正意义,却始终有着对它最永久充盈而无法摈弃的希望与信念。于是,我们期待着以幻想的形式去温习生生世世轮回里的记忆,模糊幻想里熟悉的人,熟悉的事,熟悉的角色与环境,虽然有时捉摸不定,但却可以不必为应对陌生而疏远了现实世界的自己。  一个人,如果不能做到让眼前的生活充实美满。  那么,至少要让记忆深处的另
期刊
为了看见云的渺渺  自愿舍弃双脚  做只没有脚的鸟  一边飞翔一边鸣叫  即使劳累  也会变成诗人笔下得美妙  或许飞不到尽头的我  会被别人耻笑  看那傻鸟  连脚都没有  可我心中的執着  和流过的汗水  在这九霄之上  让光晕变成信仰  我的渺渺云  就在那里  直到后来  世人叫它七彩祥云
期刊
我明天就要离开这里了,这个几乎陪伴了我人生中最珍贵的三年的地方。  我还记得刚开始因为熟悉了自家的三楼视角而产生对租住在二十八楼的恐惧感,那时写字台前的我甚至不敢靠近任何一扇窗户;我还记得在深夜一边听着窗外跨年的鞭炮声一边盯着桌上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抽泣,那时的我还在日记本里固执地一笔一划着“没有在深夜里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我还记得多次被夏夜的倾盆大雨所惊醒,疲倦的我倚在枕头上,雨直接击打
期刊
想做个大侠   喝酒吃肉 四海为家   不必烦心世俗的忧愁  不必在意成绩的脸色   想做个大侠   潇洒肆意 仗剑天涯   我可以挽出一朵漂亮剑花   也可以骑马踏云游遍天下   但我终不是大侠   必须在题海中浮沉   作着与圆锥曲线的斗争   只能把梦想种下   然后,靜待它发芽
期刊
我之所以能考入北京电影学院,是因为老师觉得我有一张适合大银幕的脸,不笑的时候,脸上有一层悲伤感。也因此,我在学校演的角色都很正。可万万没想到,我却因为《武林外传》这样一部喜剧走红。  年轻的时候,“红”好像是件容易的事。我甚至来不及反应,瞬间就飞上了天。  《武林外传》和《潜伏》这两部剧火了之后,我又赶上了微博时代。参加活动的时候,主办方介绍我,有时直接说“微博女王”来了!那几年里,我就像搭上了一
期刊
仰望鲜红的五星红旗,我的心与它同样在清风蓝天下激荡,同样是热烈不羁的,同样是一片深红色……  很小时,我懵懵懂懂,望着天空那一抹鲜艳的红色,我并不知道那意味着什么,只依稀记得每周一的早晨,因为不用上早读而开心地参加升旗仪式。  上了中学,升旗仪式周周进行,冬天天色朦胧,全校的师生全聚在一起,排队站好。微风在耳边轻抚,灰蒙蒙的四周变的一片安静。大家肃立着,在乐队的演奏中,四个少先队员护卫着国旗,走到
期刊
青青老山层林染,润泽湖畔常流连  记得刚到学校的那会儿,学长就跟我们调侃:“你在南审毕业以后可能会很难买房,因为在这里待了四年后会对环境很挑剔。”  这是因为学校前有(长江)罩,后有(老山)靠,是块天然的风水宝地。  南审就在老山脚下,环境好,绿化面积高达70%。每年春天,学校里的各类花也都开了,桃花、梅花、樱花、玉兰花都在暗自较劲儿,估计是为了能让我们的镜头捕捉到它们的美。在后山有个花房,学校里
期刊
一说到网络空间安全这个专业名称,想必各位同学的第一反应是“你们该不会是做黑客的吧”,这句话不能说错,但也不完全对。这个专业究竟是什么样的,对我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呢?下面就让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学习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我们是黑客吗  首先,我要为“黑客”一词正名。也许大部分人对黑客的理解就是用计算机远程窃取他人的信息,或者通过一台笔记本潜入某重要机构窃取机密和搞破坏的人。其实
期刊
爷爷对枣情有独钟,当年村小选址时候,保住枣树是爷爷提出的唯一条件,他不要任何补偿,只是要了枣树。  这棵枣树,它生长在两块大石头中间。大石头一左一右,像极了两个心房,更像两个乳房,枣树像个孩子,埋着头,吮吸着日月精华,而后枝繁叶茂,挂满颗颗红枣。  爷爷说,枣树是他们农耕的时间表,当他们忘却时节的时候,都会来到枣树下看看。便形成了“枣发芽,种棉花”、“七月十五枣儿红衫,八月十五枣儿落杆”等谚语。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