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陵厕派

来源 :书画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ksd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动笔之前,先读了玉麟、鸿增二兄之文,他们所论,我多有同感,此文仅作前论之补充罢!
  亚明老师生前,曾数次对我提到新金陵画派的定位和研究问题。作为经历画派开拓、成熟到复苏的组织者和实践者,在画派的命名中,舍“江苏”而取“金陵”,他考虑到的必是历史与文化背景的意义。
  绘画史上的金陵,大约有4次大的辉煌。
  其一,晋室东渡,南北朝对峙,文化重心南移,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三大家涌现金陵。
  其二在南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画院就建立在这里,一时名家尽列其中。人物画的顾闳中、周文矩、王齐翰,他们的名作留传至今;花鸟画开野逸之风的徐熙;山水画的南宗鼻祖董源和巨然,是他们开创了江南山水的雄厚一脉。
  其三在明末清初。龚贤说:“今日画家以江南最盛,江南十郡以首都为盛,郡中著名者且数十辈,但能吮笔者岂止千人……”(题周亮工集名家山水册)周亮工《读画录》所列金陵名家即有40人之多。“金陵八家”之说,亦首出于他。其时龚贤尚未定居南京,应属后“八家”的大家。此外,还有杨文骢、髡残、程正揆、张大风、朱翰之(七处和尚)、胡玉昆等杰出画家居于南京,他们大多属文人画家,与偏向于职业画家的“八家”有分有合,亦有交叉,却又保持着各自的风格特征。这是一个并不单纯的艺术群体,似不能以“金陵习气”一语概论之。“八家”算一个画派吗?如果我们舍去张庚之论,而取周亮工之说,或二者合并选其要者,便形成了一个偏向于职业画家为主体的、注重写实和渲染的画家队伍。那就距画派很近了,但这似乎并不是当时金陵画坛的主流。
  主流大家,第一要说龚贤。他与“八家”风格取向不一,艺术成就也高出许多,剥离“八家”后,他当独成体系。而师造化与写江南山水,乃是他的特征;“四僧”之一的髡残,久居牛首山,取意元人,在写金陵山水中成就苍浑朴茂的风格特征;杨文骢与董其昌及龚贤皆有关联,亦多写生,笔墨苍秀;程正揆与髡残甚近,秃笔枯劲,曾写《溪山卧游图》500卷,足以见其写生之功;张风人物、山水皆简劲洒落,不袭古人,多从观察思考中得来;朱翰之,明宗室,明亡为僧,画风幽穆,为高岑之师;胡玉昆,金陵胡氏一门之杰,擅山水写生,有虚无缥缈、咫尺千里之妙,世称逸品……经过分析,我们并不难从这批居之金陵的画家中找到共同点,那就是:一、以造化为师,多写江南实景。二、大多处于职业画家与文人画家之间,或近于前,或偏于后,作品大都雅俗共赏。三、与当时画坛主流派相比,从立意追求到笔墨境界,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第四次辉煌就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新金陵画派的诞生和发展,相距前次大约300年。造就这次辉煌的背景是中国大地上的政治大变革。政治的大变革带动了文化艺术的大变革,促成了中国画历史上一次空前的革故鼎新。傅抱石先生“思想变了,笔墨就不能不变”一语,道出了这次变革的真谛。
  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画坛,批评国画不科学,不能反映新生活的声音,时时可闻,甚至将中国画更名为“彩墨画”。这是一种民族虚无主义的表现,却一度标“左”而大行其道。我们不应忘记吕凤子先生,是他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历时两年抱病写成了《中国画法研究》一书,以非凡的睿智和学养,阐发了中国画所成、能成的根据,揭示了中国画之所以独立发展的本质,可谓石破天惊。此书完成于1957年7月,其时江苏美协油印发送各位画家,真可比之“及时雨”。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对于中国画本体的深入研究,无疑是对于这一民族文化精华的捍卫,奠定了新金陵画派的理论基础,也是作为江苏省国画院筹备委员会主任的凤先生,留给画院的珍贵遗产。
  新金陵画派能够在20世纪60年代初迅速崛起,笔者以为有如下几个方面因素。
  其一,逼人的形势。在江苏建立国画院筹委会之前,北京、上海先后建立画院,并开始了中国画准陈出新的探索,无意中造成了竞赛的局面,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作为国画家的群体,必须用新作品证明中国画是能够反映新时代、新生活。只有这样,中国画才有生存的空间和发展的前景。
  其二,良好的基础。这基础的一个方而指传统根底,画派诸长者大都具备,如傅抱石从南宋僧人画家和石涛和尚得法;钱松喦取法三石(石田、石豁、石涛)和华曲;余彤甫取意吴门山水;丁士青得力于唐寅;张晋精研青绿;宋文治师事张石园、昊湖帆……另一是变通的能力。如傅抱石,他在艺途中一直在探索、变化,大变有三次,小变从未停止,可谓善于变通者;钱松喦20世纪40年代虽已具备较为传统的面目,但偏于通俗,适合于市民阶层,加之擅于写生,所以表现新内容及变化新方法对他并不困难;余彤甫曾在上海美专任教,亦略知西法写生,故无保守的陈法;丁士青,手工业者,生活在基层,求新求变是当然的……其时三四十岁的宋文治、魏紫熙、张文俊,或转益多师,尚无定法,或受过学院教育,易于吸纳新法。最小的亚明,年方而立,已具较强的写生能力,他尊重传统,一面学习传统,一面改革传统。
  其三,适当的机遇。这机遇指1960年9月江苏国画工作团的23000里旅行写生。工作团的愿望是“开眼界、扩胸襟、长见识”。3个多月后归来,不仅实现了预期的愿望,更收获了一大批新鲜的画材,如钱松喦所吟诗句:“画囊喜满忘华发,粉本瀛寰放笔酣。”壮丽的…河、新鲜的感受、激动的情怀产生了一批新作,无论题材、境界、笔墨都焕发着新意。次年以《山河新貌》为名展出于北京,能不引起关注!
  其四,表率的作用。首先要提到院长傅抱石,他的笔墨之路就是一条不断探索的路,他的风格面貌20世纪40年代已形成并为世人接受,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再度变化,从偏于写意的纵逸缥缈到重于写实的豪放清朗,色彩也由晦转明,比之诗,则似由低迴转入了高昂,其变化可谓大矣!
  其次是亚明副院长,尽管他其时才36岁,却是这支队伍的实际领导人。他尊重艺术并努力追求,他营造了一个较为宽松、自由、活泼的思想环境。
  再要说到的是钱松喦,他作为老画家的代表,其变革之快、之大、之新,令人吃惊。若将其在20世纪40年代之作与60年代之作比较,简直如出两人之手。
  表率的作用,让这个团体充满热忱投入的气氛和学术(艺术)探索的精神。
  近期,笔者在画院浏览了一批余彤甫、丁士青、张晋藏于画院的作品,这批作品大都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末到50年代前期,40多年来来与世人见面,近年才得以整理和装裱。
  这批作品让我震惊!它们几乎是诸老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精心创作的全部,每人作品都在百件左右。他们激荡的热忱,他们推陈出新的精神,他们真诚奉献的心血,无不倾注在这一帧帧精美的作品中。这是一批被人们 遗忘了的新金陵画派的宝贵财富。
  余彤甫、丁士青、张晋,是参与23000里旅行写生的“五老”中的3位,他们具有时代和地域两方面的代表性。他们长久生活在江南,他们的艺术紧密地联系着江南的传统、江南的人文风情。他们在经历人生变化的同时,经历着艺术上的旧传统与新生活的剧烈碰撞;他们对于全新题材的表现,从不敢想,到既想且为,又到得心应手;他们个人艺术上的成功,验证着新金陵画派从探索走向成熟。
  余彤甫(1897年—1973年),别署彤父,苏州人。曾任上海美专和国立社教学院教授。他在19世纪出生的山水画家中,是略偏于新的。他擅长写实景,也能借用水彩画的渲染。他留着长长的白须,有着知识长者的尊严。他习惯使小笔中锋作山水的勾、皴、擦、点,莽莽苍苍中含着吴人的甜与秀。他用这样的笔画他熟悉的家多:灵岩山前的麦收、虎丘的茶花农场、东山的枇杷、太湖的渔村……还有鸟瞰全景式的《新苏州》,记录了一个时代的乡情。他更将画笔远涉江山,写延安的朴、韶山的翠、华…的雄、黄山的奇……他还画凤凰山的铁矿、新安江的水电站……许多境界都是以往数代吴人难以相见的。他晚年的力作《长江万里图》(现藏南京博物院)是多段相接的长卷,笔墨老而苍。章法雄且奇,抬眼望去,一段浩然之气浮荡山水间。一支不大的笔,一旦功到,入了化境,其感染之力是莫大的!余老上世纪60年代出了一本小册子《怎样画山水画》,剖析了他画山水的基本方法,也是他作画经验的小结。
  同是吴人的张晋(1906年—1988年)曾就读于苏州美专和新华艺专。他身材矮小,操一口吴语。以青绿、金碧山水著称,还能作精工细密的界画,这些费时费事的面法,今天已经很少有人问津了。一般的观念中,工整细致的画难免刻板,更难做到气韵生动,看了张老的画作,此论便烟消云散。他的《太平红枫》,一叶一叶细勾、一叶一叶填硃,又一叶一叶描金。真是艳丽之极。然而他配以老而壮的墨笔的树干,配以枯笔勾勒的土地和淡墨点染的远山,这极度的绚烂马上生出了苍茫的岁月感,生出了文秀的气韵。这类重彩作品还有:《香州》《春风又绿江南岸》《峨眉伏虎寺》《清水塘》《黄山秋色》等,无不精致雅丽而富有诗情。
  他还有一种整体较为清淡的作品,更具渺茫诗意。如《江上风帆》,近处起伏的山峦,弃双勾,取点掇,细碎而统一;中景写江上波涛,间勾间染,浩浩茫茫;其后作迷蒙云山,云游山浮,令人遐想。他还有一幅《枣红柿熟高山绿》,写陕北所见,近处黄土高坡,纯用朱砂画出,鲜明夺目,其突破常规之胆量,由此可见一斑。
  丁士青(1900年—1976年),别号老渔、焦石山农。镇江人,出身贫寒。傅抱石《思想变了,笔墨就不能不变》一文,是用他的话作结尾的:“曾经是丝绸工人的丁老在路上就一再感动地说过:‘我今年整整60岁,不是解放,我再活60年,也绝对不可能像今天这样得到重视,跑了这么多的地方……我真的感谢党,感谢毛主席。’一点不错,丁老的话正代表了同志们的心意。”这种心意是由衷的。上世纪60年代,丁老与文治先生比邻而居,他随和而不乏诙谐,夏日往往赤膊挥扇,与罗聘笔下的冬心先生有似也。于画,丁老有很深的传统功底,尤能活用唐伯虎所擅的小斧劈皴法,画风严谨而清丽。他的略带波动有节律的长笔勾划,影响过一些同道与后学。他还擅指画,运指如笔,更为峭拔。家乡的三山——金山、焦山和北固山,是他常画的,每画每变,皆不失其境之美。无锡的梅园,笔者所见就有四帧,足以见其精益求精的精神。他同样描绘矿山。水库和工程建设,《黄河清》《三门峡》《凤凰山铁矿》等,都同时具备雄壮的气势和谨严的刻画。晚年他手抖不能作山水,仍坚持用战腕写梅,借以抒发清逸而倔强的襟怀。
  新金陵画派中的“五老”,是傅抱石在《思想变了,笔墨就不能不变》一文中说到的,按年龄排列是:余彤甫、钱松喦、丁士青、傅抱石、张晋。他们推陈出新的创作活动主要在文革前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只有钱松喦在上世纪80年代仍有新的创作产生。20余年间,画派经历了从探索走向成功继而停顿的3个时期,这应是画派的前阶段。画派的复兴与发展属后阶段,主要活动者为亚明、宋文治、魏紫熙和张文俊4人,直至2008年文俊先生去世,又经历了20多年。
  新金陵画派较之稍晚一些的长安画派,同属于新中国产生的具有全国影响的出新成功的地域画派,但新金陵画派人多、势众且延续时间久长,故其实际影响力也大。
  傅抱石(1904年—1965年),无疑是这一画派的领袖人物。他是江西新喻人。家贫,11岁辍学,即开始自学篆刻、书画。22岁毕业于江西第一师范艺术科。1933年(29岁)公费留学日本,攻读东方美术史,兼习工艺,雕刻。1935年回国,任教于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1938年至1940年追随郭沫若至重庆,任其秘书。1940年至1946年,回到迁至重庆的中大艺术系继续任数,寓居金刚坡下。1946年,抗战胜利,随中大迁回南京。1949年新中国成立,1960年江苏省国画院成立,任院长,直至1965年病逝。傅抱石的专长有三项:美术史、篆刻和国画。对于美术史,他自21岁撰写《国画渊源概述》始,一生写作发表著作、文章150余篇(部),约2000000言。对于篆刻,他是自少年时代即爱好的,我们可以在他的自用印上看到其风神。他的功底在秦汉印,结合个人的性格和审美,形成方挺而遒劲的风貌。由印到书,都是篆籀的基础,还有魏碑、唐碑,他都下过功夫。然而,他以上两方面的成就,都被他的画名掩盖了。笔者举出这两项是要说明,傅抱石在绘画上的成就是与它们密切相关的。他自己有过这样的感慨:“我是。个正在虔诚探索的人,我又比较富于史的癖嗜。因了前者,所以我在题材、技法诸方面都想试行新的道途;因了后者,又使我不敢十分距离传统太远。”这大约正是傅氏成功的秘诀。
  傅抱石的山水画创作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入蜀前,是认识古人,临仿古人的阶段,在日本时期,又研究了日本收藏的中国画和日本的国画,还临仿过近、现代中国画家的作品。这为以后的探索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二阶段为入蜀后,即1939年客居重庆金刚坡至1949年。这是探索创造、初立面目的阶段。他已掌握的古今传统(包括其在日本所见南宋僧人莹玉涧和法常的技法形式)和苍茫湿润的巴山蜀水相融相合。这是传统与造化的碰撞,也是傅氏性格、情怀、趣味与传统和造化的碰撞。这样,在反复实践中,傅抱石气象磅礴、淋漓酣畅的山水风貌形成了。这一风貌中,多少合着苍莽、荒率和忧郁,这便不能不联系着8年抗战的历史背景。第三阶段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65年傅氏去世。是傅抱石山水 画技艺再次变化、提高、丰富、成熟完善的阶段。这15年时间,傅氏定居南京,其所绘内容不再以巴山蜀水为对象,尤其是1960年23000里壮游之后,其笔锋所向,是全国山河,甚至到了东欧。他的方法,原本就是对传统的改革,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他又经历了再变化的时期。他的表现手法丰富了许多,他的以乱柴、乱麻为基础的皴法也灵活多变了。他在前一阶段画中所特有的苍荒而略带忧郁的基调,也渐被苍茂明快的调子所取代。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是一个“虔诚探索的人”,他在自己生命的最后几年里还始终尝试新法,力求再变,遗憾的是生命没有给他更多的时日。其贡献第一表现在他的山水画创作和出新,他树起了一杆取意传统,师法造化,大胆创新的标尺。第二是他对于史论的浓厚兴味和精研。正是他的那篇文字,宣告了新金陵画派的革新宗旨。这两条,是抱石先生贡献于当时的。由于他艺术上的显赫成就,在他的身后被愈来愈多的人所研究、认识、宣扬,新金陵画派的声名也越来越响亮。这又是他贡献于现在的。
  钱松喦(1899年—1985年),可以说是老画家的先锋。他因为身处教师与职业画家之间位置,在社会的变迁中具有很强的顺应性,他对于时代进程的敏锐观察和思考,反映在他恰到好处地改变自己的笔墨技能。他的名作《红岩》和《常熟田》,已成了新山水画的标志——巧妙的构思,如纪念碑似的选题,对于版画的了无痕迹的借鉴和纯净传统笔墨的应用,令人叫绝。
  亚明(1924年—2002年),贫童—战士—画家的特殊经历,造就了他的不拘一格的特殊绘画性格,他在当时是唯一没有旧传统包袱的人。轻装上阵的他,凭着天才与勤奋,在创作中学传统,对照着大自然学,他抓到了中国画的真谛,并提出“中国画有规律无写法”的理论,对应着他不拘一格的画风。他的贡献的另一部分,还在于他的得力的组织领导工作。
  宋文治(1919年—1999年),早年师事吴湖帆、张石园,得娄江遗法。又取陆俨少之变通,故能不拘南北,自创新貌。然而他又不能摆脱与身俱来的吴人的本性。他的清劲而隽秀的山水画新程式,曾为大江南北的许多学子所效法。他在晚年,又以拓迹、流痕加泼彩等手法创造了一种有别于张大干的墨彩交融的新法,成就了色彩瑰丽、氤氲缥缈的新图样。
  魏紫熙(1915年—2002年),河南遂平人而久居南京。旱岁研习传统,从精严的王翚入手,又取了南宋马、夏的刚劲。20世纪40年代受到赵望云的影响,即有涉写生。他是山水、人物并工的,笔墨浑朴苍厚而不乏新意。他用笔朴实,不善机巧,大幅巨制,尤有雄浑气象,这是他北人性情的反映。
  张文俊(1918年—2008年),山东临沂人,先后师事郑午昌、李可染,后又受到黄宾虹和傅抱石的影响。他兼取南北、古今,又由自我的性情经营挥洒,画风偏于繁复朴质。他于1958年所作《梅山水库》,曾被誉为“中国画的新声”。他早岁参与画院筹备,“文革”后转去南艺任教,将画派精神传给了更多学子。
  发祥于江苏省国画院的新金陵画派的9位主要成员,就个体而论,各具不同的经历、承传,也形成各自不同的风格、特征,他们都可以独自成家,这是毫无异议的。那么,他们之所以成为一个画派的理由呢?换言之,他们有哪些共同点呢?笔者以为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他们同时同地,在同一时代背景下,追求同样的革新目标,具备一致的艺术理想。
  二、他们大都具备良好的传统基础,这些基础又大多偏向于山水画的“南宗”。
  三、他们大都身居江南,受着江南文化的浸润,笔底自然透着秀和润。
  四、他们大都从各自的现状出发,通过对自然的回归,找到了改革传统表现现实的新形式、新笔墨。
  五、这些新的笔墨形式中,存在着相互借鉴的这样或那样的成份。
  六、他们大都不排除从其他画种吸取营养,并已经在做,但基本保持着较为清纯的国画品格。
  他们既具备着金陵地域艺术的气息特色,又具备着以写实为基础的革新风采,他们创造的笔墨新程式,是江苏中国画坛,乃至全国画坛的宝贵财富。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变革的画派,它的光华非以往可比。但是,细想起来,它与300年前的金陵画坛,仍有着若千隐约的相似。螺旋形发展的历史,总让我们在前贤那里看到自己的影子。历史是不能割断的,画史也一样。
  让我们珍惜这时隔300年的画坛辉煌吧!
其他文献
叶芃 1973年生,浙江省开化人,先后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美术系和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2009年在中央美术学院攻读博士,现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学院,为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南京书画院特聘画师,2001年,作品获黄宾虹奖、中国高等美术院校中国画新秀作品展金奖、中国艺术博览会优秀作品奖,2002年,作品获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奇迪杯全国第五届工笔画大造优秀奖、参加“学院前后——中国画八人展
期刊
张羽翔 1963年出生,广东开平人。1985年至1989年就读于淅江美术学院书法专业,获学士学位,1989年至2007年任教于广西艺术学院,2007年至2010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书协会员,中国书协楷书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院副研究员、广西书协副主席。    张三,四十岁,有志之士也。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丈,似太自。任侠,不饮酒,似郭解。  张三以书名,吾不解书,不可得而论之。
期刊
今年是赵良翰先生百年诞辰。我们与南京市文化主管部门——南京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共同策划、举办纪念先生的系列活动,包括举办他的画展,出版他的画集,组织对他的艺术研讨。这是一次政府与民间的联合行动,其目的在于表示一种意愿——对于文化艺术的尊重;同时倡导一种精神——我们民族的人文精神。  良翰先生离开我们已经24年了。他生前并没有显赫的地位和尊贵的头衔,他是一位曾经坎坷乖口不幸的清贫的退休教师。他在半个
期刊
李敬东 1970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富锦市。现任教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现代工艺美术系讲师。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哈尔滨市书协理事、哈尔滨市篆刻委员会委员、澳门印社社员、《黑龙江省地域书法文集》编委。    一    在中国书法史上,海派书法的特殊地位的是不容忽视的。众所周知,海派书法的崛起,几乎囊括了江浙一带所有的优秀书家。海派书法独领风骚百余年,诞生了许多大家。蒲华即是其中重要而杰出
期刊
在当下多元并起,风云际会的中国画坛上,王仁华的人物画是一朵不可多得的奇葩。她的人物画浪漫而奇诡,凄美而冷艳,其强烈的艺术个性和丰富的文化蕴含,令人耳目一新,堪称女性美的生命咏叹和诗意述说。不论在艺术欣赏方面,还是在学术价值方面,皆有着别开生向的独创性,给人以极为广阔的审美空间和无比充分的阐释潜能。3年多以前,笔者曾写过一篇文章以抒己见。如今,3年多的时间过去了,王仁华的人物画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期刊
陈胜凯 笔名三墨。1970年生。199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获学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美术系,获书画学硕士学位,现为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博士研究生,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助理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晁,厦门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厦门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福建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厦门市音乐家协会会员,厦门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获第八届全国书法篆刻展览最高奖——全国奖,首届草书展提名奖
期刊
张大千伪古代名家书画作品,数量既多,水平又高,已成为近代画坛口耳相传的一段传奇。正如刘九庵所说:“时至今日,其伪作的名人书画仍遍布寰宇,难辨雌雄,成为古书画研究和鉴定研究的一大课题。”张大千的伪作涉猎范围之广,每令人叹为观止,而被其伪作骗走了眼的,往往不乏名人、专家,“当时京城中负盛名的收藏鉴赏家,很少有不购进他所作的伪品的”。连张大千自己也不免自负地说:“抑吾之伪作古画,上自隋唐,下抵明清,足使
期刊
孙海峰 号夹谷子,1946年出生于浙江海宁,先后结业于中国画研究院  中国国家画院精英班。现为浙江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文化部青联美术委员会委员,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作品参加全国第五届工笔画大展,第二届徐悲鸿奖·全国画院作品联展,2005年全国中国画展获优秀奖,2005年中国画研究院年度提名展,第三届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2006年年国百名画家中国画邀请展获优秀奖,2007年全国
期刊
方召麐是现代最富声望的无锡籍艺术家之一,更是女画家中之翘楚。钱松帚评价其作“雄厚质朴、浑成大方”。方召麐不断创新求变的精神,使其画作不固于传统,自成一格。当然这也是与其传奇的人生经历分不开的。
期刊
中国书法艺术中的草书是书法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一种快速、便捷的书体,更是一门最为纯粹的艺术形式。它需要有严谨的,高难度的技术来保证它的纯粹性,由此也体现其专业化的艺术特色。在书以致用的社会中,赵壹《非草书》一文曾首次对该书体提出了批评,可见,这种纯粹性、专业性古已有之。为此,这种书体对书家来讲,须拥有高超的技巧,在能熟练、准确地表达心中万象的同时,也需要所表达的形态各异的点画符合书法审美的要求,特别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