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胜凯书法作品

来源 :书画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jie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胜凯 笔名三墨。1970年生。199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获学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美术系,获书画学硕士学位,现为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博士研究生,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助理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晁,厦门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厦门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福建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厦门市音乐家协会会员,厦门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获第八届全国书法篆刻展览最高奖——全国奖,首届草书展提名奖,第二届草书展二等奖,福建省百花文艺奖二等奖,厦门市第二、三、四届文学艺术奖政府奖,其中厦门市第四届文学艺术奖获个人最高奖一‘荣誉奖”,2010年9月获“厦门文艺60年突出贡献奖”。作品二十余次参加中国书协主办的各项权威展览及多项学术邀请展,并先后多次举办个人书画篆刻展。学术论文,作品发表于《中国书法》《新美术》《东方艺术》等杂志,2004年出版个人书法作品集《八届国展精英谱——陈胜凯》,书法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福建美术馆、中华儿女美术馆,中国文字博物馆,TCL集团,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等机构收藏。
  
  书法难,睢笔法可以穷书家一生精力也难得其奥。所谓书法只到唐代的说法虽多偏颇,却有一定道理。从近世大量出土的秦汉简牍、楼兰汉文残纸、魏、唐墓志、高昌墓表及唐前诸名家经典。我们看到了另外一个色彩斑斓的书法史:里耶秦筒、东牌楼东汉简、额济那东汉简、南京吴简……我们正在以前所未有的书法资源优势逐渐靠近钟张二王真相,靠近书法真相!汉晋确是书法高峰!尤其从东汉到两晋的文字遗存中我们找到了绝迹千余年的纯正而高贵的章草、古意透顶的小草;发现了从来不为我们所知的两晋时绝顶书法高手张超济、韦效毅、马厉、华督,更重要的是我们从这里找到了发现通往中国书法笔法核心密码的希望,也从此角度看到了另外一个或许更为真切的二王。由此再反观宋、元、明、清书法。虽各自领异标新却终究难掩每况愈下的事实。唐楷确是楷书的一个典范,但却不是一览众山小的岱宗,更不是颜、柳、褚、欧等几家说了算的唐楷。《千唐墓志》及近年新出土的大量唐代墓志精品绝不在四家之下,习唐楷若不参会众多墓志、墓砖及敦煌唐人请本绝写不出真正具有唐法的唐楷。此为源头之活水,至关重要,目前能写出唐楷风韵的国内寥寥。二王书法是一个颠峰,然而登顶之路却是那么艰难,那么可望不可及,千余年过去二王依然孤独求败。问题出在哪里呢?除了时代差异最重要的就是资料的失缺!明白了这点我们就可以制定登顶的路线图了,先明执笔:汉碑一秦汉简牍隶书一魏碑唐碑墓志、北朝摩崖刻石、高昌墓砖一解放笔峰、悟得使转之妙→魏晋残纸→东汉至两晋章草、准章草→二王经典(信札、兰亭序、圣教序、淳化阁、大观帖)→王氏一门殛南朝名家一旁通宋元名家,尤其赵孟頫。至此,书法的核心一一笔法基本理清,登顶之路已到半山腰。
  劲利迅捷、轻松弹跳、处处见锋、杀纸有力是古法用笔最大的特征。点画质感温润如玉、绵韧着藤。晋以后隋人智永得其正脉;唐代诸家尤其欧阳率更颜鲁公续接薪;有宋一代唯米芾、蔡襄得其三睐;元代赵子昂坚守古法,复古成功终得正果,直入晋室,上下500年纵横万里罕有其匹!至明兴,董其昌、王铎天资卓绝而又手无怠倦、夕惕不息、钻坚仰高,使得以好书数行留名书史。乾隆盛世书道衰微,书堪称妙者凤毛麟角。到了近代则云间白蕉、林散老独领风骚,非但不愧也!当代书坛王冬龄已窥沉着痛快真奥,狂草《逍遥游》天下独步,可称一代圣手。
  还有一个系统是万毫齐力的绞转笔法。涩进逆入、杀纸慢拖为其特征,点画质感厚实凝重。其路线图为:三代金文→秦汉刻石→汉碑(以汉隶为主)→魏碑→清代篆隶→康有为、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徐生翁、陆维钊等(拥有对“书取秦汉以上”的墨迹解释权)。此系统力弱者不能习,非长寿者不能成,自黄宾虹以后,林散之、萧娴、沙孟海、游寿为此中高手。
  以上两个系统各自威法、互为体用,都拥有对“古法(二王法)”的诠释权,悟得一种便能卓然成家。两条路线到此会台,其后功夫则需参会学问、修以身心,再辅以上等根器即常能灵机一现。两个系统融通之时即是登顶之目!
其他文献
洪亮 又名传亮,号九牛,祖籍安徽绩溪,1961年4月生于浙江安吉。《中国书法》杂志执行编辑,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九三学社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中央书画院副秘书长,首都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出版《吴昌硕》《洪亮印存》《中国篆刻百家·洪亮卷》《洪亮行书桃花源记》《历代咏竹诗选》等11种。论文十多次参加全国书法篆刻理论研讨会,其中《民俗书法刍论》在《北京大学学报》(2006年)发表,
期刊
丘挺 1971年生于广东,1996年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专业毕业,获学士学位。2000年中国美术学院画山水专业毕业,获硕士学位。2004年1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毕业,获得美术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任基础教研室主任。    在黄宾虹的画学篇中,他用了不少的篇幅去论述有关中国画的笔法问题,并屡屡提及画法中“古法”的概念。宾虹翁以他丰富渊博的金石与史学修养,将金石、钟鼎等器物
期刊
陈瑞农 原无锡博物馆馆长,现无锡市人大常委委员、无锡博物院常务副院长、无锡市收藏家协会会长。    重文化、爱艺术是梁溪古风。无锡历代所出文化艺术名家俯拾即是,私人书画收藏更是蔚然成风。元四家之一倪瓒的“清閟阁”,所藏名画法帖众多。明代华夏有“江东巨眼”之称,其“真赏斋”贮藏古物金石书画极富。清代秦祖永不但家藏丰厚,而且以过眼之作,撰写《桐荫论画》一书行世。近代的无锡籍收藏家就更多了,他们为古代书
期刊
奔放的笔墨,冷艳的色彩,洒脱的构象,丰富的内涵,灵秀的韵致,清新的气息,高雅的格调,宏大的气象,深邃的意境;还有,强烈的个性,深厚的学养,充沛的才情,新鲜的感觉……这就是李戴蟾的画给我们的印象。我要说,戴蟾的画具有强烈的个性,又有相当的高度和深度,是纯正中国格调、中国气派的中国画。  戴蟾年轻时候就深爱诗词书画篆刻,经常到博物馆看历代大家的原作,这成为他最好的学习方式。传统中国画的精华通过历代经典
期刊
倪元璐(1594年—1644年)字玉汝,号鸿宝,浙江上虞人。明天启二年进士,历官至户、礼部尚书。崇祯末年,李自威攻陷京师,自缢死。谥文正。  倪元璐自幼聪颖,读书敏捷,5岁时咏读诗篇过目不忘,17岁成举人,夭启二年成进士,并被选为庶吉士,后又授以翰林院编修,由此踏上仕途。倪元璐深受儒家思想教育,在他的意识里“忠”“孝”始终是赖以立身处世且高于生命的道德行为准则,他一生的荣辱沉浮乃至最终结局,无不与
期刊
叶芃 1973年生,浙江省开化人,先后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美术系和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2009年在中央美术学院攻读博士,现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学院,为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南京书画院特聘画师,2001年,作品获黄宾虹奖、中国高等美术院校中国画新秀作品展金奖、中国艺术博览会优秀作品奖,2002年,作品获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奇迪杯全国第五届工笔画大造优秀奖、参加“学院前后——中国画八人展
期刊
张羽翔 1963年出生,广东开平人。1985年至1989年就读于淅江美术学院书法专业,获学士学位,1989年至2007年任教于广西艺术学院,2007年至2010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书协会员,中国书协楷书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院副研究员、广西书协副主席。    张三,四十岁,有志之士也。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丈,似太自。任侠,不饮酒,似郭解。  张三以书名,吾不解书,不可得而论之。
期刊
今年是赵良翰先生百年诞辰。我们与南京市文化主管部门——南京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共同策划、举办纪念先生的系列活动,包括举办他的画展,出版他的画集,组织对他的艺术研讨。这是一次政府与民间的联合行动,其目的在于表示一种意愿——对于文化艺术的尊重;同时倡导一种精神——我们民族的人文精神。  良翰先生离开我们已经24年了。他生前并没有显赫的地位和尊贵的头衔,他是一位曾经坎坷乖口不幸的清贫的退休教师。他在半个
期刊
李敬东 1970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富锦市。现任教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现代工艺美术系讲师。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哈尔滨市书协理事、哈尔滨市篆刻委员会委员、澳门印社社员、《黑龙江省地域书法文集》编委。    一    在中国书法史上,海派书法的特殊地位的是不容忽视的。众所周知,海派书法的崛起,几乎囊括了江浙一带所有的优秀书家。海派书法独领风骚百余年,诞生了许多大家。蒲华即是其中重要而杰出
期刊
在当下多元并起,风云际会的中国画坛上,王仁华的人物画是一朵不可多得的奇葩。她的人物画浪漫而奇诡,凄美而冷艳,其强烈的艺术个性和丰富的文化蕴含,令人耳目一新,堪称女性美的生命咏叹和诗意述说。不论在艺术欣赏方面,还是在学术价值方面,皆有着别开生向的独创性,给人以极为广阔的审美空间和无比充分的阐释潜能。3年多以前,笔者曾写过一篇文章以抒己见。如今,3年多的时间过去了,王仁华的人物画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期刊