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究

来源 :今日湖北·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mi09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中心,并走向新型工业化时代,生产过程的高度自动化、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以及产品质量检测的严格监控等,都对测控技术与仪器装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种高新技术也愈来愈多地渗入到测量领域和仪器仪表行业,相应的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也必须随之调整,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势必也要进行改革。
  传统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在过去的历史条件下确实对仪器仪表类人才培养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在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它已经不再适应该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科技术体系已经与当前技术的发展不适应,专业面太窄,不适应当前的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二是原课程体系中某些课程的内容起点低、知识陈旧,实践课程过分依赖理论课程等。因此,必须用高新技术来改造传统专业,以适应专业技术领域的飞速发展。
  二、结合高新技术发展,提升专业学科内涵建设
  作为测控领域唯一的本科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已经发展成为当今信息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分支,是研究信息的获取和预处理,以及对相关要素进行控制的理论与技术。21世纪的仪器仪表学科将是集机、光、电、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多学科相互融合、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门高新技术密集型综合学科。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虽然是仪器仪表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专业,但其专业涉及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测量测试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仪器仪表技术等。因此我们在研究人才培养方案时,可以突破传统的仪器仪表学科的限制,根据新世纪仪器仪表学科的发展确立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把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作为第一层面,测量测试技术、仪器仪表技术为第二层面,构建涵盖六种技术领域的复合型测控领域技术体系,并以此为基础构建课程体系。
  三、优化整合课程体系
  根据测控与仪器领域多学科融合的特点,我们要对课程设置进行一系列的优化整和。人才培养方案根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测量测试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仪器仪表技术等相互渗透融合的发展趋势,在课程体系上,突破仪器仪表学科的限制,重新确定主干课程,打破原有学科内容划分,调整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加强信号处理、计算机、自动控制类的课程,体现 “宽厚型、复合型、创新型”的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中需确定以电子技术类课程(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电路理论),计算机技术类课程(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信息处理技术类课程(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信号分析与处理),自动控制技术类课程(自动控制理论)为主的学科基础课体系。可按模块设置智能仪器、精密仪器、自动控制三个专业方向的专业限选课,同时提供虚拟仪器、总线技术及应用、新型传感器技术应用等多门学科新技术课程作为专业任选课,使学生在掌握专业技术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拓宽知识面,与高新技术领域接轨,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对专业需求与各课程间的有机联系进行认真分析后可尝试对部分课程进行整合,如将教学计划中的微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接口技术两门课程整合为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并作为重点课程进行建设。为解决课程学时数不足的矛盾,除了对课程内容优化整合外,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方面也要进行改革,电路理论、计算机文化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智能仪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虚拟仪器、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新型传感器技术、软件开发环境与工具等多门课程采用多媒体等教学方式,使课程建设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四、构筑电气信息大类人才培养基础平台
  为了充分利用多学科专业优势,实现不同专业、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和辐射作用,可重新整合现有的测控技术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及自动化专业等。将这各个同属电气信息大类的专业基础互通,各个专业本科前两年的课程,在实验项目选择方面、理论课程设置的学时数和内容基本一致,构筑电气信息大类人才培养的基础平台。这一基础平台,既有利于各专业师资和教学设备的共享,也符合培养宽口径复合型技术人才的思路。
  五、改革传统的实验课程体系,建立与理论课体系既紧密联系又相对独立的新的实验课程体系
  为了培养工程技术型人才,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可加大设计性、综合性、研究性的实验在实验教学中所占的比例,将实验课从理论课中剥离出来,独立设置,同时重新整合实验教学内容,形成与理论课程体系并驾齐驱的两个独立体系。如将原来依附在大学物理、电路理论、电子技术等课程的实验单独设置,开设电路理论实验、物理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电工实习、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专业方向综合实验、测控技术综合实验等实验课程。
  实验教学体系独立后,可清除课程建设中机制上的障碍,克服传统实验教学验证性、低层次、重复性实验过多的弊端,有利于将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到实验教学内容中,也有利于将实验教学内容与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进行结合,为培养工程型技术人才的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奠定基础。
  六、结束语
  这种新的人才培养方案能够确立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培养“宽厚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明确多学科融合的学科建设方向,优化整合课程体系,构筑电气信息大类人才培养基础平台,为测控专业的本科教育构筑新的教育平台,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综上可知,这是一种突破学科建设限制的专业培养方案的探索和实践,对地方工科院校拓宽办学思路、改革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本文从电力工程建设基本要求入手,对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同时探讨了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以供参考.
本文检验了现存民主形态正在经历的历史性变革,尤其是新媒体所带来的社会环境变化对民主框架和机制的影响,从而为当代的代议民主提供一种全新的路径.结合新媒体时代中现行民
期刊
课堂教学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而课堂教学应该也是多样的,只要他发出特色,他就有生命,而这种“生命”要有效率,就得创设高效率
The Beidianzi Township, located among the mountains, is nearly 40kilometers away from the Huanren County seat, Liaoning Province. Thistownship used to be a poor
期刊
变电站设备安装与质量控制是一项非常繁杂的任务,二次设备安装在大型、综合性的变电站中的监管、调节和自动维护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如何提高电气二次设备的施工质量已经成为电
期刊
神奇的时光之旅rn从巍峨的巫山之巅到幽深的长江河谷,从200万年前到秦灭巴国,从简陋的石器到精美的青铜器,文明的足迹趟过巴渝这片广袤的土地.《远古巴渝》展厅陈列着巫山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