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机创新:整装旗鼓 蓄势待发

来源 :印刷技术·包装装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o541018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国经济悄然进入新的拐点,这是一个改革与风险相互交织的阶段,从现实的角度来讲,许多企业更愿将其定义为“经济下行阶段”。在这种形势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强烈意识到,加强抗风险能力、提升自身实力才能平稳度过改革的阵痛期。新乡市新机创新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机创新”)深谙其理,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谈及已经到来的2015年,董事长郝继民先生信心百倍地说道:“面对新的压力,新机创新更要挖掘潜力、深练内功,在新一轮的竞争浪潮中凸显强者风范。”
  持续创新 锤炼更高品质
  “精益求精、开拓创新”是新机创新在长期发展中坚守的根本,正是在这种坚持下,新机创新在大幅面胶印机的研发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自2006年以来,新机创新相继推出巨色龙、美色龙等系列超大幅面胶印机,其产品品质已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机创新也因此在国内确立了“国产大幅面胶印机第一品牌”的地位。
  然而,郝继民对于这些并不满足,他强调:“在经济形势不明朗、市场动荡的当下,新机创新仍要强化内功,继续投注大量的精力,在大幅面胶印机的结构优化、可靠性、自动化水平等方面实现创新发展。”
  在这条创新之路上,新机创新以“新机就是大幅面”为主导方向,本着“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原则,对国际知名品牌的先进技术进行广泛的吸收和借鉴。相信许多行业人士都了解新机创新与德国专家的合作佳话,自2013年初与以凯莫乐先生为首的德国专家团队建立起技术合作以来,新机创新在胶印机的设计制造、生产流程、现场管理、工艺手段、技术优化、测量检测等方面都取得了质的飞跃。
  此外,德国人严谨的做事态度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新机创新整体生产环境,“到过新机创新生产车间的客户都表示,加工车间内工具摆放有条有理,工作节奏井然有序,给人一种置身欧洲设备生产车间的感觉。”谈及与德国专家团队的合作,郝继民颇为自豪。
  结合德国专家多年来的印刷机械制造经验和技术诀窍,新机创新在新产品的技术创新方面不断推陈出新,如即将于2015年4月推出的一款型号为XJ145的大幅面胶印机,其自动化程度更高,能够完成自动装版、自动洗墨,并可以完成压力预设置,印刷速度最高可达12000张/小时,且运行状态非常稳定,能极大地满足对胶印机生产效率、自动化程度要求比较高的印刷企业的需求。
  2015年,是新机创新与德国专家合作的第三年,郝继民由衷地表示:“新机创新将进一步加强与德国专家团队的合作,继续按照德国胶印机制造标准来严格规范生产流程,努力缩短与世界顶级胶印机的差距,力争推出各项性能更优、性价比更高的国产高端大幅面胶印机。”
  提升服务 打造最强实力
  如果说创新提升了产品的价值,那么服务则夯实了企业的实力。新机创新始终将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并始终遵循“以客户需求为关注焦点,按照客户需求开发和改进印刷机械,并为客户提供贴身又贴心的服务”的基本原则。郝继民称:“我们的目标是,让与新机创新合作过的每一家企业都能真切感受到,选择新机创新的产品是正确的,与新机创新合作是快乐的。”
  于是,在产品品质不断提升的同时,新机创新也加强了售后服务团队的建设,在新的一年里,新机创新将继续扩大售后服务团队的规模,提高整体服务素质和服务力度,实实在在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尽可能地达到最完善、最优良的服务标准。
  事实上,新机创新已经将这件事情落到实处,郝继民说道:“目前,针对全国范围的客户,如保定合兴、泰安合兴、宁夏合兴,以及湖北咸宁华中包装有限公司等,新机创新组建了一支精干的售后服务队伍,对客户进行一家一户主动走访,针对客户使用大幅面胶印机的现实需求,如设备的升级与维护,重要部件的维护与保养等提出专业性的意见和指导,并且还给客户提供了如何提高设备生产效率的建议和方法。”
  相信,如此贴心的售后服务定会为客户带来更多方便和惊喜,同时还会为新机创新带来更多市场机遇,“技术的优势、价格的实惠,再加上服务的全面,必定有利于新机创新的实力建设,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郝继民自信地说道。
  精雕细琢的产品品质,贴心周到的售后服务,这些都是新机创新持续健康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源动力。然而,企业要想永久发展,离不开长远的谋划和正确的方向。谈及下一步的发展,郝继民意味深长地说:“随着我公司胶印机制造水平的日益提高,尤其是在德国专家团队的指导下,新机创新的大幅面胶印机已经可以与曼罗兰等国外知名胶印机品牌相媲美,我们接下来会朝着更具挑战性的海外市场迈进,第一步就是中南亚市场,要走出去,让国外市场知道中国胶印机也能做到如此高的水准。”对于未来,郝继民用了八个字来描绘,“兢兢业业,做精做专”,这就是新机创新持续壮大的精髓,更是其打造国产大幅面胶印机第一品牌的信念所在。
其他文献
PCI薄膜咨询公司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在过去5年中,拉丁美洲软包装市场一直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复合年均增长率保持在5%左右。2013年,拉丁美洲软包装市场销售额达到49亿美元,约占全球软包装市场总销售额的6%,增长率略有下降,在3%~4%之间。  其中,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大的软包装市场,其销售额约占该地区软包装市场销售额的49%;其次是阿根廷,约占10%;哥伦比亚排名第三,约占9%。这三个国家的软包装
期刊
新年伊始,又到了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的时刻,很多人用“变”字来形容刚刚过去的2014年,瓦楞包装行业也不例外。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电子商务市场的蓬勃发展,进一步推动了终端市场的快速发展,这在增加瓦楞包装市场需求的同时,也对瓦楞包装的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调来袭的电商时代,对于瓦楞包装行业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瓦楞包装企业唯有拥抱时代变化,积极寻找新的发展引擎,才能在电商时代立于不败之地。  首当
期刊
全国油墨行业信息中心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油墨大类产品产量约65万吨,同比增长5.5%;工业总产值现价约156亿元,同比增长6.8%;产品销售收入168亿元,同比增长5.0%;国内市场油墨消耗量约64.5万吨,同比增长4.8%。  国家统计局对年销售额在2000万元以上的323家油墨及类似产品企业的统计结果显示,2014年上半年我国油墨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19%,主营业务成本同
期刊
2014年11月14~17日,备受瞩目的第五届中国国际全印展(以下简称“2014全印展”)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行,全球印刷业同行都将目光聚焦上海,感受这场精彩盛会的魅力,关注行业的未来新走向。《印刷技术-包装装潢》2014年12月刊已经带您领略了2014全印展上包装印刷技术的新发展与新趋势,重点关注了胶印、柔印、数字印刷等技术在包装印刷领域的应用趋势。其实,除了印刷技术外,印后加工技术近年来
期刊
特种压纹纸其实是两个单独的概念,即特种纸和压纹。特种纸是将不同的纤维利用抄纸机抄制成具有特殊机能的纸张。压纹是采用机械压花或皱纸的方法,在纸或纸板表面形成凹凸的图案。通过压纹,可进一步提高纸张的装饰效果和质感。近年来,印刷用纸表面压纹愈来愈普遍,在包装上运用,不仅可以提高包装装潢的视觉效果,还可以提升商品价值。  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近两年推出了一款高档品牌卷烟——“黄山(智者)”,该品牌设计
期刊
高档精美的卷烟包装是河南金宏印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南金宏”)的特色业务之一。然而,河南金宏并不满足于此,而是树立了更为远大的目标,即将年生产能力从目前的80万大箱提高到150万大箱,在5年时间内发展成为我国烟包印刷行业的一流企业。为了早日实现这一目标,河南金宏引进了全新的曼罗兰ROLAND 708 LV UV八色胶印机,以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并创造更高利润。  成立于2005年、位于河南省长葛市
期刊
2014年11月15日的上海,阳光明媚,寒冷的空气中多少有了些冬天的味道,但在海德堡青浦工厂内,却是一派生机盎然、热闹非凡的景象,海德堡青浦工厂开放日活动正在上演。500多名印刷企业代表纷纷从全国各地乃至亚洲各国赶来,一同走进海德堡青浦工厂,亲身领略来自德国科技的不凡魅力。  扎根中国 深耕包装市场  海德堡中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黄连光和海德堡青浦工厂总经理麦先勇热情洋溢的致辞拉开了开放日活动的序
期刊
为推进我国塑料彩印复合膜软包装行业绿色创新发展之路,落实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对包装印刷业有机废气的治理要求,推动软包装行业VOCs治理全面有序、有效地展开,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复合膜制品专业委员会于2014年12月13~14日在广州召开了“全国塑料彩印复合软包装行业绿色创新之路暨第二次VOCs综合治理交流会”。本次会议以“软包装行业绿色、创新、VOCs综合治理”为主题,来自国家和地方政府
期刊
在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当下,创新与变革成为热词。对于烟草行业及为之服务的烟包印刷行业而言也不例外。伴随着我国烟草行业“大品牌、大市场、大企业”战略格局的逐步形成,烟包印刷行业的重新洗牌在所难免,那些依附于小型烟厂、生产小品牌烟包的印刷企业很快被淘汰出局,而大品牌和单一品牌烟包的订单量则越来越集中于生产能力强、技术实力雄厚的烟包印刷企业。因此,这些服务于大品牌的烟包印刷企业必须要不断提高技术创新
期刊
2月28日,记者关注的天津长荣印刷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荣股份”)微信公众号发布一条消息:【长荣课堂】之长荣股份2015年03月份“MK自动烫金机规范化操作”培训报名。  这条消息让记者兴奋不已,自从在第五届中国国际全印展上从长荣股份技术培训中心经理、模切机产品经理刘帅口中了解到长荣股份技术培训中心的职能后,记者便对长荣股份的技术培训心驰神往,不仅是因为其培训主题和内容非常吸引人,也是希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