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通过微信促进幼儿园家园合作

来源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stdzi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今,我们普遍使用微信进行人际交流、互动。我们通过微信发送语音信息、打视频电话,在朋友圈中分享文章、照片、视频,在公众平台上获得各种讯息等。随着微信的日益普及,幼儿园家长也普遍使用微信这一交流平台,他们运用微信与教师和其他家长互相添加好友,建立家长微信群,教师通过微信发布幼儿在园情况、发布通知,家长们有疑问也可以通过微信与教师沟通,互相分享育儿经验。因此,微信已经成为家园沟通的重要媒介,幼儿园应掌握正确的方法,通过微信促进幼儿园家长工作。
  一、通过微信对不同类型家长“因材施教”
  实现幼儿园家长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在于幼儿教师和家长的有效沟通。孩子在幼儿园所呈现出的问题有很多都根源于家庭。每位家长都具备不同的个性特征,如果教师抓住了家长的个性特征,就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幼儿园家长工作,让教师在家长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加强家园互动。微信可以成为协助教师掌握家长个性特征的媒介。大多数的幼儿家长都希望能多和教师沟通,和教师互加微信好友。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微信聊天的过程了解家长的个性特征,也可以通过家长在微信朋友圈发送的信息了解家长的喜好,据此“因材施教”地制定教育策略,改进家长工作的方法。[1]以下是我在工作过程中通过微信了解到的几种家长类型,并根据不同类型采取的不同幼儿教育引导方式。
  1.包办代替型
  我在工作中发现有的孩子不愿意自己动手穿衣服、吃饭,总是还没有自己去尝试就去寻求教师的帮助。有的家长也会经常跟老师说,“老师,晨晨不会穿鞋,麻烦老师多帮忙”“妮妮吃饭慢,请老师喂一喂”等。针对这种情况,我通过微信与家长沟通,了解到这样的家长在家包办代替,什么都帮孩子做好。这些家长表示,“我不能让孩子累着”“孩子还小,得慢慢来”“孩子动作太慢,也做不好,还不如我来替他做”。根据我所了解的问题,我在微信上进一步跟家长沟通,让家长知道此年龄段孩子应该掌握的生活技能有哪些,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同时也向家长发送一些关于科学育儿的文章供其参考。
  2.望子成龙型
  有位家长总是在朋友圈里发送孩子参加各种辅导班(如舞蹈、钢琴、绘画课等)的照片,这位家长在平时也总是在微信里询问孩子在幼儿园的种种表现,“孩子吃饭好吗?睡得好吗?上课积极听讲吗?在家应该怎样辅导孩子学习?”等等。可以看出这样的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过重,希望孩子样样都做得比别人好,这样的家长在个性方面就太急功近利了,往往这样的急功近利产生的效果是事倍功半的。对于这样的家长,就可以多与他们分享孩子在幼儿园中的各种活动,让他们意识到什么样的活动才是能够真正促进幼儿成长的,让家长感受到孩子成长的欣喜的同时,引导家长避免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
  3.漠视教育型
  有的家长将孩子完全交给老人照看,老人在教育孩子方面有时很难跟教师达成共识,当教师有事情要跟孩子父母沟通的时候总是以“工作忙”“没时间”等理由拒绝与教师面谈。有的家长总是在微信中发送商品广告信息或与其职业相关的信息,甚至不断向教师发送一些广告信息,却很少和教师沟通孩子的教育问题。针对这样的家长,教师可以首先通过微信肯定他们的职业,从他们的职业入手与这些家长进行沟通,接着将话题自然而然地转移到孩子身上,借机和家长沟通幼儿的在园情况,引导家长充分意识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和关注幼儿、陪伴幼儿成长的重要性。[2]
  二、通过微信了解幼儿的家庭教育
  教师在幼儿园中能够观察到幼儿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但是却不容易了解幼儿在家里的情况。教师通常会从和家长的言语交流或幼儿的言语信息中获得一点了解。借助微信,教师就可以获取更多关于幼儿家庭教育的真实信息。
  1.了解幼儿在家里的状态
  教师常常发现,孩子在幼儿园里养成的好习惯,经过两天的双休日之后又出现了新的行为上的问题。这可能是因为幼儿在幼儿园和家庭中所接受的教育不一致,教师在幼儿园培养幼儿的好习惯没有在家庭里继续保持。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通过微信,了解到幼儿在家里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引导家长的家庭教育和幼儿园保持一致。此外,教师通过微信了解到幼儿在家里的状态之后,可以更有效地和幼儿进行沟通,幼儿在幼儿园中产生种种问题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幼儿在家里的状态进行分析,达到更有效的教育效果。
  2.引导完成家庭亲子活动
  当今的幼儿园课程多以主题活动为主,在开展主题活动中会产生许多延伸活动,需要幼儿在家中和家长共同完成。比如,小班主题教育活动《懂事的宝宝》中,有一节活动是“给玩具宝宝洗澡”,引导幼儿擦洗玩具。作为延伸活动,要求幼儿在家中帮助家长做一些擦洗活动。教师可以通过微信,了解幼儿在家中的活动情况。我们会发现,有的家长和幼儿分工合作,共同做家务;而有的家长因为担心幼儿做不好,反而把家里弄得更杂乱,会产生包办代替的现象。这个时候,教师通过在微信上了解到的情况,引导家长放手让幼儿去做,可以适时进行指导,但不要过多干涉,更不能包办代替。另外,通过微信,家长更加愿意和教师、其他家庭分享亲子活动的成果,产生积极的互动,起到了相互促进的作用。[3]
  三、通过微信促进家园合作的建议
  微信为促进幼儿园家园合作提供许多便利,但是由于教师在上班时间需要全身心地看护幼儿、备课、参加会议和培训等,回到家中还要应对家庭琐事,因此会出现教师对家长的微信信息回复不及时、不彻底的现象,容易引发家长的误解。针对这种现象,提出以下建议。
  1.给教师的建议
  与家长进行约定,每天用固定的时间段来通过微信做家园联系工作,请家长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和教师联系,并表示如果不是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和教师联系,教师可能无法及时回复信息,请家长理解。
  如果家长需要向教师反映的情况比较复杂,不是几句话能够解决的,教师可以通过微信和家长约定面谈或电话交流的时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对于发现的共性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微信群,约定一个时间,教师和全班家长共同在微信群中探讨问题,答疑解惑,这样可以集思广益,促进教师、家长与幼儿的多向沟通,营造家园合作的和谐氛围。
  有的家长想分享孩子的日常照片,喜欢用微信展示孩子的特长、在外旅游的照片等。如果家长随意在微信群中发送这些照片,可能会冲刷掉教师在微信群中发送的重要通知。因此,教师可以定期设置一个“精彩瞬间分享”时间,在约定的时间内让家长分享照片,也跟家长说明在其他时间不要在微信群中发无关信息,以防因为过多的无关信息而掩盖掉教师发的重要通知。
  2.给家长的建议
  如果不是紧急情况,家长尽量不要在工作时间联系教师,因为教师可能无法及时看到家长发送的信息,也可能会因为教师回复家长的信息而影响到幼儿园的常规工作。
  希望和教师进行沟通的家长可以在幼儿离园的时候与教师约定用微信沟通的时间,沟通内容最好开门见山,直入主题,这样可以节省彼此的时间。如果想针对某一问题和教师进行比较长时间的畅谈,可以约定时间进行面谈或电话交流。
  幼儿园班级微信群主要是用于发送通知、展示幼儿园活动情况、发送活动照片、分享教育心得、答疑解惑等,因此家长不要在群中发送广告、商业推送等无关信息。如果家长想相互之间分享孩子的照片,可以私下发送,不要大量占用班级微信群的空间,以防让无用的信息冲刷掉教师发的重要通知,为教师的正常工作造成困扰。
  总之,微信作为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媒介,逐渐成为了幼儿园进行家园合作的平台。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发挥微信的积极作用,通过微信这个社交平台和家长共同解决幼儿成长中的问题,促进幼儿身心发展。
  参考文献:
  [1]林丽萍.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实施对策研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11).
  [2]王文文.幼兒哲学精神培养的现状与问题研究[D].课程与教学论,2012.
  [3]张伟.浅谈如何发挥微信朋友圈在幼儿园家长工作中的作用[J].幼儿教育·教育教学,2015(9).
其他文献
近年来,国内通信市场迅猛发展,移动数据业务将成为未来各大电信运营商利润的主要增长点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如何在移动数据业务方面创造竞争优势对电信运营商的发展至关重要。本
摘要:当前我国建设工程绿色施工管理中还存在着绿色施工管理理念重要性认识不足、绿色施工管理缺乏标准、施工成本高等问题,鉴于此,本文提出了加强绿色施工管理的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施工管理  建设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各种资源与能源的消耗,在这其中也会破坏周围的生态环境,使人们的居住环境受到影响,为了改善这一问题,就必须要保证在建设工程开展中保护环境,实施绿色施工管理,降低资源与能源
《摔跤吧!爸爸》是由一部涅提·蒂瓦里执导,阿米尔·汗主演,讲述作为一个父亲如何指导女儿摔跤的传记电影。影片根据印度著名摔跤手马哈维亚·辛格·珀尕的真实事迹改编。马
期刊
特种设备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有着重要作用。特种设备本身危险性较大、涉及人民财产和生命安全,如管理和使用不当,可能造成严重的事故灾难。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特种设备使用量持续增加,特种设备检测行业迅速发展。GR检验研究院是一家从事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的省级国家机构,目前正处于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转型期。面对内外部环境的巨大变化,GR检验研究院所面临着如何根据新环境制定发展策略以求生存求发展的紧迫任务
“恭喜升级,业7-1,超过全国99.32%的棋友,超越李志恒等6位棋友。天天象棋。”  超越李志恒了,哈哈,可得炫耀一下。  我揉揉昏花老眼,捧起手机,伸出食指“咔嚓”一点,截图,好了。先微信转报鹿泉区棋协常务副主席梁子杰,他立马回复:好啊!有喜事先报领导就是——好啊。接着我又伸出一指禅,转发给了李志恒,并留言:“服不服?我也有偶尔。”  别人看不懂,鹿泉棋迷都知道,业余棋手赢大师——偶尔,是李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