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在学前教育中的现状及探究

来源 :家长·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heni1871707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教育现状
  落后性
  绝大部分学前教育教师在音乐教学上存在较大的认知错误,主要表现为: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点、轻感受力,忽视了音乐给幼儿心灵带来的熏陶感染。《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对周围生活的感觉和体验,培养幼儿表现和创造艺术的初步能力。”幼儿理解一首歌曲的目的不是能否抓住音乐节拍和跟唱,本质意义在于理解这首歌曲的真正含义及音乐想表达传递的哲理,还在于是否能正确感知这首歌曲的音乐风格,以丰富他们对外部世界的感性认知。幼儿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对幼儿音乐素养的发展起到影响作用,从而有利于幼儿自主性的培养及激发其对音乐的兴趣。
  普遍性
  音乐教材在学前教育中具有引导性作用,但由于音乐教材的发展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且市场上的音乐教材真假难辨,所以市场上的音乐教材普遍不适用于幼儿教学。同时,幼儿教师大多使用同一种教材,导致重复性太高。更重要的是,每个儿童对音乐的认知感、敏感点都不一样,对同一本教材、同一首歌曲甚至是每一句台词都有不同的感受,但教师们大都用着千篇一律的教学方式。这样的教法不仅削弱了音乐带来的感知力及创造力,也使得一部分幼儿从此失去了对音乐的悟性。
  音乐在学前教育领域中的重要性
  培养感知力
  旋律是音乐的灵魂,能够将音乐的风格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而我们的心情、感受都能被简简单单的几段旋律所影响。由于幼儿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尚处于认知阶段,他们对音乐缺乏理性的评判意识,只能通过自己的主观意识从音乐中获得一些模糊的音调。例如,播放一些旋律给幼儿听时,每位幼儿会通过表情、肢体、随音乐哼唱等不同的方式表达出他们对音乐旋律的理解。他们将音乐传送到大脑,通过不同的肢体语言表现出他们体会到的不同感受。这不仅培养了幼儿对音乐的敏感性,还能让幼儿通过分辩声音说出一些感受,进一步提高了幼儿对外界的感知力。
  培养创造力、想象力
  由于幼儿的大脑思维发展不够完善,所以对事物的看法不够理性,导致他们的思想十分独特。他们通过分辩音乐的声高并将其紧密联系日常生活,形成了自己独立的思想,树立了别具一格的音乐形象,从而表现出自由的想象。心理學家曾指出,相较于成人,幼儿会对欢快的音乐表现出更大的兴趣。这种音乐不仅能够刺激他们的听觉,反馈给大脑,从而产生联想、创造,而且符合幼儿的天性,使他们更容易联想到感兴趣的事物,例如动物、节日等。尤其是一些具有明显特点的乐器声音,可以更加直接地刺激大脑的想象,从而激发创造力,例如击鼓乐器,明显的节奏感不仅能够使他们感知到更欢快的情绪,还能让他们的大脑迅速地从对外界的认知中筛选出符合的事物,发挥自由独特的想象空间。
  例如,钢琴的音区(低音区、中音区、高音区)可模拟狮子、小狗、小鸟的声音,而吹奏乐器及弦拉乐器发出的声音能让幼儿想象到动物的叫声甚至动物的形态,从而反馈给肢体上的模仿。幼儿能迸发出无限的想象力,他们能对音乐进行判断,再反馈给大脑,进行肢体、语言、行动、模仿上的创新。不一定每首歌曲都有固定的表演模式,幼儿教师带来的仅仅是引导,幼儿会通过音乐产生独特感受,经过想象,做出更具有幼儿自身特点的创造行为。
  学前音乐教育的教学方式
  培养与激发兴趣
  首先,幼儿教师要通过音乐教学激发他们的兴趣,在这期间,幼儿教师要仔细观察每个幼儿表现出来的态度、情绪;其次,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反馈特征,创设性地满足幼儿的需求,使他们爱上音乐。例如,创设符合幼儿的音乐意境、情景,根据幼儿的喜好设置环境,使幼儿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与想象,或者带到户外,用现实之景辅助想象。用富有生命力的、符合幼儿年龄阶段的、贴近日常生活的活动形式,能给幼儿带来新奇和愉悦的感受,使音乐培养趣味化,使孩子们从小爱上音乐。
  使用多种教学方式,因材施教
  在学前音乐教育中,要结合每个儿童心理上的特点和兴趣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这样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要尊重他们的创造和想法,鼓励他们去想象,并对他们的创造化结果给予一定的肯定。幼儿教师给予的仅仅是引导、启发及合理的纠正,在引导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模式。
  探索规律,有效控制时间
  因为儿童的专注力和精力有限,因此教师要根据每首歌曲和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教学时长,适当给予幼儿时间,设置让幼儿之间相互交流、演奏等互动环节。如五年级下册《敲手鼓的小巴郎》这首歌出现了#1这个新的变化音,教学这个复杂的部分时,教师可先示范这个音的指法,用比较法进行吹奏,强化幼儿的手指练习,然后可以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交流、吹奏、评价。
其他文献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教育教学的重要性更加突出,而学前教育作为孩子启蒙、人生教育的初始阶段,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保证学前教育质量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幼儿园教师作为学前教育的一线人员,自身的职业道德责任感直接关系到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好坏。但就目前而言,幼儿教师的职业操守、职业责任感存在着缺失现象,尤其是在最近几年,幼儿教师虐童事件频发。为有效改变这一现象,积极培养幼儿教师的职业责任感十分重要。
期刊
幼儿时期是培养节奏感的重要时期,因此我们要抓住这一时期,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幼儿的节奏感,《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要贴近幼儿生活,从实践中学习,从探索中成长,用心灵去感受和体验生活、大自然中的美。因此,幼儿节奏感的培养要从大自然和生活入手,让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尝试,表达音乐情感。在幼儿时期,孩子的节奏感可以有较大的发展,到了大班末期,大多数幼儿都能自如地把握节奏。节奏的把握
期刊
本文通过研究不同立地、不同林分密度和混交状况下自然生长的白桦(Betula platyphylla)的生长、木材材性、木材化学成分的变异规律,系统的分析了白桦作为纸浆用材的适宜培育
本研究以三角紫叶酢浆草叶色变异株系为材料,研究其组织培养技术体系,并以野生型材料为对照,用RAPD和ISSR标记对其进行DNA检测鉴定。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形态发生能力:比较继代
本论文采用近自然林业的研究方法,对罗汉崖林场9个典型林分的天然更新、林分结构、生物多样性、林冠截留、土壤层和枯落物层的特征及其水土保持功能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评
发达地区学前教育的进步性  幼儿教师人数逐年稳步增长  以江苏南京市为例,2004年南京市幼儿园专任教师人数为5345人,师幼比为25∶62,此后,专任教师人数一直在稳步上升。我们根据南京市教育部门的资料进行了数据整理和分析,查阅到每年约有300名新入职教师,2014年专任教师人数达8345人,师幼比达到了16∶52。  幼儿教师学历水平有较大提升  学前教育的教师在早年一直以中专生为主要组成部分
期刊
Medline/Pubmed articles relevant to this topic were considered using the search terms ?-microseminoprotein, MSMB, prostate secretory protein of 94 amino acids a
Transarterial radioembolization(TARE) is a form of brachytherapy in which intra-arterially injected yttrium-90-loaded microspheres serve as a source for interna
学前教育专业男性本科生的专业认同现状  社会观点影响  传统社会观念中,进入幼儿教师这一行业的人才主要是女性,因此,人们潜意识中都觉得女性做幼儿教师、进学前教育专业是正常的,男性进入学前教育专业就成了反社会常态,根深蒂固的社会大众看法使得学前教育专业中的男性本科生难以在别人面前启齿所学专业。以从事行业的自豪感来看,根据2017年河北省本科学校对学前教育专业50名男生的调查发现,仅有16%的学生对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