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达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现状

来源 :家长·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vy_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达地区学前教育的进步性
  幼儿教师人数逐年稳步增长
  以江苏南京市为例,2004年南京市幼儿园专任教师人数为5345人,师幼比为25∶62,此后,专任教师人数一直在稳步上升。我们根据南京市教育部门的资料进行了数据整理和分析,查阅到每年约有300名新入职教师,2014年专任教师人数达8345人,师幼比达到了16∶52。
  幼儿教师学历水平有较大提升
  学前教育的教师在早年一直以中专生为主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学历的局限性,其综合素质普遍不高。以天津为例, 2002~2012 年出现了第一位研究生专任学前教育教师。在2002 年,专任学前教育教师队伍中,本、专科学历分别只占0.70% 和 13.45%,2012年两者的比例分别提高到16.77% 和61.24%。仅十年,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已然壮大,学前教育教师结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从之前的中专生主导转变成大部分以本科及以上学历学龄主导的师资队伍。
  幼儿教师获得职称占比提高
  我国幼儿教师的职称评定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在实际操作中,全国各地幼儿园的学前专职教师如需评职称,一般都是申报小学甚至中学教师的职称。因此,相当一部分学前专职教师及大部分民办的学前专职教师不愿意或者根本没有机会参与职称评定。国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近十年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倾斜和照顾学前专职教师,因此,学前教育专职教师获得中、高级职称的占比有大幅度上升,但我国仍在努力建成完备的学前教师职称评定体系。
  发达地区学前教育的局限性
  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即使在我国发达地区,学前专职教师的学历也偏低,因为学历的制约,幼儿教师很多只能传授一些基本的课内知识和自然科学道理,但是,并不能针对幼儿在不同发展时期、不同发展水平中凸显出的个体性差异采取高效的教育策略与方法,缺乏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创新利用现代化设施和建设一个有利于学龄前儿童学习与成长的环境的能力和水平还略显不足。因此,为提升学前专职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发达地区有关部门仍需要加强培养学前专职教师课本外的内容,不能故步自封在传授学龄前儿童学科自然知识的层面上,更要在人文环境的创设上下一番工夫。
  学前教育的投入仍有待提高
  学前教育投入在2012~2014年呈现如下特点:首先,各个发达地区的教育总投入呈现逐年增加态势;其次,北京、广东、江苏的学前教育投入资金与全国相比并没有明显领先,广东省投入的教育资金甚至明显低于全国水平,尽管广东教育部门在2013年的投入资金比去年提高了84.32%,但仍不到上海的15%。上述结果表明:第一,各个发达地区的政策和扶持力度对学前教育的倾斜逐年增大,尤其是上海;第二,即使是发达地区,不同发达地区的政府有关部门对学前教育的投入也相差巨大,有的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为了让学龄前儿童获得更好的教育,江苏、广东等地区应该将更多的教育资金投入到学前教育中,北京、天津等发达地区也应逐年提升幼儿人均消费指数,使学龄前儿童能得到更好的受教育环境。
  师资分布不均
  幼儿园专任教师的分布存在地区不均衡现象,大部分经验丰富、学历高的学前专职教师都集中在中心城区的幼儿园,而在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生活水平较低的农村中,不但公办幼儿教师的人员编制少,而且专任教师的素质普遍偏低,农村幼儿园师幼比仅为全市师幼比的1/2。这一现状从侧面说明了,即使在发达地区中,仍存在落后地区,而落后地区中学前专职教师的缺乏已然构成了学前教育的主要矛盾。
  发达地区学前教育应对策略
  改变扶持方式
  长期以来,发达地区拨款给学前教育的方式都过于单一:第一,只拨款给公办幼儿园;第二,拨款力度根据幼儿园的地理位置、名气来决定,这样就产生了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匀的现象:越好的幼儿园发展得越好,不断壮大,而偏远的幼儿园资金不够,加上生源不断流失,走下坡路;第三,许多民办幼儿园教育水平差、教育不规范,中心城区的公办幼儿园又出现了资源过剩的情况,这样不仅会使学龄前儿童上不好学,更会造成上不起学等困境。所以,有关教育部门应该考虑如何平衡地区教育资源的分配,同时应考虑将优秀的民办幼儿园纳入教育财政拨款中。
  提高幼儿教师福利待遇
  我国还没有一套完整的幼儿教师职称评定系统,其大多数福利和假期也不如中小学教师和大学教师,这也是我国学前专职教師队伍远不如中小学教师队伍壮大的原因之一。由于职称评定制度的缺乏,即使是发达地区,教师拥有职称的幼儿园也不超过40%,这对于观望是否进入学前教育事业的广大人才来说不是一个好消息。因此,为了鼓励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投身于学前教育事业中,国家应该提高幼儿教师福利待遇,建成一套完善的幼儿教师职称评定系统。
其他文献
我国幼儿创新教育的研究和实践现状还不容乐观,因此,注重对幼儿创新素质的培养是幼儿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什么是幼儿创新教育?幼儿创新素质包括哪些方面?幼儿创新素质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一句话或某一学科、某一活动就能解决的,它渗透在幼儿园的各项教学活动和日常活动当中。下面,我对在语言教育活动中注重幼儿创新素质的培养谈几点看法。   要想培养幼儿创新素质,教师必须树立创新教育的观念  教师要树立创新的
期刊
The molecular genetics of gastric carcinoma(GC) dictates their biology and clinical behavior. The two morphologically distinct types of gastric carcinoma by Lau
绘本色彩鲜艳、图形丰富、故事多样、文字简单,它结合了学龄前儿童的年龄特点与心理特征,有许多适合儿童阅读、儿童喜欢阅读的绘本。绘本教学这种教育形式在潜移默化中能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对阅读的兴趣,还能够提升儿童的语言能力,陶冶情操,深受家长与儿童的喜爱,因此被广泛运用于幼儿园教学的各个领域中。本文将探讨绘本的使用对现代幼儿园教育发挥的作用以及分析其运用领域,以期将绘本推广到未涉及的模块进行使用。  绘
期刊
Chrysanthemum was one of the four cut flowers in world, was also very important in China for cutting flower recent years. Winter chrysanthemum was one special p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教育教学的重要性更加突出,而学前教育作为孩子启蒙、人生教育的初始阶段,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保证学前教育质量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幼儿园教师作为学前教育的一线人员,自身的职业道德责任感直接关系到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好坏。但就目前而言,幼儿教师的职业操守、职业责任感存在着缺失现象,尤其是在最近几年,幼儿教师虐童事件频发。为有效改变这一现象,积极培养幼儿教师的职业责任感十分重要。
期刊
幼儿时期是培养节奏感的重要时期,因此我们要抓住这一时期,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幼儿的节奏感,《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要贴近幼儿生活,从实践中学习,从探索中成长,用心灵去感受和体验生活、大自然中的美。因此,幼儿节奏感的培养要从大自然和生活入手,让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尝试,表达音乐情感。在幼儿时期,孩子的节奏感可以有较大的发展,到了大班末期,大多数幼儿都能自如地把握节奏。节奏的把握
期刊
本文通过研究不同立地、不同林分密度和混交状况下自然生长的白桦(Betula platyphylla)的生长、木材材性、木材化学成分的变异规律,系统的分析了白桦作为纸浆用材的适宜培育
本研究以三角紫叶酢浆草叶色变异株系为材料,研究其组织培养技术体系,并以野生型材料为对照,用RAPD和ISSR标记对其进行DNA检测鉴定。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形态发生能力:比较继代
本论文采用近自然林业的研究方法,对罗汉崖林场9个典型林分的天然更新、林分结构、生物多样性、林冠截留、土壤层和枯落物层的特征及其水土保持功能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