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语言教育创设的思考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198908240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前言
   幼儿的语言学习主要是在与他人交往和在运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完成的,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时期.语言既是指学习的内容,又是指他们进行自我表达和思维的工具。
   大量的心理学研究和学前教育实践证明,幼儿时期是人类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无论是语音、词汇、语法,或语言交际功能方面都处于迅速发展时期,在这一阶段,如果能给予幼儿正确的引导,加上适宜的丰富多彩的刺激,幼儿语言的发展将会突飞猛进;而如果错过这一阶段,或给了幼儿不恰当的示范和指导,那么孩子很可能在将来出现语言障碍,甚至形成不良的语言交往习惯。因此,从小培养和发展幼儿良好的语言习惯,让幼儿正确运用语言,对幼儿的成长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幼儿语言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及困境
   在高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社会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面提高幼儿的整体素质是提高人的素质的根本途径。为了全面提高幼儿的素质,我们把提高幼儿语言能力作为提高幼儿整体素质的切入点,是幼儿园教育工作者的一项艰巨的任务。然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在充分发挥自身能力的同时,在实践中也遇到了一些具体的困难与挑战。
   近年来,家长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都在提高,也意识到发展幼儿的语言很重要。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不高。相对于城镇地区的教育普及程度,农村地区发言仍较为活跃,人们习惯用方言交谈。环境的限制,家长普通话水平的参差不齐制约了幼儿规范语言的学习。因此,幼儿的语言教育应融合多种理念来开展。
   三、幼儿语言教育中情景创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情境语言教育是创设以儿童生活为中心的语言运用情景的一种教育方式,让幼儿置身于类似于真实的情景之中,通过幼儿的参与、联系、扮演情境角色,按情境角色的要求学会表达,从而获得不同生活下运用语言的能力。
   对于幼儿来说,语言不仅仅是学习的对象,更是与人交往、学习所必须掌握的本领,是生活的工具。那么,怎样才能让幼儿学好语言,用语言与同伴交往、与别人交流,不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使别人及时了解自己的需求和内心想法呢?
   四、幼儿语言教育中创设的策略探索
   幼儿的情感体验具有明显的直觉性、形象性,总是在一定的道德活动中产生的。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有意识地设计语言教学,便于优化语言教学,也便于在情绪上感染幼儿,为幼儿提供尽可能丰富的语言环境,促进幼儿智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
   幼儿的情感和语言观念,以直觉的情感与形象相联系的情感为主要形式。幻灯、录音、实物等都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恰当地加以应用,可以缩短教材与幼儿之间的距离,使幼儿置身其境,为其“知、情、意”的发展创设良好的“最近发展区”。语文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信息,往往是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操作不能直接发现的信息,往往来自于一个故事,一个童话之中。在《小鲤鱼跳龙门》这样的童话中,可借助各种“鱼”的实物、标本及图画,巩固幼儿有关“鱼”和“鲤鱼”的概念,再启发幼儿动脑筋思考,讲述自己和鱼的故事,从而深化幼儿对小鲤鱼以及人和鱼生活环境的物体、事件的信息,增加新的概念。
   实践是幼儿语言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引导幼儿参与实践活动能有效帮助幼儿将认识转化为实践,帮幼儿加深理解所学到的知识。节假日,可要求家长带幼儿参观地方上的名胜古迹、城市建设、企业,让幼儿通过眼看、口问、耳听,直接参加社会实践。来园时,以“演讲会”的形式,引导幼儿讲述调查情况,深化幼儿的认识。通过各种社会实践,不仅可以使幼儿“言之有物”,还可以使幼儿从活动中、从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中受到教育、启发。
   教师和儿童是构造愉快学习和交流过程的共同体,创设支持性的语言教育环境,教师是支持者也是平等的交流者。与幼儿交往,重要的行为反应是“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这样就有了与幼儿一起分享和协作的学习过程,通过不同方式探索如何使用语言,在幼儿需要的时候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新《纲要》明确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因而要求“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在各领域活动中重视语言的价值,支持幼儿在活动中扩展语言经验,我们的语言教育就这样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融入了孩子们的生活,孩子们的语言能力在日常的语言运用中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五、教师在幼儿语言教育情景创设中的作用思考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只有做到时时留心、处处留心,那样很容易发现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空间无所不在、无时不在当然,教师的语言素质对幼儿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应注重不断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不断促进自身语言综合的素养,才能有效地培养祖国的下一代。
   六、结束语
   幼儿语言教育发展的前景是光明的,在普及和发展的过程中也同样面临着挑战,巧妙设计在教学中,教师、教材、幼儿三者应该是构成了一个互动的教学场所,并不是孤立、单独地存在着,而是以其他两个部分作为自己存在的参照物。三者和谐共振产生理想的教学效果,达到美好的教学境界。
   幼儿教学,教师将教学目标外化为一个学生幼儿容易接受的,让幼儿身临其境,有直观的形象可以把握,有浓厚的情绪氛围可以感受,让幼儿先感受、后表达。幼儿教学,应针对幼儿思维特点和认识规律,以“形”为手段,以“趣”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周围世界”为智慧的源泉,以和谐的师生关系为保证,使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求知、认知的乐趣,使教学真正成为生动活泼和自我需求的活动。
   情境语言活动是教师和幼儿共同提升的过程,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任重而道远,只有坚持不懈有效地实施情境语言教育才能使幼儿得到长足的发展。
   【作者单位:扬州市江都区真武中心幼儿园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需要注重于对学生个性的培养,这既是现代教育的开展需求,也是学生发展的重点教学内容。语文学习学科本身就是对创造能力与想象能力有着极高要求的学科。所以,语文教学活动应当围绕着学生的个性培养工作来落实到位。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工作经验来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学生个性化培养工作谈几点认识。  世界上每一个人的思维与个性都是不同的,正因为存在着这样的差异,才使得我们的世界显得如此多姿
榆树(Ulmus spp ) 上的 bark 甲壳虫 Scolytus kashmirensis Schedl 的发生的地位树在 2009 在克什米尔山谷的四个区域被决定。borer 的发生在 Anantnag (25.93%) 和克什米尔
幼儿想象力有无限远,关键是怎样去引导。在生活中常常有这样一些孩子,交流起来毫无生气,没有自信;却有一些孩子充满奇妙的想法,也愿意将自己的想法与人交流。在我看来,美术活动的开展可以带给孩子更多想象的空间,可以循序渐进的开发幼儿的智力,使幼儿在多方面获得一定的发展。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增进幼儿人格健全及和谐发展,使孩子的潜力和思绪得以表现,是儿童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  一、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