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初中历史教学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xxzz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历史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涉及到科学、政治、文学、经济等诸多领域知识,成为了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学科。初中历史教学要始终贯彻素质教育理念,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增强学生民族精神、道德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基于此点,本文对初中历史教学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历史 素质教育 教师素质 人文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c)-0203-02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现行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使得学校、教师、家长和全社会均认识到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然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仍然存在着教学目标片面化、教学内容保守化、教学方法单一化、教学形式固定化等弊端,致使应试教育模式难以在短期内摒除。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受应试教育功利思想的影响,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而忽略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导致学生历史责任感缺失,不利于学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念的形成。所以,初中历史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必须牢固树立素质教育观念,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
  1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1.1 社会和民族发展的需要
  从中华民族发展的角度来看,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有利于教导学生摒弃腐朽的专制主义、封建主义观念,提高学生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行,能够用宽容的态度对待不同种族,以真诚和积极的心态善待他人、善待生命,并增强自身历史责任感,肩负起振兴民族的重任。国家只有以培养学生人文素质为前提,才能为提高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奠定基础,从而塑造科学、文明、进步的民族精神。
  1.2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初中阶段是学生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但是在初中教学中,学校和教师普遍认为数学、语文、英语等学科是主科,而历史、政治、地理等学科是副科,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虽然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知识和信息,但是道德水平和文化素质却无法提高。部分学生甚至出现了道德滑坡、恶习不改、个人追求偏离正确轨道等问题,尽管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提升,但是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却逐步下降,严重影响到学生思想、心理、行为的健康发展。所以,教师必须重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以确保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1.3 历史学科发展的需要
  在初中学习阶段,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不高,认为历史学习就是死记硬背年代、事件、人物等信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是学生从思想上就盲目排斥历史,不渴望了解历史,而是受传统以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以应试教育为终极目标的教学模式影响,使历史教学缺乏人文关怀,缺乏与当前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难以触及到学生的心灵深处,没有给学生带来思想感悟。所以,初中历史教学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历史学科的持续发展。
  2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对历史教师的素质要求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对历史教师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树立改革与创新意识。历史教师应当树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观念,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使教师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协调者,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教学目标,对传统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历史教学应当适当运用探究式、问答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而转变单一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其二,具备廣博的学识。历史教师不仅要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有关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为更好地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于历史教学中奠定基础;其三,具备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历史教师的语言既要求能够准确无误地表达教学内容,又要求能够以幽默、丰富生动之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叙述基本史实时,可以适当脱离教材,用幽默、趣味的语言向学生讲述真实的故事,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历史空间中。而在教学较难理解的内容时,可以运用历史事件的经验教训和横向比较来对历史事件进行总结,注意语言的简练性和严谨性;其四,要有敏锐的思维能力。历史教师的思维能力与学生素质培养有着直接关系,教师要具备在观察的基础上迅速作出判断的能力。当教师提出问题后,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反应,根据学生的反应判断该问题的难易程度是否得当,进而选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如学生自主讨论、探究或教师细致讲解等方式。
  3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教学策略
  3.1 教学内容联系于生活实际,增强学生时代感和社会责任感
  大部分学生认为历史人物和事件与当前的生活实际没有必然联系,都是已经发生过的人和事,只要对这些事件信息进行理解和记忆即可。面对此种教学现状,历史教师应当增强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使学生了解历史人物或事件对当前政治、文化、生活的影响,同时转变枯燥无味、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通过古今联系增强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培养学生人文素质。例如,针对台湾、钓鱼钓、南海等问题,教师可结合史实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使学生明确台湾和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进而增强学生民族感和国家统一的信念。三国时期,孙权派卫温率领船队达到夷州(台湾),加强了台湾与大陆之间的联系;元朝时期,朝廷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台湾);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回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管理台湾;1885年,清政府又设置了台湾省。从真实的历史事件中可以看出,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进而增强学生维护祖国统一的信念。
  3.2 重视历史人物事迹的讲解,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初中历史教材中所涉及的历史人物一般都拥有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有价值的故事,如为实现自身抱负理想,勇于献身的诸葛亮、岳飞、秋瑾、孙中山等人物;为追求社会进步与和平,坚定信念的苏武、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人物;为科学和理想奋斗终身,甘于奉献的李时珍、徐光启、司马迁等人物。历史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这些人物的人格感染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通过对比历史上正反面人物,帮助学生建立是非观和义利观。例如,历史教师可讲授爱因斯坦、达尔文、牛顿等科学家的事迹,培养学生科学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科学和探究科学的欲望;讲述哥伦布、麦哲伦等探险家不畏艰险的事迹,增强学生敢于面对困难,勇于战胜苦难的信心;讲述勾践、屈原、岳飞、顾炎武、林则徐等中国历史名人的事迹,让学生学习他们坚定的意志和爱国主义情怀。通过教师有侧重地讲解历史人物事迹,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进而为增强学生人文精神奠定基础。   3.3 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丰富学生人文知识
  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情况息息相关,教师应当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不能仅仅依靠简单的说教和形式说服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而是应当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调动起学生的参与欲望,使学生在探究、思考、感悟中丰富人文知识。例如,在教学康乾盛世与闭关锁国时,教师可设计辩论环节,正方持“改革开放好”的观点,反方持“闭关锁国好”的观点,让学生自己搜集和整理历史知识进行辩论,最后得出改革开放好的结论。在教学中国近代史时,为了让学生对百年屈辱史有所顿悟,教师可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近代中国那么落后,为什么总是被他国欺负?这充分说明了什么?如果你生活在那个年代,你会怎样做?通过生生之间的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即闭关锁国会造成国家落后,落后就会挨打,这是清政府软弱无能所导致的。此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好好学习知识,立志报效国家,为民族振兴而奋斗。
  3.4 创设有效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当在抓住教学知识点的基础上为学生创设有效教学情境,唤起学生思考、质疑、释疑的积极性,让学生运用已学习的知识分析历史问题,并给予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不局限于教師的思维模式。例如,在教学秦朝统一内容时,教师可让学生对秦始皇的功过进行评论;在教学隋朝大运河内容时,可让学生自主评价隋炀帝的功过。在评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辩证观看待问题,并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和平.初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初探[J].教师,2008(11):43-44.
  [2] 李明福.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学的永恒主题[J].读与写(下旬),2011(1).
  [3] 任树娟.激活历史课堂培养人文精神[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10(10).
  [4] 周学义.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渗透[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2):200.
  [5] 刘开成.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途径[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7):127.
  [6] 马跃山.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J].学周刊,2012(9):182.
其他文献
“下一代目录”从概念的提出到理论内涵都充分体现了其增进用户体验的目标和特点,通过对Summon、Primo、EDS 3种目录产品的体验,分析了它们目前在界面、引导发现和资源描述方
和谐的师生关系对课堂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正面影响,因此,创造与教育规律相符合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就显得颇为重要。为探讨其中的关键因素和实施方法,本文将从教育者本身
摘 要:在我国高等教育工作中,大学生党建工作一直以来都是一项重要的思政工作,以党建工作为龙头,帮助大学生树立牢固的共产主义信仰,进而培养好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是高等院校的重要使命。加强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则是高校做好學生党建工作的具体体现。本文以民办独立学院为例,试图分析现阶段民办独立学院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自身学生党建工作体会,探讨如何加强党员党性教育的措施。  关键词:党
摘要:对后进生的转化程度如何直接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水平及班风、学风。素质教育要求我们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做教师的,尤其是班主任必须面对后进生并努力转化他们,这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教师应尽的责任。因此,既要了解后进生形成的原因,也要了解后进生转化的途径。  关键词:后进生 表现 影响 途径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
进行幼儿科学探究教育,既重视幼儿的自主发现、探索,又要强调教师在探究过程中的引领者和促进者角色。教师应该积极地为幼儿提供进行科学探究的资源,还应该主动拉近与幼儿的
摘要:民办教师心理面临着来自社会、学校及生活方面的压力,压力普遍较重。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某民办高校教师心理压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对策。通过以“改变认知,建立正确信念”“合理宣泄,保持愉悦心情”“优化个性,培养积极情绪”“重建自信,拥有精彩人生”“量体裁衣,合理制定目标”五个系列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来帮助教师建立全面的认识与评价体系,消除心理压力,使心态趋于平和,带着目标,轻松面对工作与生
<正>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疾病谱的变化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区卫生服务已成为构建国家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而中医护理也正在这一体系的不断完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信息中心,它为学生提供学习场所,是读者自主提高自身素养的服务部门。主要论述图书馆学习资源数据库的利用问题,从资源引进入手,阐述了提高学习资源利用率
  “大数据”环境下,火力发电厂如何发现爆炸式增长数据中潜在的价值,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挖掘数据价值,让数据帮助找出存在的问题,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