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历史“现场” 激发学习潜能——以高中历史教学片段为例管窥深度学习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dy05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201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对提高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进行了系统和全面的部署。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出台的第一个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和质量提高的纲领性文件,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历史上的里程碑,标志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全面深化的新时代。说到底,课改的关键是课堂,"课程改革的本质是深度学习"[1]。
其他文献
深度教学视域下的历史学习支架趋向理解性学习、指向多价值学习和体验性学习,追求教学的设"境"、善"问"、深"思"和致"用",努力让学生历史思维活动从低阶认知跨越到高阶认知的理性化、抽象化和逻辑化的阶段。学习支架的类型没有统一固定的模式,但依据背景信息、认知障碍和学科素养目标,可以把支架分为接收工具型、矛盾冲突型、能力迁移型和移情体验型四种类型。不同的教学方法需要与学习支架深度融合。
实现核心素养发展是基础教育与教学实践的迫切需求。在高三历史总复习阶段,为适应高考的要求,有必要探索并实践新的思路。依据深度学习的理念进行单元教学,包括引领性学习主题、核心素养导向的单元学习目标、挑战性单元学习任务、持续性学习评价等,以此在教师引导下驱动学生经历深度学习的过程,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初中历史教学必须立足时空观念初中历史教学立足时空观念是学科本质、课程目标与学业水平要求共同决定的。从学科本质来看,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出发点,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这样的学科特性也决定了课程目标的基本定位,时空观念不仅作为高中历史的课程目标,还作为初中历史的重要课程目标予以呈现。
期刊
家庭与学校是合作育人的共同体,家校合作是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手段。小学阶段的儿童正处于行为道德养成的关键期,其身心各方面的发展都需要教师与家长的合力引导,只有家校找准一致的教育方向、形成教育合力,及时沟通交流和有效合作,才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实现全面发展。因此,加强对小学阶段的家校合作研究,了解其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针对性的改革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本研究在梳理国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勾勒出历史学科育人、树人的教育"蓝图",而实现这幅蓝图的关键则是课堂教学。《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建议通过对课程内容的整合,引导学生深度学习,促进学生带着问题意识和证据意识在新情境下对历史进行探索,拓展其历史认识广度和深度"。由此可见,通过整合课程内容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期刊
好的影视作品可以加深人们的印象,即便观众从不同角度分析也能获得不同的感悟。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影视剧质量,如剧本、演员、摄影、剪辑等。随着影视行业的发展,影视戏剧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艺术性,对演员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影视行业漫长发展历程中,产生了大量从事表演的工作者,他们将虚拟人物形象展现出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演员情感表达直接影响到观众感悟,随着时代发展还会影响更多人。真实表现抽象的感情具有较大
期刊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历史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推进历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式。《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也明确指出:"当代的历史教学,不仅是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课堂教学中重要的展示手段,而且要着眼于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变学生的
期刊
人教版高中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依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编写,以时序为线索,用单元排列和纲目设置呈现中外历史。如何寻找符合历史思维的教学路径,实现课程目标,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下面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一课教学为例进行探讨。一、以立意统领教学目标培养和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要从传授历史知识本位转变为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本位,
期刊
广东省某污水处理厂的一二期工程,设计总规模为5×104m3/d,原主体工艺为CASS池+絮凝沉淀池,通过新建中间提升泵站、反硝化深床滤池和消毒池,使出水指标提高至国家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与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中较严者。
探究了利用大豆蛋白的凝结作用制备表面多原子掺杂的纳米碳球的方法。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等分析手段对纳米碳球的形貌、结构和表面特征进行表征。研究表明,制备的纳米碳球具有分级多孔结构,碳球直径约400nm,平均孔径约为9.3nm,平均孔容量为0.034cm3/g,比表面积(BET)为22.7m2/g。纳米碳球表面含有C、N、O及Fe四种元素,含量分别为C 79.82%(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