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初探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tian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可见良好的习惯对人的一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年级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更是进行良好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行为习惯的好坏,不但影响孩子的生活、性格、行为等,还直接关系到学习和工作的成功与否,甚至会影响孩子的将来。作为担负“万丈高楼平地起”的我们,应该如何把握好这一关键期?如何让学生养成一系列的良好行为习惯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亲身实践,谈几点不成熟的做法:
  一、导行法
  一年级学生的思想、学习、纪律等各方面都犹如一张白纸。上学、课前、上课、作业、下课、升旗、环境卫生、爱公物、放学、出操、写字……这所有的一切学生到底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都需要老师给与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1.生动活泼,儿歌导行
  对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利用儿歌形式对他们进行习惯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上课铃响后,我会领学生一边拍手一边唱:“上课铃声响,立即进课堂。双唇紧紧闭,双脚平平放。身体直直坐,眼睛向前望。回答问题先站好,声音甜又亮。手不动脚不晃,比一比谁最棒。” 在儿歌的带动下,学生会马上安静下来,迅速进入上课状态。平时站队时,我会带学生说:“我是守纪小标兵,集合队伍快静齐,前后左右成直线,动作一致听口令,做操跑步勤锻炼。”很快,整齐的小队伍就站好了。当学生握笔姿势不规范时,我便悄悄吟诵:“食指拇指捏着,三指四指抵着,小小指头藏着,笔杆斜斜躺着。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儿歌导行,符合小学生心理生理特点,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在读中学,学中做,不知不觉中行为得到了规范和强化。
  2.鲜活生动,榜样导行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最佳方式就是为学生提供榜样。
  首先,教师示范,以身作则。低年级学生的模仿性很强。教师是他们心目中的偶像,教师良好的言行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在日常工作中,我会经常有意识地使用“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文明用语,弯腰拣起地上的垃圾,轻轻地摆放整齐学生的课桌……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慢慢照着我的样子去做。当地面上有纸屑时,总有学生会主动捡起来;遇到老师时,学生会主动停下来并礼貌地问好;当不小心碰了同学一下时,学生会马上说一声:“对不起,请原谅。”这正是身教重于言教的结果。其次,榜样引领,规范言行。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老师表扬谁,他们就学谁。老师随时挖掘每个孩子身上的优点及时树立典型,会使学生不由自主地以身边榜样为标准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习惯。针对学生课堂上争抢回答问题的现象,我通常会对积极举手但并未出声的孩子给予大声地表扬;针对班上卫生工具总是摆放不整齐的问题,我会及时抓住班里随手摆整齐卫生工具的同学进行表扬……在身边榜样直观形象的引领下,学生们能够及时改正自己的不足,慢慢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激励法
  马柯连卡认为:“教育儿童最好的方法是鼓励他们的好行为。”面对学生的点滴进步,教师都要以欣赏的态度来对待。在日常教学中,我主要采取了精神激励与物质奖励两种方法。
  1.随时随机,精神激励
  及时的鼓励是非常有效的,当学生取得成绩时,如果老师能及时发现,并予以表扬鼓励,学生要求进步的动机就会得到强化,并产生完美感、荣誉感并会堅持不懈地做出种种努力,不断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产生积极的良性循环。所以在日常工作中,我会随时随地发现并表扬学生的闪光点, “你瞧,李华的课前准备做的多好啊!” “你看小明坐得多端正啊!” “王红能主动把地上的废纸捡起来,真是个好孩子!”……在老师发自内心的赞扬声中,全班同学都能获得精神上的成功体验,及时改正自己的缺点,不知不觉形成好的行为习惯。
  2.关注过程,物质奖励
  一年级的孩子充满了童真,小小的物质奖励可以成为调动他们积极性的催化剂。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的好胜心和学习热情,同时养成整洁、认真的良好行为习惯,我首先采取小红花升级奖励。在学生的课堂作业上我采取了贴小红花的评价方法,并与他们定下标准,作业本上集满10朵小红花,就可以换一支笔,集满15朵就可以换一个写字本等学习用品。其次,在班级设立光荣榜等级奖励。让全班同学根据自己平日的学习、纪律、卫生和活动等方面进行个人积分比拼制,如语文测试中,超过某一等级的,每次积2分,为班级做贡献的每次积5分等,每个月一评比,评出前20名或前30名,每人奖励一个田字格本,然后把照片张贴在光荣榜上……这些奖励方法,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了平等竞争的机会,任何一个孩子都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赢取一份小奖品,从而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约束法
  实践证明,一年级的学生自制力弱,要求学生长期坚持而形成习惯,仅靠表扬、激励正面引领是不够的,必须靠约束、监督来保证。
  1.制定班规,教师约束
  教师对学生完整的爱应是宽严相济的,在引导全班同学制定了班规之后,我根据《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学生的纪律、学习、卫生等,做到“天天查、周周评、月月总结”,及时评选纪律、卫生等各类小标兵,对形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起到了很好的督促作用。与此同时,我联系各科任课教师,与他们一起明确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和要求,了解班级里各种活动时的儿歌、口令,使各科教师的教育方法、行动目标和班主任老师保持高度一致,共同引领和教育学生。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学生的行为习惯得到了很好的规范和提高。
  2.培养班干,学生监督
  班干部是班集体的骨干,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是师生联系的纽带,班风建设的骨干。我根据学生的表现,选出优秀的学生,担任班长、卫生监督员、课间活动监督长、广播操小教练、晨读监督员、有责任心的组长等职位,让他们“在其位,谋其政”,给他们提供充分展示特长的舞台。一天的纪律、卫生、学习等都有专人负责,这样一来对那些调皮的学生加强了自制力,起到了约束的作用。
  总之,一年级是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我们一年级的老师一定要抓住新生入学这个关键时期,循循善诱,从细微处入手,精心雕琢一块块璞玉,使孩子们“好习惯,早养成,益终生”。
其他文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历史教学应鼓励学生打破思维趋势,大胆质疑;设立兴趣小组,调查当地历史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
考虑到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在多头小传动比条件下根切与齿顶变尖的矛盾很难同时解决且啮合性能较差 ,介绍了一种新型环面蜗杆传动———球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 .在研
在信息化时代发展越来越快速的当下,学生们要学习、掌握、运用的知识越来越全面、广泛、新颖。高中数学教学应该根据时代的需要去调整教学的节奏、方向、角度、难度。学生应该
期刊
【摘要】《語文课程标准》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这一基本理念,把课堂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成为我们实现课程改革的必究之路。  【关键词】自主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学习方式课程改革  众所周知,“教”的最高境界是“不教”,即:在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下,教师予以适当的引导、
“数学是一切科学之母”,它是一门研究数与形的科学,它无处不在。要掌握技术,先要学好数学,想攀登科学的高峰,更要学好数学。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影响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是复杂的、综合的,现今课堂上仍然存在着形式化和低效化的教学问题,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探讨症结所在,同时强调语文教师应具有研究意识
新建邢都公路栾卸大桥部分桥墩位于废弃小煤矿采空区之上 ,在大桥荷载作用下 ,采空区上覆岩层和地表可能重新移动 ,引起大桥地基的移动、变形和破坏 ,危及大桥的安全 .据物理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学科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文章结合东乡族少数民族农村中学学生的现状,在不断的写作教学实践中分析了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对策,旨在提高农村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